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溝橋的建造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什麼

2021-03-19 18:20:52 字數 4922 閱讀 8368

1樓:簫灑舞劍

盧溝橋的建造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勤勞。

盧溝橋,亦稱蘆溝橋,在北京市西南約15公里處,豐臺區永定河上。因橫跨盧溝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現存最古老的石造聯拱橋。橋身結構堅固,造型美觀,具有極高的橋樑工程技術和藝術水平,充分體現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橋樑建造的輝煌成就。

盧溝橋為十一孔聯拱橋,拱洞由兩岸向橋中心逐漸增大,拱券跨徑從12.35米至13.42米不等,橋身**微微突起93.

5釐米,坡勢平緩。河面橋長213.15米,加上兩端的引橋,總長266.

5米。橋身總寬9.3米。

橋面寬7.5米。橋兩側雁翅橋面呈喇叭口狀,入口處寬32米。

橋面兩側設定石欄,北側有望柱140根,南側有141根。望柱間距約1.8米至2米,柱高1.

4米。柱間各嵌石欄板,欄高約0.85米。

整個橋身都是石體結構,關鍵部位均有銀錠鐵榫連線,為華北最長的古代石橋。在《馬可·波羅遊記》中它被形容為一座巨麗的石橋,後來外國人都稱它為"馬可波羅橋"。2023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在此發動全面侵華戰爭。

宛平城的中國駐軍奮起抵抗,史稱"盧溝橋事變"(亦稱"七七事變")。中國抗日軍隊在盧溝橋打響了全面抗戰的第一槍。

長城是古代勞動人民的結晶,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咋樣的情感

2樓:田雯的

表現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讚揚之情表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與勇敢和建造長城的艱辛

3樓:匿名使用者

這篇課文描寫了長城的高大堅固和雄偉壯觀,表現了長城的雄偉氣魄,讚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 智慧和力量,抒發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北京故宮和萬里長城在哪些方面體現出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

4樓:匿名使用者

北京故宮

1、「天人合一」的規劃

理念中國古代講究「天人合一」的規劃理念,用天上的星辰與都城規劃相對應,以突出政權的合法性和皇權的至高性。天帝居住在紫微宮,而人間皇帝自詡為受命於天的「天子」,其居所應象徵紫微宮以與天帝對應,《後漢書》載「天有紫微宮,是上帝之所居也。

2、「帝都營建原則:前朝後市,左祖右社」

故宮嚴格地按《周禮·考工記》中「前朝後市,左祖右社」的帝都營建原則建造。整個故宮,在建築佈置上,用形體變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組合成一個整體。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

同時達到左右均衡和形體變化的藝術效果。

3、建造過程

永樂四年(2023年),明成祖下詔以南京皇宮(南京故宮)為藍本,興建北京皇宮和城垣。朱棣先派出人員,奔赴全國各地去開採名貴的木材和石料,然後運送到北京。

光是準備工作,就持續了11年。珍貴的楠木多生長在崇山峻嶺裡,百姓冒險進山採木,很多人為此丟了性命,後世留下了「入山一千,出山五百」來形容採木所付出的生命代價。

開採修建宮殿的石料,同樣很艱辛。現在保和殿後那塊最大的丹陛石,開採於北京西南的房山。

史書記載了運送它時的情景:數萬名勞工在道路兩旁每隔一里左右掘一口井,到了寒冬臘月氣溫足夠低時,就從井裡汲水潑成冰道,用了28天的時間,才送到了宮裡。

此外,還要在蘇州燒製專供皇家建築使用的方磚——金磚,山東臨清也要向北京運送貢磚。

萬里長城

1、建築方法

長城凡是修築關城隘口都是選擇在兩山峽谷之間,或是河流轉折之處,或是平川往來必經之地,這樣既能控制險要,又可節約人力和材料,以達「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效果。

修築城堡或烽火臺也是選擇在險要之處。至於修築城牆,更是充分地利用地形,如像居庸關、八達嶺的長城都是沿著山嶺的脊背修築,有的地段從城牆外側看去非常險峻,內側則甚是平緩,有「易守難攻」的效果。

在遼寧境內,明代遼東鎮的長城有一種叫山險牆、劈山牆,就是利用懸崖陡壁,稍微地把崖壁劈削一下就成為長城。還有一些地方完全利用危崖絕壁、江河湖泊作為天然屏障。

2、建築材料和建築結構

在建築材料和建築結構上以「就地取材、因材施用」的原則,創造了許多種結構方法。有夯土、塊石片石、磚石混合等結構;在沙漠中還利用了紅柳枝條、蘆葦與砂粒層層鋪築的結構,在今甘肅玉門關、陽關和新疆境內還儲存了兩千多年前西漢時期這種長城的遺蹟。

隨著社會生產力進步,制磚技術不斷髮展,明代磚製品產量大增,已不再是珍貴的建築材料,所以明長城不少地方的城牆內外簷牆都以巨磚砌築。在當時全靠手工施工,靠人工搬運建築材料的情況下,採用重量不大,尺寸大小一樣的磚砌築城牆,不僅施工方便,而且提高了施工率,提高了建築水平。

3、建築結構

牆身是城牆的主要部分,平均高度為7.8米,有些地段高達14米。凡是山崗陡峭的地方構築的比較低,平坦的地方構築得比較高;緊要的地方比較高,一般的地方比較低。

牆身是防禦敵人的主要部分,其總厚度較寬,基礎寬度均有6.5米,牆上地坪寬度平均也有5.8米,保證兩輛輜重馬車並行。牆身由外簷牆和內簷牆構成,內填泥土碎石。

外簷牆是指外皮牆向城外的一面。構築時,有明顯的收分,收分一般為牆高125%。牆身的收分,能增加牆體下部的寬度,增強牆身的穩定度,加強它的防禦效能,而且使外牆雄偉壯觀。

長城的城牆是這一防禦工程中的主體部分。它建於高山峻嶺或平原險阻之處,根據地形和防禦功能的需要而修建,凡在平原或要隘之處修築得十分高大堅固,而在高山險處則較為低矮狹窄,以節約人力和費用;

甚至一些最為陡峻之處無法修築的地方便採取了「山險牆」和「劈山牆」的辦法,在居庸關、八達嶺和河北、山西、甘肅等地區的長城城牆,一般平均高約7、8米,底部厚約6、7米,牆頂寬約4、5米。

在城牆頂上,內側設宇牆,高1米餘,以防巡邏士兵跌落,外側一面設垛口牆,高2米左右,垛口牆的上部設有望口,下部有射洞和擂石孔,以**敵情和射擊、滾放擂石之用。

有的重要城牆頂上,還建有層層障牆,以抵抗萬一登上城牆的敵人。到了明代中期,抗倭名將戚繼光調任薊鎮總兵時,對長城的防禦工事作了重大的改進,在城牆頂上設定了敵樓或敵臺,以住宿巡邏士兵和儲存**糧襪,使長城的防禦功能極大的加強。

擴充套件資料

文化遺產價值:

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築傑作,故宮的宮殿建築,是我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宮殿是沿著一條南北向的中軸線排列,左右對稱,南達永定門,北到鼓樓、鐘樓,貫穿整個紫禁城。規劃嚴整,氣魄巨集偉,極為壯觀。

無論在平面佈局,立體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偉、堂皇、莊嚴、和諧,都屬無與倫比的傑作。它標誌著我國悠久的文化傳統,顯示著500餘年前我國在建築藝術上的卓越成就。

珍稀文物的寶庫,故宮博物院的一些宮殿中設立了綜合性的歷史藝術館、繪畫館、分類的陶瓷館、青銅器館、明清工藝美術館、銘刻館、玩具館、文房四寶館、玩物館、珍寶館、鐘錶館和清代宮廷典章文物展覽等;

收藏大量古代藝術珍品,據統計共達1052653件,佔全國文物總數的六分之一,為國內收藏文物最豐富的博物館,也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其中很多文物是絕無僅有的無價國寶。

中國古代帝王宮殿建築之瑰寶 故宮古建築群,由朱橡皇帝親自策劃營建。現存規模之大,構造之嚴謹,裝飾之精美,文物之眾多,在中國古建築中絕無僅有,是世界著名的皇宮建築群。

促進同世界各國文化交流,故宮文物分成宮廷原狀和古代藝術兩大陳列體系,先後佈置了51個原狀陳列,真實性很高,建立十餘個專館,先後舉辦各種展覽數百餘次,赴歐、亞、美、澳、非五大洲展覽數十次,宣傳中國燦爛的古代文化藝術傳統,促進與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

5樓:白慕琪琪

如果沒有任何工具,全靠人力,全靠基本的設施,你自己試著在山上蓋一座小城牆試試,還有就是長城為什麼只有中國有?而外國沒有,這不就是國人的智慧嗎

精衛填海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什麼精神和願望

6樓:你我悖道各蒼涼

表現古代勞動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強烈願望和持之以恆、艱苦奮鬥的精神.比喻堅持不懈的人.

對建造長城的勞動人民的感受

7樓:_婷婷婷婷

古代的勞動人民,我為你們驕傲,我也為我自己是中國人而驕傲,因為這舉世聞名的長城使我們中國人所建造的。

8樓:醉笑天山雪

「上下兩千年,縱橫十萬裡」。充分反映了長城東西綿延上萬華里,始建於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的歷史寫照。而現存的長城遺蹟主要為建於14世紀的明長城。

這有別於很多人通常的長城必「秦」的主觀印象。

「因地形,用險制塞。」是長城的一大特色。據記載,秦始皇使用了近百萬勞動力修築長城,佔當時全國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

當時沒有任何機械裝置,全部勞動都由人力完成,工作環境又是崇山峻嶺、峭壁深壑,十分艱難。若是在現代,某人宣佈要在叢山峻嶺處,徒手修建哪怕是十里長城那一定是瘋了。而這種瘋事卻是在中國古代延續了2000千年。

我們不難想象,我們的祖先是用何等的勇氣,智慧,力量,耐力完成了這個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工程;他們歷經了多大的苦難,痛苦,折磨才走完了這顛覆想象的辛酸歷程;他們又用多少淚水,鮮血,軀體完成了這無可複製的人間奇蹟。

長城是一座稀世珍寶,也是藝術非凡的文物古蹟,它是中華民族堅不可摧永存於世的象徵;是民族偉大意志和力量的源泉;是中華民族的無比驕傲和自豪,也是古代勞動人民的血淚,智慧和精神的物質集中體現。無論其精神價值,物質價值,文化價值,藝術價值,建築價值,美學價值,歷史價值,文學價值,地理價值,政治價值,軍事價值,,,,,(甚至現今狗屁的旅遊,商業價值)皆是不可估量的,這些歷史早有定論。不煩現代學者們的吐沫告訴我們。

遙想當年,數以萬計的勞動人民用血淚和生命構築這段歷史之時,他們還不曾想過,他們的一磚一瓦,一擔一挑都成為千年絕唱,成為永不可磨滅的民族之魂。一悲一痛,一血一淚也成為今天乃至將來的永遠的人性悲歌。

這些人,顯然步履維艱,衣不遮體,食不果腹卻創造瞭如此的華夏文明奇蹟,我只能說,人民才是歷史的主人,人民的智慧與精神才是歷史發展的主流。我們知道,今天的奇蹟無疑是建立在昨天的血淚與死亡之上。想到此處,情更傷,寧可世上無長城!!!!

看長城那奇,那險,那峻,那峭,那危,那絕無不透出刺骨寒氣,每塊磚瓦里無不迴盪著無聲的訴抗!每個城樓下無不屍骨成堆。每處絕壁處無不是幾家離別苦難多!!

一聲蒼鷹空悲切,

兩眼不見古人還。

若道人間血淚處,

寧可世上無長城。

所以孟姜女和長城告訴我們,今天什麼更重要!?!?

盧溝橋的建造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什麼?

盧溝橋的建造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勤勞。盧溝橋,亦稱蘆溝橋,在北京市西南約15公里處,豐臺區永定河上。因橫跨盧溝河 即永定河 而得名,是北京市現存最古老的石造聯拱橋。橋身結構堅固,造型美觀,具有極高的橋樑工程技術和藝術水平,充分體現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橋樑建造的輝煌成就。盧溝橋為十一孔...

長城表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堅強的毅力和巨大的智慧怎麼縮句

長城表現了人們毅力和智慧 長城表現了毅力和智慧 萬里長城表現了古代中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縮句。在長城出現的2000多年來,以長城為中心,南北文化的交流始終沒有停止過。戰國時期,趙武靈王修建趙長城,號召國人學習 胡服騎射 進行南北文化交流。秦漢時期,長城南北文化進行了空前的對話與交流,在長城沿線發現...

夸父追月,這個神話故事表達了古代勞動人民對什麼的嚮往,讚揚了夸父什麼精神

夸父追日,講的是夸父追逐太陽,長眠虞淵的故事,表達了古代勞動人民對光明的嚮往,和征服大自然的雄心壯志。檢視原帖 夸父逐日 表達了古代人民探索 征服大自然的強烈願望和頑強意志。讚揚了夸父無比的英雄氣概和為後人造福的精神,古代歷史一直被自然奴隸,只能聽天由命。夸父追日象徵著人類征服自然的想法和決心。夸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