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遠古至今什麼動物還存活與世間

2021-05-11 20:37:12 字數 6722 閱讀 2210

1樓:匿名使用者

如海膽,6億年前就有了,現在還活著。鯊魚在地球已經繁衍了4億年,至於恐龍一類的,也有,如與恐龍同時期的鱷類~~緣頭蜥類。

比如蜥蜴,壁虎,老鷹等,鱷魚類,巨蜥類 都是遠古存活下來到現在的動物..不過已經進化了!

2樓:匿名使用者

這類動物稱為活化石,有

中華鱘等!!!

世界上還存在著哪些史前生物?

3樓:楓橋映月夜泊

植物:1、水杉(中生代白堊紀及新生代曾廣泛分佈於北半球)

2、珙桐(是1000萬年前新生代第三紀留下的孑遺植物)

3、銀杏,銀杉,金花茶,水鬆,金錢松(最早的化石發現於西伯利亞東部與西部的晚白堊世地層中)

4、香果樹(起源於距今約1億年的中生代白堊紀)

動物:1、國寶大熊貓(大熊貓在地球上生存距今已有800多萬年的歷史)

2、水中「活化石」中華鱘(中華鱘有一億多年的悠久歷史)

3、拉蒂邁魚(屬總鰭魚類的空棘魚亞目(coelacanthini),空棘魚類化石最早出現於距今3億5千萬年前的泥盆紀 )

4、蟑螂(蟑螂是這個星球上最古老的昆蟲之一,曾與恐龍生活在同一時代。根據化石證據顯示,原始蟑螂約在4億年前的志留紀出現於地球上。)

5、娃娃魚,侏羅紀蝦,三眼甲蟲,天鵝絨蟲(3.6億年幾乎就沒有改變過生活習性)

6、鱷魚(自恐龍統治地球以來,它們在隨後的2.3億年裡幾乎沒有任何變化)

7、鴨嘴獸(1.1億年)

8、鸚鵡螺(5億年)

9、鱟(在過去4.45億年同樣變化很小)

10、螳螂蝦(在長達4億年的進化中沒有任何改變)

11、皺鰓鯊(這種鯊魚究竟在地球上存在了3.8億年,還是9500萬年,科學家仍存在分歧。)。

4樓:匿名使用者

1中華鱘 2億3千萬年前就在啦

2腔棘魚 泥盆紀(3億5千萬年前)就有啦,印度尼西亞一名漁民日前捕到了一隻腔棘魚。這種魚是恐龍時代的一種遠古魚類,曾一度被認為已經滅絕。

.3青島嶗山深處近日發現了史前生物「桃花水母」。屬於腔腸動物,出現的時間比恐龍還早,可追溯到六億五千萬年前。

4桫欏.桫欏是白堊世紀時期遺留下來的珍貴樹種,距今約三億多年,比恐龍的出現的時間還早一點五億多年,恐龍滅絕後,桫欏獨存。桫欏是現今發現的僅存的木本蕨類植物,極其珍貴,故桫欏又有「活化石」之稱

還有很多,螞蟻啊 鯊魚啊 好多都沒滅絕 只是以前的比較大,微生物就不說啦 30,,40億年前的還沒滅絕

5樓:匿名使用者

澳大利亞的袋鼠就是啊,澳大利亞沒被發現之前幾乎與世隔絕,那裡的生物沒辦法與外界的生物交流所以大部分都保留著原始風貌,袋鼠就是其中之一,還有近幾年發現的深海大王烏賊

遠古動物有哪些

6樓:李金雪

三葉蟲。生活習性:三葉蟲與珊瑚、海百合、腕足動物、頭足動物等動物共生。

大多適應於淺海底棲爬行或以半游泳生活,還有一些在遠洋中游泳或遠洋中漂浮生活。生活習性的不同決定著其身體構造不同。底棲三葉蟲身體扁平,有的三葉蟲可鑽入泥沙生活,其頭部結構堅硬,前緣形似扁鏟,便於挖掘。

有的頭甲癒合,肋刺發育,尾小,具尖末刺,用以在泥沙中推進。另外,適於在鬆軟或淤泥海底爬行生活的型別,其肋刺和尾刺均很發達,使身體不易陷入泥中。營漂浮生活的型別,往往身體長滿纖細的長刺。

它們以原生動物、海綿動物、腔腸動物、腕足動物的動物屍體或以海藻等細小生物為食。

甲冑魚。生活習性:甲冑魚是個複雜的類群,包括頭甲魚類、缺甲魚類、杯甲魚類和鰭甲魚類等,體型大小不一,靠吮吸方式在海底覓食。

有的種類如杯甲魚類,有厚的鱗片,但缺少鰭,只有倒歪尾。較進步的鰭甲魚類,游泳能力強,能在水層表面取食。大多數甲冑魚生活在淡水中。

恐龍。生活習性:草食性恐龍能夠吃到的植物受限於它們的身高,所以有些小型草食性恐龍為了吃到高處的植物葉子,會用後肢站立。

肉食性恐龍以草食性恐龍和其他動物為食。各種恐龍不同的覓食方式也會在它們的牙齒上體現出來。

猛獁象。生活習性:猛獁象夏季以草類和豆類為食,冬季以灌木、樹皮為食,一直生活在高寒地帶的草原和丘陵上。

由於猛獁象身披長毛,可抗禦嚴寒,一直生活在高寒地帶的草原和丘陵上。當時的人類與其同期進化,開始還能和平相處,但進化到了新人階段,還會使用火攻,集體協同作戰,捕殺成群的動物和大型的動物,猛獁象就是他們獵取的主要物件。

始祖鳥。生活習性:始祖鳥大小如烏鴉。

它保留了爬行類的許多特徵:例如嘴裡有牙齒,而不是形成現代鳥類那樣的角質喙;有一條由21節尾椎組成的長尾巴;前肢三塊掌骨彼此分離,沒有癒合成腕掌骨,指端有爪;骨骼內部還沒有氣窩;等等。另一方面,它已經具有羽毛,而且已經有了初級飛羽、次級飛羽、尾羽以及復羽的分化,這可都是鳥類的特徵。

什麼是遠古動物:

遠古動物是地球早期發展進化的動物,如侏羅紀的恐龍和三葉蟲等,多數因進化演變或者地球氣候的變化而滅絕了,而今只能通過化石等可以看到這些動物的存在證據。但也有如鴨嘴獸、鱷魚等動物在漫長的進化中,適應了自然環境的變化而延續了下來。

遠古動物進化歷程:

地球上最初的動物都是生活在海洋裡的原生動物;到距今6億年前才出現水母、珊瑚蟲和蠕蟲等軟體動物;又經過幾百萬年的進化,海洋中才出現魚類;大約距今3.6億年前,兩棲動物才首次登上陸地,進而有了爬行動物;又過了約1億年,恐龍才出現,地球上呈現出最繁榮的景象;到第三紀時,地球上的物種豐富起來,跟現代的物種差不多;到了第四紀時,原始人類出現了,他們聰明能幹,不僅會用語言交流思想感情,還會使用和製造工具。

7樓:王永革

你是問大約在12023年前的史前時代滅絕的動物嗎?

如果是,則有

歐亞大陸:真猛獁(除了在沒有人居住的弗蘭格爾島及聖保羅島上,其他的約於12023年前消失)、披毛犀、大角鹿、似劍齒虎、穴獅、洞熊、洞鬣狗、西伯利亞野牛;

地中海群島:

塞普勒斯侏儒河馬、克里特侏儒河馬、西西里馬耳他侏儒河馬及西西里馬耳他河馬;

馬略卡及梅諾卡島的myotragus balearicus;

塞普勒斯的侏儒象elephas cypriotes;西西里島、馬耳他及其他島嶼的歐洲矮象;

馬耳他的cygnus falconeri;

巨型睡鼠:hypnomys mahonensis及hypnomys morphaeus。

北美洲:

5種美洲的馬(僅知其中一種為育空野馬,其餘學名及譯名不詳);擬駝;北美洲的大羊駝;2屬的鹿;2屬的叉角羚;cervalces scotti;灌木牛及bootherium bombifrons;巨水獺;北美的高鼻羚羊;畸鳥;neochoerus pinckneyi;地懶類的eremotherium及nothrotheriops;巨爪地懶;副磨齒獸;雕齒獸科;潘帕獸科;巨型短面熊;tremarctos flordianus;斯劍虎;似劍齒虎;美洲擬獅;北美獵豹;恐狼;猛瑪象;美洲乳齒象;古風野牛;古猯屬及平頭豬;

南美洲:

致命劍齒虎及一般劍齒虎;巨型短面熊;3科的地懶;雕齒獸科;潘帕獸科;南美土著馬;箭齒獸;長頸駝;居維象;劍乳齒象。

澳洲:雙門齒獸;大面頰獸;袋貘;巨袋鼠;巨型短面袋鼠;沃那比蛇;袋獅;古巨蜥。

8樓:匿名使用者

恐龍、鱷魚、中華鱘

恐龍習性:

最古老的爬行類化石可追溯至古生代之「賓夕法尼亞紀」(約3.2億年前─2.8億年前)。

追本溯源,當系由兩棲類演化而來。兩棲類的卵需在水中才能開始發育。爬行類演化出卵殼,可阻止卵中水分的散發。

此一重大改革,使爬行類能離開水生活。

從2.45億年前到6500萬年前的中生代,爬行類成了地球生態的支配者,故中生代又被稱為爬行類時代。大型爬行類恐龍即出現於中生代早期。

植食性的易碎雙腔龍,是體形與體重最大的陸棲動物。棘龍是迄今為止陸地上最大的食肉動物。另有生活在海中的魚龍與蛇頸龍及生活於空中的翼龍等共同構成了一個複雜而完善的生態體系(海生爬行動物與翼龍均不是恐龍)。

爬行類在地球上繁榮了約1.8億年左右。這個時代的動物中,最為大家所熟知的就是恐龍。

人們一提到恐龍,眼前就會浮現出一隻巨大而凶暴的動物,其實恐龍中亦有小巧且溫馴的種類。

覓食草食性恐龍能夠吃到的植物受限於它們的身高,所以有些小型草食性恐龍為了吃到高處的植物葉子,會用後肢站立。肉食性恐龍以草食性恐龍和其他動物為食。各種恐龍不同的覓食方式也會在它們的牙齒上體現出來。

鬥爭鴨嘴龍類恐龍**集粹(31張)

銳利的牙齒和爪子是肉食類恐龍獵食的**。暴龍類恐龍會尋找落單的草食性恐龍,因此常常單獨行動。而有些恐龍則會群體行動,鎖定獵物後蜂擁而上,並用第二根趾頭的腳爪割開獵物的腹部。

草食性恐龍一般會有一些特殊的「裝備」來對付肉食性恐龍的攻擊,這些裝備有時是堅韌的皮甲、骨棒或骨釘,有時是有力的尾巴。如棒槌龍等。大型草食性恐龍會集體行動,一旦受到威脅,就會集體堅守陣地並反擊。

繁殖在動物世界中,外表最華麗或體格最強壯的雄性就能獲得雌性的青睞。有些恐龍頭上長著頭冠或角,可能就起到了吸引異性的作用。為了爭奪雌恐龍,雄恐龍之間可能會發生爭鬥。

比如盔龍就會炫耀它高高的頭冠吸引異性,雄性腫頭龍在求偶競爭中會用撞頭的方式相互示威。

築巢、產卵及照顧下一代也是恐龍的生活內容之一。恐龍的巢一般是泥巢或沙上的凹坑。有些恐龍將巢聚集在生育區,而某些特殊的種類會年復一年地回到相同的築巢地點繁殖。

有些雌恐龍產完蛋後便一走了之,讓卵自己孵化;而有些雌恐龍會留在巢邊,以保護卵和剛孵出的小恐龍。

交配鎖鑰原理

雜食性恐龍**集粹(28張)

生物交配很難通過化石的形式儲存下來。已知的相關化石記錄包括一對4

700萬年前的龜類和一對3.2億年前的鯊魚,它們都是在交配時被迅速掩埋而變成化石的。很不幸,我們還沒有發現任何一對死在浪漫擁抱時的恐龍化石。

即使有些恐龍化石儲存得極其完好,但***官依舊無法識別。

為了搞清這些已滅絕動物的私密部位,科學家不得不從現存的與它們最親緣關係最近的動物鳥類與鱷類入手。鳥類可以算是活的恐龍,它們於1.5億年前從恐龍的一個分支中演化而來,並頑強存活至今。

鱷類,一個包含了短吻鱷、長吻鱷和寬吻鱷的群體,是現存與恐龍和現代鳥類關係最密切的生物類群。鳥類和鱷類的共同特徵也可能出現在恐龍身上。

其中一個在鳥類和鱷類的兩性中都存在的性狀是,它們都具有洩殖腔(cloaca),這是軀體最末端的一個空腔,綜合了生殖、排尿和排便的功能。根據這點,我們可以推而廣之,恐龍很可能也具有類似器官。因此,一隻迷惑龍(apatosaurus)的***平常可能是看不見的,外觀上僅僅只是尾巴下方的一條縫。

大多數雄性鳥類的洩殖腔內沒有**,它們通過「洩殖腔親吻」這種方式將精子擠進雌性洩殖腔口。但有一些雄性鳥類是有**的,有趣的是,這部分鳥類在進化樹上的位置位於鳥類的主幹部分。根據耶魯大學的鳥類學家帕特里夏·布倫南(patricia

brennan)及其團隊的理論,這一特徵說明,遠古時期的鳥類具有**,而其他支系的鳥類在演化過程中失去了這一性狀。

就像水禽和其他古老的鳥類支系一樣,雄性鱷類也具有**,它們使用相似的方式使雌性受精。因此,幾乎可以肯定雄性恐龍會擁有類似器官。如果鱷類和性特徵發達的鳥類的私密部位有什麼暗示,那就是恐龍的**會是一種單個的、不成對的器官,並至少有一個長通道以便在交配時射出精子。

儘管如此,人類已發現了1

850多個屬種的恐龍,它們生存於2.45億年前到6 600萬年前之間,在漫長的演化中,它們的外***官很可能出現很多變化

鱷魚習性:

鱷魚(crocodile)唯一存活至今的初龍。為冷血之卵生動物,長久以來的改變甚少,唯一水中或英野生動物攝影大賽佳作:鱷魚殘忍吞食海龜[3]

水陸的獵食者及清道夫。屬脊椎類兩棲爬行動物,其性情大都凶猛暴戾,喜食魚類和蛙類等小動物,甚至噬殺人畜。

中華鱘習性:鱘形目鱘科鱘屬的1種,因模式產地是中國而得名。又名鱘鯊,大臘子。

一般成魚體長2.42~3.25或1.

69~2.5米;體重148.5~378或38.

5~189千克,最大個體重達500千克以上。體長,呈梭形。吻尖長,吻部腹面**有須2對。

尾歪形,上葉特別發達,體具5縱行骨板狀大硬鱗。鰓蓋膜與峽部相連,左右鰓孔分離。幼魚**光滑。

鰓耙細尖;成魚**粗糙,鰓耙柱狀,13~28。一般頭部和體背側青灰色或褐色,腹部白色,各鰭均為青灰色,側、腹板間的側板下方體色有過渡區。

分佈於太平洋西北及中國海南島以東到黃渤海等海區和珠江、錢塘江、長江、黃河等淡水河流。

生活於大江和近海中,是迴游性的底層魚類。由海入江,喜聚於河口。成熟群體春末於10至11月溯江河而上,在江河上游進行生殖。

長江流域產卵場在上游重慶以上江段的深潭和金沙江下游,水流湍急,河床岩石壅積處。性成熟年齡9~19齡(♂)或16~25齡(♀)。懷卵量47.

5~144.5萬。卵沉性,橢圓形,灰綠色,具粘性。

受精卵在17~18℃水溫下5~6天孵化。生長較快,平均年增重8~13(♀)或4.6~8.

6(♂)千克。以動物性的食物為主,如搖蚊幼蟲、蜻蜓幼蟲以及其他水生昆蟲,軟體動物,寡毛類、小魚和藻類等。產卵期一般停食。

為一種重要的大型經濟魚類,四川漁民有「千斤臘子,萬斤象」的諺語。中華鱘的故鄉是中國,所以在學術和科學上有一定的價值,而近年來產量明顯降低,已被列為瀕危物種,因此必須做好保護和人工繁殖中華鱘的工作。。

中華鱘具有自己獨有的生活習性。它們繁衍生息需要往返於長江、大海之間,也就是說,中華鱘是典型的鹹水、淡水都能生存的洄游性魚類。雄性中華鱘生長到9歲以上,鱘體長1.

7米,體重50公斤以上,雌性中華鱘生長到14歲以上,體長2.3米,體重120公斤以上,達到初次性成熟,就可以生兒育女了。每年夏秋,成群結隊的中華鱘由生活在長江口外的淺海域迴游到長江,歷經3000多公里的溯流博擊,才回到自己的「故鄉」金沙江一帶產卵繁殖。

產後,待幼魚長大到15cm左右,這些「遊子」又攜帶兒女們,順流而下,旅居海外。它們就這樣世世代代在長江上游出生,在大海里生長,養成了身居海外不忘故鄉的習慣。正是由於這種執著的迴歸、尋根的習性,所以人們稱它為「中華鱘」

你為什麼還單身,你為什麼至今還單身?

找不到物件就已經夠丟人的了,你還非要把這個問題問到大面上。到現在還單身,還能有什麼理由呢?沒有找到願意廝守終身的人,沒有遇到合適的戀愛物件,沒有人願意和我步入愛河,誰不絕望呢?現代社會男多女少的現象,也不是一年兩年了。很多男生到現在都沒有物件,並不是因為不想找,真的是因為找不到。不論是因為收入低,還...

澳大利亞至今還保留著許多古老的動物種類,其中主要原因是

澳大利亞有很多古老的動植物 大約在兩億年前,澳大利亞就同其他大陸分離,孤立存在於南半球的海洋上,長期以來,由於自然條件比較單一,動物的演化很緩慢,至今還儲存著許多古老的物種 故選 c 澳大利亞分佈著很多古老生物的主要原因是?澳大利亞獨處於一個洲,和其他陸地沒有物種交流 因為它6500萬年前就與其他大...

什麼動物或植物至今不能養殖或種植的

理論上,一切都可以進行人工種養殖,最苛刻也不過是完全模擬野生環境而已。實際上,受制於地理 氣候等因素,很多東西都不能夠進行人工種養殖。你或許想賺錢,那麼,最好的選擇就是當地特色,比如山上有什麼品種是隻有本地才有的,或者是隻有本地的效果才是最好的,而之前又沒有人工種養過的,即使是最困難的存在,你只要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