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常見考點有哪些中考必考的16篇文言文有那些?

2021-05-25 01:51:30 字數 6099 閱讀 2009

1樓:go臨界

文言實詞通假字古今異義

一詞多義

詞類活用

偏義複詞

文言虛詞(以、而、於、則、雖、焉、乎、因、其、之、然、且、為、者)文言句式判斷句,省略句,倒裝句,被動句,固定格式

翻譯

文言翻譯的原則是:信(準確、忠實於原文、不歪曲、不遺漏、不隨意增減意思。)、達(表意明

確、語言通暢)、雅(簡明、優美、有文采)。

2樓:匿名使用者

中考文言文常見的考點有6項:

一是理解常見的文言文實詞在具體語境中的含義。

二是理解常見的文言文虛詞(之、其、而、以、於、乃、雖、者、且、則、乎、然、與)在具體語境中的含義和用法。

三是理解並翻譯文章中的句子。

四是理解文章的基本內容,歸納文章的要點。

五是分析理解文章所表達的觀點和態度。

六是對文章的內容、語言和寫法有自己的體會和見解。

3樓:匿名使用者

1.掌握常見的文言實詞和虛詞,即120個文言實詞和18個文言虛詞,你們的複習資料上有。

2.掌握常見的文言句式和特殊用法,句式有四類:判斷、賓語前置、狀語後置、省略;特殊用法指詞類活用、古今異議等。

3.翻譯句子

4.篩選文中資訊,歸納內容要點,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這一條說白了就是要能讀懂文言文,尤其是關鍵字詞的意思。

中考必考的16篇文言文有那些?

4樓:天平座的李將軍

我認為要抄考的可能有襲《魚我所欲也》、《陋室銘》、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5樓:匿名使用者

一、《醉翁亭記》

二、《岳陽樓記》

三、《小石潭記》

四、《桃花源記》

五、《出師表》

六、《記承天寺夜遊》

七、《陋室銘》

八、《愛蓮說》

九、《送東陽馬生序》

十、《三峽》

高考文言文考點有哪些?

6樓:夏侯輕依

一、考綱要求

對於文言文閱讀,考試大綱規定的考查內容及相應的能力層級如下:

1.理解 b

(1)理解文中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2)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

常見文言虛詞: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於、與、則、者、之。

(3)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成分省略和詞類活用。

(4)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

2.分析綜合 c

(1)篩選文中的資訊

(2)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二、要點解說

要點1:理解文中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要點解說】「常見文言實詞」指在文言文中出現頻率較高、古今詞義既有聯絡又有區別的實詞;《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中附錄的120個實詞是主要考查物件;根據「考題在課外,知識在課外」的原則,課本內的重點實詞是考查的重點。「在文中的含義」指文言實詞在具體語境中的意義。「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不只考查文言實詞知識,還要考查運用這些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它涉及的主要考點包括一詞多義、古今異義、通假字、詞類活用、偏義複詞等文言現象,考生要能夠根據具體的語境對其作出正確、合理地推斷與解釋。

要點2: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

【要點解說】本考點有兩個具體要求:一個是「常見」,一個是「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所謂「常見」是指《考試大綱》中明確的常見文言虛詞18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於、與、則、者、之。所謂「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一指虛詞的含義(即「意義」)及其在句子中的詞性或在句子中承當的成分等語法功能(即「用法」),另一方面是指對文言虛詞意義和用法的理解要根據具體語境(即「在文中」)辨別推斷,而不是靠死記硬背。新課標全國卷雖未就此考點單獨出題考查,但具備此種能力不僅對疏通文意、讀懂文章有很大幫助,對準確翻譯句子更為重要,因此不能忽視。

要點3: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要點解說】本考點的關鍵點是「與現代漢語不同」,這表明本考點考查的著眼點在於文言文與現代漢語的差異性上。《考試大綱》明確規定需要掌握的「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包括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成分省略等文言句式,需要掌握的「與現代漢語不同的用法」是文言實詞的詞類活用現象。新課標全國卷雖未對這幾種文言句式專門設題,但在翻譯句子一題中卻可能涉及,不僅如此,熟練掌握這幾種句式,也有利於理解文意;至於詞類活用現象,除了在翻譯句子中可能遇到外,還可能出現在對文言實詞含義理解的考查中。

要點4: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

【要點解說】本考點的要求有二:一是正確理解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二是把文言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理解文中的句子」,就是根據語境讀懂某一個句子的意思,能從思想內容、表達效果、語氣等方面對這個句子作深入地分析。

翻譯句子,是在理解的基礎上將文言句子轉換成符合現代漢語語法規範、合乎邏輯的白話文,做到語意準確、文從字順、規範明瞭。準確理解並翻譯文言句子,是閱讀文言文的基礎與關鍵,務必高度重視。

要點5:篩選文中的資訊

【要點解說】本考點要求考生對文章進行有目的的閱讀。所謂「文中的資訊」,一般是指選文中反映人物思想品格、個性氣質、和行為舉止等方面的語言材料。所謂「篩選」,是要求考生根據一定的要求或指向,劃定區間,從某一角度對文中的語言材料進行辨別和判斷,選出符合要求的主要資訊,去除次要和冗餘資訊。

它兩個方面的要求:一是能篩選出與題目要求吻合的語句,二是能對照材料辨析題目中資訊的正誤。

要點6: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要點解說】本考點考查的是在篩選資訊的基礎上對文章材料和思想更進一步的理解能力。所謂「內容要點」,就新課標全國卷所選的文言文閱讀材料(史傳類)來說,主要包括人物的基本情況、主要事蹟、影響以及對人物的評價等方面,其中最重要的內容是人物的事蹟。所謂「中心意思」指的是人物身上所具有的精神品質、道德情操等。

「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就是要求考生在準確理解詞義、句意的基礎上,能夠通過辨析篩選主要資訊,把握人物的主要事蹟,並據此準確概括人物所具有的精神品質、道德情操。

要點7: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要點解說】「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是指史傳作者在記述某一人物時所體現出的自己對人物的褒貶態度或愛憎感情。史傳作者對人物的這種褒貶態度或愛憎感情一般隱含於對所述人物一生主要事蹟的敘述中,因此,「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首先要梳理分析把握人物的主要事蹟,然後從中概括出人物的精神品質、道德情操,最後據此判斷作者對人物的褒貶態度或愛憎感情。需注意的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必須以「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為依據和基礎,因此,對這兩個考點的考查一般是不能分開的。

7樓:匿名使用者

有6個:文言實詞,文言虛詞,特殊句式,詞類活用,通假字,古今異義

題型有:選擇題——通常是一道考實詞,一道考虛詞,兩道考文章大意,如果是人物傳記的話,考文章大意有一道會考人物性格,還有斷句(廣東),翻譯文中句子。

8樓:匿名使用者

一、實詞考點

1、一詞多義

只知現代略古義,往往犯錯出問題。多記特殊有祕笈,一看就知真神奇。常用少考考特別,不讀原文也能敵。本義、引申或比喻,不行還有語境義,此題關鍵在熟練,多練絕對沒問題。

2、詞類活用

主語謂語和賓語,狀語要在謂語前,摸清順序好辨別。活用關鍵在詞性,位置一看就明晰。活用共有三型別,名詞動詞形容詞。

名詞活用兩大類,狀語謂語要牢記。名詞佔了狀語位,壟斷地位不忘記。名詞佔了謂語位,動詞使動和意動,三種情況看翻譯。一般動詞沒關係,使什麼怎樣叫使動,認為怎樣叫意動。

動詞活用最好辨,仍作謂語沒改變。參照名詞活用型,使動意動加為動。動詞佔了賓語位,變為名詞不客氣。

形容活用不用急,參照動詞正可以。普通活用是動詞,使動意動皆謂語。形容佔了賓語位,變為名詞同上例。

3、通假字

實詞不能忘通假,記住特殊最給力。同音假借沒問題,借本不同最難記。聲韻不同為重點,數量有限要牢記。(借本:指借字和本字)

二、虛詞考點

1、按「圖」索「驥」。

在複習迎考時,把《考試大綱》列舉的18個文言虛詞的各種用法繪成圖表.

2、因「境」揣想。

虛詞大都有多種用法,要確定其特定的意義和用法,必須結合語境,綜合文意與虛詞在句子中的作用來分析揣摩作出判斷。

3、定「性」推斷。

文言虛詞大多是從實詞虛化而來的,往往兼有實詞和虛詞的不同的詞性,而虛詞的用法一般又是由其詞性所決定的,因而可以通過判定其詞性的異同來推斷用法的異同。

4、位置比較。

虛詞在句子中所處的位置不同,和前後詞語搭配的關係不同,其意義與用法一般也不同,因此在解題時可以通過比較虛詞在兩個句子中的位置來判定其用法的異同。例如「生乎吾前,固先乎吾」與「兒寒乎?欲食乎?

」兩句中的「乎」,位置不同,用法也就不同。

5、古今對照。

有的文言虛詞今天已不再使用,而有的卻沿用下來,只是用法發生了某些變化,像「為」字作為表反問語氣的助詞今天已不再使用,而作介詞的用法幾乎沒有變化,我們就可以藉助於虛詞在現代漢語中的用法來理解它們在文言句子中的意義與用法。例如《鴻門宴》中「誰為大王為此計者」前一「為」字今天就仍在用,而「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後一「為」字今天已不再使用,古今一對照,就可判定兩個「為」字用法不同。

6、課文遷移。

試題提供的用於比較的文言句子大都有一句出自中學課文內,這樣我們就可以利用熟悉課內文句的優勢來幫助辨析。例如2023年高考全國甲卷所給的四組句子中,「秦有餘力而制其弊」「欲勿與,即患秦兵之來」「府吏聞此變,因求假暫歸」「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有諸」四句都出自高中課文,解題時就可將課文知識遷移來。

三、分析綜合類試題

1、採用分步閱讀法,形成整體意識。

1)粗讀文章,大體瞭解文中所寫的時、地、人、事、作者的看法.

2)排除「死」字

不需譯的人名、地名、朝代名、官職名、時間名詞等,再分析「關係」——人與人、人與事、事與事之間的關係,理清孰主孰次,孰善孰惡,分析事件的原因與結局,分析人物的命運歸宿,從而理解文段的中心思想。

3)掃清障礙

文中加點的字、畫線的句子一般都是難字難句,是理解的障礙,也是文後的命題依據,篩選概括,準確答題。

2、既要有整體意識,又要抓關鍵語句。

如文章的中心句、段落的起始句、作者評述性的文字等。

3、把握文體特點,依其性質概括中心。

1)文言記敘文,要能根據不同的文體,分析理解文章主旨,看文章寫了什麼人物、什麼事件、什麼什麼問題,分析、理解整體與部分、部分與部分的關係。分析瞭解作者的思路及在文中所表現的思想感情、文章的主旨。

2)高考主要選取人物傳記作品(文言記敘文)片斷作為文言閱讀材料,所以突出他考查了人物的言行經歷及形象特點。

3)文章內容分析:考題選項則往往是對原文內容的概述,或符合原文或不符合原文,需要考生準確分析文章的內容,仔細體會,反覆推敲,作出正確的選擇,並要注意句間的關係。

4、分析題目、尾註,掌握文章的出處、作者情況、所處的時代、社會背景及寫作動機,然後再結合有關的文學、歷史知識分析概括評價。

四、文言文斷句

1、文段休問長與短,熟讀精思是關鍵,內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動手把句斷。

2、聯絡全文前後看,先易後難細分辨。

3、緊緊抓住「曰」、「雲」、「言」,對話最易被發現。

4、常用虛詞是標誌,更有規律供參看:句首語氣 「其、蓋、唯、盍、夫、且夫、若夫」前可斷,嘆詞嗟夫、嗟乎和嗚呼,常用句首,前面後面都可斷。

1)句末語氣 「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後可斷句。

2)常用句首關聯詞,「苟」「縱」「是故」「於是」「向使」「然而」「無論」「至若」「是以」「繼而」「縱使」「然則」前面大多可以斷。

常在句首時間詞,「頃之」「向之」「末幾」「已而」「斯須」「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幫助把句斷。

5、特殊句式掌握住,固定結構莫拆散

記住習慣式,如:「何……之有」「如……何 」「唯……是……」「非唯……抑亦……」 「不亦……乎」 「何……之為」「無乃……乎」可得……歟「」得無……乎,可以幫助來斷句。

五、文言文翻譯口訣

文言語句重直譯,把握大意斟詞句,

人名地名不必譯,古義現代詞語替。

倒裝成分位置移,被動省略譯規律,

碰見虛詞因句譯,領會語氣重流利。

中考文言文複習題,求解中考文言文複習題,求解

試回答如下 三 讀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1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選自 孟子 告子下 2分 2 解釋選文中加點的詞。2分 1 舉 推舉 舉薦 舉用。2 任 責任 使命。3 下列句子劃分節奏有誤的一項是 d 2分 a 舜 發於 畎畝之中 b 曾益 其所不能 c 徵於色 發於聲 而後喻 d 入 則無法家 拂...

小學生文言文,小學生必背文言文有哪些?

1 黃琬巧對 2 神童莊有恭 3 曹植聰慧 4 鮑子難客 5 曹紹夔捉 怪 6 楊億巧對 7 解縉敏對 8 承宮樵薪苦學 9 桓榮勤學不倦 10 宋太宗學書 11 崔景偁拜師 12 為人大須學問 13 讀書五失 14 顏回好學 15 張孝基仁愛 16 陳實與 樑上君子 17 趙簡子元日放生 18 鄧...

有哪些文言文,有哪些文言文

你問的是什麼,說清楚一點,你要的找的是哪種文言文。經典的文言文有哪些?不知道lz要這個的目的是什麼 如果是為了怡情的話呢,推薦明清時代的小品文,作為散文大類中的一種文體,小品文可說是散文大家族中個性最突出 格調最明朗 特色最鮮明的一種文體,它以輕靈 散淡 秀麗 集中為美的特徵,兼富言以載道或獨抒性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