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見是誰寫的?哪個朝代的人《所見》是哪個朝代詩人寫的

2021-05-17 11:00:35 字數 6101 閱讀 1544

1樓:煢宇

所見》是是清代詩人袁枚所作的一首五言絕句。

作品原文

所見牧童①騎黃牛,

歌聲振②林樾③。

意欲④捕⑤鳴⑥蟬,

忽然閉口立⑦。[1]

註釋譯文

編輯詞句註釋

①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②振:振盪;迴盪。說明牧童的歌聲嘹亮。

③林樾(yuè):指道旁成陰的樹。

④欲:想要。

⑤捕:捉。

⑥鳴:叫。

⑦立:站立。[2]

白話譯文

牧童騎在黃牛背上,

嘹亮的歌聲在林中迴盪。

忽然想要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

就馬上停止唱歌,一聲不響地站立在樹旁。[2]

創作背景

詩人在旅途的路上看見一個牧童騎著牛,唱著歌,忽然聽到蟬的叫聲,於是停住歌聲跳下牛背,準備捕捉蟬。這一幕觸發了詩人的詩興,就寫下了這一首「所見」。[3]

文學賞析

這首詩的第一句平平而起,不著痕跡。第二句調子突然高昂,旋律突然加快,從而形成一個高潮。一二句描寫了小牧童的天真活潑、悠然自得的可愛模樣和他的愉快心情,「騎」字直接寫出了牧童的姿勢,「振」字則間接點出他的心情。

通過「騎」和「振」兩個動詞,把牧童那種悠閒自在、無憂無慮的心情和盤託了出來。他幾乎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簡直不知道世間還有「憂愁」二字。正因為心中歡樂,才不禁引吭高歌,甚至於遏行雲,「振林樾」。

三四句仍然是繼續描寫神態。第三句是過渡,是作勢。寫牧童的心理活動,交代了他「閉口立」的原因,也是全詩的轉折點。

第四句,急轉直下,如千尺懸瀑墜入深潭,戛然而止。「忽然」一詞,把這個牧童發現樹上鳴蟬時的驚喜心情和機警性格栩栩如生地表現了出來。「忽然」發生了變化:

由響而靜、由行而停,把小牧童閉口注目鳴蟬的瞬間神態寫得韻味十足。而「閉」和「立」兩個動詞,則把這個牧童天真的神態和孩子式的機智刻劃得淋漓盡致。全詩純用白描手法,緊緊抓住小牧童一剎那間的表現,逼真地寫出小牧童非常機靈的特點,讓人倍覺小牧童的純真可愛。

[4]這是一首反映兒童生活的詩篇,詩人在詩中讚美了小牧童充滿童趣的生活畫面。詩人先寫小牧童的動態,那高坐牛背、大聲唱歌的派頭,何等散漫、放肆;後寫小牧童的靜態,那屏住呼吸,眼望鳴蟬的神情,顯得特別專注。「此時無聲勝有聲」。

這從動到靜的變化,寫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爛漫、好聽多事的形象,刻畫得活靈活現。這首詩正是在這種起伏變化中獲得了巨大的藝術效果。詩的語言,明白如話,質樸無華,十分本色。

至於下一步的動靜,小牧童怎樣捕蟬,捕到沒有,詩人沒有寫,留給讀者去體會、去遐想、去思考。[5]

這首詩通過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生活的描寫,直接抒發生活的感受,看似閒情逸致,實則寄託情思。同時這首詩不顧及格律,活潑自由,語言淺顯明瞭,形象自然生動。綜觀全詩,它所描繪的和平、寧靜和優美如畫的田園風光,所刻劃的活潑、自在和天真無邪的牧童形象,表現了詩人的一種「真性情」。

詩人曾經說過 「詩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毋庸諱言,詩所描繪、所刻劃的,正是詩人畢生追求的境界,也正是他所一再強調的「真性情」。[5]

名家點評

曾令衡:這首詩於質樸中見真性情。[5]

《古詩觀止》:這首詩創意新穎,描寫生動。[6]

《古詩鑑賞手冊》:兩幅畫面,一動一靜,富有童趣。[7]

作者簡介

袁枚(公元2023年一公元2023年),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倉山居士、隨園主人、隨園老人。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詩人、散文家。

乾隆四年進士,歷任溧水、江寧等縣知縣,有政績,四十歲即告歸。在江寧小倉山下築隨園,吟詠其中。廣收**,提倡婦女學文,女**尤眾。

是乾嘉時期代表詩人之一,與趙翼、蔣士銓合稱「乾隆三大家」。其文自成一家,與紀曉嵐齊名,時稱「南袁北紀」。有((小倉山房集》((隨園詩話》等

2樓:匿名使用者

所見袁枚 (清代)

牧童騎黃牛,

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

忽然閉口立。

3樓:回憶再美終究

《所見》是是清代詩人袁枚所作的一首五言絕句。本詩描繪了一幅林中牧童一派天真快樂的畫面,表達了作者對田園風光的喜愛之情。

牧童騎黃牛,

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

忽然閉口立。

4樓:匿名使用者

《所見》是是清代詩人袁枚所作的一首五言絕句。

《所見》是哪個朝代詩人寫的

5樓:凌霄暮靄

古詩《所見》作者是清代袁枚。

所見【清】 袁 枚

牧童騎黃牛,

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

忽然閉口立。

6樓:匿名使用者

古詩《所見》是清代詩人:袁枚寫的,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立口閉。

《所見》這首詩的作者是誰?是出自什麼朝代?

7樓:牙牙的弟弟

袁枚,清朝。

《所見》是清代文學家袁枚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此詩寫了作者偶然所見牧童騎牛唱歌想捕捉知了的一件小事,通過對牧童的動作神態變化的描寫,表現了牧童天真活潑機智靈活的性格和熱愛大自然情趣的特點。

描繪了一幅林中牧童一派天真快樂的畫面,表達了作者對田園風光的喜愛之情。全詩通過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生活的描寫,直接抒發生活的感受,看似閒情逸致,實則寄託情思,用語活潑自由、淺顯明瞭。

全文: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譯文: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嘹亮的歌聲在林中迴盪。

忽然想要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就馬上停止唱歌,一聲不響地站立在樹旁。

8樓:匿名使用者

《所見》的作者是清代的袁枚寫的,詩句是:

牧童騎黃牛,

歌聲振林越。

意欲捕鳴蟬,

忽然閉口立。

9樓:匿名使用者

袁枚(1716-1797)清代詩人、散文家。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倉山居士、隨園主人、隨園老人。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

乾隆四年進士,歷任溧水、江寧等縣知縣,有政績,四十歲即告歸。在江寧小倉山下築築隨園,吟詠其中。廣收詩**,女**尤眾。

袁枚是乾嘉時期代表詩人之一,與趙翼、蔣士銓合稱「乾隆三大家」。另有同名影視演員。

10樓:匿名使用者

作者是袁枚出自清朝代,???

11樓:匿名使用者

是唐代詩人李商隱的詩

12樓:匿名使用者

《所見》是清代詩人袁枚。,詩句是,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古詩《所見》的作者與朝代是什麼

13樓:匿名使用者

古詩《所見》作者是清代袁枚。

原文:《所見 》

【清】 袁 枚

牧童騎黃牛,

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

忽然閉口立。

拓展資料:譯文: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嘹亮的歌聲在林中迴盪。忽然想要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就馬上停止唱歌,一聲不響地站立在樹下。

創作背景:

詩人在旅途的路上看見一個牧童騎著牛,唱著歌,忽然聽到蟬的叫聲,於是停住歌聲跳下牛背,準備捕捉蟬。這一幕觸發了詩人的詩興,就寫下了這一首「所見」。

作者簡介:

袁枚(1716-1797)清代詩人、散文家。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倉山居士、隨園主人、隨園老人。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

乾隆四年進士,歷任溧水、江寧等縣知縣,有政績,四十歲即告歸。在江寧小倉山下築築隨園,吟詠其中。廣收詩**,女**尤眾。

袁枚是乾嘉時期代表詩人之一,與趙翼、蔣士銓合稱「乾隆三大家」。

14樓:馬桶上的蘋果

袁枚,清代。 袁枚(1719~1798),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蒼山居士,浙江錢塘(今杭州市)人。清代詩人,是乾隆、嘉慶時期代表詩人之一,與趙翼、蔣士銓合稱為「乾隆三大家」。

15樓:匿名使用者

《所見 》

【清】 袁 枚

牧童騎黃牛,

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

忽然閉口立

16樓:匿名使用者

清 袁 枚**********=

所見的作者是哪個朝代的

17樓:匿名使用者

《所見》的作者是清代的。

18樓:愛笑的

所見【清】 袁 枚

牧童⑴騎黃牛,

歌聲振⑵林樾⑶。

意欲⑷捕⑸鳴⑹蟬,

忽然閉口立。

【註釋】

⑴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⑵ 振:振盪。說明牧童的歌聲嘹亮。

⑶ 林樾:指道旁成陰的樹。

⑷ 欲:想要。

⑸ 捕:捉。

⑹ 鳴:叫。

【譯文】

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嘹亮的歌聲在林中迴盪。忽然想要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就馬上停止唱歌,一聲不響地站立在樹下。

【題解】

袁牧(1719~1798),浙江錢塘(今杭州市)人,清代詩人。著有《小倉山房文集》與《隨園詩話》等。「所見」,即詩人偶然看到的一幅生活畫面。

【朗誦指導】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賞析】

野外林**上,一位小牧童騎在黃牛背上緩緩而來。也不知有什麼開心事兒,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響,整個樹木全給他驚動了。

忽然,歌聲停下來,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緊閉,兩眼凝望著高高的樹梢。「知了,知了,知了……」樹上,一隻蟬兒也在扯開嗓門,自鳴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將蟬兒捉一手呢!

這情景,全被詩人看在眼裡,寫進詩中。詩人先寫小牧童的動態,那高坐牛背、大聲唱歌的派頭,何等散漫、放肆;後寫小牧童的靜態,那屏住呼吸,眼望鳴蟬的神情,又是多麼專注啊!這從動到靜的變化,寫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爛漫、好廳多事的形象,刻畫得活靈活現。

至於下一步的動靜,小牧童怎樣捕蟬,捕到沒有,詩人沒有寫,留給讀者去思考

《所見》的作者袁枚是哪個朝代的

19樓:li小狐狸

袁枚是清代的詩人。

所見清代.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譯文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嘹亮的歌聲在林中迴盪。

忽然想要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就馬上停止唱歌,一聲不響地站立在樹下。

作者簡介

袁枚(1716-1797)清代詩人、散文家。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倉山居士、隨園主人、隨園老人。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

乾隆四年進士,歷任溧水、江寧等縣知縣,有政績 ,四十歲即告歸 。在江寧小倉山下築築隨園,吟詠其中。

廣收詩** ,女**尤眾 。袁枚是乾嘉時期代表詩人之一 ,與趙翼 、蔣士銓合稱「  乾隆三大家」。

20樓:島嶼失夢樂園

《所見》清代詩人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小池》宋代詩人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古詩《所見》的作者與朝代是什麼?

21樓:匿名使用者

古詩《所見》作者是清代袁枚。

原文:所見

【清】 袁 枚

牧童騎黃牛,

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

忽然閉口立。

22樓:乙翠桃敏星

袁枚,清代。

袁枚(1719~1798),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蒼山居士,浙江錢塘(今杭州市)人。清代詩人,是乾隆、嘉慶時期代表詩人之一,與趙翼、蔣士銓合稱為「乾隆三大家」。

23樓:天妙雙位惠

袁枚(1716-1797)清代詩人、散文家。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倉山居士、隨園主人、隨園老人。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

乾隆四年進士,歷任溧水、江寧等縣知縣,有政績,四十歲即告歸。在江寧小倉山下築築隨園,吟詠其中。廣收詩**,女**尤眾。

袁枚是乾嘉時期代表詩人之一,與趙翼、蔣士銓合稱「乾隆三大家」。

所見的作者與朝代,古詩《所見》的作者與朝代是什麼

小池 是宋朝詩人楊萬里的著名詩篇。此詩通過對小池中的泉水 樹陰 小荷 蜻蜓的描寫,描繪出一種具有無限生命力的樸素 自然,而又充滿生活情趣的生動畫面,表現了作者熱愛生活的感情。古詩 所見 的作者與朝代是什麼 古詩 所見 作者是清代袁枚。原文 所見 清 袁 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

古詩夜書所見的作者葉紹翁是哪個朝代的人

南宋中期。葉紹翁,字嗣宗,號靖逸,龍泉 今浙江麗水市龍泉市 人,南宋中期文學家 詩人。祖籍建陽。葉紹翁是江湖詩派詩人,他的詩以七言絕句最佳,如 遊園不值 應憐屐齒 j ch 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歷來為人們所傳誦。夜書所見 寫兒童夜挑促織,景象鮮明,反襯出客中的孤寂...

所見古詩詩中寫的是看到的景色,《所見》古詩詩中寫的看到的景色是什麼?

景色 詩人在旅途的路上看見一個牧童騎著牛,唱著歌,忽然聽到蟬的叫聲,於是停住歌聲跳下牛背,準備捕捉蟬。全文 所見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譯文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嘹亮的歌聲在林中迴盪。忽然想要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就馬上停止唱歌,一聲不響地站立在樹旁。作者簡介 袁枚 171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