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為什麼愛喝酒,為什麼中國人這麼喜歡喝酒?

2021-03-19 18:22:00 字數 5678 閱讀 7451

1樓:裔瑜

在中國有bai一種酒文化,「酒逢知己du千杯少」zhi

,酒是維繫人與人之dao間情感的一種載體回,知己相逢答,不喝點酒,有點乏味,不喝酒,還算是盼知己盼到久旱逢甘霖嗎?

在中國五千年文化中,有很多詩詞描繪酒的意境,如李白的《將近酒》。舉杯邀明月,對飲成三人,是一種何等的意境。

2樓:陵川小女人

國家號召喝酒,不然酒廠就倒閉了

3樓:言午小河

不是愛不愛的問題,而是文化,傳統,酒桌文化

中國人為什麼愛喝酒?

4樓:萌伊

在中國,凡是有宴席的地方,就必定有酒。

據說中國人一年喝掉的酒換算起來約等於一個西湖。

這些都足以證明,喝酒對於中國人來說,是一項多麼重要的社交活動。

為什麼中國人那麼喜歡喝酒呢?

喝酒這件事看似平平無奇,實則暗藏玄機,這小小的杯酒裡,暗含著大大的智慧。

喝酒見人品

熱愛喝酒的歐陽修曾在《醉翁亭記》中雲:「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歐陽修喝酒並不是為了喝飽或喝醉,而是為了增添情趣更好地欣賞天地山水。同樣,現代人喝酒其實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人情世故也」。

喝酒喝酒,重點在「喝」,不在「酒」。自古以來,喝酒都是為了調節氣氛,促進感情,而不是比誰酒量好,或為了把誰灌醉。

否則,每人發一瓶烈酒,直接一口喝完不是更快嗎?為什麼還要推杯換盞,你來我往地互相敬酒呢?

這喝酒、敬酒其實是個技術活,特別考驗人的情商,也特別考驗人的人品。

自己能喝也願意喝,還不強迫別人喝,是酒中豪傑;自己能喝卻少喝,還勸別人也少喝,是酒中智者;自己不能喝卻多喝,還非要別人也多喝,是酒中愚者;自己能喝卻不喝,故意勸別人多喝,是酒中小人。

一場酒局下來,一個人人品如何,早已在喝酒的過程中暴露無疑。

現在常常出現勸酒把別人勸到住院甚至死亡的新聞,用這種方式勸酒的人,不是蠢就是壞。

喝酒見人品,千萬遠離那些只勸不喝以及過度飲酒的人。

酒後見德性

很多人在喝酒之前是一個人,在喝酒之後又是另一個人,於是有人說,酒精會使人「發瘋」。

我曾經認識的一個人,喝酒前文質彬彬,幾杯酒下肚後就開始口出狂言,誰都瞧不上,待他酒醒又會無比後悔,逢人就解釋自己只是喝醉了說胡話。

然而跟他接觸多了發現,他這個人雖然平時表現謙虛有禮的樣子,實際上內心確實是狂妄自大的,很多細節都暴露出他是一個心口不一的人。

人是理性動物,清醒的時候出於各種道德束縛會剋制自己的言行,不做出格的事。但酒精會麻痺人的神經,讓人卸下防備,露出真正面目,一些平時不敢做的事便有了膽量去做。

所謂的「發酒瘋」、「酒後亂性」,不過是一些人壓抑太久,故意趁酒精上頭之際放縱自己的行為罷了,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酒壯慫人膽」。

我見過許多真正喝到爛醉的人,都是隻顧著嘔吐和睡覺,什麼都不想做,也什麼都做不了。

凡是以喝醉為由,幹有背道德之事的人,請儘量遠離,千萬不要相信他們只是「喝醉了」,因為那就是他們最真實的模樣。

人們總罵酒精害人,讓人喪失理智,其實酒精是無辜的,有問題的是人。愛酗酒、愛發酒瘋的人,都是責任感淡薄、自制力低的人。

酒後見德性,千萬不要跟酒品差的人交朋友。

我們這兒有一句老話,叫做:與人交往,握十次手,不如喝一頓酒。

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你真心想跟一個人交心或者交朋友,痛痛快快地一起喝酒聊天永遠比客客氣氣地握手寒暄來得有效。

喝酒見人品,酒後見德性,如果你想見識一個人的真正模樣,就去跟他喝幾杯酒吧!

為什麼中國人這麼喜歡喝酒?

5樓:匿名使用者

一群自欺欺人的人集體的死亡性做法

6樓:夢幻冠帶

這是社會陋習

但卻被人們長期傳承。

鬱悶人生不喝酒,難在世上走

酒是一杯藥,喝死當睡著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只能說酒文化的底蘊悠久豐富。

7樓:匿名使用者

有倆糟錢兒燒的~~~~現在的人們就這麼腐敗啊,社會因素,沒人說的清楚~~~

8樓:匿名使用者

你到俄羅斯去看看

就覺得我們其實沒什麼!

9樓:匿名使用者

好聽點說是酒文化,不好聽就是惡習、陋俗

10樓:林之風

這就是中國人的特色啊

中國人為什麼喜歡喝酒?

11樓:小豪

聚會也喝、送別也喝,開心也喝、失戀也喝,結婚要喝喜酒、掃墓要斟祭酒,甚至連降妖除魔也要喝酒。

這就不懂了:為什麼中國人動不動就要喝酒?

畢竟很久之前,喝酒被認為會亡國,因此國家嚴令禁止民眾喝酒。喜歡喝酒意味著人品差,還會坐牢,聚眾喝酒更是要殺頭的。

根據《尚書酒誥》,周朝時舉國上下只有祭祀的時候才能喝酒,並且不能喝醉,不然會被認為德行有失。

不僅不能經常喝到酒,釀酒也抓得很嚴。如果一群人一起飲酒,被發現了,要抓起來全部殺掉。

可為什麼後來的朝代裡,不僅平民聚眾喝酒,皇帝大臣也有事沒事喝喝酒呢?

這一切都源自漢朝人內心深處的狂野。

1.喝酒不亡國

三四千年前,夏桀和商紂都特別喜歡喝酒,最終兩人都把國家(夏、商)給亡了。

夏朝最後一個皇帝夏桀,文武雙全、極有才華,但沉湎於美酒,還讓人造了個超級大的池子裝酒,稱作「夜宮」,結果眾叛親離、夏朝滅亡;商朝最後一個皇帝紂王,天資聰穎、勵精圖治,中興商朝,後來沉迷美酒、剛愎自負,又建造酒池肉林,結果**而死,商朝也因此滅亡。

於是周朝認為酒是亡國的根源,一建朝就下令不準喝酒,雖然最終也滅亡了,但是歷經800+年,比夏朝、商朝時間都要長。

這樣看來,似乎真的喝酒就意味著亡國,至少不喝酒會活得長一點。

漢朝雖然一開始也禁酒,但都是面子工程,實際上他們喝得比誰都凶。

身為宰相的曹參不僅自己一天到晚喝酒,還叫別人跟他一起天天喝酒。而漢景帝在下令禁酒之後沒多久又下令讓民眾喝酒,漢成帝更是沉湎酒色。

開國者和皇帝尚且不能堅持禁酒令,底下的大臣和民眾更是放縱。

有禮之會,無酒不行。——《漢書食貨志》

在皇帝們的帶領之下,漢朝全民都超級喜歡喝酒,甚至於中山王去世之後,也要往墓室裡放5000+公斤的酒,而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私奔之後,都是跑去賣酒。

這麼放縱地喝酒,漢朝人真的不怕亡國嗎?

答案是不怕。

因為他們根本就不相信。

漢朝開國者比如劉邦、樊噲、曹參他們都是楚地人,而西漢跟楚國相隔不過21年,因此楚人依然保留著當初的風俗習慣,非常喜歡喝酒。

*東周分為春秋和戰國,上圖為戰國時期形勢圖,相較於中原地區,楚國在偏遠的南方

而夏商周都是中原地區的事,楚國在南方,屬蠻夷之地,不歸周天子管,也不服周朝的禮儀。

並且楚國人那麼喜歡喝酒,最終卻是因為外來入侵才亡的國。

因此在對於喝酒這件事上,漢朝人很放縱。

這樣放縱的結果是喝出了一個盛世。

漢朝不僅沒有因為喝酒而亡國,反而超級牛逼,地盤都比之前的三倍還多。

*加上少數民族,這土地面積,意公子算不過來了

這直接改變了人們喝酒亡國的觀念,皇帝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反正喝酒亡不了國!

*宴會中必不可少的就是酒,上圖為《韓熙載夜宴圖》區域性

而漢朝這麼牛逼的國力、文化和人物,都讓後來的朝代非常羨慕、引以為榜樣。

別別別,真喝不下了~

因此後來的朝代都灰常放心地喝酒,因為喝酒並不等於亡國。

2.名人效應

消除了國家方面的憂慮,喝酒還需要文人大家的各種讚美才能千古流傳。

漢朝的好酒之風直接影響到了魏晉風骨,甚至於都有人把喝酒跟讀《離騷》、作名士掛鉤。

名士不須奇才,但使常得無事,痛飲酒,熟讀《離騷》,便可稱名士。——《世說新語》

而曹操、曹植父子更是對酒如同初戀一般:

壯士們,隨我乾了這碗酒!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曹操《短歌行》閨門置酒,和樂欣欣。——曹植《當牆欲高行》

謝靈運、王羲之、竹林七賢更是閒著沒事就曲水流觴、不醉不歸。

*寒食節的時候大家都在河邊放酒杯喝酒,叫做曲水流觴,上圖中所有人都在玩這個喝酒遊戲

王羲之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更是把他們聚會喝酒的場景都寫了下來。

這種魏晉風流,成了一種名人效應,讓後來唐宋元明清的文人雅士非常羨慕。

*《飲中八仙圖》,李白等人邊喝酒邊作詩,自在瀟灑,頗有當初竹林七賢的魏晉風流

這樣一來,喝酒成了風雅之事,受到全民熱捧。

於是李白也跟著來了,還帶了一萬多首詩: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客中作》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將進酒》

接著是蘇軾,雖然不常喝酒,但他喜歡喝,也看別人喝,看著看著也醉了。

詩翁愛酒長如渴,瓶盡欲沽囊已竭。——《和柳子玉喜雪次韻仍呈述古》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水調歌頭》

大佬們的加入分分鐘把喝酒的逼格翻升了n倍,民眾無一不high到爆。於是歷朝歷代,上至帝王將相,下到市井小民,都非常喜歡喝酒。

3.陰陽觀念

不過最開始人們喝酒,卻不是因為家國情懷和名人效應,而是因為他們認為酒是純陽之物,可以益氣養生。

古代的酒主要由穀物(比如小麥、大米)釀造。穀物從土地裡面長出來,吸取了土地的營養。在古人看來,這是「聚天地之靈氣、吸日月之精華」。

而在傳統的「陰陽」觀念裡,土地具有生命,能孕育萬物,因而土地和從土裡長出來的穀物都屬「陽」。

古人重視養氣,尤其是自身的「陽氣」。一個人如果陽氣散盡,那麼生命也會跟著終結。

而酒,提取穀物中的精華而成,因此是陽中之陽,乃純陽之物,益氣養生。

並且喝了酒之後會渾身發熱,於是古人就對酒性純陽、益氣養生的說法深信不疑。

人們對喝酒態度的轉變,其實蘊藏著人們觀念的轉變。這種觀念上的轉變,還體現在人們喝酒器具的轉變上。

在2023年前,周朝就已經琢磨出了一套完整的酒器禮儀,對什麼場合用什麼酒器規定得很細,每個酒器都有自己的用途。

比如常見的爵,主要作為禮器,在天子祭祀的時候用。

壺是用來裝酒的。

而勺則用來舀酒。

不過周朝之後,漢朝可沒這麼講究,乾脆用漆杯來代替這麼複雜講究的酒器。

而唐宋更是隨便,連喝茶的杯盞都可以用來喝酒。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李清照《聲聲慢》

到了元明清,連吃飯的碗都用上了。可以說只要能裝水的東西,都能用來喝酒,甚至有人直接把花、葉果皮、果殼拿來裝酒做酒杯:

荷葉杯摘下上好的荷葉做杯子裝酒,用簪刺穿葉柄,把柄當作吸管喝荷葉裡盛的酒,這種喝法叫做「碧筒飲」,酒杯為荷葉杯。

解語杯折下盛開的荷花,把小金卮(zh)裝酒放在裡面,讓歌姬捧過來,再接過來分開花瓣喝。荷花又稱解語花,因此裝有金卮的荷花就是解語杯。

香圓杯香圓是一種酸酸的水果,類似於今天的柚子,只不過是長圓形。香圓杯就是直接剖空香圓盛酒的杯子,精美雅緻,在金玉之上。

軟金盃軟金其實是形容橘子的,軟金盃就是掏空了用來裝酒的橘子。

這樣看下來,人們對喝酒的態度真是曲折:

從一開始注重禮儀,認為喝酒亂性;後來覺得喝酒是慷慨抒懷,像曹操、阮籍;到了唐朝,大家又覺得喝酒是個浪漫事,跟吟詩掛鉤;宋朝時喝酒更傾向於小品獨酌;明清之後直到現在,喝酒才是個尋常事,想喝就喝,不需要舞文弄墨。

這一路發展過來,喝酒在人們心中的地位不斷變化,而這種變化說到底,其實也就是:

人們越來越看淡喝酒的外在形式,放下喝酒的附加含義,而把重點放在喝酒本身,注重喝酒時的內心感受,貼近自己的內心,獲得暫時的慰藉和解脫。

不得不說這一步步來我們是越來越走向自己的內心了,看淡外在,放下名利,只看重我們內心真實的感受,這樣頂好。

中國人為什麼愛喝啤酒,中國人為什麼愛喝酒?

因為喝少一點對身體好,只能稱愛喝酒!不一定都喝啤酒。因為中國人地大物博,故酒有白酒 燒酒 糯米酒 酒釀 等等。我答怎樣?中國人為什麼愛喝酒?在中國,凡是有宴席的地方,就必定有酒。據說中國人一年喝掉的酒換算起來約等於一個西湖。這些都足以證明,喝酒對於中國人來說,是一項多麼重要的社交活動。為什麼中國人那...

中國人為什麼喝白酒,中國人為什麼愛喝白酒

沒有為什麼,這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習慣。白酒生產飲用已經上千年曆史,三國時候煮酒論英雄,在這之前就有商紂王酒海肉林等等,歷史逐漸沉澱下來的,形成白酒文化。度數高能夠喝醉,有些人啤酒是隻會漲不會醉的 中國人為什麼愛喝白酒?為什麼造這麼狠的酒?為什麼喝這麼烈的酒?依我之見,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 世事不如意...

為什麼中國人愛喝熱水,中國人為什麼喜歡喝熱水????

飲熱飲 於中國傳統醫學理論。在中醫理論裡,非常重視湯劑。公元前5世紀的 黃帝內經 移精變氣論篇第十三就記載有 病至而治之湯液 到了9世紀的唐朝,茶葉從雲南傳入中原,飲用煎煮後茶湯成為國飲。之所以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只喝熱飲的習慣功不可沒。為什麼中國人更喜歡喝熱水?中國人為什麼喜歡喝熱水?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