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社會的老師沒有教學經驗,於是向其他有經驗的老師學習或模仿

2021-05-10 21:29:57 字數 4944 閱讀 7097

1樓:匿名使用者

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感到較輕鬆的,效果又好的就是適合自己的

2樓:匿名使用者

要慢慢來 不會一口吃個胖子

有位老師通過借鑑你的教學經驗,模仿你的課堂模式,得到了提高並超越了你,此時,你怎麼辦

3樓:匿名使用者

學習交流的目的,就是要你超我趕共同前進,共同提高,促進課堂教學質量。別人學習了你的好方法,又有所提高很正常,應該為之高興,迎頭趕上,這才是正確的做法。

4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我由衷地為同事高興,因為他借鑑了我的課件,說明他是善於學習的,說明我的課件至少能給他一定的幫助。

其次,我會同這位老師溝通交流,跟人家學習方法,看看哪方面適用自己,可以去借鑑學習。

另外,我會課下和同學們做交流,讓同學們說一下,喜歡這位老師哪些方面,看看自己缺少哪些方面,好朝著這些方面去努力的改正。

再次,我會總結和反思自身的不足,看看是上課方法方式上有問題,還是語言表達等方面出現問題。

最後,我會發現不足,要及時改正,努力練習,爭取下一次講課也達到這位老師的那種效果。

5樓:炒黃豆好得多

報復就是他對她唯一的感情……

如何形成教學風格

6樓:匿名使用者

教師如何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如何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呢?這需要從教師從事教學活動的相關能力與因素中加以整合分析,從戰略性的高度加以**。

(一)豐富的經驗積累和深刻的理論準備

教學風格既不會與生俱來,也不會無緣無故地突然形成。青年教師追求教學風格的前提,就是刻苦鍛鍊教學基本功。江蘇省泅洪縣育才實驗學校小學部高階教師張林老師從教的前五年一直住宿在學校,以保證有足夠的時間熟悉學生、熟悉教材。

正是在這幾年裡,他用心鑽研、刻苦實踐,為後來的教學打下了堅實基礎,為個人風格的形成創設了良好條件。所以說,教學風格是教師大膽實踐、勇於探索、長期教學經驗積累的結果。同時,教學風格的形成也離不開教育科學理論的指導。

蘇聯著名教育學家馬卡連柯說過:「教育學是最辯證、最靈活的一門科學,也是最複雜、最多樣化的一種科學。」斯坦福大學教授蓋奇認為,教學的最高境界可進人藝術之境,但必須有其堅實的科學基礎,而想真正瞭解教學或成功地從事教學的人,必須精通教學的理論和規律。

因此,要形成教學風格,教師必須首先掌握教育科學理論,辯證靈活地運用教育科學理論來指導自己的實踐,而不能硬搬教育科學中的條條框框。教學風格既不會光顧那些對教育科學理論一知半解、自以為是的人,也不會青睞那些不知教育科學為何物的「教書匠」。

(二)樹立教學激情,熱愛學生

激情是一切藝術風格之母,因為藝術最本質的東西是以情感人。一個學富五車、才高八斗的人,如果對教學不感興趣,也難以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因為,興趣是人們力求認識某種事物和從事某種活動的意識傾向,它表現為人們對某種事物、某項活動的選擇性態度和積極的情緒反應。

任何一種興趣都是對某種事物有所認識或參與了某種活動,體驗到情緒上的愉悅後發生的。所以,興趣可以使人滿腔熱情地從事各種實踐活動;可以豐富人的知識,開發人的智力。沒有興趣的活動,是不可能產生激情的。

精湛高超的教學藝術是優秀教師用生命的熱情和對事業的執著創造的。教學藝術是一種塑造人的藝術,從事教育者與其他藝術家一樣,要有一種感動人心的魅力,使受教育者如沐浴在春風中而潛移默化。要達到這種境界,需要教學工作者對所從事的事業有一種積極的獻身精神,以極大的熱情鑽研教學藝術,孜孜不倦,精益求精。

雖然教師的教學風格特點各有不同,但各種風格所體現出來的教師的敬業精神卻又有驚人的相似之處。教師的工作物件是學生,只有熱愛自己的學生,才能從內心深處迸發出一種強大的力量。對學生誠摯深厚的愛,是教師出於一種對祖國負責,對人民負責,關心下一代健康成長的高尚無私的理性之愛,也是教學風格形成的重要條件。

因此,教師只有把教學作為一種藝術性的事業來認識和追求,才能享受到教書育人的樂趣,而這種樂趣又會強化教師對教學藝術的追求,這就形成了樂教過程中的良性迴圈。可以這樣說,一個教師如果沒有「樂教愛生」的精神,就不可能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三)樹立知己意識,發揮個人優勢

wk_ad_begin();wk_ad_after(21, function(), function());

知己,就是要有清醒的自我意識。不僅要認識外部世界,而且還要認識自己,認識自己和外部的關係,認識自己在事業中所處的地位、作用以及評價自己行為的物件。它通過自我體驗、自我分析、自我評價,達到自我控制和自我調節的目的。

比如,要比較清楚地瞭解自己屬於哪一種氣質或哪幾種氣質的綜合。因為不同氣質的教師由於情感和活動強弱、快慢不一樣,教學上表現出來的個性風格也就有較大的差異。例如多血質的教師上課如同演講,手舞足蹈,眉飛色舞,抑揚頓挫,富有感染力,融語言、表情為一體。

但缺乏毅力和耐心,對基礎差的同學不能很好地去輔導和教誨。膽汁質的教師上課時情感起伏較大。興致高時,如滔滔江水;興致低時,冷若冰霜;愛時如火如茶,恨時只想把調皮、搗蛋者痛罵一頓。

膽汁質的教師教學能力強,有魄力,但脾氣暴躁,自制力差,激情不易控制,常常影響教學效果。茹液質的教師上課慢條斯理,以理服人;善於提問,啟迪思路;富有耐心,性情隨和;深人淺出,循循善誘;講究板書,條理分明。但反應較為遲鈍,行為拘謹,碰到意外事情優柔寡斷,瞻前顧後,缺乏教學機智。

抑鬱質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常常按部就班,細緻平穩,缺乏表情,舉止遲緩,照本宣科。但他們往往理論修養較高,看待問題往往能一針見血,為人老成持重,辦事有條不紊。不同的氣質體現不同的個性特點,因而分別適合於創造不同的教學風格。

作為教師,在教學藝術探索的道路上,應從自己的實際出發,揚己所長,發揮優勢,獨闢蹊徑。這就要求教師必須瞭解自我,瞭解自己那些異於別人的生理特點、能力系統、思維品質、個性傾向等。只有把自己的性情和教學統一起來,使兩者達到和諧發展,才能做到教學上的收放自如,才能有風格形成的沃土。

正如美國的克萊德·e·柯倫在其名篇《教學的美學》中所指出的:藝術性的東西,就是把技能和感情以一種特殊的方式結合起來,使創造的成品賦有一種美。而美國教育家弗雷塔科更進一步指出:

「只有當教師擁有教育過程中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尋找自己道路的時候,教育才可能成為藝術,才會有高質量。」所以,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必須注意到自己的個性特徵,並把個性因素滲透到教學活動中去。

(四)模仿、學習與創新相結合

形成成熟的、具有個性化特徵的教學風格,單憑自己的教學經驗是遠遠不夠的。魯迅先生說過,如果單憑自己的經驗,「一條暗衚衕,一任自己去摸索,走得通與否,大家聽天由命」。對絕大多數教師而言,沒有一個模仿學習的程序,獨創幾乎是不可能的。

因為人類心理中的聯想、類比,從科學意義上說就是思維的模仿。科學上的仿生也可以說是模仿帶來的創造。可見,模仿並不必然導致沒有創見。

恰恰相反,模仿往往誘發創見,因為任何一個有主體意識的人,其模仿決不會也不可能像影印機。所以,關鍵在於辯證的模仿。

其一,「取法乎上」,得其精髓。對成熟的教學風格要有鑑賞力,因為教學風格的內部結構是多層次的。

其二,模仿要適合自己的條件。國畫大師齊白石有句名言:「學我者生,似我者死!」,說的就是模仿要得法,不要照搬。因為最好的方法,在某種情況下可能是最壞的方法。

其三,不拘一家,博採眾長。不同的教學風格有各自不同的特點,在使用上也是各異的。因此,去粗取精,適當運用,一模仿才能做到恰當。

學習他人的經驗是為了更好地創新,教師在教學中要敢於「走自己的路」。既要虛心向他人學習,博採眾長,為我所用,又要根據自己的特點大膽探索、創新,獨闢蹊徑,獨樹一幟,切忌邯鄲學步,故步自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必須超越簡單的模仿,那種「依葫蘆畫瓢」的做法,只能適得其反,弄巧成拙。

由此可見,現代教學反思的新理念有助於推進教師由教學經驗、教學中的模仿行為走向教學的獨創,融會貫通,最終達到教學風格藝術境界的水平,』實現教學實踐的提升與超越。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認為:教師的成長=經驗十反思。

經驗是人們在實踐活動中所形成的對客觀事物的感性認識。教學反思,一般是指行為主體立足於自我以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為及其情景的能力。教師的反思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以自我行為表現及其行為之依據的「異位」解析和修正,進而不斷提高自身教育教學效能和素養的過程。

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滿足於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那麼即使有20年的教學經驗,、也許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複。善於從經驗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則就不可能有什麼改進,永遠只能停留在一個新手型教師的水準上。

教師證怎麼備考

7樓:天使之翼

搞好考前複習,是教師資格考試取得好成績的一個重要因素。考前複習實質上就是重新學習已學過的知識、技能,從而鞏固地掌握知識技能,培養能力。將所學知識進行復習,無異於炒「冷飯」,掌握一些複習的策略和技巧是大有須要的。

做好考前複習能夠幫助各位考生更有保障的通過考試。所以提出以下分析建議:

在考前複習階段,常有一些參加考試的考生反映:自己想複習,也有時間學習,只是一拿起書本就犯困,並伴有厭倦、煩躁的情緒。這是複習迎考過程中產生心理疲勞的具體表現。

心理疲勞不像生理疲勞那樣可以通過補充能量和休息恢復正常,它的消除主要靠心理調節來實現。為此,考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要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學習就像從河裡抽水,動力越足,水流量越大。動力**於目的,只有樹立正確的學習目的,才會產生強大的學習動力。許多考生的經驗教訓表明,學習目的明確與否,學習的動力有多大,對心理疲勞的影響極其巨大。

其次,要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興趣的形成與大腦皮層的興奮中心相聯絡,並有伴有愉快、喜悅的積極情緒體驗。而心理疲勞的產生正是大腦皮層抑制的消極情緒引 起的。因此,培養自己的學習興趣,克服心理疲勞的關鍵所在。

有了興趣,學習才會有積極性、自覺性、主動性,才能使心理處於一種良好的競技狀態。

第三,要注意學習的多樣化書本學習本身就是枯燥單調的,如果多次重複學習某門課程或章節內容,易使在腦皮層產生抑制,出現心理飽和,產生厭倦情緒。所以學員不妨將各門課程交替起來進行復習。

另外,如果交替學習各門課程仍不能消除心理疲勞,就應該考慮暫時停止學習。因為此時學習不但沒有效果,反而加重了心理疲勞。這些時候,學員不妨停止複習,或聽聽**、做有氧運動,對心理進行調節,這樣對於消除心理疲勞也是非常有益的。

綜合以上的建議,希望各位考生在考試前做好學習準備,通過有計劃的安排學習,採取正確的學習方法,相信各位考可通過考試。

剛出社會朋友都沒有怎麼辦,剛出社會一個朋友都沒有怎麼辦?

1 看了你的表述,我覺得你是一個明顯被長達16年應試教育侵蝕已久的人,而且看得出你在大學4年可能也沒有參加什麼社團去鍛鍊下自己的交際能力。2 首先你要正事自己的地位。你的本科是不會白讀的,你跟沒讀過本科的人暫時沒有明顯差距,或者他們的狀況暫時比你好,是基於大家都還年輕,還有青春飯可以吃,所以他們有鄙...

本人今年22歲,剛出社會不到2年,現在沒有工作前途感覺一片迷茫,誰能告訴我現在該怎麼走,該做些什麼

先想明白你自己究竟要過什麼樣的生活,通過什麼途徑可以實現,自身條件有沒有能力實施,若沒有,怎樣能改變,然後全力以赴去做唄!先找份工作幹著,看看是否喜歡。當你再工作的時候,會接觸很多行業,慢慢就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重新認識自己,不為工作而工作。自己想成為一位什麼樣的人?能力夠不夠?性格是否適合?能...

我是剛進入社會的學生,沒有什麼社交經驗,請問人出去打工,不要人帶著,能養活自己嗎

你男孩女孩?記得任何時候,人都是要合群的。到一個地方,就會有個圈子。平時說話做事不要太自私,會有合得來的朋友的。只要平時注意安全,不要輕信他人,應該沒問題。不要被騙 找個工作應該沒問題的。社交煩惱 同學,太顧及別人的感受那麼你是為別人而活的嗎?脖子長有什麼大不了的,沒有必要低頭啊,你是鴕鳥嗎?沒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