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飲食和西方飲食文化的差別是什麼?怎樣理解「只要能吃,就是

2021-05-18 21:51:01 字數 5633 閱讀 5545

1樓:匿名使用者

餐飲產品由於地域特徵、氣侯環境、風俗習慣等因素的影響,會出現在原料、口味、烹調方法、飲食習慣上的不同程度的差異。正是因為這些差異,餐飲產品具有了強烈的地域性。中西文化之間的差異造就了中西飲食文化的差異,而這種差異來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維方式和處世哲學。

中國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為本」。

關於西方飲食文化與中國飲食文化的區別

2樓:house蜜糖棗棗

1、飲食觀念的差異

中國人吃的是口味。「味」,是中國飲食的魅力所在。中國人飲食的目的,除了果腹充飢,同時還滿足對美味的渴望,帶來身心的愉悅。

西方是一種理性的,講求科學的飲食觀念。西方飲食用絕對的理性來規範人的行為,用「科學」、「營養」來排斥能給人帶來愉悅享受的美食,雖能滿足生理需要,但不能使人從中獲得精神上的愉悅,可謂美中不足。西方人注重營養,以至他們大多數是高大強壯的。

2、烹飪方法的差異

在中國,烹調是一種藝術,它以極強烈的趣味性,甚至還帶有一定的遊戲性,吸引著以飲食為人生之至樂的中國人。烹調之於中國,簡直與**、舞蹈、詩歌、繪畫一樣,擁有提高人生境界的偉大意義。中國烹飪方法奇多:

溜、燜、燒、汆、蒸、炸、酥、燴、扒、燉、爆、炒、砂鍋、拔絲等無所不有,做出的菜餚更是讓人眼花繚亂。

西方的烹飪方法不像中國那樣複雜多變,西餐的裝盤立體感強,可食性強,所有進盤的食品絕大多數都能食用,點綴品就是主菜的配菜。西餐的原料多選擇新鮮、無汙染、天然、操作工藝自然的,儘量發揮其本味,乾貨原料用的不是太多,牛奶在西餐中是不可缺少的原料。

3、用餐禮儀的差異

在禮儀方面,中西之間更顯不同。在中國古代的用餐過程中,就有一套繁文縟節。《禮記·曲記》載:

「共食不飽,共飯不擇手,毋放飯,毋固獲;毋揚飯,卒食,客自前跪,撒飯齊以授相者,主人辭於客,然後客坐。」

這段話大意主要是:大家共同吃飯時,不可以只顧自己吃飯。如果和別人一起吃飯,必須檢查手的清潔。

不要把多餘的飯放回鍋裡,不要專佔著食物,也不要簸揚著熱飯。吃完飯後,客人應該起身向前收拾桌上的盤碟交給主人,主人跟著起身請客人不要勞動,然後客人再坐下。這些禮儀有的在現代也是必要的禮貌。

在西方宴席上,主人一般只給客人夾一次菜,其餘由客人自主食用。若客人不要,就不再勸人家吃,也不按中國人的習慣頻頻給客人勸酒、夾菜。吃東西時不發出響聲,但客人要注意讚賞主人準備的飯菜。

若與人談話,只能與鄰座交談,不要與距離遠的人交談。

4、用餐器具的差異

中國人的餐具主要是筷子、輔之以匙,以及各種形狀的杯、盤、碗、碟。中國烹飪講究餐具的造型、大小、色彩與菜品的協調,講究「美器」,把飲食當作藝術活動來對待。不僅要一飽口福,還要從中得到一種美的藝術享受。

西方人多用金屬刀叉,主要有不鏽鋼或鍍銀、純銀等餐具,以及各種杯、盤、盅、碟,也是各司其職,不能混用。但西餐在裝盤配器上不象中國人這樣強調藝術美,其餐具的種類、菜餚的造型,都較為單調。

由以上可以看到中西飲食文化存在各式各樣的差異,當然,這些差異都具有相對性的。飲食文化的交流正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並不斷充當全球經濟文化整合過程中不同文化之間的「傳遞帶」。

3樓:匿名使用者

西方飲食文化和中國飲食文化的區別,主要是西方飲食文化,喜歡吃生冷的物品,中國飲食喜歡吃熱的很少生冷

4樓:千之書

中國飲食較為自然,西方飲食則多為工業產品。西方飲食常被稱作工業食品。

西方飲食文化對中國飲食文化的影響

5樓:匿名使用者

中西文化歷來是世界文化的兩大派系,而飲食在兩個文化中都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們將會通過大量調查得來的資料及細緻的研究為您分析中西方飲食文化的異同,優劣,希望對您今後的飲食結構的改善有所幫助.

歷史上,中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國家之一,有五千年的悠久而厚重的歷史.千百年來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文化.隨著時間的流逝以及遼闊國土的地域差異,四大菜系逐漸形成,四大菜系自成體系,各有特點,但共同點是用料複雜考究,製作方法複雜,口味多種多樣.

西方以歐美為代表,其文化同樣源遠流長.到中世紀,歐洲文化已十分完善,在此期間,舊西方的飲食文化已經形成.其主要特點為:

主食以麵粉為主,原料也較為豐富,製作方法較中國簡單,但同時也十分注重口味.

今天,中國飲食文化總體與以前無太大區別.近代受西方文化的影響,逐漸有一些麵包,蛋糕等進入中國人的飲食結構,但其總體特點並無太大改變.

反觀西方,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後,隨著技術的革新,人的生活速度加快,營養而簡單的食品逐漸成為人們的新寵,而西方飲食文化也在發生較大變化,向著高熱量,簡單,便於攜帶的方向發展.以肯德基為例,其推出的食品多種多樣,但原料不外乎麵粉,肉類,蔬菜,土豆.

我們可以列表加以比較:

中 西原料 名目繁多,多種多樣

肉類,蔬菜,麵粉,奶製品等

製作方法

考究,炸,蒸,煮,燜等多種方法

較簡單,以炸,烤,清水煮為主

營養 營養少且不集中

營養全面,含熱量高

側重點口味 營養,方便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西方文化的大量湧入,中國人對有著快捷,方便,營養等特點的西方飲食文化逐漸認可.以下是肯德基在中國的發展情況:

2023年,在北京前門,第一家肯德基開業;

2023年6月25日,第100家肯德基在北京開業;

截止2023年9月12日,已有700家肯德基在中國開業.

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從1987至2023年的9年中,有100家肯德基落戶中國,而從2023年至2023年短短的6年中,就有600家肯德基出現在全國各地.這說明隨著時間的變化,中國人開始逐步接受西方飲食文化了.

但這也不能完全說明傳統的中國飲食文化在現代社會就沒有市場了,也不意味著西方飲食文化已完全佔領了飲食文化的至高點.

與此同時,我們也進行了問卷調查:

我們在學校,街道,商業區共發放問卷100張,收回97張,其中95張為有效問卷.

年齡段主要集中於10至20歲,其餘年齡段也有分佈.主要是考慮這一群體消費觀念超前,是市場的主要消費群體,且在10到20年內是未來市場的主要消費者.

在被問及是愛吃中餐還只西餐時,有67人選擇中餐,佔總數的70.5%,另外28人則愛吃西餐,佔總人數的29.5%.

而他們的理由有52%是合口味,其次是健康,有26.4%,便宜,方便,其他分別佔7.2%,9.

6%,4.8%.可見中餐還是受到了更多人的喜愛,而受訪者也承襲了中餐重視口味的觀點.

對自己的食品提出希望時,希望自己食品味道好的有46人,佔總數的41.1%,排在第一位;希望自己食品營養豐富的有40人,佔總數的35.7%,排第二.

可見味道與營養是人們選擇的重要前提,而味道略高於營養.同時,在受訪者中,認為中餐對健康意義不大的有24人,佔總數的23.8%,認為西餐**高的人數高達44.

2%.綜上所述,中餐在口味,**兩方面佔有優勢,而西餐則在營養方面略勝一籌.

所以我們認為,在中西方飲食文化發生交鋒時,中國的飲食文化需要有一個變革:首先提高食品的營養,使同一中食品所含營養儘可能廣泛;其次,在保證口味的同時,逐步適應當前快節奏的生活;第三,降低成本,在**上取勝.

總結: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是明顯的,而且各有長處.隨著經濟全球化及資訊交換的加快,中西方飲食文化將會相互交融,取長補短.人們將會享受到更美味,更快捷,更營養的食品,最終受益

6樓:匿名使用者

西方人**有什麼像樣的飲食文化啊!

以為什麼咖啡,麵包,沙拉,漢堡等就很有文化啦?跟我們中餐比起來,差太遠了。光中國的八大菜系就足夠笑傲全球了,西方人發達起來也不過就4,5百年,就是文藝復興開始,而那個時候中國的飲食文化早已經成型好長時間了

中國和西方國家的飲食特點是什麼 ?

7樓:匿名使用者

中餐五大特點:

一、風味多樣

二、四季有別

三、講究美感

四、注重情調

五、食醫結合

西餐三大特徵:

一、加工精細

二、半熟半生

三、重視調味

8樓:匿名使用者

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代,無論是在東方還是西方,飲食,作為人類生存的必要前提,在人類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中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人類的飲食或飲食習慣各不相同。正如英語諺語所說,「某人之佳餚即他人之毒藥」。

美國著名人類學家克拉孔在其《什麼是文化》一文中指出,「一個人的飲食當然要受到其獲得食物種類的限制,但同時也要受到文化的制約」。由此可見,飲食與文化密不可分。不同的民族締造了不同的飲食文化。

只有在各自的文化中,人們才能更好地理解其飲食內容和飲食習慣。中國與英美等西方國家對飲食的觀點和態度、飲食內容和飲食特點等方面都存在著顯著的差異。本文以「文化深層結構」和「文化相對論」為理論基礎,著重**、分析中國與英美等西方國家在飲食觀念、宴會禮儀、飲食內容等方面的跨文化差異,揭示導致飲食文化差異的深層次原因,從而闡明隨著跨文化交際的不斷髮展,中西飲食文化的交流、互補和相容的因素也會日益增多。

由於知識及資料的侷限,本文所**的飲食文化僅是中西飲食文化內容中很小的一部分,且侷限在英美國家和中國漢族,有關中西飲食文化所涉及的更廣

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有哪些

9樓:科學普及交流

(一)中國的飲食文化

中國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形成了燦爛豐富、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中國人注重「天人合一」。中國飲食以食表意,以物傳情。

中國的飲食文化令人拍案叫絕,賞心悅目。這種悅目,是指中國飲食活動形成與內容的完美統一,是指給人們所帶來的審美愉悅和精神享受。

中國的傳統飲食有四大特點:

1.重食:古人就有「民以食為天」之說。

見面常問「吃了沒有」,可見飲食文化的地位。朋友離合,送往迎來,人們都習慣在飯桌上表達惜別和歡迎的心情。感情上的風波,人們也往往借酒菜平息。

這是飲食活動對社會心理的調節功能。

2.重養:以「五穀」養「六髒」,飲食中重視人體養生保健。中國的飲食注意各種食物的搭配,以相生相剋、相輔相成等陰陽調和之理性認識指導烹飪。

3.重味:中國的飲食最注重食物的味,講究「色、香、味、型」。孫中山先生講「辯味不精,則烹調之述不妙」,將審美視作烹調的第一要義。

4.重理:對於飲食活動中的情感文化,有個引導和提升品位的問題。

中國的飲食提倡健康優美、奮發向上的文化情調,追求一種高尚的情操。 (二)西方國家的飲食文化 西式餐飲的主要特點是:一是生, 如牛排帶血絲;二是冷, 如凡是飲料都加冰塊;三是甜,無甜不餐,無餐不甜。

此外西式餐飲不講究精細,追求快捷方便,也不奢華,比較大眾化。

此外西餐還有以下顯著特點:

1.重視各類營養成分的搭配組合,根據人體對各種營養(糖類、脂肪、蛋白質、維生素)和熱量的需求來安排菜或加工烹調。

2.選料精細,用料廣泛。西餐烹飪在選料時十分精細、考究,而且選料十分廣泛。

如美國菜常用水果製作菜餚或飯點,鹹裡帶甜;義大利菜則會將各類麵食製作成菜餚:各種面片、麵條、面花都能製成美味的席上佳餚。

3.講究調味,調味品種多。西餐烹調的調味品大多不同於中餐,如酸奶油、桂葉、檸檬等都是常用的調味品。

4.注重色澤。在色澤的搭配上則講究對比、明快,因而色澤鮮豔,能刺激食慾。

5.工藝嚴謹,烹調方法多樣。西餐十分注重工藝流程,講究科學化、程式化,工序嚴謹。

西餐的烹調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煎、燴、烤、燜、焗、炸、薰、鐵扒等十幾種,其中鐵扒、烤、焗最具特色。

6.器皿講究。烹調的炊具與餐具均有不同於中餐的特點。特別是餐具,除瓷製品外,水晶、玻璃及各類金屬製餐具佔很大比重。

如何看待西方飲食文化影響國內傳統飲食文化英語作文

這個的話建議去作業幫 歷代餐具看中國飲食文化飲食文化是中國值得自豪,也是最容易為世界各國所接受的一環。美味的食物享用得多,有沒有考究過中國人何時開始脫離茹毛飲血的生活?何時開始用爐灶煮食?常吃的水餃 雲吞何時出現?又怎樣由分餐制度演化為圍桌而食?在正在香港舉辦的 美食配美器 中國曆代飲食器具展 中,...

中國飲食文化的學習,中國飲食文化的學習資料

中國飲食文化 國家的歷史有長有短,疆域有大有小,實力有強有弱,人口有多有少,民族構成 宗教信仰 政權性質和經濟結構也有差異,故而各國的飲食文化是不一樣的。從沿革看,中國飲食文化綿延170多萬年,分為生食 熟食 自然烹飪 科學烹飪4個發展階段,推出6萬多種傳統菜點 2萬多種工業食品 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

中國的飲食文化風俗有哪些,中國傳統飲食文化有哪些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不同民族有不同的飲食文化和風俗。一 回族 3月14日 白色情人節 white day 3月14日 國際警察日 international policemen day 3月15日 世界消費者權益日 world consumer right day 3月17日 愛爾蘭聖帕特里克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