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都有些什麼

2021-05-21 00:21:38 字數 6309 閱讀 5580

1樓:匿名使用者

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簡稱非物質文化遺產)又稱無形遺產,是相對於有形遺產,即可傳承的物質遺產而言的概念。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如民俗活動、表演藝術、傳統知識和技能,以及與之相關的器具、實物、手工製品等)和文化空間。 中國文房四寶將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

昆 曲發源於江蘇崑山至今已有600多年曆史的崑曲被稱為「百戲之祖,百戲之師」,許多地方劇種,像晉劇、蒲劇、上黨戲、湘劇、川劇、贛劇、桂劇、邕劇、越劇和廣東粵劇、閩劇、婺劇、滇劇等等,都受到過崑劇藝術多方面的哺育和滋養。2023年5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宣佈第一批「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單,中國的崑曲藝術入選,中國成為首次獲此殊榮的19個國家之一。>>

中國古琴藝術

中國古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主要由弦與木質共鳴器發音,至今已有3000多年曆史。古琴藝術在中國**史、美學史、社會文化史、思想史等方面具有廣泛影響,是中國古代精神文化在**方面的主要代表之一。2023年11月,中國古琴藝術入選第二批「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

「中國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是流傳於新疆各維吾爾族聚居區的各種木卡姆的總稱,是集歌、舞、樂於一體的大型綜合藝術形式。木卡姆**現象分佈在中亞、南亞、西亞、北非19個國家和地區,新疆處於這些國家和地區的最東端,得益於橫貫歐亞的古代陸上交通大動脈——「絲綢之路」,維吾爾木卡姆作為東、西方樂舞文化交流的結晶,記錄和印證了不同人群樂舞文化之間相互傳播、交融的歷史。2023年11月,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入選第三批「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

蒙古族長調民歌

在蒙古族形成時期,長調民歌就已存在。蒙古族長調民歌與草原、與蒙古民族遊牧生活方式息息相關,承載著蒙古民族的歷史,是蒙古民族生產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標誌性展示。蒙古族長調民歌也是一種跨境分佈的文化。

中國的內蒙古自治區和蒙古國是蒙古族長調民歌最主要的文化分佈區。2023年11月,蒙古族長調民歌入選第三批「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2樓:京城「老炮兒

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總數位居世界第一。包括:皮影戲,剪紙,古琴,第七,珠算,二十四節氣,鍼灸,書法,京劇,活字印刷術,清明節!

3樓:匿名使用者

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苗族古歌  貴州省臺江縣、黃平縣  2 ⅰ—2  布洛陀 廣西壯族自治區田陽縣  3 ⅰ—3 遮帕麻和遮咪麻 雲南省梁河縣  4 ⅰ—4  牡帕密帕  雲南省思茅市  5 ⅰ—5  刻道  貴州省施秉縣  6 ⅰ—6  白蛇傳傳說 江蘇省鎮江市 浙江省杭州市  7 ⅰ—7  梁祝傳說  浙江省寧波市、杭州市、上虞市 江蘇省宜興市 山東省濟寧市 河南省汝南縣  8 ⅰ—8  孟姜女傳說 山東省淄博市  9 ⅰ—9  董永傳說  山西省萬榮縣 江蘇省東臺市 河南省武陟縣 湖北省孝感市  10 ⅰ—10  西施傳說  浙江省諸暨市  11 ⅰ—11  濟公傳說  浙江省天台縣  12 ⅰ—12  滿族說部 吉林省  13 ⅰ—13  河西寶卷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酒泉市肅州區  14 ⅰ—14  耿村民間故事 河北省藁城市  15 ⅰ—15  伍家溝民間故事  湖北省丹江口市  16  ⅰ—16   下堡坪民間故事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  17 ⅰ—17  走馬鎮民間故事 重慶市九龍坡區  18 ⅰ—18  古漁雁民間故事 遼寧省大窪縣  19 ⅰ—19  喀左東蒙民間故事 遼寧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  20 ⅰ—20  譚振山民間故事 遼寧省新民市  21 ⅰ—21  河間歌詩 河北省河間市  22 ⅰ—22  吳歌 江蘇省蘇州市  23 ⅰ—23  劉三姐歌謠  廣西壯族自治區宜州市  24 ⅰ—24  四季生產調  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25 ⅰ—25  瑪納斯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   自治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聯民間   文藝家協會  26 ⅰ—26  江格爾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布克賽爾蒙古自   治縣、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巴音郭   楞蒙古自治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   聯民間文藝家協會  27 ⅰ—27  格薩(斯)爾 **自治區   青海省   甘肅省   四川省   雲南省   內蒙古自治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中國社會科學院《格薩(斯)爾》辦公室  28 ⅰ—28  阿詩瑪  雲南省石林彝族自治縣  29 ⅰ—29  拉仁布與吉門索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  30 ⅰ—30  畲族**歌   福建省霞浦縣  31 ⅰ—31  青林寺謎語   湖北省宜都市

二、民間**(共計72項) 序號 編 號  專案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32 ⅱ—1  左權開花調 山西省左權縣  33 ⅱ—2  河曲民歌 山西省河曲縣  34 ⅱ—3  蒙古族長調民歌 內蒙古自治區  35 ⅱ—4  蒙古族呼麥 內蒙古自治區  36 ⅱ—5  當塗民歌 安徽省馬鞍山市  37 ⅱ—6  巢湖民歌 安徽省巢湖市  38 ⅱ—7  畲族民歌 福建省寧德市  39 ⅱ—8  興國山歌 江西省興國縣  40 ⅱ—9  興山民歌 湖北省興山縣  41 ⅱ—10  桑植民歌 湖南省桑植縣  42 ⅱ—11  梅州客家山歌 廣東省梅州市  43 ⅱ—12  中山鹹水歌 廣東省中山市  44 ⅱ—13  崖州民歌 海南省三亞市  45 ⅱ—14  儋州調聲 海南省儋州市  46 ⅱ—15  石柱土家囉兒調 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  47 ⅱ—16  巴山背二歌 四川省巴中市  48 ⅱ—17  傈僳族民歌 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瀘水縣  49 ⅱ—18  紫陽民歌 陝西省紫陽縣  50 ⅱ—19  裕固族民歌 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 51 ⅱ—20  花兒 甘肅省康樂縣、和政縣、岷縣 (蓮花山花兒會、鬆鳴巖花 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互助 兒會、二郎山花兒會、老爺山 土族自治縣、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樂都縣 花兒會、丹麻土族花兒會、七 寧夏回族自治區 裡寺花兒會、瞿曇寺花兒會、 寧夏回族山花兒)  52 ⅱ—21 藏族拉伊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  53 ⅱ—22 聊齋俚曲 山東省淄博市  54 ⅱ—23 靖州苗族歌鼟 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  55 ⅱ—24 川江號子 重慶市  四川省  56 ⅱ—25 南溪號子 重慶市黔江區  57 ⅱ—26 木洞山歌 重慶市巴南區  58 ⅱ—27 川北薅草鑼鼓 四川省青川縣  59 ⅱ—28 侗族大歌 貴州省黎平縣 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  60 ⅱ—29 侗族琵琶歌 貴州省榕江縣、黎平縣  61 ⅱ—30 哈尼族多聲部民歌 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62 ⅱ—31 彝族海菜腔 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63 ⅱ—32 那坡壯族民歌 廣西壯族自治區那坡縣  64 ⅱ—33 澧水船工號子 湖南省澧縣  65 ⅱ—34 古琴藝術 中國藝術研究院  66 ⅱ—35 蒙古族馬頭琴** 內蒙古自治區  67 ⅱ—36 蒙古族四胡** 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  68 ⅱ—37 嗩吶藝術 河南省沁陽市 甘肅省慶陽市  69 ⅱ—38 羌笛演奏及製作技藝 四川省茂縣  70 ⅱ—39 遼寧鼓樂 遼寧省、遼陽市  71 ⅱ—40 江南絲竹 江蘇省太倉市 上海市  72 ⅱ—41 海州五大宮調 江蘇省連雲港市  73 ⅱ—42 嵊州吹打 浙江省嵊州市  74 ⅱ—43 舟山鑼鼓  浙江省舟山市  75 ⅱ—44 十番** 福建省龍巖市、福州市 (閩西客家十番**、茶亭十番**)  76 ⅱ—45 魯西南鼓吹樂 山東省嘉祥縣  77 ⅱ—46 板頭曲 河南省南陽市  78 ⅱ—47 宜昌絲竹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  79 ⅱ—48 枝江民間吹打樂 湖北省枝江市  80 ⅱ—49 廣東** 廣東省廣州市、臺山市  81 ⅱ—50 潮州** 廣東省潮州市、汕頭市  82 ⅱ—51 廣東漢樂 廣東省大埔縣  83 ⅱ—52 吹打 重慶市巴南區、萬盛區(接龍吹打、金橋吹打)  84 ⅱ—53 梁平癩子鑼鼓 重慶市梁平縣  85 ⅱ—54 土家族打溜子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86 ⅱ—55 河北鼓吹樂 河北省永年縣、撫寧縣  87 ⅱ—56 晉南威風鑼鼓 山西省臨汾市  88 ⅱ—57 絳州鼓樂 山西省新絳縣  89 ⅱ—58 上黨八音會 山西省晉城市  90 ⅱ—59 冀中笙管樂 河北省固安縣、淶水縣、霸州市

什麼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什麼?

寧願餓死,放不放棄的精神。什麼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寧願餓死,放不放棄的精神。非物質文化遺產 intangible culutre heritage 指被各群體 團體 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 表演 表現形式 知識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 實物 工藝品和文化場所。非物質文化遺產 包括以下方面 a ...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義是什麼,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意義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誌,它不僅對於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於展現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具有獨特作用,是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關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介紹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 定義 非物質文化遺產 intangible cultural he...

討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作文怎麼寫,非物質文化遺產300字作文怎麼寫

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物質文化遺產共同承載著人類社會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 樣性的體現。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所蘊含的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 思維方式 想象力和文化意識,是維護我國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權的基本依據。加強非物質文 化遺產保護,不僅是國家和民族發展的需要,也是國際社會文明對話和人類社會 可持續發展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