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叫什麼魚,這是什麼魚?

2021-05-27 16:49:14 字數 5696 閱讀 2547

1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bai死掉的河魨。具體介紹如下:

du河魨zhi(tetraodontidae;puffer fishes),為硬骨魚綱

dao魨科魚類的統稱,俗稱河內豚。另有容「氣泡魚」、「吹肚魚」、「河豚魚」」、「氣鼓魚」(江蘇、浙江)、「乖魚,雞泡」(廣東)、「雞抱」(廣東)、「龜魚」(廣西)、「街魚」(用閩南話讀)(福建)、「蠟頭」(河北)、「艇鮁魚」等稱呼。古時稱「肺魚」。

部分河豚魚筋肉、皮、卵巢均有毒,不可食用。

河魨為暖溫帶及熱帶近海底層魚類,棲息于海洋的中、下層,有少數種類進入淡水江河中,當遇到外來危險時使整個身體呈球狀浮上水面,同時**上的小刺豎起,藉以自衛。常見的有紅鰭東方魨(takifugu rubripes)、暗紋東方魨(t.fasciatus)、黑鰓兔魨(lagocephalus inermis)、凹鼻魨(chelonodon patoca)、黑斑叉鼻魨(aronthron nigropunctatus)等

這是什麼魚?

2樓:匿名使用者

我們這叫三道鱗 也叫框竟魚 也就是鯉魚的一種

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硬骨魚綱,鯉形目,鯉科,鏡鯉屬

這種鯉魚個大體肥,而且肉質非常鮮美,魚刺適中,只有靠近鰭的兩側和中間靠近尾部的地方有鱗,而且中間的磷也只有三片.

是從原西德引進的品種,經過黑龍江水產研究所20多年的系統選育,已選育出

三道鱗相簿(5張)

適於我國大部分地區養殖的德國鏡鯉選育系。選育系最顯著的特點是比原種在抗寒、抗病等方面有很大的提高。

德國鏡鯉體形較粗壯,側扁,頭後背部隆起,頭較小,眼較大,體表鱗片較大,沿邊緣排列,背鰭前端至頭部有1行完整的鱗片,背鰭兩側各有1行相對稱的連續完整鱗片,各鰭基部均有鱗,個別的個體在側線上見有少數鱗片。側線大多較平直、不分枝,個別個體的側線末端有較短的分枝。體色隨棲息環境不同而有所變異,通常背部棕褐色,體側和腹部淺黃色。

德國鏡鯉性成熟年齡雌魚3~4齡,雄魚2~3齡。繁殖水溫17~25℃,最適水溫19~22℃。

3樓:匿名使用者

這麼大的魚還是第一次見

4樓:匿名使用者

德國裸鯉——清江框鯉魚

三道鱗鏡鯉,還是保留部分魚鱗的。

5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是沒有鱗的鯉魚,也叫鏡鯉,是德國引進的鯉魚品種啦。放心的吃

6樓:邢文彬景伯

月鱧(channa

asiatica)屬鱸形目,攀鱸亞目,鱧科,鱧屬。俗稱:廣東稱:七星魚、山花魚、山斑魚、點秤魚、秤星魚、星光魚;廣西稱:星魚、張公魚。形態如斑鱧。

7樓:巢文賦愛蕊

帕氏刺隆頭魚,acantholabrus

palloni (risso,

1810)

,隆頭魚科刺隆頭魚屬的一種魚類。體長可達24釐米,分佈於東大西洋區,從挪威至加彭海域,包括地中海、亞德里亞海。棲息在沿海沙底質、岩石海域,深度30-500米。以無脊椎動物為食。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無危(lc)

8樓:蟻芷文史星

鮁魚?鮁魚也叫馬鮫。鮁科,鮁魚體長而側扁,體色銀亮,背具暗色條紋或黑藍斑點,口大,吻尖突,牙齒鋒利,游泳迅速,性情凶猛,一般體長260—520毫米,大者可達1米以上、重20千克以上,分佈於北太平洋西部,中國東海、黃海、渤海均產之。屬暖水性中上層魚類,常結群作遠端洄游。

以中上層小魚為食,夏秋季結群洄游,部分進入渤海產卵,秋汛常成群索餌於沿岸島嶼及岩礁附近,為北方經濟魚之一。

9樓:象夏菡赤白

菩薩魚的別名:中國鬥魚(中國現代比較統一的魚名-中國鬥魚)、叉尾鬥魚、天堂魚、鬥魚,花蝶魚,錢爿魚,蝴蝶魚、火燒板。

10樓:彌唱月竇歡

答: 龍利魚也叫踏板魚、牛舌魚,鰨目魚、龍半滑舌鰨。個頭碩大的龍利魚,有男人的肩膀那麼寬,個頭也有女孩子的身高那麼高。龍利魚肉質細嫩營養豐富、屬於出肉率高、味道鮮美的優質魚類。

11樓:孛飛飆冠愷

羅非魚,俗稱:非洲鯽魚,非鯽、越南魚、南洋鯽等。原指以莫三比克為模式產地的口孵非鯽屬魚類物種:莫三比克口孵非鯽(學名:oreochromis

mossambicus),現為慈鯛科非鯽屬及口孵非鯽屬等屬數種魚類的共同俗稱;英文裡統稱為tilapia。現在它是世界水產業的重點科研培養的淡水養殖魚類,且被譽為未來動物性蛋白質的主要**之一。通常生活於淡水中,也能生活於不同鹽份含量的鹹水中,也可以存活於湖,河,池塘的淺水中。

它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在面積狹小之水域中亦能繁殖,甚至在水稻田裡能夠生長,且對溶氧較少之水有極強之適應性。絕大部分羅非魚是雜食性,常吃水中植物和碎物。

12樓:望桂花鈄俏

學名∶channa

striatus

馬來文名

∶haruan、aruan、ruan、taman

paya。

英文名∶striped

snakebead。

俗名∶班魚、鱧魚。

別名:黑魚、財魚、烏棒、斑魚、蛇頭魚、孝魚、默頭魚等。

生魚是鱧科魚類中個體大、生長快、產量和經濟價值較高的名貴淡水經濟魚類。

一、生魚的經濟價值

生魚是鱧科魚類中個體大、生長快、產量和經濟價值較高的名貴經濟魚類。生魚的地方名有:黑魚、財魚、烏棒、斑魚、蛇頭魚、孝魚、默頭魚等。

生魚為經濟價值較高的淡水魚類,是一種營養全面、肉味鮮美的高階保健食品。

生魚骨刺少,可食率63%。在我國南方地區,尤其是在兩廣和港澳地區,生魚一向被視為病後**和體虛者的滋補珍品。廣東馳名的「生魚葛才湯」甚為廣大群眾所喜愛。

生魚適應能力強,生長迅速,運輸方便,近年來隨著國內養殖業的發展和國外**的需要,生魚漸成為產銷兩旺的特種養殖品種,生魚的養殖技術已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和重視。

二、生魚的生物學特性

生魚屬硬骨魚綱、鱸形目、攀鱸亞目、鱧科、鱧屬。目前我國養殖的主要品種有烏鱧、斑鱧及其雜交種,而生魚即為它們三者的俗稱。

13樓:寶工緱半蕾

商品名特藍斑馬和閃電王子雜交的

俗稱雜鯛,那邊幾條金魚作為它的沙包不錯。

14樓:緱鬆陸德宇

紅鯽魚又名金鯽魚。它是紅黃鯽魚在人工飼養時發生變異而形成的品種,是金魚最古老的一個品種。

15樓:藺富貴扈培

呵呵,很明顯是黑魚啊。這魚要扒皮吃(皮太硬了)。扒皮後作生魚片可以。沸騰魚也可以。

16樓:潭清安董丁

「【非洲牛蛙】的特徵:巨大身軀。幼體階段:體長3cm~9cm。成體階段:體長10cm~20cm。」

「24-36度的氣溫內都可以存活。幼體可投喂喂:蟋蟀或小魚,成體可投喂:小白鼠。」

17樓:歷懷雨行茶

這是七星魚,學名叫做月鱧魚,生活在我國廣東,福建以及越南,菲律賓等地,七星魚跟攀鱸魚是近親,當水塘幾乎快要乾涸的時候,能打洞鑽到地下生活。這種魚比較愛吃動物性飼料,屬於肉食性魚類!現在已經在國內進行淡水養殖,七星魚的肉味鮮美,含有各種人體所需的維生素和蛋白質!

18樓:賴生韓香彤

大菱鮃,屬於硬骨魚綱,鰈形目鮃科,英文名turbot,俗稱歐洲比目魚,在中國稱「多寶魚」、「瘤棘鮃」。原產於歐洲大西洋海域,是世界公認的優質比目魚之一。

原產於大西洋北部、黑海和地中海的海洋或半海水海域。原產北大西洋及其鹹淡水交界地區,是名貴的食用魚。2023年由中國黃海水產研究所從英國引進,2023年大規模秒鐘生產獲得成功後,在北方沿海推廣養殖,成為海水養殖的重要物件。

19樓:巢醉冬脫旎

紅腹食人鯧的詳細資料。別名:納氏鋸脂鯉,紅腹食人魚,水虎魚

這叫什麼魚?

20樓:匿名使用者

如圖    , 鮋魚   俗稱「虎頭魚」       學名

鮋科     scorpaenidae      鮋屬    scorpaena   魚類  (具體哪種不知)  

下圖為       伊豆鮋      scorpaena izensis (裸胸鮋)

體長橢圓形,側扁,頭大,棘稜發達,頂骨部有一深凹或橫凹溝。眼下稜有或無,眶前骨後端突起不彎向前方,頭部和側線上常有皮瓣,口大,顎骨有齒,體被櫛鱗,頭部無鱗,胸、腹鰭基底前方和胸部有或無小圓鱗。

分佈於中國、朝鮮、日本沿海等,屬於近海底層小型魚類。其多棲息於沙石以及岩礁和珊瑚叢中。

21樓:巨齒鯊

褐菖鮋sebastiscus marmoratus,為我國雷州半島以東沿海一帶習見魚類。分佈於北太平洋西部。我國產於南海、東海、黃海和渤海。

暖溫性底層魚類。棲息於近岸岩礁海區。大者可達300多毫米。

卵胎生。

頭部背面具稜棘。眼間隔凹深,較窄,為眼睛的一半。眼眶骨下緣無棘;眶前骨下緣有一鈍棘。

上下頜,犁骨及顎骨均有細齒帶。背鰭鰭棘12根;胸鰭鰭條常為18根。體側有5條暗色不規則橫紋。

本魚棲息於岩礁區,為卵胎生魚類,以魚類、甲殼類為食,通常固著一處等待獵物上門。

22樓:匿名使用者

這叫大眼紅魚也叫大眼鯛魚,名字蠻多的

23樓:工地神機抹牆機

超市有呀 你去找找看 忘記叫啥了

這叫什麼鳥?

24樓:覀覀覀瓜瓜瓜

這鳥叫燕雀。

簡介:燕雀(學名:fringilla montifringilla)屬小型鳥類,體長14-17釐米。

嘴粗壯而尖,呈圓錐狀。雄鳥從頭至背輝黑色,背具黃褐色羽緣。腰白色,頦、喉、胸橙黃色,腹至尾下覆羽白色,兩脅淡棕色而具黑色斑點。

兩翅和尾黑色,翅上具白斑。雌鳥和雄鳥大致相似,但體色較淺淡,上體褐色而具有黑色斑點,頭頂和枕具窄的黑色羽緣,頭側和頸側灰色,腰白色。除繁殖期間成對活動外,其他季節多成群,尤其是遷徙期間常整合大群,有時甚至叢集多達數百、上千只,晚上多在樹上過夜。

主要以草子、果食、種子等植物性食物為食,尤以雜草種子最喜吃,也吃樹木種子、果實。分佈於北歐、亞洲、從挪威到勘察加、南歐、中國等地。

生活習性:

1、遷徙:燕雀在中國主要為冬候鳥和旅鳥。

2、食性:主要以草子、果食、種子等植物性食物為食,尤以雜草種子最喜吃,也吃樹木種子、果實、植物嫩葉、小米、稻穀、高粱、玉米、向日葵等農作物種子,繁殖期間則主要以昆蟲為食。

3、習性:除繁殖期間成對活動外,其他季節多成群,尤其是遷徙期間常整合大群,有時甚至叢集多達數百、上千只,晚上多在樹上過夜。由於啄食農作物,對農業有一定害處。

但繁殖季節也吃昆蟲,對森林有益。該鳥易於馴養,亦可作為觀賞鳥,也可以作為表演用鳥。

4、叫聲:悅耳的鳴聲由幾笛音的音節接長長的zweee聲或下降的嘟聲。叫聲為重複響亮而單調粗喘息聲zweee。也發出高叫及吱叫聲。飛行叫聲為chuee。

這叫什麼花

25樓:植物網

拍得不是很清楚,感覺有點像玉簪

玉簪(學名:學名:hosta plantaginea (lam.

)aschers)又名白萼、白鶴仙。為百合科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頂生總狀花序,著花9~15朵.花白色,筒狀漏斗形,有芳香,花期7~9月。

因其花苞質地嬌瑩如玉,狀似頭簪而得名。碧葉瑩潤,清秀挺拔,花色如玉,幽香四溢,是中國著名的傳統香花,深受人們的喜愛。

這叫什麼魚,這叫什麼魚?

如圖 可能是 墨頭魚 不一定對 學名 鯉科 cyprinidae 墨頭魚屬 garra 魚類 具體哪種不知 俗稱 火柴頭 癩鼻子魚 崩鼻牛 墨魚喜歡棲息在水流湍急 水底多岩石的環境,常以肉質的吸盤吸附在水底石塊上,屬底棲性魚類。它以著生藻類 植物碎屑以及沉積在岩石表面上的有機物等為食,有時也食少量水...

這是什麼魚?怎麼吃呢,這叫什麼魚啊??怎麼吃啊????

這麼大的魚還是第一次見 剝皮魚學名叫綠鰭馬面魨,又叫馬面魚,潮汕俗名 迪仔 剔皮魚在上海和閩浙一帶稱橡皮魚,在北方稱豬油 皮匠魚 麵包魚 燒燒角。剝皮魚是一種溫暖性近底層魚類,主要分佈於我國東 南 黃 渤海,朝鮮和日本,也見於南非。不僅產量高,而且魚汛比較集中,其主要汛期在2月上旬至5月下旬。目前以...

請問一下這叫什麼魚呀請問一下,這叫什麼魚?學名叫什麼?

你問的這個問題,朋友們,請問一下這是什麼魚啊?怎麼煲湯好啊?謝謝!應該是一般稱為豆腐魚,當然也是有學名的可以搜一下,這個用不著煲的,一煮就熟了湯快好的時候放進去就行。沒見過有這樣的魚,能不能 幾張清晰的 啊。龍頭魚,這種魚肉軟嫩,很鮮美。可以加點耗油 蔥,用薯粉抓勻,熱水下鍋煮一會兒就可以出鍋了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