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是自私無道德的,卻為何崇拜善良無私

2021-05-01 05:37:08 字數 4771 閱讀 5855

1樓:白羊baby周先生

也有善良的一面吧 善良畢竟是好的品質 善良會給人好的感覺 之所以崇拜 是因為 善良比較不容易做到

2樓:菲菜吵薄荷

其實還有種說法,強者同情弱者,稱為善良

3樓:可樂_尼諾

請問你希望你每天都被吊打被折磨嗎?不想,那需要什麼,需要一個和平的世界。

崇拜善良本就是人性的需求。就是像物理中光的波粒二象性。為什麼人性只能有一種,為什麼不能既是這一種,也是那一種。思想太狹隘,你想這個沒用

4樓:匿名使用者

人性本身就有一個開關,那個崇拜人性至善無私的開關,儒家發現並開發過!(是內向型,神聖性的。樓主說的是功利性,外向型。

也就是說,人本身有理想化,追求實現善來成就自己建設理想家園的衝動)答者你說過很多神學,但是不妨可以看看儒家,開發人性最成功的不是宗教,而是......儒學。我說出來你也許不相信,那種成全別人,成就自己的模式,就是儒學建立的。

某些xx主x藝藉助的就是這種模式上位的(忽悠了很多那種人拋頭顱灑熱血,那種人一旦錯了,他們就死不認錯。也算是儒家制造的畸形了。真實案例請參考:

某友x鄉)。

儒學缺少範他性,客觀上的正義博愛那些,儒家只有一半有用。

什麼是人性?人性的概念

5樓:匿名使用者

人性定義大綱

看了n多關於「人性」的說法,思考後得出我的看法:

關於人性的說法、著作、論斷很多,大都把「人性」說的天花亂墜,深奧無比;甚至為了附會別的什麼「思想」、「主義」,故意歪批。

關於人性的胡言亂語更多,最氣人的,別人問他什麼是人性,他回答一堆關於人性的善、人性的惡、就是不說人性的定義。

我認為,人性只是人們為了闡述人和周圍(特別是人和人之間的關係)的關係創造出來的概念,是人群的一種外在共同表達基礎。人性不是物質層面的客觀存在,而是精神層面的客觀存在,因而人性屬於唯心論的研究範圍。

這裡特地說明:唯物論和唯心論是解釋世界互不可缺的兩個偉大學說。有了這個基礎,對人性的理解才可以變得比較簡單,比較易懂:

1. 人性是人群(或同類人)在自然界和社會裡的一種共同表達,包括生物學的、動物學的、資訊傳播等自然特徵,也包括凝聚各種人際關係的社會特徵。

2. 個人不依人性而存在,人性依人群而存在。因為存在個體差異,每個人的個性表達不會完全符合所在人群的集體表達,所以個性不是人性,個性產生行為習慣;而一群人裡所有個體表達的共同部分,即為人性。

3. 把人置於不同的情境裡,就會有一些不同的表達內容。比如作為家庭成員的人性表達和在工作單位裡的人性表達,肯定有所不同。

4. 在不同情境里人性表達的共同部分,或者說大多數人認可和力行的表達,就是當時當情境的規範表達,可以被解釋為道德,道德產生行為準則。

5. 作為個體的人,人性表達是首先產生的衝動。這個衝動可能指導後續的行為,也可能被放棄而實施另外的行為。

一方面,個人應該充分認識所在群體和所處情境的道德規範表達,用來修身養性,提高自我,產生正確合理的行動;另一方面,不能強求每個人在每件事上都按照衝動去行為,例如不能要求兒童去冒險救人。

題外:1.馬克老思說「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這句話因其唯心色彩濃厚,雖有失片面,但還未離譜;但恰恰因其片面,被惡意用於階級分析理論。

題外:2.個性是人類社會繽紛燦爛的精神存在,也是人和人類社會不斷進步的前提。研究人性和道德,不是為了消滅個性,而是為了昇華個性,否則,人性和道德對人的規範就無異於**。

題外:3.面對一個實施了某項錯誤行為並對別人造成了傷害的個人,不應該武斷地斥責他「喪失人性」,也許他只是偶然放棄了道德衝動,選擇了他認為「合理」的行為;但對於一個總是實施了錯誤行為並對別人造成了傷害的個人,就應該判定他的人性缺失,因為眾人都會懷疑他是否曾經產生道德衝動;但對於一個一貫實施犯罪行為的群體,必須判定他們集體喪失了人性或者是一個沒有人性的集體,而不必去逐個確認其中的個人如何,例如日本軍隊**中國平民。

6樓:匿名使用者

當有一天,你覺得不再愛任何人的時候,尤其是你的爸爸媽媽,做了壞事不覺得害怕和愧疚的時候;你就和沒人性的軀殼很接近了。而最鍾,殺人時感覺象吃飯一樣自然的時候,就是完全丟了人性的時候了。至於人活著圖了啥,不為自己,也不為別人,只是因為正好是個人而活著。

如果你是一隻貓,你做的也只是貓該做的事。當然了,作為現在地球生物世界比較拽的我們來說,並不一定要遵守本分的。至於是該服務別人,還是自私一點,這個沒有唯一的答案。

關鍵是自己的選擇。偉人不是每個人都能模仿的,反過來,他們也無法模仿你。

做自己,就是這樣。人就該這樣。

人性,顧名思義,指人的本性。人性有兩種含義,一種含義是作為中性詞,在中國文化中,對人的本性,有人性本善論的觀點,以儒家孟子為代表,也有人性本惡論的觀點,以儒家荀子為代表;一種含義是指作為人應有的正面、積極的品性,比如慈愛、善良,類似於英文中的humanity。通常所說的人性,以後一種涵義居多

人性就是指人天生就具有的本性,即只要是人所具有的屬性都可以是人的本性.

1、在一定的社會制度和一定的歷史條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

2、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性。

表面上這個定義沒有問題,但我覺得還沒有準確的表達人性的定義:

第一層意思:人性是人的本性或本能。沒錯。

但說「人性」是在「一定的社會制度下形成」,卻為「人性」打上了「意識形態」的烙印,認為「人性」是後天形成,這是不對的,違背了「人性」是先天的客觀的這一原則。正因為連《現代漢語詞典》都混淆了人性的定義,難怪有人把「人性」等同於「道德」了。我覺得,第1條可改為:

「人性是人在進化過程中形成的,使「人」作為一個種族區別於其它「動物」種族的一種特有的本性或本能」。有「人性」一說,與此對應的,就有「獸性」一說。

第二層意思:人性是感性與理性的結合。「人」與「動物」(人也是動物,這裡的動物是特指)的最大區別就是人類會思考,具有理性(動物是否也會思考?

這一點不好說,我傾向人比動物更會思考,後面會講)。「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會思考,有思維,有理性,是「人性」區別於其它「獸性」的最重要的特徵。請注意《現代漢語詞典》的定義,「正常的感情」,此定義又有點把「人性」狹義化,什麼是「正常的感情」?

什麼是「不正常的感情」?「不正常的感情」是不是就歸於「獸性」?

這裡又引出了「人性與獸性」,「廣義人性」與「狹義人性」的區別。

我認為,廣義的「人性」包括「人性」(狹義的人性)和「獸性」,人本來就是動物,根據上面講的人性的第二層含義,即人性包括感性和理性。那麼,「獸性」偏向感性,「人性」(狹義的人性)偏向理性。廣義的「人性」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惡」的一面,可謂是「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所以,才有了狹義的「人性」概念。狹義的「人性」是指人類學會思考後懂得「揚善棄惡」,追求「真善美」的天性,狹義「人性」的基礎是「人的理性」。在這個程度上,狹義的「人性」就等於「真善美」。

狹義「人性」不科學,但它卻有現實意義,因為狹義「人性」能提煉「道德」。

這裡順便也把「道德」的概念提出來,「道德」正**於「狹義人性」,「道德」是人們為了約束人類行為而對「狹義人性」即「真善美」進行主觀選擇後所確立的守則或規範,比如中國傳統的「仁義禮智信」。「道德」不完全等於「真善美」,所以「道德」不等於「狹義人性」,「道德」只能無限的向「狹義人性」靠攏。

有的人把廣義的「人性」簡單的把一剖為兩半,即「人性」(狹義)和「獸性」,把人表現「善」的一面歸納為「人性」,人表現「惡」的一面歸納為「獸性」,「真善美」是「人性」,「假惡醜」是「獸性」,比如「喪失人性」、「獸性大發」。其實,這是給「獸性」栽贓。我認為,廣義的「人性」包括「獸性」,「人性」與「獸性」只有「高低」之分,即「人性」「獸性」更高階,但沒有「善惡」之別,不能簡單以「善惡」區分,如果這樣,那就是所謂的簡單的貼「道德標籤」了。

例如,人們總認為動物就代表貪婪,**,殺戮……把這一切歸於「獸性」,其實「獸性」也有善的一面,我們把「獸性」具體到「狗性」,「豬性」,「虎性」,那麼狗忠誠,豬順從,虎毒不食子。

我前面保守的不敢把「理性」作為人類獨有的特徵。從進化論的角度看,人類是從「非理性」進化到「理性」的,誰也不敢保證所謂的「豬狗牛」等所謂低等動物那一天也具有「理性」,甚至是現在已經會「思考」,只是我們不懂動物語言,無法與它們溝通。現在許多科幻片以及一些科學試驗,不是有這方面的引申嗎?

並且,從生物學的角度,動物都有大腦,都有神經元,人的思考活動本就是神經元運動的過程,所以也不排除動物也會思考,也有理性思維。

回到於加朋老師關於「人性與道德」的論述上來,於加朋老師有「人性是真實的、自然的、永恆的。」論斷,我個人認為是要修正的,因為從進化論來講,隨著人類的不斷進化,「人性」也是不斷進化的,從大時空觀念來看,人性也不「永恆」。於老師另外說「幾千年人類的文明史,人性並沒有發生過絲毫的變化。

」,這我沒有意見,因為「幾千年人類的文明史」在以億計的人類進化史上確實不算什麼,確實很難看出有沒有「絲毫的變化」。

另外,在「人性與道德」這一部分,於老師好像觀點採用的是「廣義人性」即人的本能本性,但論述過程及部分論據卻用的是「狹義人性」,即「真善美」,例如「郭巨『埋兒救母』這種滅絕人性的『孝道』」的例子。這只是建議,希望對於老師有所幫助。

7樓:匿名使用者

對成年人來說男人女人都需要性,也是人的本性

「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泯滅」是什麼意思?

8樓:ying影英音

「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泯滅」是指嚴重違背社會道德規範的行為,徹底拋棄人類善良品性的行為。

嚴重的損壞了社會的風氣,同時也給人性很大的批判。經濟的增長,卻沒有能夠促進人們思想的提升和昇華,反而出現了倒退的現象。

9樓:花花

道德本身是不會淪喪的,人性本身也是不會泯滅的。是人們慾望過度膨脹,致使人性蒙塵,進而辨不明是非黑白,導致「道德」虛設。

道德的淪喪是指嚴重違背社會道德規範的行為。

人性的泯滅是指徹底拋棄人類善良品性的行為。

人性是自私的嗎?請講理由,人的本質是自私的嗎?為什麼呢?怎樣解釋?

自私是伴隨人類進入文明社會而產生的現象。自私在私有制社會發展過程中,曾經起過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很快便暴露出其極大的侷限性。同時要看到,即使在私有制條件下,仍然還有眾多的道德高尚的人們並不是懷著自私的動機去從事社會活動的。不可否認,由於歷史的和現實的原因,在我們今天的社會中還有一小部分人將自私看作自己...

人的本性是自私貪婪的,為什麼人性的弱點自私貪婪

那就讓自己變得更好呀,比較是變優秀的的動力 那是你不自信的表現,每個女人都有她獨特的魅力 但是不是人民幣不是每個人都會看著你想著你,女人要自愛而不是要每個男人都愛 人之本性,你不會用這種慾望 為什麼人性的弱點自私貪婪?貪婪是人的本性。不僅僅是人,自然界生物誰不貪婪,有了貪婪才有動力,整個自然界才會進...

究竟是人性的泯滅還是道德的淪喪,到底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泯滅原段子

一個人性泯滅,道德淪喪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 發怒 發怒 發怒 發怒 發怒 發怒 發怒 發怒 發怒 發怒 急求那句什麼 這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扭曲。一整句完整是什麼,是什麼節目裡面的,急求!這一切的背後是良心的泯滅,還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扭曲。出處 出自 十二套以前的一個節目,叫做 道德觀察 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