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的特質表現在哪些方面,中國文化的特質有哪些及其影響

2021-05-14 09:56:01 字數 5179 閱讀 1564

1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它是指中國歷史上以個體農業經濟為基礎,以宗法家庭為背景,以儒家倫理道德為核心的社會文化體系。她是我們的祖先傳承下來的豐厚遺產,曾長期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她所蘊含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準則。

她一方面具有強烈的歷史性、遺傳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鮮活的現實性、變異性。她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今天的中國人,為我們開創新文化提供歷史的根據和現實的基礎。

中國傳統文化的最主要特徵是其支配地位長期被儒家倫理文化的價值取向佔據著。上至華夏的原始民族,下至近代社會,上下五千年,儒家倫理文化一直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核心,而且至今仍然影響著中華民族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除此以外,我們還能從以下幾方面特徵加以認識:

首先,中國傳統文化是封閉的生態環境條件下,農業為主的自然經濟的產物。是以漢族為主體,融合各族人民的智慧,共同創造的,這一特定區域特定人類圈的社會精神形態,具有強烈的民族性。

其次,中國傳統文化是歷時五千年形成的一個完整而龐大的體系,從哲學思想、思維方式到心理傾向,滲透進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十分豐富,具有內容的完整性。

第三,作為文化傳統,世世代代傳播延續下去,還將繼續傳承下去,無論是自然傳承,還是選擇傳承,隨著時間的推移,從不停止。教育的傳承屬於選擇傳承,即把優秀部分傳承下去。因此,它具有永久的傳承性。

第四,傳統文化屬於舊的時代,受著時代的侷限,總是一分為二的,其中精華與糟粕並存,養料與毒素同在。對教育有正面的積極的影響,也有負面的消極的效應,具有影響的雙重性。

2樓:此夏語冰

中國人在生活中表現其生命者為禮。禮在外,屬人文。仁在內,屬天性,亦即屬自然。由天性自然之仁,演化出人文之禮。社會結構,政治組織,皆本於仁而立於禮。

生活維持為手段,生命成長為目的。知為手段,行為目的。中國人則必言"知行合一",或言"知易行難",或言"知難行易",行以生其知,知以成其行。

孔子仁禮並言,又仁智並言。仁屬行,智屬知,違於仁為不智。離於行為無知。故中國人言德行。又言學問,學與問皆屬行。行有常,在外為道,在內成德。

生活可分別的,生命則是共同和合的。由共同和合的大生命中演化出小生命,非由分別的小生命中可湊合為大生命。大生命是天,是自然。人是小生命,乃有生活。

生活必多欲,生命則多情。欲必向外爭取,情亦向外而求和合。中國人生大道有五倫,皆本於情,非本於欲。

中國文化最重人情,但不重物慾。欲當知足,情無止境。道由情來,不由欲來。

日新又新,日進無疆,乃指德言。德亦主情不主欲。多欲即缺德。

近代科學進步,乃供人慾,非養人情。情愈薄而世愈亂,中國古人早以為戒。

道見於群,德本於己。中國人尚德,為己即以為人。西方人尚欲,欲必求於外,取於外,於是乃為人而失己。

雖主個人主義,而成唯物史觀,物為主,人為奴。其實人已物化,更傾聽已之有。今人又好分言物質人生與精神人生,其實此心多欲,亦是一種精神狀態。

惟中國古人言精神,則此心之物慾減之又減,達於至精,乃得通神。此乃中國文化一最高境界,亦非今人所謂之精神。

中國人重德不重業,尊品不尊位。盡在抽象虛無處著想,不在具體實有處用力。遂建其道義共通之大,而避免了功利分割之小。

中國乃成為五千年廣土?民大一統之民族國家,而此即為中國文化一特質。

天地和合是一大生命,道是生命程序。在其程序中,演化出人類小生命。在人類生命中,又演化出中國人。

所以說:中國一人,天下一家"。在中國人中,又演化出各別小我個人來。

在各別之生命中,明道、行道、傳道,即由其小生命來明得此大生命而行之傳之,使每一小生命各得其大生命。

宋儒張橫渠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即此義。

中國文化特質亦此義無他旨。

中國文化的特質有哪些及其影響

中國文化的特點有哪些?

3樓:

1、中國文化具有獨特性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載體和傳承工具,也是文化最顯著的標誌。每個漢字都有其形成演變的歷史。獨特的楹聯通過獨特的書法表現出來,鈐印上獨特的名章與閒章,一望即知是典型的中式裝飾。

其他諸如中華繪畫、建築,以至飲食、服飾等,都有其極強的個性。

2、中國文化具有主體性

即獨自開創並形成完備的文化體系。梁漱溟說:「中華文化獨自創發,慢慢形成,非從他受。」、「自來公認中國、印度、西洋並列為世界三大文化系統者,

實以其差異特大而自成體系之故。」

3、中國文化具有持續性

即既成體系和獨特傳統得以傳承綿延,中華文化五千多年來從未中斷。

4、中國文化具有多元性

中國文化是由不同的異質文化融合而成的。中國在春秋戰國時代本來存在著多種不同的地域文化,後來才合成一個大體統一的華夏文化。到公元一世紀初印度佛教文化的傳入,大多數的時間裡,在中國儒、道、釋三種文化是同時並存的。

5、中國文化具有變通性

留下了許多選擇的空間,對同一個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釋。中國人講「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民間就變成了一個詞兒叫變通,什麼都可以變,什麼都可以通。在中國,法律上允許的和法律上禁止的都可能禁止,也可能允許,很靈活。

人的理想表現在哪些方面

4樓:因你而美麗

1、知識方面:瞭解社會發展規律、社會理想與個人理想以及理想信念與意志、責任之間的辯證關係,理解人生目標、人生理想和個人的社會責任等人生問題。

2、能力方面:把握客觀規律,明確人生髮展方向,做一個自強不息、用於行動、干預行動、善於行動的人。

3、情感方面:正視現實,自強不息,尊重規律,腳踏實地。 尊重他人,樂觀進取,正視矛盾,不怕挫折,積極向上。

中國文化的特徵包括什麼?

5樓:和屋昂黃

一、富有輪迴色彩的宿命論

在論及佛教思想傳入中國之原因時,張東蓀曾提到儒家對天的態度。他認為,原始儒家把「天」推得遠些,所以孔子說:「敬鬼神而遠之」,「未知生,焉知死」。

但是漢朝之後的儒家則又把「天」拉近了,提倡「天人感應」之說,以至於讖緯大為流行。後來天人感應論破產後,老莊思想及佛教才應運而起。

事實上,從一個角度來說,原始儒家將天推遠之後,在人心靈中將造成一個空缺,恐怕這正是造成《易經》、老莊和佛教乘虛而入的主因。秦漢時代,於亂世生靈塗炭之際,在儒家所不屑於說的「怪力亂神」部分,以及儒家所不知的「死」的部分,佛教都提供了一些相當具有說服力的理論,填補了中國人世界觀中原本所欠缺的空白,因而構成現今中國人世界觀的一部分。其中最明顯的,就是「輪迴」的觀念。

中國人早有鬼神的觀念,但是中國人對鬼神只講禍福,不講輪迴報應。把輪迴報應與鬼神連在一起的,是受了佛教之影響。如今輪迴的觀念已深植於中國人的心中,所以中國人有濃厚的宿命論色彩,這是受到佛教的影響所致。

這種宿命論式的人生觀,容易導致消極、悲觀的心態,趨於守舊,少求突破。這種輪迴觀念,使印度世襲的階級制度沿襲至今,無法剷除。因此,兩漢以後的中國社會,受到災異讖緯及輪迴思想的影響,不論是個人或國家,到了面臨困境的時候,莫不歸之於氣數。

這似乎是促使中國**於消極自安的原因之一。

二、重直覺的知識論

在知識論方面,儒家原本就有重直覺輕理智的傳統,所以孟子提出「四端」之說,王陽明則倡「良知」,其實都是訴諸於直覺的道德判斷,對於理性的知識,則多少存著排斥的態度。佛教方面,尤其是禪宗,更有同樣的「反智」色彩及直覺傾向,例如禪宗強調「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至於佛教所追求的「涅盤」,則更是「灰身滅智」的最高境界。

所以,經過儒學與佛教的「相乘作用」,宋朝之後的中國知識份子,唯心論的色彩益形濃厚。宋儒陸王一系主張「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完全排除經驗知識。程朱一系雖強調「格物致知」,但所追求的知識乃是人生的絕對真理,而非科學的知識。

這種強調內省功夫的思維方式,當代儒家學者韋政通稱之為「內向觀點」,與近代科學的「外向觀點」大相逕庭。「外向觀點」重經驗不重先驗,重印證不重臆度,重懷疑不重信古,重實效不重空論。這種外向觀點的思考,才是促成科學發展的主要推力。

但是在中國,由於儒釋道三家對知識問題有不約而同的見解,更使得內向觀點成為兩千年來中國思維方式的主流,使科學發展更加滯礙難行了。這是中國科學無法大步邁進,以至於逐漸落後於西方國家的原因之一。

三、以性善為主的人性論

中國自古以來有關人性論的觀點極為分歧,尤其在春秋戰國時期,更是百家爭鳴,莫衷一是。譬如孟子從人皆有之的「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大力提倡「性善」之說。兩千多年來被視為儒家道德實踐的基本前提假設。

孟子之後的荀子則因為人有耳目之欲、自私之心,所以他認為人是「性惡」的。他認為善乃是「生於聖人之偽,非故生於人之性也。」而由「本性」到「行為」(即經學習而得之者是「作做之偽」),得藉助教化之功。

這是他格外重視「禮教」的原因。法家學說之集大成者韓非子的「法治」政治哲學,也是建立在人皆有自私本性(「自為心」)的基礎上的。他與荀子的不同在於:

荀子因人「性惡」,故提出以「禮」來約束;韓非則主張順應人性的「自為」,來達到法治的目的。因此以荀子為橋樑,從儒家過渡到法家學說,是很自然的事。

但是到了後來,隨著漢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及科舉取士的制度確立之後,「性善」的人性論就逐漸成為官方欽定的主流派觀點,很少人敢質疑其正確性。然而事實上,中國兩千年來,都是採取「陽儒陰法」的辦法治國。一方面倡導「性善」之說,在法令執行上,卻似乎又認定人皆「性惡」。

另一方面,佛教是一種倡導「內在超越」的宗教,是重視人的主體性思維的宗教哲學,與同樣高揚內在超越及主體思維的儒道思想是異曲同工的。而佛教的「眾生皆有佛性」的心性論,不但是中國佛教理論的核心內容,也是與中國固有哲學思想旨趣最為契合之點。儒家學者雖有多人排斥佛教,但對佛教的心性論,則多持肯定的態度。

當代學者韋政通曾指出,這種「人性本善」的觀點,特別是與**教比起來,對生命的體驗較為膚淺,對罪惡的剖析不夠深刻。他還說儒家的思想多「知常」而不「知變」,能「應常」而不能「應變」。

四、嚮往逍遙的人生觀

劉小楓在《逍遙與拯救》一書中,曾從《紅樓夢》(原名《石頭記》)的敘事中指出,中國人所向往的,乃是老莊和禪宗式的「適性逍遙」,在這個超時空、超生死的境界中,人最終將變成無知識、無愛憎的石頭,對一切都無動於心。這逍遙之境什麼都好,唯一缺乏的只是真情、純情的溫暖和對苦難世界的關懷。

當然,對劉小楓所提出的批判,每個人或許也有不同的見解。但是大家至少都能同意,中國人的人生觀,的確是在追求那無所窒礙的逍遙之境。無論是陶淵明的「悠然見南山」,或是賈寶玉的「飄然而去」,或是金庸武俠**中俠客的「悄然隱退」,都指向同一個方向。

這種阻斷人對塵世的關懷,使個體心智進入一種清虛無礙的空靈之境的修為方式,固然是淵源於老莊思想,卻是由禪宗佛學完成的。換句話說,禪宗大大推進了道家「適意逍遙」的精神,強化了中國儒道精神中「自然本性」自足的立場。至此,中國人對人生的看法,經由儒釋道三家的融通,逐漸形成這種出世的性格。

這可能是中國文化最大的特色之一。

外國人對中國中國文化的誤解都在哪些方面

1.誤將 廣東 福建 的地域文化,視為 整個中國 的代表。因為專歷史和地理原因,屬自古 廣東 福建 溫州 等地域漂洋過海的中國人比較多。這些地域的人,早年漂洋過海後,在很多多家紮根,做生計,養育後代。所以,很多外國人 誤認為 廣東 福建 的 方言 飲食 相貌 待人接物 等文化習慣就是整個 中國人的代...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表現中國文化源遠流長的句子

做事費力叫 吃力 總結經驗教訓叫 吃一塹長一智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在燦爛輝煌的語言宮殿裡,吃 文化現象可謂光彩照人,幾乎什麼都與 吃 有關。例如 被人佔了便宜叫 吃虧 受苦叫 吃苦 不肯就範於人叫 不吃他那一套 做事費力叫 吃力 總結經驗教訓叫 吃一塹長一智 表現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 的句子 1 中...

網友評論中國文化的哪些方面最令西方人難以理解

中國人對待許多外國人非常熱情。然而做真正的朋友就是另一回事了。成為某人朋友意味著你自動進入了一個經常在一起活動的朋友圈。你很難成為圈子一部分,因為這要求你和這個圈子裡大部分人都是朋友。為了讓你和圈子裡每個人熟識,很快你會被邀請參加午時正餐 西方很多人的午餐大多是簡餐 即便是你剛認識5分鐘的人也會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