天氣預報的由來是什麼,天氣預報是怎麼來的

2021-03-19 18:18:55 字數 4030 閱讀 7754

1樓:易書科技

天氣和氣候的冷暖、風霜雨雪的變化,對人們生活、生產實踐是再重要不過的事。穿衣、走路甚至居住,都免不了要看天行事。

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人們與天作鬥爭,與地作鬥爭,逐漸掌握了氣象方面的一些知識,根據物象、天象來**天氣。

遠在2023年前的商代,我國就用甲骨文來記載關於颳風、下雨、旱、澇等的天氣情況了。這是公元前2023年商代甲骨文的氣象記錄,上面的文字是:癸亥卜,鼎(真)旬。

三月。乙丑,夕(夜),雨。丁卯,明,雨。

戊(辰),小採日,雨,風。己(巳),明,啟(霽)。壬申,大風自北。

對於天氣現象產生的原因,我國古代人民對一些現象作了解釋。《莊子》一書中說:「大塊噫氣,其名為風。

」這說明風是由於空氣的流動而形成的。南宋的朱熹對雨的產生作了解釋:「氣蒸而為雨,如飯甑蓋之,其氣蒸鬱而汗下淋漓。

」他還說過露不是降落的。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說:「露者,夜氣著物而潤澤於道旁也。

」我國古代的史書以及各地的地方誌上,都有較詳細的氣象記錄。從漢代以來,就記錄了大旱、大寒以及霜雪冰雹等特殊的氣象,特別是各朝的首都一帶地區更為詳細。

我國很早就使用氣象儀器來觀測天氣狀況了,是最早發明風向計和雨量器的國家。東漢的張衡在公元132年發明了候風地動儀。它立一根5丈(約16.

7米)的高竿,竿上裝一只可以轉動的銅鳥,根據銅鳥隨風轉動的方向,就可以看出是什麼風向了。這同12世紀外國書籍上記載的候風雞相似,比銅鳥的記載要晚2023年。

我國古代還有一種風向旗,在旗上繫著小鈴,掛在高竿上。看看旗被吹向的方向,就知道吹的是什麼風。這同現代的風向袋相似。

我國最早使用了雨量器。在2023年宋代的《數書九章》中有記敘。雨量器大小統一標準,圓筒直徑14釐米,並有銅製的量雨標尺。

但是,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裡,除了使用少數氣象儀器外,主要依靠物象、天象來預報天氣。

到了17世紀,科學家發明了氣壓計和溫度計,而後又相繼發明了溫度計和風速儀,這樣就可定量測定某地的天氣狀況了。

氣象工作中最重要的天氣預報是怎樣誕生的呢?2023年11月14日,風暴突然襲擊黑海,風速達每秒30米,海上掀起巨浪,英法聯**隊正在海上協助土耳其同**作戰,幾乎全軍覆滅。後來,法**隊的作戰部要求巴黎天文臺臺長勒佛裡埃研究風暴的來龍去脈。

他分別寫信給各國的天文、氣象工作者,要求他們提供這次風暴發生前後幾天裡的氣象情報,收到了250封回信。根據這些報告分析,原來這次風暴來自大西洋,自西向東吹向黑海,出事前兩天,西班牙和法國首先受到影響,如果那裡設有氣象臺、站,而那時已有了電報,如果把風暴的訊息早日電告英法艦隊,就可以減少損失。

2023年,勒佛裡埃在法國科學院作報告說,如果建立了氣象站網,用電報集中到一個氣象總檯,分析繪製成天氣圖,就可能推斷出風暴的行蹤。當時,社會上需要有關氣象訊息,法國於2023年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正規的天氣預報服務系統,這比用諺語作預報又大大前進了一步。

2023年,巴黎的氣象局每天都印製出當天的天氣圖。2023年開始,在報刊上開始刊登天氣預報。很快,在歐洲其他國家也開展了氣象工作,從2023年開始,又將各國資料彙集在一起,繪製出全歐洲的統一的天氣圖。

到了20世紀40年代,無線電探空儀被髮明和應用後,從此除了同時彙集的各地氣象站、臺的地面資料,又增加了高空氣象資料。有了高空天氣圖,就出現了氣壓場為中心的長波理論和氣壓系統的發展理論,它可以作出未來3~5天天氣狀況的預報。

挪威氣象學家維·比揚克尼斯首次嘗試把天氣預報問題變成數學問題,由於工作十分艱鉅,沒能實現。後來,英國數學家裡查遜組織人力,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算出24小時的預報。由於計算過於簡單,效果也不好。

裡查遜說,如果要同天氣「比賽」,每天大約要幾萬人日夜不停地計算才行。從此,就再沒有人去用數學來求解計算了。

電子計算機出現了,計算速度真神。幾萬人一天的工作量,用電子計算機來計算,只要幾分鐘就解決問題啦。從此,氣象學家越來越完善了預報方程。

在方程中,既考慮到大陸,也考慮到海洋;不僅考慮到平原、高山,還考慮到高空。20世紀50年代起,氣象學家實現了一種新型的預報方法——數值天氣預報。它完全由電子計算機計算作出預報。

它既可以測算未來12小時、24小時、48小時的短期天氣,也可以預報5天、10天、15天的中期天氣。氣象學家甚至利用新發現的大氣中的一種特長的慢波,通過精密計算預報未來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甚至更長時間的天氣。

華沙大學的波蘭科學家在進行國際氣象規劃的研究工作中,為近500年天氣異常性規律的**,研製了一種數學模擬器。根據氣象學家近200年積累的大量氣象學資料和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他們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和運算,並揭示了有規律的溫度變更和降水變更量,其中溫度週期數為11年、22年、90年和220年;降水量變更週期為11年、22年、75年和230年。這些週期數與太陽運動情況密切相關。

他們作出了未來500年的氣候預報(只適應於東歐各國);最冷的冬天在2023年、2023年、2023年和2023年;特別溫暖的冬天是2023年和2023年。最酷熱的夏天在2023年、2023年、2023年、2023年和2023年;涼夏在2023年、2023年、2023年、2023年、2023年和2023年。近100年內降雨量最多的年份是在2023年。

天氣預報的由來是什麼?

2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天氣和氣候的冷暖、風霜雨雪的變化,對人們生活、生產實踐是再重要不過的事。穿衣、走路甚至居住,都免不了要看天行事。

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人們與天作鬥爭,與地作鬥爭,逐漸掌握了氣象方面的一些知識,根據物象、天象來**天氣。

遠在2023年前的商代,我國就用甲骨文來記載關於颳風、下雨、旱、澇等的天氣情況了。這是公元前2023年商代甲骨文的氣象記錄,上面的文字是:癸亥卜,鼎(真)旬。

三月。乙丑,夕(夜),雨。丁卯,明,雨。

戊(辰),小採日,雨,風。己(巳),明,啟(霽)。壬申,大風自北。

對於天氣現象產生的原因,我國古代人民對一些現象作了解釋。《莊子》一書中說:「大塊噫氣,其名為風。

」這說明風是由於空氣的流動而形成的。南宋的朱熹對雨的產生作了解釋:「氣蒸而為雨,如飯甑蓋之,其氣蒸鬱而汗下淋漓。

」他還說過露不是降落的。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說:「露者,夜氣著物而潤澤於道旁也。

」我國古代的史書以及各地的地方誌上,都有較詳細的氣象記錄。從漢代以來,就記錄了大旱、大寒以及霜雪冰雹等特殊的氣象,特別是各朝的首都一帶地區更為詳細。

我國很早就使用氣象儀器來觀測天氣狀況了,是最早發明風向計和雨量器的國家。東漢的張衡在公元132年發明了候風地動儀。它立一根5丈(約167米)的高竿,竿上裝一只可以轉動的銅鳥,根據銅鳥隨風轉動的方向,就可以看出是什麼風向了。

這同12世紀外國書籍上記載的候風雞相似,比銅鳥的記載要晚2023年。

我國古代還有一種風向旗,在旗上繫著小鈴,掛在高竿上。看看旗被吹向的方向,就知道吹的是什麼風。這同現代的風向袋相似。

我國最早使用了雨量器。在2023年宋代的《數書九章》中有記敘。雨量器大小統一標準,圓筒直徑14釐米,並有銅製的量雨標尺。

但是,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裡,除了使用少數氣象儀器外,主要依靠物象、天象來預報天氣。

到了17世紀,科學家發明了氣壓計和溫度計,而後又相繼發明了溫度計和風速儀,這樣就可定量測定某地的天氣狀況了。

3樓:奈永修戈倩

2023年3月19日,勒佛裡埃在法國科學院作報告說,假如組織氣象站網,用電報迅速把觀測資料集中到一個地方,分析繪製成天氣圖,就有可能推斷出未來風暴的執行路徑。勒佛裡埃的獨特設想,在法國乃至世界各地引起了強烈反響。人們深刻認識到,準確**天氣,不僅有利於行軍作戰,而且對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都有極大的好處。

由於社會上各方面的需要,在勒佛裡埃的積極推動下,2023年,法國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正規的天氣預報服務系統。天氣預報的誕生歷史說明,氣象條件可以影響區域性戰爭或戰役的勝敗,而由於戰爭的需要,又推動和發展了氣象事業。

天氣預報是怎麼來的

4樓:匿名使用者

目前天氣預報是用現在的天氣情況,和預報員的經驗來報明天的天氣。通常是用500、700、850百帕三個空中層次,和地面情況,來**明天的天氣,天氣系統都有自己的運動規律,除了颱風等一些罕見天氣系統外,其他的都是很有規律來的。比如冷空氣來了,移動速度,影響範圍,這些都是很容易推測的,根據這些情況,就可以**明天的天氣了。

5樓:匿名使用者

用今天的錢做明天、後天..........的事。

天氣預報的解說詞天氣預報的由來是什麼?

同影響,未來三天,我國將有一次大範圍雨雪天氣過程,新疆 西北地區中東部 內蒙古中西部 華北等地有小到中雪 雨 或雨夾雪,其中內蒙古河套地區 陝西北部 山西北部和東南部 河北西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雪或暴雪 黃淮 江淮 江漢 江南 華南大部以及西南地區東部等地有小到中雨或陣雨,其中,陝西東南部 河南東...

鄭州天氣預報,鄭州天氣預報

鄭州天氣預報如下,望採納。17日星期五 夜間 小雨 低溫18 無持續風向 微風 18日星期六 白天 多雲 高溫27 無持續風向 微風 夜間 晴 低溫19 無持續風向 微風 19日星期日 白天 晴 高溫33 無持續風向 微風 夜間 晴 低溫18 無持續風向 微風 20日星期一 白天 晴 高溫33 無持...

天氣預報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天氣預報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從史前開始人類就試圖 一天或者一個節氣之後天氣會是怎樣。前650年左右巴比倫人使用雲的樣子來 天氣。前340年左右亞里士多德在他的 天象論 中描寫了不同的天氣狀態。中國人至少在前300年左右有進行天氣預報的紀錄。1856年,法國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正規的天氣預報服務系統。天氣預報的誕生歷史說明,氣象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