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器為什麼會成為古代權利和地位的象徵

2021-03-19 18:37:13 字數 5626 閱讀 6235

1樓:嶽無法超越

傳說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鑄九鼎於荊山之下,以象徵九州,並在上面鐫刻魑魅魍魎的圖形,讓人們警惕,防止被其傷害。自從有了禹鑄九鼎的傳說,鼎就從一般的炊器而發展為傳國重器。國滅則鼎遷,夏朝滅,商朝興,九鼎遷於商都亳京;商朝滅,周朝興,九鼎又遷於周都鎬京。

歷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稱為「定鼎」。

最初的鼎是由遠古時期陶製的食具演變而來的。鼎的主要用途是烹煮食物,鼎的三條腿便是灶口和支架,腹下燒火,可以熬煮油烹食物。自從青銅鼎出現後,它又多了一項功能,成為祭祀神靈的一種重要禮器。

青銅鼎多為圓腹三足,也有方腹四足的。鼎口處有兩耳。對銅鼎的擁有和使用,是奴隸主身份等級差別的標誌之一。

在周代,就有所謂「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等使用數量的規定。隨著這種等級、身份、地位標誌的逐漸演化,鼎逐漸成為了王權的象徵、國家的重寶。統治者往往以舉國之力,來鑄造大鼎。

秦代以後,鼎的王權象徵意義逐漸失去。

問鼎典故

問鼎的典故語出《左傳·宣公三年》,大意是:楚莊王為討伐外族入侵者來到洛陽,在周天子境內檢閱軍隊。 周定王派大夫王孫滿去慰勞,楚莊王藉機詢問周「九鼎的大小輕重」。

王孫滿說:政德清明,鼎小也重,國君無道,鼎大也輕。周定鼎中原,權力天賜。

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典故大意是:楚莊王問鼎,大有欲取周王朝天下而代之的意思,結果遭到定王使者王孫滿的嚴詞斥責。

後世的「問鼎中原」也是出自此一典故。

另有一層:佩帶青銅劍不但可以防身,而且代表了佩劍者的等級身份。考工記。

桃氏 記 士階層 由於上士,中士,下士的層次區別,因而佩劍的尺寸與重量亦有不同的規定,謂之:上制上士,中制中士,下制下士。也就是 左傳。

莊公十八年 所云:各位不同,禮數異數。所以青銅鼎主要顯示了權力,而青銅劍 也就是顯示了地位。

2樓:笑傲紅塵3傲

主要是因為鼎的緣故!古代青銅器中的鼎,都是奴隸主貴族專用的。

而奴隸主貴族又分層次,所謂的,「名位不同,禮亦異數。」就是指用鼎的多少,是

隨名位的不同而區別的。

現代學者普遍認同的「列鼎制度」:禮祭,天子九鼎,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也。

青銅禮器的實質就是顯示奴隸主階級不同等級的不同權力(也就是說老百姓是沒有資

格用青銅禮器的),而其中的鼎,更是統治權力的標誌,誰奪到這種禮器,就意味著

奪到了政權,若失去了鼎,就意味著政權的喪失。

問鼎典故

問鼎的典故語出《左傳·宣公三年》,大意是:楚莊王為討伐外族入侵者來到洛陽,在周天子境內檢閱軍隊。 周定王派大夫王孫滿去慰勞,楚莊王藉機詢問周「九鼎的大小輕重」。

王孫滿說:政德清明,鼎小也重,國君無道,鼎大也輕。周定鼎中原,權力天賜。

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典故大意是:楚莊王問鼎,大有欲取周王朝天下而代之的意思,結果遭到定王使者王孫滿的嚴詞斥責。

後世的「問鼎中原」也是出自此一典故。

另有一層:佩帶青銅劍不但可以防身,而且代表了佩劍者的等級身份。考工記。

桃氏 記 士階層 由於上士,中士,下士的層次區別,因而佩劍的尺寸與重量亦有不同的規定,謂之:上制上士,中制中士,下制下士。也就是 左傳。

莊公十八年 所云:各位不同,禮數異數。所以青銅鼎主要顯示了權力,而青銅劍 也就是顯示了地位。

3樓:嘀嘀吧吧咚

青銅器的提煉和鑄造需要很高的水平和工藝,只有有地位和權勢的才能擁有,但需要展示自己的實力;而且青銅器可以鑄造兵器和祭祀用具。

4樓:無憶無痕

在當時的社會生產水平極低的情況下,青銅器的製造需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通常情況下只有貴族階層才能擁有,故而象徵著權利和地位。

5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青銅器代表了當時的發展情況,擁有的人就很厲害

6樓:匿名使用者

青銅器不是一般人可以擁有的

7樓:匿名使用者

青銅器在當時低下的生產力下,是十分難以過的的產品,只有貴族才能有經濟實力使用,所以也就代表了當時擁有者的身份地位。尤其是做工月精細,地位越高。

中國古代為什麼把『鼎』作為權力的象徵?

8樓:天下的大路

中國古代把鼎作為權力的象徵的原因在於鼎的屬性與中華先民的吃相耦合,所以鼎才能作為國家最高權力的象徵。

鼎是中國古代權利的象徵,有「鼎中原,權力天賜」之說,鼎是我國青銅文化的代表,在古代被視為立國重器,是國家和權力的象徵。《史記·楚世家》記載:「(楚莊王)八年,伐陸軍戎(在洛陽西南),遂至洛,觀兵於周郊。

周定王使王孫滿勞楚王。楚王問鼎小大輕重。

9樓:匿名使用者

主要原因是物以希為貴。

靑銅時代的鑄造使用的方法是失蠟法鑄造。簡單說就是先用蠟做出一個銅器一樣的蠟器,蠟器埋入砂模,澆入的銅液燒掉蠟,並佔領蠟器的空間,形成了銅器。當時生產力的瓶頸不是技術與銅礦,是產量低下的蜂蠟。

自然的蜂蠟要用很多人手與國土面積才能產生。因此大型銅禮器背後反映的是大量的人口與物產,這是綜合國力的代表。一般人是沒有資格使用鼎器的,天子九鼎(一頓飯九個菜),大夫五鼎。

老百姓拿個陶罐吃飯就成了。

周禮中把使用鼎器的規格制度化,基本上就代表了擁有者的社會地位。楚國地大物博,國王雄心勃勃地詢問周天子九鼎的輕重大小準備山寨,就成了無禮之極的「問鼎」行為。

10樓:請教教主

傳說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鑄九鼎於荊山之下,以象徵九州,並在上面鐫刻魑魅魍魎的圖形,讓人們警惕,防止被其傷害。自從有了禹鑄九鼎的傳說,鼎就從一般的炊器而發展為傳國重器。國滅則鼎遷,夏朝滅,商朝興,九鼎遷於商都亳京;商朝滅,周朝興,九鼎又遷於周都鎬京。

歷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稱為「定鼎」。

最初的鼎是由遠古時期陶製的食具演變而來的。鼎的主要用途是烹煮食物,鼎的三條腿便是灶口和支架,腹下燒火,可以熬煮油烹食物。自從青銅鼎出現後,它又多了一項功能,成為祭祀神靈的一種重要禮器。

青銅鼎多為圓腹三足,也有方腹四足的。鼎口處有兩耳。對銅鼎的擁有和使用,是奴隸主身份等級差別的標誌之一。

在周代,就有所謂「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等使用數量的規定。隨著這種等級、身份、地位標誌的逐漸演化,鼎逐漸成為了王權的象徵、國家的重寶。統治者往往以舉國之力,來鑄造大鼎。

秦代以後,鼎的王權象徵意義逐漸失去。

11樓:留香亂語

鼎的創意來自於煮小米。作為吃小米飯的民族,中國人非常熟悉煮飯的鍋子(陶罐子)。陶罐子架在火塘上,必須用三塊石頭架起來,下面放柴禾,才能炊煮。

後來人們觀察了孕婦,在陶罐下面捏出三個袋狀的足,叫做鬲,可以自己把自己支起來。鬲的袋足渾圓飽滿,孕蓄著奔放的情感,有女性那裡的曲線美,是煮飯的工具也是人們崇拜的物件。缺點是這三個袋足煮完飯以後,幹粥漬在袋底出不來,沒法刷鍋,並且浪費糧食。

於是人們又把鬲的三個袋足變成三個死心的腳,這也就是鼎了,是完美無暇的煮飯之具和國家神器了。當時的鼎都是陶製的,大禹想超越他的時代,作出一個青銅鼎來。怎麼鑄鼎呢?

首先要弄出模範來,當然這個模範不是投票選舉的。模是一個東西,範是一個東西。用泥捏出一個鼎的雛形,這就叫做「模」。

把模用火烘乾,使它變得硬梆梆的,再拿小鑿子在上邊雕刻出動物花紋,比如長著巨睛、大口、獨牙、犄角和利爪的饕餮。

下一步是用好一點的泥製作「範」。一般使用粘土,加水反覆揉和,裡邊加上穀糠,防止開裂,最後揉成一張方餅狀,啪地一聲摑在剛才的泥「模」外側,這就是「範」。讓「模」和「範」親密接觸,範就獲得了模的外形的information。

剛才是外範,下面做內範。只要把泥「模」刮掉外表一層,就是內範了。把內範放在外範的肚子裡,二者之間形成了空隙,這空隙正孕育著青銅鼎的造型——仔細想象,看是不是這樣!

沒錯的。我們的古人真會琢磨啊,來回折騰。

接著,有人把一大坩鍋熱湯端上來——就是明晃晃的一千度高溫的液態青銅汁。把青銅液緩緩傾倒進外範與內範的間隙裡(這個事情最好讓手穩一點的人去幹),於是大鼎一次澆鑄成形,放涼了以後,打磨打磨就行了。(這些都是簡要言之,實際上很不容易,比如作一隻銅鐘,其實需要一百塊外範、內範組合起來澆鑄,且外範相互之間不能錯位。

)九鼎神祕、詭奇、高貴,鼎身還可以鑄出銘文,記錄一些歌頌功德的話——但大禹這個時代還沒有文字,工匠們可以省一省心。美麗的綠松石也可以鑲嵌在鼎身,比如說老虎紋的眼睛就用寶石。大禹雄渾肅穆的九鼎,活脫脫地一溜排列在宮殿的臺基上了。

這九隻集中全國物力和高科技的傳國寶鼎,一直流承傳襲了兩千年,被若干朝代爭奪,經過不同品性的手,沾上不同種族的血,閱盡滄桑變化,直到秦始皇時代才把它們全部弄丟。不過,從考古挖掘上看,迄今我們也沒有找到哪怕一件夏朝的鼎,甚至再小一點的青銅器皿也沒有。夏朝其實還沒到青銅時代,還沒有青銅器。

大禹鑄九鼎未必屬實,只是後人的傳說而已。

還有傳說說九鼎上面刻的是當時九州的地圖,九鼎代表著九州,是當時的傳國之寶,像楚國那樣「問鼎中原」的行為就是造反。

12樓:陽城幹部

上下2023年中華文明始於大禹建夏國,以鑄九鼎象徵九州。三足平穩固鞏之意。今年是夏曆2023年。

13樓:射手夜舞

夏朝時期,禹鑄九鼎象徵九州,東周時期,楚王也曾經向周天子詢問九鼎的重量,來表示對周王室的不屑和奪取天下的野心。

14樓:古往今來之

第一,它是用普通人不易得到的珍貴材料

製作的。青銅是當時產量不多、極珍貴的原材料。第二,這些食器和炊器是祭祀用的禮器。

古代中國人事死如事生,鬼神祭祀一律以食物當先,不僅食品講究,而且即使是器皿也十分華貴,多用青銅製作。古人特別重視祭祀,春秋時人言國之大事,唯祀與戎。這樣,祭祀用的禮器價值也會倍增。

第三,鼎鼐等食器等於現代的飯鍋,誰佔有了用天下九州貢獻的青銅製造的飯鍋,自然也就象徵性地掌握了天下人的飯碗。

15樓:未完待續

由於鑄造技術水平,大規模的鑄鼎並不可能,所以只有帝王將相才能用到

「鼎」為什麼會成為國家和權力的象徵?

16樓:易書科技

提起鼎,人們首先想到的是政權和社稷,鼎可以說是中華文化的一種象徵,具有極其崇高的意義。

鼎原是一種古代的炊器,是用來煮魚、肉等食物的。青銅鼎是在新石器時代陶鼎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其形狀大多是圓腹兩耳三足,也有四足方鼎和無足鼎。三足鼎和無足鼎與現在使用的雙耳鐵鍋形狀基本相似。

在奴隸社會,鼎已不僅僅是單純的炊具,而且逐漸發展成為一種重要的禮器。

到了後來,鼎又成為一種代表國家權力的重器。據《事物紀原》載,夏禹收九州之金,鑄為九鼎,成為傳國的重器,所以,後世稱取得政權叫「定鼎」。

鼎盛行於商周時期,延續到漢代。商代的司母戊大方鼎,是我國現存最大的青銅器,也是世界青銅器中罕見的文物珍品。它高133釐米,長110釐米,寬78釐米,重達875千克,外形雄偉,雕紋精緻流暢,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因其腹內壁上有銘文「司母戊」三字而得名,是商王祭祀其母(名戊)的紀念器物。

在奴隸制鼎盛時代,鼎被用來「別上下,明貴賤」,是一種表明身份等級的重要禮器。當時,按照祭祀和宴會禮制的規定組合成所謂的列鼎(許多鼎由大到小依次排列),文獻上記載說:「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

」所以又有鼎食之說。如大夫的鼎食是五鼎,分別有牛、羊、豕、魚、糜等。可見貴族的飲食是既享有特權又講究排場的。

到秦漢以後,鼎的功能逐漸減退,到了三國時,鼎作為炊具的性質就完全消失了。

但是,「鼎」作為國家和權力的象徵卻流傳了下來,在現代的成語中就有「一言九鼎」、「問鼎中原」、「三足鼎立」的說法。

青銅器的三大功能是什麼,中國古代青銅器的主要功能

青銅器用作祭祀用器,禮器和 等,民間以用陶木器為主。在古人心目 古代文獻 中,青銅器有兩種基本功能或用途,一是 納 內 入 即盛裝物件 一是 設 即陳設佈列。中國古代青銅器的主要功能 1 兩種基本功能或用途,一是 納 內 入 即盛裝物件 一是 設 即陳設佈列。2 深層意義 以金示和還有另一層或者說更...

東周的青銅器值錢嗎,東周時期的青銅器為什麼只有文物價值而經濟價值卻很低

看啥器物了 市場追捧的是鼎之類 這個是國寶,要是成功買到外國去,一輩子就不愁吃喝了,要是被抓住了,也就一輩子不愁吃喝了。值錢啊 你手上有要出嗎 東周時期的青銅器為什麼只有文物價值而經濟價值卻很低 因為戰國時期佩劍風迷中國,文人墨客幾乎都有佩劍,所以存世量較多,如果不是名人貴族的劍,都不怎麼值錢 因為...

青銅器是怎樣製造出來的,為什麼在商代青銅器沒有廣泛用於農業生

一 青銅器的製作方法如下 1 範鑄法 範鑄法較早,應用的最普遍,範鑄法又稱模鑄法,先以泥制模,雕塑各種圖案 銘文,陰乾後在經燒製,使其成為母模,然後再以母模製泥範,同樣陰乾燒製成陶範,熔化合金,將合金澆注入陶範範腔裡成器,脫範後再經清理 打磨加工後即為青銅成品.2 失蠟法 失蠟法是一種青銅等金屬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