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人為什麼在頭頂上燒疤,和尚頭上為什麼要燙9個香疤呢

2021-05-31 09:25:39 字數 5772 閱讀 9276

1樓:匿名使用者

那叫戒疤,表示受過戒.也不是每年一個.是三個,六個,九個或十二個.

關於戒疤,請參考:

《談和尚頭頂上的戒疤》

有的和尚頭頂上有一些經香火燒灼而留下的疤痕,這是漢地佛教出家人的一種明顯的外在標誌,於是很多人都誤認為凡和尚都要燒戒疤的。在一些搬演唐宋時代故事的電影或電視片裡,出現在銀幕或螢幕上的和尚們都煞有介事地「燒」上了戒疤,凡稍有佛教歷史知識的人看了,都感到十分可笑。

其實,佛教是不興燒戒疤的,佛教的戒律中,並沒有在受教人頭頂上燒戒疤的規定。因此,除了漢地的和尚以外,世界各國和中國少數民族的和尚是看不到戒疤的;即使是中國漢族出家人,凡是在宋朝以前受戒的,頭頂上也不會出現戒疤。

元代初年,有一位志德和尚(1235—2023年)曾受到元朝皇帝世祖忽必烈的尊重。他在天禧寺主持傳戒時,規定受戒的人部必須用香火灼燒頭頂和手指,以顯示虔誠信佛的決心。這就是中國漢地僧人受戒時燒戒疤的開始。

2023年12月,中國佛教協會理事擴大會議作出了《關於漢族佛教寺廟剃度傳戒問題的決議》。該決議中說:受戒時在受戒人頭頂燒戒疤的做法「並非佛教原有的儀制,因有損身體健康,今後一律廢止」。

從此以後,新受戒的漢族僧人,頭頂上再也不會有戒疤了。

2樓:匿名使用者

為了酷..頭太光,不好看...得有點裝飾.對吧???

和尚頭上為什麼要燙9個香疤呢?

3樓:宇宙外的三道題

戒疤又稱香疤。指佛教徒為求受清淨戒體而燃香於身上所遺留的疤痕。受戒時燃戒疤又稱『燒香疤』,所燃香疤之數目一般有

一、二、

三、六、

九、十二幾種。在家眾多於受菩薩戒日的前腋、燒戒疤於手腕;出家眾的戒疤多燒於頭頂。關於其起源,依談玄《中國和尚受戒·香疤考證》所述,相傳始於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沙門志德住持金陵天禧寺時,與七眾授戒,燃香於頂,指為終身之誓。

此事逐漸演變成慣例。後世中國佛教徒往往以此表示自己的信心,出家眾之燒戒疤更成為是否受戒的辨識方式。然此並非佛制,且為中國所獨有,並未見於其他國家。

2023年12月,中國佛教協會理事擴大會議作出了《關於漢族佛教寺廟剃度傳戒問題的決議》。該決議中說:受戒時在受戒人頭頂燒戒疤的做法「並非佛教原有的儀制,因有損身體健康,今後一律廢止」。

從此以後,新受戒的漢族僧人,頭頂上再也不會有戒疤了。

有的和尚頭頂上有一些經香火燒灼而留下的疤痕,這是漢地佛教出家人的一種明顯的外在標誌,於是很多人都誤認為凡和尚都要燒戒疤的。在一些扮演唐宋時代故事的電影或電視片裡,出現在銀幕或螢幕上的和尚們都煞有介事地「燒」上了戒疤,凡是稍有佛教歷史知識的人看了,都會感到十分可笑。

其實,佛教是不興燒戒疤的,佛教的戒律中,並沒有在受教人頭頂上燒戒疤的規定。因此,除了漢地的和尚以外,世界各國和中國少數民族的和尚是看不到戒疤的;即使是中國漢族出家人,凡是在宋朝以前受戒的,頭頂上也不會出現戒疤。

4樓:手機使用者

佛語有云:「九九歸

一、終成正果」。在這裡,「九」是最大的,也是終極的,古今人文建築都以之為「最」。要想「九九歸

一、終成正果」,還需要「一四七,三六九」,一步一步往前走。

戒疤又稱香疤。指佛教徒為求受清淨戒體而燃香於身上所遺留的疤痕。其行為根據或系起自於捨身供養之思想,或係為斷除我執。受戒時燃戒疤又稱『燒香疤』,所燃香疤之數目一般有

一、二、

三、六、

九、十二幾種。十二點表示是受的戒律中最高的「菩薩戒」。在家眾多於受菩薩戒日的前腋、燒戒疤於手腕;出家眾的戒疤多燒於頭頂。

關於其起源,依談玄《中國和尚受戒·香疤考證》所述,相傳始於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沙門志德住持金陵天禧寺時,與七眾授戒,燃香於頂,指為終身之誓。此事逐漸演變成慣例。後世中國佛教徒往往以此表示自己的信心,出家眾之燒戒疤更成為是否受戒的辨識方式。

然此並非佛制,且為中國所獨有,並未見於其他國家。

《梵網經》四十八輕戒之第十六條說:「若燒身、燒臂、燒指;若不燒身、臂、指供養諸佛,非出家菩薩。」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六說:「其有比丘發心決定修三摩地,能於如來形像之前,身燃一燈,燒一指,及於身上爇一香炷,我說是人無始宿債一時酬畢。」

又《法華經

5樓:水中應天

僧人受戒後會燃頂供佛,也就是所說的戒疤。但是戒疤不僅僅只限於9個,也有6個12個。這個是根據自己燃頂時候的願力來決定的。

多數是以6代表六度萬行,9代表九品蓮臺,12代表十二大願。當然也有其他的解釋不過多數是以這三個解釋為其根本意義。

燃頂這種行為在佛教經典中並找不到其根據。在某些大乘經典中有關於燃身、燃臂、燃指的介紹獨獨沒有燃頂的介紹與規定。燃頂傳說起源於元朝,在元朝建立後元朝的統治者為了防止敵軍躲進寺院就下令寺院僧人在頭上燃戒疤預防敵軍混在僧人中間。

元朝被推翻後,出家僧人們依然把這個做法保留了下來。新中國建立後,由於這是對身體的一種戕害而且極易產生感染所以國家已經逐漸從不提倡直到禁止了這種行為。

6樓:邢雅韻有河

出家人頭頂上有香疤,並非老方丈的頭頂上是9個,呈正方形,小和尚頭上是6個香疤,是長方形的.戒疤是自己的發心,和數量形狀沒有關係.有的出家人頭頂上有經香火燒灼而留下的疤痕,這是漢地佛教出家人的一種明顯的外在標誌,於是很多人都誤認為凡和尚都要燒戒疤的。

出家人燒戒疤,代表是燃身敬佛,照亮地獄的意思.不過現在已經不提倡燒戒疤了,因為佛制中並沒有在頭頂上燒戒疤的規定。凡是在宋朝以前受戒的,頭頂上也不會出現戒疤。

元代初年,有一位志德和尚(1235—2023年)曾受到元朝皇帝世祖忽必烈的尊重。他在天禧寺主持傳戒時,規定受戒的人部必須用香火灼燒頭頂或手指,以顯示虔誠信佛的決心。這就是中國漢地僧人受戒時燒戒疤的開始。

2023年12月,中國佛教協會理事擴大會議作出了《關於漢族佛教寺廟剃度傳戒問題的決議》。該決議中說:受戒時在受戒人頭頂燒戒疤的做法「並非佛教原有的儀制,因有損身體健康,今後一律廢止」。

從此以後,新受戒的漢族僧人,頭頂上再也不會有戒疤了。

和尚頭頂為什麼要燙上戒疤?

7樓:到底是誰用了我的暱稱

出家人頭上點,叫做戒疤。

燒戒疤,又稱燃頂。受戒時在頭頂上燃上九個或十二個香疤,因為是在受戒時燃的,故稱戒疤,是漢僧受戒的一種標記。燃頂燒香疤的作法,有大乘經論作為依據。

如《梵網經》四十八輕戒之第十六條說:「若燒身、燒臂、燒指;若不燒身、臂、指供養諸佛,非出家菩薩。」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六說:「其有比丘發心決定修三摩地,能於如來形像之前,身燃一燈,燒一指,及於身上爇一香炷,我說是人無始宿債一時酬畢。」

又《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中說:「有一切眾生喜見菩薩燒身、燒臂供養諸佛。」

從這幾段**的內容,說明了原來燒身有二重意義:

一、是用以表伸至高無上的供養;

二、為了消除業障。至於燃燒的位置,則不侷限於頭頂,身、臂、指都是可以的。

有的和尚頭頂上有一些經香火燒灼而留下的疤痕,這是漢地佛教出家人的一種明顯的外在標誌,於是很多人都誤認為凡和尚都要燒戒疤的。在一些搬演唐宋時代故事的電影或電視片裡,出現在銀幕或螢幕上的和尚們都煞有介事地「燒」上了戒疤,凡稍有佛教歷史知識的人看了,都感到十分可笑。

其實,佛教是不興燒戒疤的,佛教的戒律中,並沒有在受教人頭頂上燒戒疤的規定。因此,除了漢地的和尚以外,世界各國和中國少數民族的和尚是看不到戒疤的;即使是中國漢族出家人,凡是在宋朝以前受戒的,頭頂上也不會出現戒疤。

元代初年,有一位志德和尚(1235—2023年)曾受到元朝皇帝世祖忽必烈的尊重。他在天禧寺主持傳戒時,規定受戒的人部必須用香火灼燒頭頂和手指,以顯示虔誠信佛的決心。這就是中國漢地僧人受戒時燒戒疤的開始。

2023年12月,中國佛教協會理事擴大會議作出了《關於漢族佛教寺廟剃度傳戒問題的決議》。該決議中說:受戒時在受戒人頭頂燒戒疤的做法「並非佛教原有的儀制,因有損身體健康,今後一律廢止」。

從此以後,新受戒的漢族僧人,頭頂上再也不會有戒疤了。

所謂傳戒,就是佛教寺院召集志願出家為僧尼的人,設立戒壇,舉行授戒,使之成為正式僧尼。

從求戒者來說,出家為僧尼是要有許多條件的,比如個人志願、家庭同意、身無債務、五官端正等等,這在實際上未必都做得到,但佛教要求如此。有志於出家的人,先要和寺院取得聯絡,在寺院中請求一位比丘作自己的「依止師」。通過全寺僧侶瞭解和同意,然後寺院就可以收留此人為**,為他剃除鬚髮,授沙彌戒(共有十戒),這就叫做「沙彌」了。

沙彌,也就是漢地一般俗稱的小和尚,其實,還算不得正式的和尚呢!沙彌在梵文裡的原意是勤策、息慈,就是應當勤受**策勵,息惡行慈。沙彌的年齡一般在七歲到二十歲之間。

在這期間,他的「依止師」對他有教育和撫養的責任,年滿二十歲了,經過僧侶開會研究同意,召集十位大德長老,共同為他舉行授戒儀式,這次授戒叫比丘戒,戒條比起沙彌戒來就複雜多了,共有250條,成為正式僧人的條件也因此算是備足了,所以又叫具足戒。從此就取得了正式僧人的資格。受比丘戒滿五年後,才可以離開依止師,自己單獨修道。

除了沙彌戒和比丘戒之外,最後還有一種菩薩戒,有10重戒、48輕戒,但這不是必須受的,根據自願。沙彌戒必須單獨授受,比丘戒允許三人以下同時授受。

燒戒疤的習俗,據說起源於元代,當時有位志德和尚受到元世祖的尊崇,他傳戒時,規定受戒者每人燃香於頭項,受沙彌戒的燃三柱香,受比丘戒的燃十二柱香,作為終身之誓。這樣一個小小的發明,後來居然悄悄地流傳開來,並且世代傳襲下來。這當然是一種殘害身體的陋習,是漢地佛教文化的小小的土特產。

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到漢地佛教文化圈的一點特色,簡單地說,就是佛教發展到後期,「大眾信仰」比極少數思想家(佛學家)所構成的「精英文化」擁有強大得多的能量。發明燒香疤(俗稱「燙香洞」)的元僧志德根本算不得一個佛學家,但他的這個小發明,流傳之廣和深遠卻是慧能以後任何著名高僧的學說所不能比擬的。

和尚頭上的十二個疤是什麼來歷?

8樓:金六福

和尚頭上的十二個疤是戒疤。

戒疤又稱香疤。指佛教徒為求受清淨戒體而燃香於身上所遺留的疤痕。其行為根據或系起自於捨身供養之思想,或係為斷除我執。受戒時燃戒疤又稱『燒香疤』,所燃香疤之數目一般有

一、二、

三、六、

九、十二幾種。十二點表示是受的戒律中最高的「菩薩戒」。在家眾多於受菩薩戒日的前夜、燒戒疤於手腕;出家眾的戒疤多燒於頭頂。

一、來歷

《梵網經》四十八輕戒之第十六條說:「若燒身、燒臂、燒指;若不燒身、臂、指供養諸佛,非出家菩薩。」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六說:「其有比丘發心決定修三摩地,能於如來形像之前,身燃一燈,燒一指,及於身上爇一香炷,我說是人無始宿債一時酬畢。」

又《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中說:「有一切眾生喜見菩薩燒身、燒臂供養諸佛。」

從這幾段**的內容,說明了原來燒身有二重意義:

一、是用以表伸至高無上的供養;

二、為了消除業障。至於燃燒的位置,則不侷限於頭頂,身、臂、指都是可以的。

二、起源

燒戒疤的習俗,據說起源於元代,當時有位志德和尚受到元世祖的尊崇,他傳戒時,規定受戒者每人燃香於頭項,受沙彌戒的燃三柱香,受比丘戒的燃十二柱香,作為終身之誓。這樣一個小小的發明,後來居然悄悄地流傳開來,並且世代傳襲下來。

這當然是一種殘害身體的陋習,是漢地佛教文化的小小的土特產。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到漢地佛教文化圈的一點特色,簡單地說,就是佛教發展到後期,「大眾信仰」比極少數思想家(佛學家)所構成的「精英文化」擁有強大得多的能量。

發明燒香疤(俗稱「燙香洞」)的元僧志德根本算不得一個佛學家,但他的這個小發明,流傳之廣和深遠卻是惠能以後任何著名高僧的學說所不能比擬的。

另說中國和尚燒戒始於南朝梁代的梁武帝,梁武帝是個狂熱的佛教徒,他曾三次捨身佛寺當和尚,又三次被大臣用重金向寺廟贖回。

當時,他大赦天下死囚,令其信佛當和尚。但又怕他們逃出寺院,重新犯罪,就以黥刑(在臉面刺字的一種刑法)為範本,在頭上燒上戒疤以便隨時識別,加以捕獲,此即中國佛教徒燒戒的開始。後來,燒戒被認為是入佛門苦修的開始,逐漸適用於所有的和尚,並一直延續至今,成為世俗人眼中和尚的標識之一。

為什麼頭髮老是很毛躁,頭頂上的頭

洗頭的時候水溫不要太高,會燙傷頭皮,並且對髮質有損害 也不能太冷,這樣洗出來的頭髮沒有光澤。洗頭的時候可以適當加點醋,軟化頭髮,髮質可以變得柔和一些。頭頂上面很多小碎頭髮,顯得很毛躁,怎麼辦?吹頭髮的時候不要垂著頭,嗯,就是要站著把上面的頭髮梳順了 就梳經常豎起來的那些小頭髮,其他的先不梳,不然好像...

洗完頭髮頭頂上一塊粘粘的,是為什麼

用香皂洗,粘膩的地方先暫停用護髮素,下面沒有問題的地方比如髮梢還是可以用護髮素的。洗完別用太熱的電吹風吹,洗一兩次再恢復用洗髮水洗頭就可以了。你用的洗髮水不好,洗髮水要選擇知名企業的合格產口,要是用普通小廠產的洗髮水就是這樣,這就是賓館的洗髮水,為什麼洗完都是你說的這樣的原因,再有,不排除你洗完頭,...

周公解夢,我夢見頭頂上的頭髮沒了,是什麼意思

天平說 好久不見你寫文章了,呵呵.關於夢,還真需要科學的來分析.夢跟人的腦細胞活動有關,我是天天做夢,有的夢更加離奇,所謂的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也不全對.從我個人的親身體會也很難分解,周公又如何能解?至於眼皮跳,是眼疲勞了,要注意眼部保護喔,您美麗的眼睛要好好的愛護了.趕走眼疲勞,下面的方法可以試一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