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荊門送別描繪出了怎樣的畫面,《渡荊門送別》本詩頸聯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描繪了怎樣的畫面

2021-05-30 10:58:59 字數 2921 閱讀 1797

1樓:金果

描繪了地面上的山光水色,太空的奇異景象;白天對山巒起伏、江流奔騰的大自然的欣賞,夜晚對太空景象變幻的享受,含蓄地抒發了詩人離鄉惜別的情思、青年詩人剛剛走向社會的那種積極進取的精神,及其興致勃勃的無窮活力 。

本詩頷、頸二聯從寫景角度看是從白天的景緻到太空的夜景,細緻入微的刻畫了大自然的壯麗多姿景色,在自然美中融進了詩人初次見到平原時喜悅心情和開闊的胸襟。

出自:《渡荊門送別》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青年時期在出蜀漫遊的途中寫下的一首五律。

原文:渡荊門送別

唐代: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譯文:我乘舟渡江來到遙遠的荊門外,來到戰國時期楚國的境內遊覽。

高山漸漸隱去平野慢慢舒,江水一片彷彿流進廣闊的莽原。

波中月影宛如天上飛來的明鏡,空中彩雲結成綺麗的海市蜃樓。

但我還是更愛戀故鄉滔滔江水,它奔流不息陪伴著我萬里行舟。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李白青年時期出蜀至荊門時贈別家鄉而作,這在學術界沒有爭議,但具體作年有多種說法。

主要有三種:一說作於開元十二年(724年),二說作於開元十三年(725年),三說作於開元十四年(726年)。

根據鬱賢皓的說法,李白是在開元十二年(724年)辭親遠遊。詩人從「五歲誦六甲」起,直至遠渡荊門,一向在四川生活,讀書於戴天山上,遊覽峨眉,隱居青城。

對蜀中的山山水水懷有深摯的感情,這次離別家鄉,發青溪,向三峽,下渝州,渡荊門,輕舟東下,意欲「南窮蒼梧,東涉溟海」。這是詩人第一次離開故鄉開始漫遊全國,準備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

賞析:這首詩首尾行結,渾然一體,意境高遠,風格雄健。「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寫得逼真如畫,有如一幅長江出峽渡荊門長軸山水圖,成為膾炙人口的佳句。

如果說優秀的山水畫「咫尺應須論萬里」,那麼,這首形象壯美瑰瑋的五律也可以說能以小見大,以一當十,容量豐富,包涵長江中游數萬裡山勢與水流的景色,具有高度集中的藝術概括力。

作者介紹: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

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李白生活在盛唐時期,他性格豪邁,熱愛祖國山河,遊蹤遍及南北各地,寫出大量讚美名山大川的壯麗詩篇。他的詩,既豪邁奔放,又清新飄逸,而且想象豐富,意境奇妙,語言輕快。

人們稱他為「詩仙」。李白的詩歌不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義精神,而且從形象塑造、素材攝取、到體裁選擇和各種藝術手法的運用,無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義藝術特徵。

李白成功地在中塑造自我,強烈地表現自我,突出抒情主人公的獨特個性,因而他的詩歌具有鮮明的浪漫主義特色。

他喜歡採用雄奇的形象表現自我,在詩中毫不掩飾、也不加節制地抒發感情,表現他的喜怒哀樂。

李白詩歌的浪漫主義藝術手法之一是把擬人與比喻巧妙地結合起來,移情於物,將物比人。李白詩歌的另一個浪漫主義藝術手法是抓住事情的某一特點。

在生活真實的基礎上,加以大膽的想象誇張。他的誇張不僅想象奇特,而且總是與具體事物相結合,誇張得那麼自然,不露痕跡。

那麼大膽,又真實可信,起到突出形象、強化感情的作用。有時他還把大膽的誇張與鮮明的對比結合起來,通過加大藝術反差,加強藝術效果。

李白最擅長的體裁是七言歌行和絕句。李白的七言歌行又採用了大開大合、跳躍宕蕩的結構。詩的開頭常突兀如狂飆驟起,而詩的中間形象轉換倏忽,往往省略過渡照應,似無跡可循,詩的結尾多在感情高潮處戛然而止。

2樓:209的魔女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指的就是這一壯遊。這時候的青年詩人,興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縱情觀賞巫山兩岸高聳雲霄的峻嶺,一路看來,眼前景色逐漸變化,船過荊門一帶,已是平原曠野,視域頓然開闊,別是一番景色。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前句形象地描繪了船出三峽、渡過荊門山後長江兩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漸消失了,眼前是一望無際的低平的原野。它好比用電影鏡頭攝下的一組活動畫面,給人以流動感與空間感,將靜止的山嶺摹狀出活動的趨向來。

「江入大荒流」,寫出江水奔騰直瀉的氣勢,從荊門往遠處望去,彷彿流入荒漠遼遠的原野,顯得天空寥廓,境界高遠。後句著一「入」字,力透紙背,用語貼切。景中蘊藏著詩人喜悅開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氣。

寫完山勢與流水,詩人又以移步換景手法,從不同角度描繪長江的近景與遠景:「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長江流過荊門以下,河道迂曲,流速減緩。

晚上,江面平靜時,俯視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飛來一面明鏡似的;日間,仰望天空,雲彩興起,變幻無窮,結成了海市蜃樓般的奇景。 這正是從荊門一帶廣闊平原的高空中和平靜的江面上所觀賞到的奇妙美景。如在崇山峻嶺的三峽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夏水襄陵,江面水流湍急洶湧,那就很難有機會看到「月下飛天鏡」的水中影像;在隱天蔽日的三峽空間,也無從望見「雲生結海樓」的奇景。

這一聯以水中月明如圓鏡反襯江水的平靜,以天上雲彩構成海市蜃樓襯托江岸的遼闊,天空的高遠,藝術效果十分強烈。頷頸兩聯,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峽,見到廣大平原時的新鮮感受極其真切地寫了出來。 李白在欣賞荊門一帶風光的時候,面對那流經故鄉的滔滔江水,不禁起了思鄉之情: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江水流過的蜀地也就是曾經養育過他的故鄉,而又初次離別的他不可能不無限留戀,依依難捨。但詩人不說自己思念故鄉,而說故鄉之水戀他。

這首詩寫出作者濃濃的思鄉之情,詩以濃重的懷念與惜別之情結尾,言有盡而情無窮。

《渡荊門送別》本詩頸聯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描繪了怎樣的畫面?

3樓:匿名使用者

山隨平野盡,bai江入大荒流。修du辭上運用對仗,動靜zhi結合,dao技巧上運用版 移步換景的手法  形權象地描繪了長江兩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漸消失了,眼前是一望無際的低平的原野。

它好比用電影鏡頭攝下的一組活動畫面,給人以流動感與空間感,將靜止的山嶺摹狀出活動的趨向。

渡荊門送別,《渡荊門送別》賞析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十字勾勒出了荊門的地理形勢和壯闊景觀。這裡的寫景,角度是移動著的,而不是定點的靜的觀察。這從 隨 盡 入 流 四字型現出來 因此這兩句詩不僅由於寫進 平野 大荒 這些遼闊原野的意象,而氣勢開擴 而且還由於動態的描寫而十分生動。大江固然是流動的,而山脈卻本來是凝固的,隨 盡 的...

渡荊門送別原文及翻譯,渡荊門送別翻譯

李白 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譯文 遠道而來渡過荊門之外,來到楚地遊覽。山隨著低平的原野地出現逐漸消失。江水在一望無際的原野中奔流。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飛下來的一面天鏡,雲彩升起,變幻無窮,結成了海市蜃樓。我還是...

渡荊門送別李白翻譯及賞析,渡荊門送別翻譯及賞析

渡荊門送別李白翻譯及賞析 翻譯 我乘舟渡江來到遙遠的荊門外,來到戰國時期楚國的境內遊覽。山隨著平 坦廣闊的原野的出現逐漸消失,江水在一望無際的原野中奔流。江面月影好似天上飛來的明 鏡,雲層締構城外幻出海市蜃樓。我依然憐愛這來自故鄉之水,不遠萬里來送我東行的小舟。這首詩是李白出蜀時所作。李白這次出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