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地理高中必修2知識點考點

2021-05-27 05:06:54 字數 5994 閱讀 8583

1樓:花美男仙后

必修2 第四章 工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

4.1工業的區位因素與區位選擇

一、 經濟效益

從經濟利益看工廠應選擇在具有明顯區位優勢的地方,以花費最低的生產成本獲得最高利潤。

型別名稱 典型工業部門 優勢發展地區

原料指向型工業 製糖業、水產品加工業、水果加工業 所需工業原料豐富的地區

市場指向型工業 瓶裝飲料業、傢俱製造業、印刷工業 接近產品消費市場的地區

動力指向型工業 有色金屬冶煉工業、化學工業 能源**充足的地區

廉價勞動力指向型工業 普通服裝、電子裝配、包帶、制傘、製鞋工業 擁有大量廉價勞動力的地區

技術指向型工業 積體電路、航天、航空、精密儀表 高等教育和科技發達的地區。

二、社會效益

國家政策變化的影響:從20世紀80年代我國沿海地區工業的大發展,到21世紀初我國對西部地區的大開發。

國防的需要:20世紀50—70年代,我國在內地建立了一些大型工業基地,主要是重工業和軍事工業。

個人偏好的影響:大批華僑和海外華人在家鄉投資辦廠。

工業慣性的影響:可能由於工廠搬遷的費用太高,**的影響,出於對當地經濟的考慮等,常常可以看到,某個工廠的區位不合理,但仍然留在那裡,這稱為工業慣性

三.環境效益

讀課本p61《汙染嚴重的工業的區位選擇圖》,分析汙染嚴重的工業的區位應如何選擇?

分析過程:某工廠——汙染型別——如何治理

四.一個工廠的區位選擇整體分析思路:

1、 經濟效益

2、 社會效益

3、 環境效益

4.2工業地域的形成

一、工業聯絡——工業集聚——工業地域

1.工業聯絡

(1)投入——產出的聯絡

第一種是甲企業的產出是乙企業的投入。如紡紗——織布——印染——服裝製造。同一工廠中不同工序之間的聯絡也屬於這種****,如生產流水線。

(2)非生產上的空間聯絡

有些工廠相互之間並沒有生產工序上的聯絡,卻在地理空間上聯絡在一起,工廠之間這種空間聯絡有的為了共同利用基礎設施,有的為了共同利用廉價勞動力等,如某些經濟技術開發區中的不同工業企業

2、工業集聚

在工業發展中,具有工業聯絡的一些工廠往往發生工業集聚現象。

工業的集聚的優點,可以充分利用基礎設施,加強彼此之間的資訊交流和技術協作,降低中間產品的運輸費用和能源消耗,等,最終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利潤,獲得規模效益。

3.工業地域

(1)工業地域的概念

工業集聚而形成的地域,我們稱之為工業地域。

(2)工業地域的形成

工業地域按照不同的形成過程,可分為兩類:

①自發形成的工業地域

主要是在生產上有投入—產出聯絡的工業企業自發集聚形成的;

②規劃建設的工業地域

既有與前者相同的型別,也有在共同的基礎設施條件吸收下,不同工業集聚而形成的。

(3)工業地域的性質

工業地域按照發育程度的不同,分為兩類:

①發育程度較低的工業地域

(如食品工業),以當地農副產品加工工業為主,工業聯絡簡單、規模小、工廠少。

②發育程度較高的工業地域

(如鋼鐵工業區),工業聯絡複雜、面積大、協作企業多、生產規模大,往往能夠形成專業化很強的工業城市。我國和世界許多著名的「鋼城」「石油城」「汽車城」

二、工業分散與工業的地域聯絡

近些年來,一些科技含量高、工序複雜的工業(如飛機、汽車製造工業和電子工業等)開始出現分散的趨勢。跨國企業在全球範圍內尋找最優區位條件,降低成本,以最終獲得最大的綜合經濟效益。

4.3傳統工業區和新工業區

一、傳統工業區

1、主要分佈:德國魯爾區、英國中部區、美國東北部工業區、我國遼中南工業區等。

2、傳統工業區的特徵

⑴一般是在豐富煤、鐵資源基礎上,以紡織、煤炭、鋼鐵、機械、化工等傳統工業為主;

⑵以大型企業為軸心,逐漸發展起來的;

3、歷史:

20世紀50年代,尤其是70年代以後開始衰落,之後許多國家對此進行了長期的改造。

二、魯爾區的發展、衰落與整治(讀課本圖)

1.發展的區位特點

豐富的煤炭資源

離鐵礦較近

充沛的水源

便捷的交通

廣闊的市場

魯爾區以煤炭工業為基礎,以鋼鐵工業為主導,少數重工業部門高度集中。

2.衰落的主要原因

20世紀50年代以後,經濟開始衰落,其原因是:

(1) 生產結構單一

魯爾區的五大傳統工業部門:煤炭、電力、鋼鐵、機械、化工

(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3)世界性鋼鐵過剩

(4)新技術革命的衝擊

(5)用地緊張、環境汙染嚴重

3.綜合整治措施

20世紀60年代,魯爾區開始實施綜合整治的總體規則,主要從五個方面進行綜合整治。

a、調整工業結構

b、調整工業佈局

c、發展第三產業

d、優化環境

三、新興工業區的概念、分佈

1、 概念:新興工業區是指20世紀50年代之後,在發達國家的一些鄉村地區,逐漸形成了以靈活多變的中小企業為主的工業地域。

2、 主要分佈:在義大利東北部和中部地區,德國南部地區,以及美國「矽谷」等,日本的「矽島」(九州島)

四、義大利新興工業區(讀課本圖)

1.義大利新興工業區發展的主要條件

① 大批廉價勞動力是發展的當地條件;

② 20世紀70年代 原料 和能源大幅度漲價是發展的國際條件;

③ 發達的信貸體系

④義大利高度開放的經濟

⑤ **的大力支援

2.發展特點

工業區 義大利新興工業區 傳統工業區

生產規模 以 中小企業為主 以大型企業為主

主要工業部門 輕工業 重工業

生產過程 分散 集中生產

資本集中程度 低 高

工業分佈 分散在小城鎮或農村 集中佈局

3.獨特的發展模式—工業小區

(1)概念

指一個地區的中小企業(生產企業和生產企業之間、生產企業和非生產企業之間)以一項經營活動為中心,根據現代經營需要,逐步建立起來的一種相互信賴 、比較穩固的 協作關係和產供銷體系。

(2)作用

有助於加強專業化,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增強在國內外市場上的競爭力。

五、美國「矽谷」(讀課本圖)

1.特點

20世紀中、後期以來,在新技術革命的推動下,一些科技含量很高的新興工業迅速發展起來。

(1) 人才:從業人員水平高

(2) 產品:研發費用高;

(3) 增長和更新速度快;

(4) 產品面向國際市場

2.崛起原因

(1)位置優越,環境優美

(2)氣候宜人。這裡屬於地中海氣候,溫暖溼潤。

(3)高等院校。斯坦福大學

(4)便捷的交通,通達速度快。主要是高速公路和航空運輸。

(5)軍事訂貨:特殊的條件!

必修2 第五章 交通運輸佈局及其影響

一、主要運輸方式及其特點:

運輸方式 優點 缺點

鐵路運輸 當代最重要的運輸方式之一。運量大,速度快,運費較低,受自然因素影響小,連續性好 修築鐵路造價高,消耗金屬材料多,佔地面積廣,短途運輸成本高

公路運輸 發展最快、應用最廣、地位日趨重要的運輸方式。機動靈活,週轉速度快,裝卸方便,對各種自然條件適應性強 運量小,耗能多,成本高,運費較貴

水路運輸 歷史最悠久的運輸方式,運量大,投資少,成本低 速度慢,靈活性和連續性差,受航道水文狀況和氣象等自然影響大

航空運輸 速度快,運輸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現代化運輸方式

運量小,能耗大,運費高,且裝置投資大,技術要求嚴格。

管道運輸 運具和線路合二為一的新型運輸方式。貨物主要是**、成品油、天然氣、煤漿及其它礦漿。氣體不揮發,液體不外流,損耗小,連續性強,平穩安全,管理方便,而且可以晝夜不停,運量很大。

管道運輸要鋪設專門管道,裝置投資大,靈活性差。

二、交通運輸網的形成與發展趨勢:

分一種運輸方式形成的運輸網、兩種以上運輸方式形成的運輸網及不同地域的綜合運輸網。(見課本p80圖)

發展趨勢:交通運輸不僅日益網路化、國際化(二條亞歐大陸橋、四條世界主要航海線),而且日益高速化、大型化和專業化(集裝箱運輸節省包裝費用,便於實現裝卸作業機械化,且貨物運輸安全)。

三、交通運輸線、站的區位因素:

a.影響鐵路的建設的區位因素:經濟、社會因素成為決定性因素。以京九鐵路為例(1、合理佈局交通網,2、促進沿線經濟的發展,3、維持香港的長期穩定和繁榮,4、先進的科學技術是保證)

b.影響公路的建設的區位因素:修築公路,1、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條件,避開那些地形、地質、水文條件複雜的地段。2、儘量少佔農田耕地,處理好與城鎮發展的關係。

e.港口建設的條件:港口的區位不僅要受到水域條件(如航行條件、停泊條件)的影響,還要受到陸域條件(如築港條件、腹地條件)的影響。

上海港的主要區位因素主要有:一是上海港是長江三角洲的一個河口港,兼作海港,主要港區沿黃浦江分佈,三角洲地勢平坦開闊,為港口建設提供了條件,長江一方面為港口提供了淡水,另一方面保證了船舶航行的空間,但是三角洲坡度小,泥沙容易沉積淤塞河道;二是上海港的經濟腹地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三是上海港以上海市為依託。

第六章 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

6.1人地關係思想的演變

一、人地關係的歷史回顧:

時期 人類思想 人地關係

採獵文明 崇拜自然 人地基本協調

農業社會 利用自然 對抗性增強,環境受到破壞

工業革命 征服自然 人地關係全面不協調

新技術革命 人類謀求協調發展 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二、直面環境問題

1、環境問題的產生

環境對人類生產、生活的排洩物具有一定的容納和清除能力(環境自淨能力)。當人類向環境索取資源的速度超過了資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環境排放廢棄物的數量超過了環境的自淨能力時,就會出現環境問題,

2、環境問題的表現:

當今世界環境問題主要表現為環境汙染(包括大氣汙染、水汙染、土壤汙染、噪聲汙染、固體廢棄物汙染、海洋汙染、放射性汙染)和生態破壞(包括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鹽鹼化、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和臭氧的破壞、資源的枯竭、生物物種的減少)兩大類。城

3、環境問題的分佈:

城市地區主要表現為環境汙染,鄉村地區主要表現為生態破壞。發展中國家環境問題較發達地區嚴重(其原因是:環境承受發展和人口的雙重壓力;經濟、技術水平落後;發達國家汙染嚴重的工業轉移)。

三、可持續發展

1、 環境問題的防治:

從環境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人口壓力、資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經濟的增長);從總體上,環境問題的本質就是發展問題,是在發展的過程中產生的,必須在發展的過程中解決

★2、可持續發展

(1)可持續發展的概念:

可持續發展:它既滿足其當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損害後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

它的內涵概括為:生態持續發展(基礎)、經濟持續發展(條件)、社會持續發展(目的),它們之間相互聯絡、相互制約、共同組成一個系統。(課本p96圖)

(2)原則:公平性、持續性、共同性。

6、2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實踐

一、 必然性:

1、 大的人口壓力

2、 資源短缺

3、 深刻的環境危機

二、 綱領:2023年3月,***釋出了《中國21世紀議程---中國21世紀人口、環境與發展***》提出了中國實施可持續發展的總體戰略、對策以及行動方案。這是全球第一部國家級的《21世紀議程》。

三、 途徑

1、 迴圈經濟是重要途徑。

迴圈經濟以環境無害化技術為手段,以提高生態效益為核心,以環境友好方式利用經濟資源和環境資源,實現經濟活動的生態化。

2、 迴圈經濟在工業中的表現形式是清潔生產。

清潔生產從原料開採—生產製造—消費使用—廢棄物處理的全過程來評估產品對環境的影響程度,克服了傳統工業生產只重視末端治理的弊端。能帶來良好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

3、 迴圈經濟在農業中主要表現為生態農業。

生態農業將農業生產和生態平衡納入協調一致的軌道。它模擬自然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形成經濟上和生態上的良性發展。

留民營村是「中國生態農業第一村」

所採取主要措施:調整產業機構,開展綜合利用,廣開源流,開發利用新能源

人教版歷史必修2的知識點總結,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高中歷史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第一單元古代中國經濟的 我這裡有幾份複習資料,如有需要,請發我郵箱wouc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第一單元 宇宙中的地球 一 地球運動的基本形式 公轉和自轉 繞轉中心 太陽 地軸 方向 自西向東 北天極上空看逆時針 自西向東 北極上空看...

高中數學必修二知識點總結,高中數學知識點總結

怎樣學好高中數學?首先要摘要答題技巧 現在數學這個科目也是必須學習 的內容,但是現在還有很多孩子們都不喜歡這個科目,原因就是因為他們不會做這些題,導致這個科目拉他們的總分,該怎樣學好高中數學?對於數學題,他們都分為哪些型別?老師在上數學課 我相信數學你們應該都知道吧,不管是在什麼時候,不管是學習上面...

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3知識點總結

中國古代政治史 一 主義 集權制度的演變和發展趨勢 秦朝 漢朝 隋唐 宋朝 元朝 明清 確立 鞏固 完善 強化 加強 頂峰 集權 解決 與地方的矛盾 解決君權與相權的矛盾 維護國家統一,有積極意義 加強 消極作用多 發展趨勢 不斷加強,從集權到 二 與統一 1 的原因 封建自然經濟的分散性。占主導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