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思想與儒家 法家 道家思想相互對立的地方,請指出哪些主張

2021-05-21 14:19:20 字數 6572 閱讀 3275

1樓:除塵筆記

儒家與法家的對比 其他答案(1) 相同點:

一、從產生背景來看,儒、法家的思想都是在社會動盪且四分五裂的春秋和戰國時期產生的;

二、從內容來看,這些思想無疑都是孔子以及孟子、荀子,墨子,和韓非子的對治理國家的各自的態度;

三、從產生的作用來看,都是對當時的社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作用。 不同點:

一、具體的思想不同: 儒家:孔子是儒家的創始人,他的所提倡的社會規範思想是「禮」,其核心是「仁」;孟子是孔子之道的忠實捍衛者,他提出了「性善論」,包括「仁」、「義」、「禮」「智」四個「善端」;而荀子則主張人性惡,認為人的惡性本身是無法根本改變的,但是可以用「偽」來抑制人的惡性而使之歸於善;荀子和孟子的人性論是截然不同的,但是他們都是對孔子「性相近,習相遠」之人性論的發展 法家:

法家的集大成者就是韓非,他支援性惡論,提出人際關係的本質是「自力自為」,與孔子的「克己復禮」相反,韓非提倡「不期修古」並且要「不法常可,論世之事,因為之備」,以法用人、以法制定社會契約的法制社會。

二、結果影響不同: (1) 儒家思想在四分五裂的春秋戰國時期,不適用於具體社會的情況,因而沒有被各個 國家的君王所重用。但是到了社會安定、國家穩定發展的時期,如漢代等,儒家的思想就得到統治者的重視,並且在統治者的大力提倡下,使社會得到空前的發展,國家繁榮昌盛。

並且到了後期,董仲舒將儒家與道家相結合,產生出新的社會思想,更加促進社會的發展。 (2) 韓非的法家思想在戰國時期受到的秦統治者的重用,秦始皇利用韓非的法家思想統一了四分五裂的中國,成為歷史上第一個統一中國的人,這與韓非的法家的以法治國的思想有重要的關係,也充分體現了韓非的法家思想的重要作用以及適應當時代的發展。 (3) 我們國家現在充分將儒家思想與法家思想相結合,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依法治國和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思想,也是對儒家和法家思想的繼承與發展。

墨家和道家,儒家與法家的對比

關於墨家和道家: 一,墨家代表小生產者的利益,道家則代表沒落奴隸主貴族的利益;

二,墨家的影響主要限於先秦(至少表面上如此),道家的影響則一直延續到今天,是中國僅次於儒家的第二大學派; 三,墨家提倡生產勞動,道家則是脫離生產勞動的; 四,墨家的影響主要限於下層社會,而道家在知識分子中有較大影響; 五,墨家的核心思想是"兼愛"和"非攻」,但主要是通過和平方法和個人行動來阻止戰爭;而道家則主張清靜無為,並不反對戰爭,且對軍事思想有貢獻; 六,在哲學上,墨家主要貢獻是邏輯,而道家的長處則體現在直覺上; 七,兩家都對科技有貢獻,都主張節慾. 八,墨家是集體主義,道家則可以說是個人主義; 九,墨家主張」明鬼」,而道家則從鬼神的影響中跳了出來. 十,墨家為達到目的往往不惜犧牲自己,而道家則把生命看得高於一切; 十一,墨家有嚴密的組織和紀律,全部成員只服從於」鉅子」一人,而道家則沒有嚴密的組織. 十二,墨家主張用賢能治國,道家則反對」尚賢」,主張無為政治. 關於儒家和法家: 一,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法家思想的核心是」法術勢」.儒家主張」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法家主張」導之以政,齊之以刑」;儒家主張人治,法家主張法治;儒家維護血緣關係,法家破壞血緣關係;儒家主張德治,法家主張法治; 二,早期儒家裡,荀子吸取了法家的思想.秦朝,法家取得了統治地位,在秦以後的大多數時期裡,是儒表法裡,儒家占主導地位; 三,在哲學上,儒家的貢獻主要在倫理學上,法家的貢獻主要在邏輯學上; 四,儒家學說的出發點是人性本善,法家則認為人性本惡,當然基本上是這樣,也不排除少數例外,如荀子也認為人性是惡的.但這是在他吸取了法家的思想之後. 五,法家的成就和目標主要在政治領域,而儒家的建樹除政治外,還有藝術,歷史,倫理,社會等領域. 六,先秦時期,儒家代表奴隸主階級的利益,法家代表新興地主階級的利益;後來兩家都被用來為地主階級的統治服務. 七,法家主張」農戰」,獎勵農業生產,儒家則鄙視生產生產勞動; 墨家和道家。 一,要是道家是代表沒落奴隸主貴族那在漢後就不會成為顯學了,道家主張君王無為而民自治,顯然是代表了人民利益,尤其是一般農民的利益。

二,道教是主張小國寡民的原始農業經濟;墨家鼓勵的是工業發展。 四,道家對全民都很有影響。 十一,道家主張自由。

儒家和法家。 一,法家和法治是兩回事,儒家主張的禮治方是法治體系的以制度治國;法家的術權勢治國體系就完全是人治思想。 三,法家毫無邏輯學可言。

六,儒家代表的是全民利益,不是甚麼地主利益,讀過《孟子》的人就會知道。 七,法家主張把國家搞成戰爭機械,高效率的利用所有人力。儒家認為國以民為本,主張富民。

說儒家鄙視生產勞動根本是胡說八道。

2樓:匿名使用者

墨,道之間的不同還有,墨家認為思想以上下思想統一為重,而道認為多維思想共存互有牽制為優。這是墨,道兩家之間的一個差異。

3樓:匿名使用者

墨家與儒家和法家(他們是同一家),

除了尚賢之外,全部相反。墨家與道家,除了「大道之不行,唯有強肱骨(道家)」之外,全部相同。也就是說,墨道兩家的區別僅僅是墨家主張出來救世,道家則認為越救世越糟糕。

墨道兩者本是一家。

4樓:匿名使用者

有一句話叫做墨道相通,事實上,墨道兩家也是比較友好的關係

5樓:匿名使用者

儒家認為人有等級之分,墨家認為人人平等。

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的思想主張

6樓:萬里長城

儒家是戰國時期重要的學派之一,它以春秋時孔子為師,以六藝為法,崇尚「禮樂」和「仁義」,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張「德治」和「仁政」,重視道德倫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養的一個學術派別。

儒家強調教育的功能,認為重教化、輕刑罰是國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張「有教無類」,對統治者和被統治者都應該進行教育,使全國上下都成為道德高尚的人。

道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又稱「道德家」。這一學派以春秋末年老子關於「道」的學說作為理論基礎,以「道」說明宇宙萬物的本質、本源、構成和變化。

認為天道無為,萬物自然化生,否認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張道法自然,順其自然,提倡清靜無為,守雌守柔,以柔克剛。政治理想是「無為而治」。

法家經濟上主張廢井田,重農抑商、獎勵耕戰;政治上主張廢分封,設郡縣,君主**,仗勢用術,以嚴刑峻法進行統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則主張禁斷諸子百家學說,以法為教,以吏為師。其學說為君主**的大一統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論根據和行動方略。

墨家這一學派以「兼相愛,交相利」作為學說的基礎:兼,視人如己;兼愛,即愛人如己。「天下兼相愛」,就可達到「交相利」的目的。

政治上主張尚賢、尚同和非攻;經濟上主張強本節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時,又提出「非命」的主張,強調靠自身的強力從事。

7樓:75開心小莫

孔子:儒家 春秋 仁、克己復禮、有教無類

孟子:儒家 戰國 民貴君輕、仁政、性本善

老子:道家 春秋 清靜無為

墨子:墨家 戰國 非攻兼愛

韓非子:法家 戰國 法治(注意不是法制)

8樓:0星星眨眼睛

儒家:孔子 《論語》 其思想核心是「仁」,「仁」即「愛人」。他把「仁」作為行仁的規範和目的,使「仁」和「禮」相互為用。

主張統治者對人民「道之以德,齊之以禮」,從而再現「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進而實現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

推崇「人治」, 「德治」,即治國時,偏重人的作用,實行仁政。

墨家:墨子 非攻 《墨子》 其思想主張為:兼愛,非攻,沿、尚賢,尚同,節用等。平等博愛、熱愛和平、反對戰爭。

道家:老子 《老子》在政治上提出「無為而治」的思想,其提出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觀點,體現尊重客觀規律、保護自然的思想。 主張「無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意志強加給社會,順應時勢和民心。

法家:韓非子 《韓非子》 韓非子攻擊主張「仁愛」的儒家學說,主張法治,提出重賞、重罰、重農、重戰四個政策,韓非子提倡君權神授。提倡「法治」,主張用法令來統一人們的思想和行為,建立君主**的**集權國家。

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的思想異同?

9樓:認蒸你就死定了

相同點:

1、儒、墨、道、法家的思想都是在社會動盪且四分五裂的春秋和戰國時期產生的。

2、這些思想都是孔子以及孟子、荀子,墨子,老子及莊子,和韓非子的對治理國家的各自的態度。

3、從產生的作用來看,都是對當時的社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作用。

不同點:

1、道家以老子、莊子為主要代表,思想崇尚自然,有辯證法的因素和無神論的傾向,同時主張清靜無為,反對鬥爭。

2、儒家以孔子、孟子為主要代表,思想主張禮治,強調傳統的倫常關係,尤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等。

3、法家以韓非子為主要代表,思想主張反對禮制,強調法律的作用,認為人都有「好利惡害」或者「就利避害」的本性,反對保守的復古思想,主張銳意改革。

4、墨家以墨子為主要代表,思想主張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非命、非樂、節用、節葬。

10樓:

道家以老子、莊子為主要代表,思想崇尚自然,有辯證法的因素和無神論的傾向,同時主張清靜無為,反對鬥爭。

儒家以孔子、孟子為主要代表,思想主張禮治,強調傳統的倫常關係,尤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等。

法家以韓非子為主要代表,思想主張反對禮制,強調法律的作用,認為人都有「好利惡害」或者「就利避害」的本性,反對保守的復古思想,主張銳意改革。

墨家以墨子為主要代表,思想主張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非命、非樂、節用、節葬。

儒家,道家,法家和墨家的基本主張各是什麼?

11樓:金果

1、儒家:

孔子,主張「仁愛」,是有等級的愛,主張克己復禮,希望能回到西周的禮樂制度,有教無類,主張勤學而好問。孟子,繼承並擴充孔子的言論。

主張忠孝義,希望戰火不再。荀子,性惡論者,認為人生而惡,只有通過學習禮義等思想,才能漸漸善良。

2、道家:

老子,主張「無為」、「道法自然」,"反者道之動","負陰而抱陽,知雄而守雌","以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最神祕的人,沒有人知道他的來歷,沒有人知道他真正的學說。

認為人在自然面前時無能為力的。莊子,以無為而有為,認為有無相生,他追求自由,生命的自身樂趣勝過所有名利,他以做官為最不齒最下作的行為。

3、墨家:

墨翟,同樣的神祕人,主張「兼愛非攻」,對於兵法頗有研究。墨家的主要思想主張是:人與人之間平等的相愛(兼愛),反對侵略戰爭(非攻)。

推崇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節用),重視繼承前人的文化財富(明鬼),掌握自然規律(天志)等。

4、法家:

商鞅,公孫鞅(一說韓非子),秦國變法大功臣。生性小器,不大方,雖有大抱負大主張,卻因為自己的做人失敗而造成一定的損失。

他以苛法、嚴法治國,賞罰分明,賞則重賞,罰則重罰,嚴格規定等級,設軍功制。韓非,法家之集大成者,以法治國,法令頗嚴。

擴充套件資料:

道家、儒家、法家、墨家簡介如下:

1、道家

道家是中國先秦時期的一個思想派別。代表人物有伏羲、女媧、神農、黃帝、伊尹、許由、巢父、老子、列子、莊子、慎到、楊朱、王詡等。道家以道、無、自然、天性為核心理念。

認為天道無為、道法自然,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無所不容,不所不包,和諧統一等。據此提出無為而治、以雌守雄、以柔克剛等政治、軍事策略,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產,哲學、邏輯、宗教。

天體科學、生命科學、文學語言、醫學、生理學、心理學、化學、生物學、醫藥學、物理學、氣象學、環境學,天文學、地理學、社會學、倫理學、宗教學等。

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化,對中國乃至世界的文化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道教則是我國的宗教之一,東漢是形成,到南北朝是興盛起來。

道教徒尊創立者之一張道陵為天師,因而又叫「天師道」。後又分化為許多派別。道教尊老子為祖教,尊稱其為"太上老君」。

2、儒家

儒家「知天文、識旱澇」(章太炎語),是中國古代最有影響的思想學派。它擔「天下教化之先聲」,有「以一號百」的影響力。所設「六藝」指「禮、樂、射、御、書、數」這六種技能。

於各地積極辦學。亦是維護社會道德、紛亂中凝聚力量的最龐大的文化核心。儒家為華夏文明核心部分,信奉由孔子創立的維護周禮的儒家學說。

孟子、子夏、顏回等後來逐步發展以教化為核心的思想體系。儒家是一個不斷髮展、與時俱進、昂揚向上的學術流派,堪稱民族脊樑。

儒家在先秦時期和諸子地位平等,在秦始皇時"焚書坑儒"受到重創, 在漢武帝為維護**統治"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實施思想鉗制後興起。

3、法家

法家是中國歷史上提倡以法制為核心思想的重要學派,提出了富國強兵、以法治國。法是通過具體的刑名賞罰來實現的。其範圍涉及法律、經濟、行政、組織、管理的社會科學。

涉及社會改革、法學、經濟學、金融、貨幣、國際**、行政管理、組織理論及運籌學等。為後來建立的**集權的秦朝制定各項政策提供了有效的理論依據。

後來的漢朝繼承了秦朝的集權體制以及法律體制,這就是我國古代封建社會的政治與法制主體。法家在法理學方面做出了貢獻,對於法律的起源、本質、作用以及法律同社會經濟、時代要求。

國家政權、倫理道德。風俗習慣、自然環境以及人口、人性的關係等基本的問題都做了**,而且卓有成效。

法家主要代表人物有管仲、商鞅、申不害、韓非子、李斯、桑弘羊、王叔文、王安石、張璁、張居正、嚴復、梁啟超等。

4、墨家

家是中國古代主要哲學派別之一,約產生於戰國時期。創始人為墨翟。墨家是一個紀律嚴密的學術團體,其首領稱矩子,其成員到各國為官必須推行墨家主張,所得俸祿亦須向團體奉獻。

墨家學派有前後期之分,前期思想主要涉及社會政治、倫理及認識論問題;後期墨家在邏輯學方面有重要貢獻。

儒家,道家,法家,墨家思想各是代表哪個階

歷史老師告訴你 春秋戰國時期,道家代表沒落的奴隸主貴族利益。儒家,法家代表新興地主階級利益。墨家代表市民階層利益。儒家,道家,法家,墨家思想各是代表哪個階級的利益的 儒家 其思想核心是 仁 仁 即 愛人 他把 仁 作為行仁的規範和目的,使 仁 和 禮 相互為用。代表階級利益是帝王。道家 子 老子 在...

儒家,道家,法家的主要思想有哪些

儒家以四書五經為主,推崇周禮,講仁政,西漢加入天人合一思想,宋明理學加入了佛道兩家的思想 道家講無為,就是不要瞎折騰,不要你爭我奪,社會就安定。後方士依道家經典建立了道教,道教和道家不是傳承關係。法家的思想出自儒道兩家,提倡制度創新,富國強兵,但改革阻力較大,手段比較激進 百家爭鳴中的儒家 道家 墨...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和兵家政治思想分別是什麼

儒家儒家是戰國時期重要的學派之一,它以春秋時孔子為師,以六藝為法,崇尚 禮樂 和 仁義 提倡 忠恕 和不偏不倚的 中庸 之道,主張 德治 和 仁政 重視道德倫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養的一個學術派別。儒家強調教育的功能,認為重教化 輕刑罰是國家安定 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張 有教無類 對統治者和被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