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言文中必字都有什麼意思文言文中要字是什麼意思?

2021-05-17 15:53:13 字數 6400 閱讀 8196

1樓:倩兒

在文言文中,「必」字的意思有:一定,必然;一定會;果真,如果;一完定執行或實行;堅決做到。

一、必的釋義

1、一定。

2、決定,肯定。

3、固執。

4、果真,假使。

二、說文解字

必,分極也。從八弋,弋亦聲。

譯文:必,分成兩極。字形採用「

八、弋」會義,「弋」也是聲旁。

三、組詞

必須、不必、必要、必定、必然等。

四、字形演變(如圖)

2樓:匿名使用者

①《形》一定;必然。

《論語十則》:「人無遠慮,~有近憂。」

②《副》一定會。

《廉頗藺相如列傳》:「我見相如,~辱之。」

③《副》果真,如果。

《廉頗藺相如列傳》:「王~無人,臣願奉璧往使。」

④《動》一完定執行或實行。

《韓非子?五蠹》:「罰莫如重而~,使民畏之。」

⑤《動》堅決做到。

《韓非子?顯學》:「無參驗而~之者,愚也。」

3樓:海岸之月

一定:~定.~然.~須(一定要)。~需(不可少的).勢~.未~.事~躬親。

決定,肯定:「深念遠慮兮,勝乃可~」。

固執:「毋意,毋~」。

果真,假使:「王~無人,臣願奉璧往使」。

在文言文中,「必」字都有什麼意思?

4樓:我的小太陽

1、《形》一定;必然。

《論語十則》:「人無遠慮,~有近憂。」

2、《副》一定會。

《廉頗藺相如列傳》:「我見相如,~辱之。」

3、《副》果真,如果。

《廉頗藺相如列傳》:「王~無人,臣願奉璧往使。」

4、《動》一完定執行或實行。

《韓非子?五蠹》:「罰莫如重而~,使民畏之。」

5、《動》堅決做到。

《韓非子?顯學》:「無參驗而~之者,愚也。」

也讀音:【 yì 】

釋義:也

例句:1、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爾。(也不過是摘了帽子,光著腳,把頭往地上撞罷了。搶,撞。)——

《戰國策·魏策》

2、亦盛矣哉。(也真是盛大隆重的事啊!)——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3、亦以明死生之大。(也就是為了用它表明死生的重大意義。以,用,後面省略了賓語「之」)。

——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4、攻一時,敵退,三保亦自喜。—— 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5、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孔子**及再傳**《論語十則》

5樓:曉婷

一定:~定。~然。~須(一定要)。~需(不可少的)。勢~。未~。事~躬親。

決定,肯定:「深念遠慮兮,勝乃可~」。

固執:「毋意,毋~」。

1、必,拼音:[bì]

6樓:宜寧奇衣

在文言文中,「必」字的意思有:一定,必然;一定會;果真,如果;一完定執行或實行;堅決做到。

一、必的釋義

1、一定。

2、決定,肯定。

3、固執。

4、果真,假使。

二、說文解字

必,分極也。從八弋,弋亦聲。

譯文:必,分成兩極。字形採用「

八、弋」會義,「弋」也是聲旁。

三、組詞

必須、不必、必要、必定、必然等。

四、字形演變(如圖)

擴充套件資料:

一、必須

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必要;一定要。

二、不必

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三、必要

不可缺少;非這樣不行。

四、必定

1、表示判斷或推論的確鑿或必然。

2、表示意志的堅決。

五、必然

1、屬性詞。事理上確定不移。

2、哲學上指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客觀發展規律。

7樓:阿拉壯

1.在文言文中大部分表示:一定、決定、固執、果真。

1.一定:定。然。須(一定要)。需(不可少的)。勢。未。事、躬親。

2.決定,肯定:「深念遠慮兮,勝乃可」。

3.固執:「毋意,毋」。

4.果真,假使:「王、無人,臣願奉璧往使」。

文言文中"要″字是什麼意思?

8樓:匿名使用者

「要」字在古文中的意思如下

:1、用作名詞,意思是:人體的腰部,這個意義後來寫作「腰」。

出處:先秦·荀子《荀子•禮論》:「量要而帶之。」

釋義:根據腰身紮帶子。

2、用作動詞,意思是:通「邀」。邀請。

出處:晉·陶淵明《桃花源記》:「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釋義:村裡有人就邀請他到自己家裡去(做客),設酒殺雞做飯來款待他。

3、用作動詞,意思是:中途攔截。

出處:明·高啟《書博雞者事》:「豪民子聞難,鳩宗族僮奴百許人,欲要篡以歸。」

釋義:土豪的兒子聽說了禍事,就聚集了同宗本家的奴僕一百多人,想攔路奪回(他的父親)。

4、用作動詞,意思是:相約。

出處:漢·樂府古辭《孫雀東南飛》:「雖與府吏要,渠會永無緣。」

釋義:雖然同府吏有過誓約,但同他相會永遠沒有機緣。

5、用作動詞,意思是:威脅。

出處:清代·方苞《獄中雜記》:「惟大辟無可要,然猶質其首。」

釋義:沒有什麼好要挾的,但是還要留下他的腦袋做抵押品。

9樓:之那年青春正好

要1. 要 [yào]2. 要 [yāo]

要 [yào]

1.索取:~賬。~價。

2.希望,想:~強。~好。

3.請求:她~我給她讀報。

4.重大,值得重視的:重~。~人。~領。綱~。~言不煩。

5.應該,必須:須~。

6.將(jiāng):將~。快~。

7.如果,倘若:~是。

8.表選擇:~麼。~不。~不然。

要 [yāo]

1.求,有所倚仗而強求:~求。~挾。

2.古同「腰」。

3.古同「邀」,中途攔截。

4.古同「邀」,約請。

5.姓。

一. 解字:會意字。

從西,夕陽西下,兩隻鳥兒歸巢依臥;從女,婦女。以「夕陽西下鳥兒歸巢依臥」作比喻,表示日暮就寢時丈夫摟著妻子的腰,以表示之需要。借古音「夭」,表示妻子屈腰仰就。

後借「約」表示男女性慾時限不同,夫妻雙方都有責任與義務滿足對方的需求;要是腰的初文。選自《中華字通》。又有要求.

要對方做一件事的時候.索要.跟對方要東西。

二.基本字義

要yào

1.索取:~賬。~價。

2.希望,想:~強。~好。

3.請求:她~我給她讀報。

4.重大,值得重視的:重~。~人。~領。綱~。~言不煩。

5.應該,必須:須~。

6.將(jiāng):將~。快~。

7.如果,倘若:~是。

8.表選擇:~麼。~不。~不然。

四.其它字義

要yāo

1.求,有所倚仗而強求:~求。~挾。

例:莊公再拜辭曰:「從政罷政,乃臣下之職,焉有天子委質於臣之禮?恐天下以臣為要君,臣當萬死!」(《東周列國志》)

2.古同「腰」。

3.古同「邀」,中途攔截。

4.古同「邀」,約請。

5.姓。

五.組詞及造句

1、要求

造句:根據傳統法律要求市鎮行政管理委員會成員每隔五年巡視邊界一次。

2、需要

造句:我們需要一位有經驗的、能夠為鄉村舞蹈連續拉好幾個小時的小提琴手。

3、提要

造句:該子目錄下有幾個檔案,包含從每個rss提要提供者處收到的rss提要條目,而這些提要提供者則由使用者在提要源輸入xml檔案中指定。

4、不要

造句:犯罪分子應當迷途知返,懸崖勒馬,不要在錯誤的道路上繼續走下去。

5、要飯

造句:可憐的拇指姑娘站在門口,像一個要飯的窮苦女孩子。她懇求田鼠施捨一顆大麥給她,因為她已經兩天沒有吃任何東西了。

「以」字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10樓:文以立仁

"以"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1、動詞:

a用;使用。《涉江》:「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

b做。《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c認為。《鄒忌諷齊王納諫》:「皆以美於徐公。」

d表示動作行為所用或所憑藉的工具、方法,可視情況譯為「拿」、「用」、「憑」、「把」等。《廉頗藺相如列傳》:「願以十五城請易璧。」

2、介詞:

a起提賓作用,可譯為「把」。《廉頗藺相如列傳》:「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

b表示動作行為產生的原因,可譯為「因為」、「由於」等。《捕蛇者說》:「而吾以捕蛇獨存。」《廉頗藺相如列傳》:「且以強秦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

c表示動作行為發生的時間、地點,可譯為「在」、「從」。《蘇武傳》:「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師。」

d表示動作、行為的物件,用法同「與」,可譯為「和」、「跟」;有時可譯為「率領、帶領」。《戰國策·周策》:「天下有變,王割漢中以楚和。

」《信陵君竊符救趙》:「(公子)欲以客往赴秦軍,與趙俱死。」

3、連詞:

a表示並列或遞進關係,可譯為「而」、「又」、「並且」等,也可省去。《遊褒禪山記》:「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

b表示承接關係,「以」前的動作行為,往往是後一動作行為的手段和方式,可譯為「而」,也可省去。《遊褒禪山記》:「予與四人擁火以入。」

c表示因果關係,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譯為「因為」、「由於」。《廉頗藺相如列傳》:「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

d表修飾和被修飾關係。《歸去來辭》:「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e表目的關係,可譯為「而」「來」「用來」等。《師說》:「作《師說》以貽之。」

f表示時間、方位、數量的界限或範圍,用法同現代漢語。《張衡傳》:「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g表示在敘述某件事時又轉到另一件事上,可譯為「至於」。《柳毅傳》:「然自約其心者,達君之冤,餘無及也。以言慎勿相避者,偶然耳,豈有意哉!」

4、副詞:

通「已」。已經。《陳涉世家》:「座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

11樓:匿名使用者

以 [yǐ]:

用,拿,把,將:以一當十。以苦為樂。以身作則。以鄰為壑。以訛傳訛。以往鑑來。

依然,順,按照:以時啟閉。物以類聚。

因為:以人廢言。勿以善小而不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於(指時日):「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

目的在於:以待時機。以儆效尤。

文言連詞,與「而」用法相同:夢寐以求。

用在方位詞前,表明時間、方位、方向或數量的界限:以前。以內。

用在動詞後,類似詞的字尾:可以。得以。

古同「已」,已經。

太,甚:不以急乎?

及,連及:富以其鄰。

12樓:倚樓丶丶聽風雨

文言文中「以」作為介詞的用法是什麼

13樓:匿名使用者

你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好的,可以或者是連線詞或動詞之類。

14樓:本喵王下屬

以有「用」的意思,如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款」字在文言文中都有什麼意思

15樓:為正義而奮鬥者

款,在文言文中不同的語境有真誠、空洞或不真實、緩慢、錢款、條款等多種意思。

(一)真誠、誠懇。《廣雅·釋詁一》解釋「款,誠也。」出自戰國時期楚人屈原《卜居》的成語款款之愚,其意即見解雖不高明,卻是真心誠意的。其中的「款款」就是指誠心誠意。

(二)空洞,不真實 。《漢書·司馬遷傳》對「款」的定義是「實不中其聲者謂之款。」並退出」款言不聽,奸乃不生。

」也就是說,只要不去聽那些假的或不真實的話,奸佞之人就不會產生。 這裡的「款言」就是指空話。

(三)緩,慢。杜甫《曲江二首》中,有」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的詩句,其意是蝴蝶在花叢中穿行,時隱時現。蜻蜓緩緩飛動,時而點著水面。裡面的款款,就是形容徐緩的樣子。

(四)格式或規格。《聊齋志異·促織》有云,「劣弱不中於款」。即紡織品比較差,不合規格。裡面的「款」即規格、標準的意思。

(五)架子。《紅樓夢》記述」今兒當著這些人,倒做起方子的款兒來了」,意思是如今當著這些人的面擺起架子來了。這裡的「款」,就是架子。

(六)款待。唐代李朝威《柳毅傳》文中有「以款人事。」裡面的「款」,即殷勤招待。

(七)事項、條款。古代斷案所列的」款狀」,即記錄以條率確定罪行的檔案。

(八)款。古代稱錢為「款」。

文言文中要字是什麼意思,及字在文言文中是什麼意思?

要1.要 y o 2.要 y o 要 y o 索取 賬。價。希望,想 強。好。請求 她 我給她讀報。重大,值得重視的 重 人。領。綱 言不煩。應該,必須 須 將 ji ng 將 快 如果,倘若 是。表選擇 麼。不。不然。要 y o 求,有所倚仗而強求 求。挾。古同 腰 古同 邀 中途攔截。古同 邀 ...

文言文中的引罪是什麼意思,引字在文言文中是什麼意思

梅怎麼髮香.這是一種抗爭的偉大,寒梅在這寒風中體驗著幸福.似乎上天在把寒梅賜予人間時便賜予了它忍受寂寞,把它安排在百花絕跡的冬天,只有它的敵人 冰雪與它為伴,自己獨自開著又自已默默地迴歸大地,然而它卻不埋怨這種待遇,而把它看作是上天的饋贈,它依然開得那麼的活潑,那麼的可愛,永遠像一位朝氣蓬勃的年輕人...

「殊」在文言文中是什麼意思, 殊 在文言文中什麼意思

古義 1 斬首,斷其首身而死。說文 殊,死也。翻譯 殊,死的意思。2 引申為死。史記 淮南王劉安列傳 太子即自剄,不殊。翻譯 太子想要自殺,卻沒有死。3 斷絕。廣雅 殊,斷也。翻譯 殊,斷絕的意思。4 分 區別。史記 太史公自序 法家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翻譯 法律不分親近和疏遠,也不區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