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分配 按貢獻分配和按需要分配和按能力分配各有什麼利弊

2021-03-22 00:40:05 字數 5812 閱讀 1319

1樓:風吹的小羊

按勞分配(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one's performance )

分配個人消費品的社會主義原則。即在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條件下,對社會總產品作了各項必要的社會扣除以後,按照各人提供給社會的勞動的數量和質量分配個人消費品。在社會主義社會,由於社會生產力發展還沒有能夠達到產品極大豐富的程度,工農之間、城鄉之間、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之間還存在著差別,勞動還未成為人們生活第一需要等原因,只能實行按勞分配的原則,多勞多得,少勞少得。

按勞分配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的產物,又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實現。

是對剝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歷史的一大進步。這個原則對於調動勞動者的社會主義積極性,建設社會主義,有重大作用。由於勞動能力不同,家庭人口不同,勞動者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實際上是不平等的,這是一個「弊病」,但在社會主義階段是不可避免的。

實行按勞分配的原則,必須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反對平均主義,選擇合適的按勞分配的形式什麼是按需分配

按需分配,按照流行的說法,是指:「分配的生活資料按人頭來分,不按照貢獻大小來分,不按照投資額來分,每個人想要什麼就分配什麼,想要多少就分配多少。」

平均分配,按貢獻分配,按需要分配和按能力分配各有什麼利弊

2樓:十

按勞分配(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one's performance )  分配個人消費品的社會主義原則。即在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條件下,對社會總產品作了各項必要的社會扣除以後,按照各人提供給社會的勞動的數量和質量分配個人消費品。在社會主義社會,由於社會生產力發展還沒有能夠達到產品極大豐富的程度,工農之間、城鄉之間、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之間還存在著差別,勞動還未成為人們生活第一需要等原因,只能實行按勞分配的原則,多勞多得,少勞少得。

按勞分配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的產物,又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實現,是對剝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歷史的一大進步。這個原則對於調動勞動者的社會主義積極性,建設社會主義,有重大作用。由於勞動能力不同,家庭人口不同,勞動者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實際上是不平等的,這是一個「弊病」,但在社會主義階段是不可避免的。

實行按勞分配的原則,必須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反對平均主義,選擇合適的按勞分配的形式什麼是按需分配  按需分配,按照流行的說法,是指:「分配的生活資料按人頭來分,不按照貢獻大小來分,不按照投資額來分,每個人想要什麼就分配什麼,想要多少就分配多少。」

假如這樣說,一個財主家裡,每個人都吃麵包和牛奶,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想吃多少就吃多少,這就是按需分配。一個窮人家裡,每個人只能吃窩頭,而且還受限制,大人吃倆,小孩吃一個,而這也是按需分配,不能說窮人家裡不是按需分配。 或者,我們可以認為按需分配不過就是平均主義的大鍋飯。

那麼,共產主義就成了被人任意打扮的小姑娘。

各種流行的說法都體現了小市民不勞而獲和均分財產的可鄙私慾,是一種徹底的空想烏托邦。這種美妙的共產主義天堂只出現在巴枯寧主義者為挑動農民而進行的欺騙性宣傳中,與馬克思主義無半點關係。但是這種流行說法常為資產者所利用,成為了向科學共產主義潑去的汙水。

流行的對共產主義的解釋充斥著小資產者的庸俗幻想,他們所想要的最多不過是均分財產,這不過是私有制的擴大而已。而在公有制的表象下,極有可能出現的是亞細亞生產方式的復活。

其實,共產主義建立在一定的經濟基礎之上,共產主義以生產力高度發展、社會產品極大豐富、人們覺悟水平極大提高以及三大差別消失為前提。人人都能自覺地、盡其所能地為社會勞動;社會則按每個人的合理需要分配消費品。

然而,這依然不是馬克思的原意,按需分配首先由路易布朗提出,馬克斯提出的按需分配是馬克思為了批判一種分配觀而提出的,過去的社會主義者曾提出一種分配方案,主張將社會產品不折不扣地公平地分配給每一個公民。相對應地,馬克思提出了按需分配的概念,力求將它迴歸於科學的基礎上。

對社會產品進行分配,必須先進行以下扣除,以滿足社會生產擴大再進行的需要,只有對社會產品作出了以下扣除,才能進行分配:

1對生產所需的耗費的補償;

2對擴大再生產的積累;

3對應付一般意外的物資儲備。

除了對生產所需的扣除以外,還要扣除:

1社會的管理費用,類似於財政支出,社會越發展,這種支出越小;

2公共服務和福利支出,社會越發展,這種支出越大。

分配不過是生產之下的分配,分配不是關鍵,人們以什麼樣的方式被組織在生產中才是關鍵,生產方式決定分配方式。馬克思指出,在付出同等勞動的請況下,可能所需的消費品是不等量的。例如,他們從事同等勞動,但其中一個卻撫養了更多的孩子,就需要更多消費品;或者,他們分別從事簡單勞動和複雜勞動,但需要的消費品是等量的。

那麼,共產主義原則要求不以勞動量為依據,而以實際需求為依據分配消費品。

但馬克思又指出,在剛剛脫離資本主義,人們的思想還帶有舊的思想殘餘的情況下,在物質仍不充裕的情況下,是不能實行按需分配的。也就是說,馬克思提出的按需分配,不是向我們展示未來的共產主義美妙圖景,而是指出,在資本主義被消滅後,不能馬上實行按需分配,在隨後一個漫長的時期內,應該建立民主共和國,發展生產力,滿足工人所需,實行按勞分配.馬克思想向我們指出的是按需分配所需的物質條件,實現按需分配的艱難,在馬克思的學說中,按需分配不是重點.

馬克思實際上向我們表達的是按勞分配.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實質是什麼?

3樓:飄零下線

一、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實質是「按貢獻分配」。

在公有制 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即使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其尺度也既不能是勞動產品,也不能是勞動能力,更不能是勞動時間,而只能是勞動貢獻, 即單純由勞動的投入所引起的財富的增加。

1、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勞動的貢獻是由勞動的邊際收 益產品來度量和表現的

2 、至於並存於初級階段的其他分配方式,也不外乎是根據資本、土地和企業家才能等非勞動生產要素的貢獻,而以利潤、利息(包括股息和紅利)、地租和 企業家收入的形式給予這些要素所有者的報酬。這些非勞動生產要素的貢獻,在市場經濟 條件下,同樣是由各自的邊際收益產品來度量和表現,因此,「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這只是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收入分 配關係的一種現象上的描述,而「按貢獻分配」則是對「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理論概括,它揭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收入分配關係的本質。

二、「按貢獻分配」是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的統一 ,那麼又如何把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結合起來。

1、我們需要明確,生產要素既包括勞動要素,也包括資本、土地和企業家才能等 非勞動要素。所以,如果把按勞分配理解為一種而不是唯一的分配形式,那麼,單純地按 生產要素分配,就已經包含了按勞分配。

2、所謂按生產要素分配,顯然既不能按生產要素的所有權分配,也不能按生產要素的數量分配,因為所有權不過是一定收入形式的法律基礎,它本身並不創造財富和收入; 而生產要素的數量再多、質量再高,如果沒有得到有效的利用,也不能成為分配的依據。 能夠成為收入分配尺度的,只能是生產要素的貢獻,即前述生產要素的邊際收益產 品。也就是說,所謂按生產要素分配,實質上是按生產要素的貢獻分配,即前述的按貢獻分配。

由此說來,「把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結合起來」,實際上是指把按勞動要素的貢獻分配與按非勞動要素的貢獻分配結合起來,而「按貢獻分配」則是二者的有機統一和的簡稱。 當然,作為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的統一分配形式,按貢獻分配可以表現 為不同的形式。在純粹的公有制經濟中(如國有獨資企業或集體所有制企業),由於生產 資料的共同佔有和勞動力的個人所有,按貢獻分配表現為按勞動貢獻分配和按人頭平均分 配的雙重分配,後一重分配關係實際上體現著按非勞動生產要素分配,因為這裡作為非勞 動生產要素的生產資料是由社會全體成員共同佔有的,所以,生產資料的收益是按人均分 配的。

三、「按貢獻分配」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分配原則既然「按貢獻分配」是對「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制度」的理論概括,也是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各種分配形式為一體的統一分配形式,反映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收入分配關係的本質規定。「按貢獻分配」就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分配原則。 「按貢獻分配」無論是從理論上還是從實踐上,都必然是以按活勞動貢獻分配 為主的,從這個意義上看,「按貢獻分配」並不排斥「按勞分配」,只不過比「按勞分配」 的規定更具體、更豐富,更接近於社會主義的現實。

既然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而「按貢獻分配」不僅能夠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而且能夠調動非勞動要素所有者的積極性,它符合「三個有利於」 的標準,從而是初級階段的公平分配原則。

4樓:楊終杈

答案:一、按勞分配為主體、 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實質是 「按貢獻分配」。 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實質,是按貢獻分配。

因為在公有制 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即使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其尺度 也既不能是勞動產品,也不能是勞動能力,更不能是勞動時間,而只能是勞動貢獻, 即單 純由勞動的投入所引起的財富的增加 1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勞動的貢獻是由勞動的邊際收 益產品來度量和表現的 2 。至於並存於初級階段的其他分配方式,也不外乎是根據資本、土 地和企業家才能等非勞動生產要素的貢獻,而以利潤、利息(包括股息和紅利)、地租和 企業家收入的形式給予這些要素所有者的報酬。

這些非勞動生產要素的貢獻,在市場經濟 條件下,同樣是由各自的邊際收益產品來度量和表現,因此,「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這只是對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收入分 配關係的一種現象上的描述,而「按貢獻分配」則是對「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理論概括,它揭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收入分配關係的本質。

二、「按貢獻分配」是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的統一 那麼,又如何把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結合起來呢?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生產要素既包括勞動要素,也包括資本、土地和企業家才能等 非勞動要素。所以,如果把按勞分配理解為一種而不是唯一的分配形式,那麼,單純地按 生產要素分配,就已經包含了按勞分配。

其次,所謂按生產要素分配,顯然既不能按生產要素的所有權分配,也不能按生產要 素的數量分配,因為所有權不過是一定收入形式的法律基礎,它本身並不創造財富和收入; 而生產要素的數量再多、質量再高,如果沒有得到有效的利用,也不能成為分配的依據。 這裡,能夠成為收入分配尺度的,只能是生產要素的貢獻,即前述生產要素的邊際收益產 品。也就是說,所謂按生產要素分配,實質上是按生產要素的貢獻分配,即前述的按貢獻 分配。

由此說來,「把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結合起來」,實際上是指把按勞動要素的 貢獻分配與按非勞動要素的貢獻分配結合起來,而「按貢獻分配」則是二者的有機統一和 簡稱。 當然,作為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的統一分配形式,按貢獻分配可以表現 為不同的形式。在純粹的公有制經濟中(如國有獨資企業或集體所有制企業),由於生產 資料的共同佔有和勞動力的個人所有,按貢獻分配表現為按勞動貢獻分配和按人頭平均分 配的雙重分配,後一重分配關係實際上體現著按非勞動生產要素分配,因為這裡作為非勞 動生產要素的生產資料是由社會全體成員共同佔有的,所以,生產資料的收益是按人均分 配的。

(蔡繼明,1992) 在以公有制為主體的混合經濟中,按貢獻分配可能反映的是以勞動貢獻為主要尺度的 分配關係(如在勞動者持股的公有制企業、股份合作制企業中),也可能反映的是以非勞 動貢獻為主要尺度的收入分配關係(如私營企業的老闆、經理階層和個體戶等),還可能 反映的是純粹勞動所得(如僱傭勞動者)。

三、「按貢獻分配」是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的分配原則 既然「按貢獻分配」是對「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制度」的理論概 括,是融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各種分配形式為一體的統一分配形式,反映了社會主義初級階 段收入分配關係的本質規定,所以,「按貢獻分配」就是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的分配原則。 「按貢獻分配」無論是從理論上還是從實踐上,都必然是以按活勞動貢獻分配 為主的,從這個意義上看,「按貢獻分配」並不排斥「按勞分配」,只不過比「按勞分配」 的規定更具體、更豐富,更接近於社會主義的現實。 最後,既然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而「按貢獻分配」不僅能夠 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而且能夠調動非勞動要素所有者的積極性,它符合「三個有利於」 的標準,從而是初級階段的公平分配原則。

補充: 同學,你的題目,我已經解答。。答案是:

按勞分配 為主體、 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實質是 「按貢獻分配」。。。。答案是對的。。如果覺得我的解答對你有幫助的話。。

希望能採納支援我一下。。謝謝。。

按生產要素分配和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是一碼事嗎

按生產要素分配是考慮要素所有權的分配,有幾個要素投入生產,就應有幾個生產要素參與分配。按貢獻參與分配就是考慮生產要素的效率,效率高的多分配。所謂按生產要素分配是指生產要素所有者憑藉要素所有權,從生產要素使用者那裡獲得報酬的經濟行為。它包括三層含義 1 參與分配的主體是要素所有者,依據是要素所有權 2...

現實中國的收入分配是按貢獻分配為主,還是按權分配

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形式並存 這是我國分配製度的基本原則。然而,國企現行的分配製度卻是 按級分配 體現的並不是 效率優先,兼顧公平 而是 級別優先,不顧公平 不論個人貢獻大小,不論崗位重要與否,一切都是級別的高低決定分配額度的多少。不可想象,沒有了效率的企業還如何來打造核心競爭力。改變這種 級別...

高中政治中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的區別

在我國按勞分配只適用於公有制企業中,其他所有制形式都是按生產要素分內配的。比例 容你爸在某國有企業上班,拿到的工資和獎金都是屬於按勞分配的結果 在公有制企業裡 你媽在某私營企業上班,所得到的工資獎金都是屬於勞動要素分配的結果 屬於按生產要素分析 生產要素主要有5類 勞動 資本 管理 技術和土地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