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大陸地形的基本特點和形成因素

2021-05-26 07:04:52 字數 5941 閱讀 1260

1樓:匿名使用者

(asian climate)在太陽輻射、大氣環流和下墊面等因素的綜合影響下,形成了亞洲複雜的氣候。

基本特徵 亞洲氣候具有大陸性氣候強烈、季風氣候典型,氣候帶俱全和氣候型別複雜等突出特徵。

大陸性氣候強烈 亞洲是世界大陸性氣候最強烈的大洲。主要表現在冬季寒冷、夏季暖熱,春溫高於秋溫,氣溫年較差大。冬季1月平均氣溫有2/3地區在0℃以下,大陸東北部的維爾霍揚斯克—奧依米亞康為北半球的寒極,1月均溫在-45~-50℃,絕對最低氣溫-71℃。

夏季7月均溫多在20℃以上,西南亞幹荒漠區均溫在35℃以上,絕對最高氣溫達55℃。年較差很大,寒極地區達60℃以上,絕對年較差高達101℃。此外,廣大地域降水量年內季節分配不均也是大陸性強烈的反映。

季風氣候典型 亞洲季風氣候以範圍廣、型別多、強度大而著稱。季風氣候的範圍,北起俄羅斯遠東南部,經日本群島、朝鮮半島及中國東部地區,直至東南亞和南亞。季風氣候型別包括溫帶、**帶和熱帶季風氣候,每一型別又可分出大陸性和海洋性兩種季風氣候。

在亞洲季風區,盛行風向隨季節而有顯著的變化,1月與7月盛行風向的變化超過120°,盛行風向的平均頻率超過40%。我國高校和中學地理教科書中,僅在亞洲列出了季風氣候這一型別。

氣候帶俱全、氣候型複雜 亞洲大陸擁有赤道帶至(北)極地帶的世界上所有氣候帶。同時,亞洲擁有除溫帶海洋性氣候型別外的世界所有主要氣候型別。亞洲高山氣候的垂直帶和氣候型別也是最齊全的,在世界各洲中,只有北美洲可與亞洲相比,其他洲均遜色得多。

形成因素 亞洲主要氣候特徵的形成,是由其地理位置、面積輪廓、大氣環流、洋流及地形結構諸因素相互作用、綜合影響的結果。

位置、面積和大陸形狀 特定的空間位置和龐大地域是亞洲氣候特徵形成的前提條件。地域所跨經、緯度之廣,不僅是氣候帶全、氣候型別複雜的基本條件,而且也導致了氣候強烈的大陸性特點和季風氣候的形成。巨大面積、完整輪廓,一方面使亞洲具有廣大內陸,使大陸性、乾燥氣候範圍擴大,加劇了大陸性程度;另一方面,造成了陸面與廣闊洋麵的巨大熱力差異,進而導致季風氣候的形成。

亞洲中緯地區西接歐洲,遠離大西洋,因此缺乏溫帶海洋性氣候。

大氣環流 氣候特徵形成的根本原因在於大氣本身的狀況,因為其他因子的影響都是通過大氣環流活動而起作用的。亞洲的大氣環流位置處在從極地到赤道的所有氣壓帶和相應的大氣活動中心及完整的北半球行星風系中。對亞洲氣候起主要作用的有4個大氣活動中心:

即冬季大陸上的西伯利亞高壓;夏季大陸上的印度低壓;全年存在於北太平洋的阿留申低壓(北太平洋副極地低壓)和夏威夷高壓(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冬季,西伯利亞高壓和阿留申低壓都非常發育,西伯利亞高壓幾乎控制了全部亞洲大陸,成為大陸反氣旋的中心和秉性乾冷的極地大陸氣團的源地,在其控制下形成的冬季風勢力強盛,由陸地吹向海洋,加之冰洋氣團南侵,致使寒潮頻繁南下,多寒冷乾燥晴朗天氣。阿留申低壓則成為西來氣流的總彙,因其與西伯利亞高壓間巨大的氣壓梯度,使東亞的冬季風勢力特別強盛。

夏季,大陸高壓崩潰,印度低壓形成,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暖溼氣團由海洋吹向大陸,熱帶輻合帶和極鋒給陸地帶來豐沛雨水,天氣暖熱溼潤,多陰雨天氣。冬、夏秉性迥異氣團的不同影響,導致氣溫巨大的年較差和季風氣候的形成。使亞洲大陸氣候具有強烈的大陸性、典型的季風性特點。

地形結構 亞洲中高周低的地形結構一方面加劇了氣候型別的複雜程度,另一方面也促進了大陸性氣候和典型季風氣候的形成。亞洲中部的高大山原和縱橫分佈的龐大山帶,使氣候型別更趨複雜化,山地高原本身形成了獨特的氣候型別和複雜的垂直氣候帶。同時,中部青藏、帕米爾高原,由於其巨大高度,使其冬為冷源,夏為熱源,加強了冬、夏季風的勢力,季風更加活躍強盛。

高原對南亞夏季的西南季風也有很大作用,因為由於高原對西風急流的分支作用,位於青藏高原南側的南支急流,控制著南亞西南季風的進退,只有當南支急流北跳後,西南季風才能迅速地推進到整個印度半島。所以南亞西南季風有突發性的特點。中部被邊緣山地圍繞的盆地、高原,都具有典型大陸性氣候特點,因此,擴大了大陸性氣候的範圍,加劇了大陸性氣候的強度。

洋流 對亞洲氣候影響較大的洋流有二支,一支是黑潮暖流,另一支是季風漂流。勢力強大的黑潮暖流一方面使其流經的西太平洋沿岸地區的氣溫升高,另一方面,使途經其上的太平洋氣團增溫增溼,加強了東亞夏季風的勢力,使其影響範圍更廣、程度更深,從而突出了東亞季風氣候的特色。印度洋的季風漂流對南亞和中南半島的西南季風也有很大影響。

夏季,印度洋北岸的季風洋流對南亞等地氣候的影響和作用與黑潮暖流所起作用基本相同。

氣候型別區 亞洲的氣候型別十分複雜,中學地理課本共劃分出9個氣候型別區,即熱帶雨林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式氣候、**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季風氣候、亞寒帶針葉林氣候、極地氣候和高山氣候。和地形組合區的劃分一樣,氣候型別區可以包含有不同的氣候型別,每一氣候型別也可以進一步劃分出若干亞型。

亞洲各氣候型別區的氣候特點與其他各洲的同型別區具有共性特徵(見熱帶雨林氣候等),同時,在分佈區範圍、氣候要素具體特點等方面又有特殊性。如亞洲的熱帶雨林氣候主要分佈在印度尼西亞群島等地,與南美洲和非洲同型別區的氣候相比,具有海洋性和季風性特色,年均溫25~27℃,年較差更小,普遍在1.5℃以下,最大不超過3℃;降水的地區分佈差異較大,甚至出現年降水量只有幾百毫米的半乾旱區,這在南美洲和非洲的同型別區是沒有的。

亞洲的**帶、溫帶和寒帶氣候型別區,與北美洲和歐洲的同型別區相比,都表現出強烈的大陸性。

2樓:雲中游魚

亞洲的地形有哪些基本特徵?

亞洲地形的基本特徵有以下幾點:

(1)地勢最高。亞洲是世界上地勢最高的一洲,平均海拔約 950 米,而

南極洲的平均海拔雖是 2,350 米,但基岩海拔僅 410 米。亞洲的山地和高原

等高聳地貌分佈很廣,約佔全洲面積四分之三。號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

原,平均海拔 4,500 米。喜馬拉雅山脈長約 2,500 公里,寬約 200~350

公里,平均海拔超過 6,000 米,8,000 米以上的高峰有 12 座,而珠穆朗瑪

峰高達 8,848.13 米,為全球第一高峰。

(2)地勢起伏極端。亞洲一方面具有世界最高的高原、山脈和高峰;另

一方面也具有世界著名的平原和窪地,例如:面積約達 260 萬平方公里的西

西伯利亞平原,其大部分地面海拔在 100 米以下;死海地溝是世界陸地上最

低的窪地,水面低於地中海海面 392 米,而湖底更低於地中海海面 792 米。

另外,在大陸東側的太平洋中,還有極深的海溝,亞洲最高峰與鄰近海域最

深海溝之間,高低相差約 20 公里。

(3)地形結構為中部高四周低。亞洲的崇山峻嶺多彙集於中部,山脈向

四周輻射,其中多山間高原和盆地;四周低下,多中、低山、丘陵和平原。

青藏高原和帕米爾高原聳立於亞洲的中南部,構成亞洲地理上的「屋

脊」,亞洲大部分山脈是從這裡分散出來的:從帕米爾高原向東南延伸的有

喜馬拉雅山脈、那加山、阿拉幹山,入海接巽他群島。向東分出的有喀拉昆

侖山、崑崙山、陰山、秦嶺和南嶺。向東北分出的有天山、阿爾泰山、薩彥

嶺、雅布羅諾夫山、外興安嶺和維爾霍揚斯克山。向西分出的有兩支,北支

為興都庫什山脈、厄爾布林士山脈、克羅盧山脈;南支有蘇里曼山脈、札格

羅斯山脈和托羅斯山脈等。

在上述山脈之間,一般都有高低不等的高原和盆地,如青藏高原、柴達

木盆地、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蒙古高原、伊朗高原和安納托利亞高原

(小亞細亞高原)。

在高原、山地的外圍,分佈著許多面積廣闊的平原,如西西伯利亞平原、

土蘭平原、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印度河——恆河平原、松遼平原和華北平原

等。在這些平原中,充填著不同型別、不同厚度的第四紀沉積物。

(4)大陸東部獨特的島弧帶。亞洲大陸瀕太平洋邊緣,自北而南有一系

列向太平洋凸出的弧形列島。如千島群島、日本列島、琉球群島、菲律賓群

島和大巽他群島等,它們形成亞洲東部的雙重海岸,並圍成許多邊緣海。

加里東運動對亞洲大陸的形成有哪些影響?

早古生代包括寒武紀、奧陶紀和志留紀,在這一階段中所發生的構造運

動統稱為「加里東」運動,這一時期也叫加里東構造期。

寒武紀時最主要的地殼變動為升降運動。自下寒武紀開始海侵,中寒武

紀海侵達到最高峰,海水侵入阿拉伯陸臺和印度陸臺的北部;到上寒武紀時,

由於有些地方陸地開始上升,故海水面積相對縮小,特別在西伯利亞陸臺。

寒武紀時,亞洲各大地槽帶都沉積有砂岩和石灰岩等地層。志留紀時,在陸

臺區和**哈薩克等大地槽區,有大規模的海侵。整個寒武紀和志留紀

末期以前,亞洲陸臺基本上是沉降時代和海水侵入時代,這是加里東運動的

前半期。

志留紀末泥盆紀初,亞洲在很多地區發生了褶皺運動。在原來的許多大

地槽中,發生了大規模的海水後退,形成眾多高山。這一階段是加里東運動

的後半期,亦即造山時期。貝加爾湖沿岸諸山、東薩彥嶺、西薩彥嶺、葉尼

塞山脈、庫茲涅茨阿拉套山、阿爾泰山、唐努烏拉山、杭愛山以及我國華南

的加里東褶皺帶,都是這一階段形成的。至此,亞洲原有的地槽縮小了,而

陸臺卻擴大了。

海西運動對亞洲大陸的形成有哪些影響?

海西構造期,包括泥盆紀、石炭紀和二迭紀。當加里東運動因褶皺造山

而終結後,即轉入整個地殼比較穩靜的泥盆紀,這時沒有褶皺運動,只有升

降運動。因此在加里東造山帶上,形成了許多陷落盆地群,如庫茲涅茨盆地、

米努辛斯克盆地。在這些盆地裡,後來都沉積有泥盆紀、石炭紀和二迭紀地

層。泥盆紀末期,海侵現象又為陸地上升所代替,但到下石炭紀時,在大地

槽和地臺上,又有大規模的海侵,一直延到中石炭紀,這一時期為海西運動

的前半期。

中石炭紀開始海退,接著在中石炭紀和上石炭紀之間,就開始了海西褶

皺運動。這個造山運動在二迭紀結束,從石炭紀末到二迭紀,為海西運動的

後半期。海西運動形成的山脈主要有烏拉爾山脈和哈薩克、蒙古、長白

—興安褶皺帶、秦嶺—崑崙褶皺帶、祁連山、天山等。海西褶皺運動,將俄

羅斯地塊和西伯利亞地塊連線起來,這樣就形成了亞歐大陸的雛形。至此,

亞洲大陸的面積又一次擴充套件,而地槽卻又一次縮小了。

海西構造期形成的山脈和加里東構造期形成的山脈都可稱之為舊褶皺

山,由於山脈硬化較早,久經侵蝕,地勢已大為降低;而今日的地形,主要

是阿爾卑斯期以後所隆起的山塊。

阿爾卑斯運動對亞洲大陸的形成有什麼樣的影響?新構造運動

對亞洲的地貌影響如何?

阿爾卑斯構造期包括整個中生代和新生代,其中包含兩個褶皺運動,即

太平洋運動和喜馬拉雅運動。

太平洋運動(印支運動)是中生代的地殼運動,也叫舊阿爾卑斯運動。

在我國發生在二迭紀的叫印支運動,發生在侏羅、白堊紀的叫燕山運動。太

平洋運動形成的山脈主要有維爾霍揚斯克山脈、科累馬山脈、外貝加爾東部

山脈、錫霍特山脈、中南半島東部山脈以及喀喇崑崙山脈、閩浙太平洋褶皺

帶等。經過這次運動,除喜馬拉雅地槽等個別地區外,海水都退出了大陸,

分散的陸塊聯結起來,一些古生代褶皺帶,在印支運動中重新活動,普遍發

生基底褶皺。從此,亞洲山地地形佔了優勢。

喜馬拉雅運動也叫新阿爾卑斯運動,主要為新生代第三紀的褶皺運動,其褶皺期自白堊紀到晚第三紀,形成了世界上最年輕、最雄偉的山脈。它分

成兩帶,一為喜馬拉雅—阿爾卑斯褶皺帶,西起小亞細亞半島,經高加索、

伊朗、**、中南半島西部、安達曼群島和尼科巴群島,並通過蘇門答臘、

爪哇島與另一帶—東亞島弧帶相接。東亞島弧帶,北起科里亞克山脈,向南

經勘察加半島、千島群島、薩哈林島(庫頁島)、日本列島、硫球群島、臺

灣島,直至菲律賓群島。

第三紀造山運動的結果,亞洲大陸已接近現在的形態。**和橫斷山區

發生強烈的塊狀上升,形成世界上最大的高原。隨著青藏高原的上升,柴達

木斷裂下陷,形成為大型山間盆地。許多舊褶皺帶,如阿爾泰山、天山、秦

嶺等也有強烈的線狀隆起和斷裂。

第四紀初期以來,亞洲各地升降運動仍在繼續,這就是新構造運動,隆

起和沉降對亞洲巨地形的形成有重大意義。喜馬拉雅山與青藏高原以及雲貴

高原在第四紀至少升高了

一、二千米,現在喜馬拉雅山每年仍以 1.8 釐米的

速度上升著。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紅海以及貝加爾湖和死海地溝

等,都是第四紀以來由沉陷而成的。

讀亞洲地形圖,回答問題(1)與亞洲位於同一大陸的是洲(2)下列河流,注入太平洋的是

讀圖可知,1 與亞洲位於同一大陸的是歐洲 2 圖中河流,注入太平洋的是長江,注入北冰洋的是葉尼塞河,注入印度洋的是印度河 3 亞洲地勢中部高四周低,能證明這一結論的證據很多 高原分佈在中部,平原分佈在四周 河流均由中部向北 南 東等方向呈放射狀注入海洋 主要高原為 青藏高原 帕米爾高原 蒙古高原 伊...

魚是怎麼爬上陸地的,魚是怎麼登上陸地的

大約在4億年前,地球氣候變得炎熱乾燥,海面縮小,使得陸地上沙漠廣佈,許多湖泊和河流都乾涸了。那時候,生物們都活躍在水中,乾涸導致大量生物死去。為了適應乾旱的環境,生物們不得不開始學習在陸地上生活。大致在3.7億 3.6億年前,擁有強健肉鰭的肉鰭魚類利用自身優勢,首先登上了陸地,成為現代所有陸地脊椎動...

鱷魚在陸地上的問題,鱷魚在陸地上的問題

當然不如在水中方便,但有的鱷魚跑起來也不慢。具體就不清楚了。關於鱷魚的問題搜尋一下就知道了。不方便,早上出來晒太陽 我看我家的鱷魚在陸地上走路挺方便的,鱷魚走路特有趣,慢悠悠的左擺右擺,其實就跟大型的蜥蜴走路差不多。至於跑步,你可以試試去追鱷魚好了,總之不會跑很慢。鱷魚在陸地上行動是方便的,不過比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