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九齡的《望月懷遠》表達了什麼樣的情感

2021-03-19 18:22:35 字數 5957 閱讀 8720

1樓:鳴手姬

這是一首月夜懷念遠人的詩。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渾闊大,是千古佳句。它和謝靈運的「池塘生春草」,鮑照的「明月照積雪」,謝朓的「大江流日夜」以及作者自己的「孤鴻海上來」等名句一樣,看起來平淡無奇,沒有一個奇特的字眼,沒有一分點染的色彩,脫口而出,卻自然具有一種高華渾融的氣象。

這一句完全是景,點明題中的「望月」。第二句「天涯共此時」,即由景入情,轉入「懷遠」。前乎此的有謝莊《月賦》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後乎此的有蘇軾《水調歌頭》詞中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都是寫月的名句,其旨意也大抵相同,但由於各人以不同的表現方法,表現在不同的體裁中,謝莊是賦,蘇軾是詞,張九齡是詩,相體裁衣,各極其妙。

這兩句把詩題的情景,一起就全部收攝,卻又毫不費力,仍是張九齡作古詩時渾成自然的風格。

從月出東鬥直到月落鳥啼,是一段很長的時間,詩中說是「竟夕」,亦即通宵。這通宵的月色對一般人來說,可以說是漠不相關的,而遠隔天涯的一對情人,因為對月相思而久不能寐,只覺得長夜漫漫,故而落出一個「怨」字。三四兩句,就以怨字為中心,以「情人」與「相思」呼應,以「遙夜」與「竟夕」呼應,上承起首兩句,一氣呵成。

這兩句採用流水對,自然流暢,具有古詩氣韻。

竟夕相思不能入睡,怪誰呢?是屋裡燭光太耀眼嗎?於是滅燭,披衣步出門庭,光線還是那麼明亮。

這天涯共對的一輪明月竟是這樣撩人心緒,使人見到它那姣好圓滿的光華,更難以入睡。夜已深了,氣候更涼一些了,露水也沾溼了身上的衣裳。這裡的「滋」字不僅是潤溼,而且含滋生不已的意思。

「露滋」二字寫盡了「遙夜」、「竟夕」的精神。「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兩句細巧地寫出了深夜對月不眠的實情實景。

相思不眠之際,有什麼可以相贈呢?一無所有,只有滿手的月光。這月光飽含我滿腔的心意,可是又怎麼贈送給你呢?

還是睡罷!睡了也許能在夢中與你歡聚。「不堪」兩句,構思奇妙,意境幽清,沒有深摯情感和切身體會,恐怕是寫不出來的。

這裡詩人暗用晉陸機「照之有餘輝,攬之不盈手」兩句詩意,翻古為新,悠悠托出不盡情思。詩至此戛然而止,只覺餘韻嫋嫋,令人回味不已。

張九齡的《望月懷遠》表達了他怎樣的思想感情

2樓:佛手

古人對月有著深厚的感情,聯想非常豐富,望月懷人,常常成為古詩詞中的題材,但象張九齡寫得如此幽清淡遠,深情綿邈,卻不多見,此詩是通過主人公望月時思潮起伏的描寫,來表達詩人對遠方之人殷切懷念的情思。

張九齡的《望月懷遠》表達了什麼樣的情感

3樓:匿名使用者

詩句以委婉的疑問點出了這月圓之夜人間普遍的懷人心緒,含蓄地表現了詩人對故鄉朋友的深切思念。

4樓:匿名使用者

抒寫了對遠方友人的深摯的思念之情

[原詩]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賞析]

這首詩的首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前句寫景:遼闊無邊的大海上升起一輪明月;後句即景生情:詩人想起了遠在天涯海角的友人,此時此刻他也和我望著同一輪明月。

這與謝莊《月賦》「美人邁兮音塵絕,隔千里兮共明月」意思相近,但卻脫口而出、自然渾成,意境也更加雄渾壯闊。前句寫「望月」,後句寫「懷遠」,緊扣詩題,但卻絲毫不露痕跡。

頷聯「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直抒對遠方友人的思念之情。「情人」,多情的人,有懷遠之情的人。這裡指詩人自己。

「遙夜」,長夜。「竟夕」,通宵。詩人思念遠方的友人,以至於徹夜難眠,埋怨長夜漫漫。

這首詩是五言律詩,按照律詩的格律,頷聯和頸聯必須對仗。這一聯是流水對,一氣呵成、自然流暢。

頸聯「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承接頷聯,具體描繪了徹夜難眠的情境。「憐」,愛憐。「滋」,沾溼。

上句寫詩人徘徊於室內。吹滅蠟燭,更加愛憐灑滿一地的銀色月光。下句寫流連於庭院中。

夜色已深,更感到露水沾溼了披在身上的衣服。這就把徹夜難眠的情境形象傳神地描繪出來。這一聯對仗工整,描繪細緻。

尾聯「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進一步抒寫了對友人的一片深情。「不堪」,不能。「盈手」,滿手、一滿把。

「佳期」,重逢之期、歡會之期。我不能捧一把月光贈給遠方的友人,只希望能在夢中與你重相聚。這裡暗用陸機《擬明月何皎皎》「照之有餘輝,攬之不盈手」詩意,並且進一步升發,表現出綿綿不盡的情思。

這首詩抒寫了對遠方友人的深摯的思念之情,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張九齡(678~740),唐代詩人。字子壽。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人。

武后神功年間進士,官祕書省校書郎。先天元年(713)應「道侔伊呂科」舉,得高第,授左拾遺。累官至中書侍郎同平章事,遷中書令。

後受李林甫排擠,罷政事,貶為荊州長史。張九齡卒年,新舊《唐書》皆同。惟享年68歲之說,據徐浩碑銘載應為63歲。

張九齡是盛唐前期重要詩人。尤其是他的五言古詩,在唐詩發展中有很高的地位和巨大的影響。著有《張曲江集》20卷。

《全唐詩》編存其詩為3卷,所收較集本為多,但所增者是否張九齡之作,甚可疑。如卷四九《答陸澧》五絕一首,即為朱放所作。事蹟見新、舊《唐書》本傳。

何格恩著有《張九齡年譜補正》及《曲江年譜拾遺》(《嶺南學報》第 4卷第1、2期),另外《張曲江詩文事蹟編年考》)(《廣東文物》),可資參考。

[原詩]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賞析]

這首詩的首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前句寫景:遼闊無邊的大海上升起一輪明月;後句即景生情:詩人想起了遠在天涯海角的友人,此時此刻他也和我望著同一輪明月。

這與謝莊《月賦》「美人邁兮音塵絕,隔千里兮共明月」意思相近,但卻脫口而出、自然渾成,意境也更加雄渾壯闊。前句寫「望月」,後句寫「懷遠」,緊扣詩題,但卻絲毫不露痕跡。

頷聯「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直抒對遠方友人的思念之情。「情人」,多情的人,有懷遠之情的人。這裡指詩人自己。

「遙夜」,長夜。「竟夕」,通宵。詩人思念遠方的友人,以至於徹夜難眠,埋怨長夜漫漫。

這首詩是五言律詩,按照律詩的格律,頷聯和頸聯必須對仗。這一聯是流水對,一氣呵成、自然流暢。

頸聯「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承接頷聯,具體描繪了徹夜難眠的情境。「憐」,愛憐。「滋」,沾溼。

上句寫詩人徘徊於室內。吹滅蠟燭,更加愛憐灑滿一地的銀色月光。下句寫流連於庭院中。

夜色已深,更感到露水沾溼了披在身上的衣服。這就把徹夜難眠的情境形象傳神地描繪出來。這一聯對仗工整,描繪細緻。

尾聯「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進一步抒寫了對友人的一片深情。「不堪」,不能。「盈手」,滿手、一滿把。

「佳期」,重逢之期、歡會之期。我不能捧一把月光贈給遠方的友人,只希望能在夢中與你重相聚。這裡暗用陸機《擬明月何皎皎》「照之有餘輝,攬之不盈手」詩意,並且進一步升發,表現出綿綿不盡的情思。

這首詩抒寫了對遠方友人的深摯的思念之情,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流水對是律詩對仗的一種特殊形式。它不求形式上的嚴格工整,注重情感思緒的自然貫通,兩句連貫而下如行雲流水,所以叫做流水對。這首詩的頷聯「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就是流水對。

張九齡全集

張九齡(678~740),唐代詩人。字子壽。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人。

武后神功年間進士,官祕書省校書郎。先天元年(713)應「道侔伊呂科」舉,得高第,授左拾遺。累官至中書侍郎同平章事,遷中書令。

後受李林甫排擠,罷政事,貶為荊州長史。張九齡卒年,新舊《唐書》皆同。惟享年68歲之說,據徐浩碑銘載應為63歲。

張九齡是盛唐前期重要詩人。尤其是他的五言古詩,在唐詩發展中有很高的地位和巨大的影響。著有《張曲江集》20卷。

《全唐詩》編存其詩為3卷,所收較集本為多,但所增者是否張九齡之作,甚可疑。如卷四九《答陸澧》五絕一首,即為朱放所作。事蹟見新、舊《唐書》本傳。

何格恩著有《張九齡年譜補正》及《曲江年譜拾遺》(《嶺南學報》第 4卷第1、2期),另外《張曲江詩文事蹟編年考》)(《廣東文物》),可資參考。

感遇幽人歸獨臥,滯慮洗孤清。

持此謝高鳥,因之傳遠情。

日夕懷空意,人誰感至精。。

飛沉理自隔,何所慰吾誠。

感遇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感遇孤鴻海上來,池潢不敢顧。

側見雙翠鳥,巢在三珠樹。

矯矯珍木巔,得無金丸懼。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惡。

今我遊冥冥,弋者何所慕。

感遇江南有丹橘,經冬猶綠林。

豈伊地氣暖,自有歲寒心。

可以薦嘉客,奈何阻重深!

運命惟所遇,迴圈不可尋。

徒言樹桃李,此木豈無陰?

望月懷遠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折楊柳纖纖折楊柳,持此寄情人。

一技何足貴,憐是故園春。

遲景那能久,芳菲不及新。

更愁征戍客,客鬢老邊塵。

和崔黃門寓直夜聽蟬之作

蟬嘶玉樹枝,向夕惠風吹。

幸入連宵聽,應緣飲露知。

思深秋欲近,聲靜夜相宜。

不是**飾,清香徒爾為。

和姚令公從幸溫湯喜雪

萬乘飛黃馬,千金狐白裘。

正逢銀霰積,如向王京遊。

瑞色鋪馳道,花文拂彩旒。

還聞吉甫頌,不共郢歌儔。

立春日晨起對積雪

忽對林亭雪,瑤華處處開。

今年迎氣始,作夜伴春回。

玉潤窗前竹,花繁院裡梅。

東郊齋祭所,應見五神來。

三月三日申王園亭宴集

稽亭追往事,睢苑勝前聞。

飛閣凌芳樹,華池落彩雲。

藉草人留酌,銜花鳥赴群。

向來可賞處,惟恨碧林瞧。

三月三日登龍止

伊川與添津,今日放除人。

豈似龍山上,還同湘水濱。

衰顫憂更老,淑景望非春。

楔飲豈吾事,聊將偶俗塵。

和王司馬折梅寄京昌昆弟

離別念同癟、芬榮欲共持。

獨攀南國樹,遙寄北風時。

林惜迎春早,花愁去日遲。

還聞折梅處,更有棕華詩。

晚男登王六東閣

試上江樓望,初逢山雨晴。

連空青蟑合,向晚白雲生。

彼美要殊觀,蕭條見遠情。

情來不可極,日暮水流清。

蘇侍郎紫盔庭各賦一物得芍藥

仙禁生紅藥,微芳不官持。

幸因清頻地,還遇豔陽時。

名見桐君篆,香聞鄭國詩。

孤根若可用,非直愛華滋。

和黃門盧侍御詠竹

清切紫庭垂,威菱防露枝。

色無玄只變,聲有惠風吹。

高節人相重,虛心世所知。

鳳皇佳可食,一去一來儀。

和韋尚書答粹州兄南亭宴集

棠慷聞徐興,烏衣有舊遊。

門前杜城陌,他上曲江流。

垠日嘗繁會,溶風詠陰修。

始知西峙嶽,同氣此相求。

伎平原咱弟,有子為東峙。

答陳洽運巴竹蠢

與君嘗此志,鼠物復知心。

遺我龍餐節,非無馱猖善。

幽素宜相重,段華豈所任。

為君安首飾,懷此代兼金。

池注陽韋明府

君有百鍊刃,堪斷六重犀。

誰開太河匣,持割武城雞。

竟與淌書佩,遙應天子提。

何時遇操宰,當使玉奴泥。

在洪燼答親毋學上

旬而下意期,由來自若時。

爾元言郡政,吾豈欲天欺。

常念涓塵益,椎歡草樹滋。

課成推所擬。人望在東葛。

酬王六驛後書懷見示

雲雨俱行罷,江天已洞開。

炎氛弄後滅,邊緒望中來。

作駭君垂耳,為魚我曝鰓。

更憐湘水賦,還是洛陽才。

測王六寒朝貝話

賈生流寓日。揚子寂寥時。

在物多想背,難君獨見思。

漁為江上曲,雪作鄂中詞。

忽在兼金訊,長懷伐木詩。

林亭詠穿築非求麗,幽閒欲寄情。

偶懷因壤石,真意在蓬流。

苔益山文古,池添竹氣清。

從茲果蕭散,無事亦無營。

《望月懷遠》表達詩人怎樣的感情,張九齡的《望月懷遠》表達了什麼樣的情感

望月懷遠,乃望月懷思的名篇,寫景抒情並舉,情景交融。意境幽靜秀麗,情感真摯。結構深入不紊,語言明快鏗鏘。其中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二句即景抒情,出句寫景,對句由景入情。表達出詩人無限的思念之情!詩是通過主人公望月時思潮起伏的描寫,來表達詩人對遠方之人殷切懷念的情思的。張九齡的 望月懷遠 表達了什...

望月懷遠張九齡意思詳細一點

白話翻譯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輪明月,此時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長,整夜裡不眠而把親人懷想。熄滅蠟燭憐愛這滿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涼。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給你,只望能夠與你相見在夢鄉。原文 望月懷遠 望月懷古 作者 張九齡 朝代 唐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蘇軾的《水調歌頭》與張九齡的《望月懷遠》作者借月抒懷,在描寫

蘇軾是抒發個人情志,從遠人的角度,比如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等,以月為比,頗為浪漫,張九齡是純粹的懷遠,從望月的角度立意,較為平實。蘇軾的 水調歌頭 與張九齡的 望月懷遠 作者借月抒懷,在描寫角度 表達情感上有何不同?同為 對月懷遠 之作,水調歌頭 表現了 蘇軾曠達的胸懷和樂觀的情致 望月懷遠 則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