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信的稱呼

2021-07-22 16:10:14 字數 4872 閱讀 2259

1樓:情感聊啊聊

現列舉如下18稱呼

1、手札:白居易《宿香山寺酬廣陵牛相公見寄》詩:「手札八行詩一篇,無由相見但依然。」

2、手翰:韓愈《與鄂州柳中丞書》:「是以前狀,輒述鄙誠,眷惠手翰還答,益增欣悚」

3、手啟:《三國演義》第三十六:「(程昱)待徐母如親母,時常饋送物件,必具手啟。徐母亦作手啟答之。」

4、手柬:明代沈德符《野獲編·臺省·房心宇侍御》:「房念眾咻不止,其勢且孤,乃盡出二給事先後託請諸手柬呈上覽。」

5、尺墨:《翰苑新書·戴象麓(上贛州周府判啟)》:「編摩尺墨,披瀝寸丹。」

6、手筆:親手寫的或畫的東西叫手筆。因此親筆信也叫手筆。劉禹錫《上杜司徒啟》:「近本州徐使君至,奉手書一函。」

7、手記、手帖:親自寫的文章、書信之類稱「手帖」;親筆寫的筆記、日記、書信稱「手記」。如明代張居正《與薊鎮督撫書》:

「昨偶因趙帥,以李自馨手帖見寄。」魯迅**《傷逝》副題為「涓生手記」。

8、家書:宋趙抃(bian音變)《聞嶺外寇梗》詩:「家書萬倍金難得,遠夢幹迴路不知。」

9、家問:《周書·晉蕩公護傳》:「不期今日,得通家問,伏紙嗚咽,言不宣心。」

10、家報:李漁《蜃中樓·傳書》:「奴家還有一封家報,你可差個的當的差役,投到洞庭龍官。」

11、鄉書:孫道乾《小螺庵病榻憶語題詞·哭舍妹》:「鄉書甫啟讀末終,涕淚藉嫌素中。」

12、鄉信:指家鄉人或家人的來信,但多指後者。唐劉長卿《同諸公登樓》詩:「北望無鄉信,車遊滯客行。」

13、竹報平安:唐代段成式《酉陽雜組續集·支植下》說:「衛公(即唐代宰相李德裕)言北都(即太原)惟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長數尺,相傳其寺綱維(即主管寺內事務的僧人)每日竹報平安。

」後來,就以「竹報平安」代稱平安家信,也簡稱「竹報」。

14、錦字:即用錦織成的字,源於一個悽惋的故事。如范成大《道中》詩:「客愁無錦字,鄉信有燈花。」錦字也稱「錦字。書」、「錦文」、「錦書」、「錦中書」。

15、錦字書:李白《久別離》詩:「別來幾春末還家,玉窗又見櫻桃花。況有錦字書,開緘使人磋。

16、錦文:馮夢龍《掛枝兒·耐心》:「錦文織就,薄倖回顏。」薄倖,猶冤家,舊時女子對意中人的呢稱。

17、錦書:唐人劉兼《徵婦怨》詩:「曾寄錦書無限意,塞鴻何事不歸來「

18、錦中書:唐耿湋(wei音圍)《古意》詩:「葉下統窗銀燭冷,含啼自草錦中書。」

2樓:匿名使用者

在中國古代書信有別,書指函札,信指使人。泛稱書札為書信是後來的事。換句話說,現代所說的書信古代通稱為「書」。

《左傳》記載:「叔向使詒子產書。」著名的書信如司馬遷的《報任安書》。

在現代漢語中「書」仍保留了「書信」的意思,如「家書」等。現將古代書信的別稱介紹如下:

簡在沒有發明造紙術之前,我國曾用削成狹長的竹片作為書寫材料,人們把這種竹片稱為簡。用於寫信的竹片便稱為竹簡。

牘古代書寫用的薄而小的木片稱為牘,漢代對簡和牘串起來寫字時,詔書律令寬不超過3尺,一般書信寬不過1尺,故將書信稱為尺牘。

柬在古代,柬與簡通用,是信件、名片、貼子之類的統稱,如請柬、賀柬、書柬等。

素古代稱白絹為素。用白絹(或綢)寫成的書信稱為尺素,後來「素」成為書信的代稱。

箋箋原是精美的小竹片,供人們題詩或作畫用。一般信紙也叫箋,後引申為書信的代稱。

函函原指信的封套。古代寄信用木匣子郵遞,這種匣子叫函。後來就稱信件為函,如函件、來函、公函等。

札札在古代指書信,公私文書。據《文選》「古詩十九首之十七」有這樣的詩句:「客從遠方來,遺我一書札。」札原意為古代書寫用的小木簡。現仍通用「信札」一詞。

書信的上述別稱都和我國古**信用的材料有關。除了上述別稱外,古代書信還有一些別稱。古代傳說鴻雁能傳書,這個典故出自《漢書·蘇武傳》:

「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所以,後來用鴻雁代稱書信。

鯉魚也代指書信,這個典故出自漢樂府詩《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以鯉魚代稱書信有幾種說法,一種稱為「雙魚」,如宋人《蝶戀花》詞「蝶去鶯飛無處問,隔水高樓,望斷雙魚信。

」另一種稱為「雙鯉」,劉禹錫《洛中送崔司業》詩:「相思望淮水,雙鯉不應稀。」韓愈《寄盧仝》詩中也有「更遣長鬚致雙鯉」的詩句。

李商隱《寄令狐郎中》詩中有「嵩雲秦樹久離居,雙鯉迢迢一紙書。」有的直接說成「魚書」,唐代詩人韋杲《憶玉簫》詩:「長江不見魚書至,為遣相思夢如秦。

」因為常用鯉魚代替書信,所以古人往往把書信結成鯉魚形狀,漢樂府詩中有「尺素如殘雪,結成雙鯉魚,要知心中事,看取幔中書。」

書簡也代指書信。書簡原指盛書信的郵筒,古代書信寫好後常找一個竹筒或木筒裝好再捎寄。李白詩中便有「桃竹書筒綺秀文」之句。

後來書筒也成了書信的代稱。如宋趙蕃詩中有這樣一句:「但恐衡陽無過雁,書筒不至費人思。

」八行書也是信札的代稱。舊時信件每頁八行,故稱為八行書。《後漢書·竇章傳》李賢注引馬融《與竇章書》:

「孟陵奴來,賜書,見手跡……書雖兩紙,紙八行,行七字。」溫庭筠詞曰:「八行書,千里夢,雁南飛。

」書:家書即家信,手書即親筆信。《春望》詩句:「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函:便函即便信,公函即公文信件,函授即通過信件來往授課。

札:大札即重要的信,禮札即送禮的信。《古詩十九首》詩句:「客從遠方來,遺我一書札」。

簡:書簡即書信,小簡即便信,葉聖陶寫的關於語文教育的書信,發表時題目為《語文教育書簡》。

箋:便箋即便信,錦箋、華箋即書信的美稱。

尺牘:即書簡,因古代常用一尺長的木簡寫信。

尺素:即絹書,用一尺長的白絹寫信。《飲馬長城窟行》詩句:「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中有尺素」。

鴻雁:典出自《漢書》:「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後來,鴻雁就成了信的代稱。

3樓:瘦骨侯

古代對「信」的稱呼有:函牘、信札、尺書、尺素、書翰、文牘、尺牘、尺簡、書函、書柬、書簡、書札、書牘、翰札、簡牘、信件、竹簡、手札、函件。

我國曆史文化悠久,是有名的禮儀之邦。人們的社會交往和思想感情交流,大多通過一定的禮儀形式和一定的文化活動方式來進行。在實際生活中,每個人都經常使用到一系列的應用文,如傳統的書信、名片、柬貼、啟事、題詩題詞、對對聯等,現代的如電報、傳真、特快專遞、電子郵件等。

這些應用寫作包含著豐富的禮儀內容,具有中華民族濃厚的文化色彩。

書信是相隔較遠,暫時見不到面的人們相互交流情感與思想的工具。書信擁有悠久的歷史且世界各國的人們都有使用。書信在人類的交流與溝通的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在手機,**與電腦這些簡單快捷的交流工具遍佈全球的今天,仍有一部分人情願使用書信來互通訊息。但由於資訊時代的來臨,書信的格式變得多種多樣,不在拘泥於原有經典格式,有些甚至沒有物件,即沒有受體的說教議論性書信。

4樓:

現代所說的書信古代通稱為「書」。

在中國古代書信有別,書指函札,信指使人。泛稱書札為書信是後來的事。

《左傳》記載:「叔向使詒子產書。」著名的書信如司馬遷的《報任安書》。在現代漢語中「書」仍保留了「書信」的意思,如「家書」等。現將古代書信的別稱介紹如下:

簡在沒有發明造紙術之前,我國曾用削成狹長的竹片作為書寫材料,人們把這種竹片稱為簡。用於寫信的竹片便稱為竹簡。

牘古代書寫用的薄而小的木片稱為牘,漢代對簡和牘串起來寫字時,詔書律令寬不超過3尺,一般書信寬不過1尺,故將書信稱為尺牘。

柬在古代,柬與簡通用,是信件、名片、貼子之類的統稱,如請柬、賀柬、書柬等。

素古代稱白絹為素。用白絹(或綢)寫成的書信稱為尺素,後來「素」成為書信的代稱。

箋箋原是精美的小竹片,供人們題詩或作畫用。一般信紙也叫箋,後引申為書信的代稱。

函函原指信的封套。古代寄信用木匣子郵遞,這種匣子叫函。後來就稱信件為函,如函件、來函、公函等。

札札在古代指書信,公私文書。據《文選》「古詩十九首之十七」有這樣的詩句:「客從遠方來,遺我一書札。」札原意為古代書寫用的小木簡。現仍通用「信札」一詞。

書信的上述別稱都和我國古**信用的材料有關。除了上述別稱外,古代書信還有一些別稱。古代傳說鴻雁能傳書,這個典故出自《漢書·蘇武傳》:

「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所以,後來用鴻雁代稱書信。

鯉魚也代指書信,這個典故出自漢樂府詩《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以鯉魚代稱書信有幾種說法,一種稱為「雙魚」,如宋人《蝶戀花》詞「蝶去鶯飛無處問,隔水高樓,望斷雙魚信。

」另一種稱為「雙鯉」,劉禹錫《洛中送崔司業》詩:「相思望淮水,雙鯉不應稀。」韓愈《寄盧仝》詩中也有「更遣長鬚致雙鯉」的詩句。

李商隱《寄令狐郎中》詩中有「嵩雲秦樹久離居,雙鯉迢迢一紙書。」有的直接說成「魚書」,唐代詩人韋杲《憶玉簫》詩:「長江不見魚書至,為遣相思夢如秦。

」因為常用鯉魚代替書信,所以古人往往把書信結成鯉魚形狀,漢樂府詩中有「尺素如殘雪,結成雙鯉魚,要知心中事,看取幔中書。」

書簡也代指書信。書簡原指盛書信的郵筒,古代書信寫好後常找一個竹筒或木筒裝好再捎寄。李白詩中便有「桃竹書筒綺秀文」之句。

後來書筒也成了書信的代稱。如宋趙蕃詩中有這樣一句:「但恐衡陽無過雁,書筒不至費人思。

」八行書也是信札的代稱。舊時信件每頁八行,故稱為八行書。《後漢書·竇章傳》李賢注引馬融《與竇章書》:

「孟陵奴來,賜書,見手跡……書雖兩紙,紙八行,行七字。」溫庭筠詞曰:「八行書,千里夢,雁南飛。

」書:家書即家信,手書即親筆信。《春望》詩句:「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函:便函即便信,公函即公文信件,函授即通過信件來往授課。

札:大札即重要的信,禮札即送禮的信。《古詩十九首》詩句:「客從遠方來,遺我一書札」。

簡:書簡即書信,小簡即便信,葉聖陶寫的關於語文教育的書信,發表時題目為《語文教育書簡》。

箋:便箋即便信,錦箋、華箋即書信的美稱。

尺牘:即書簡,因古代常用一尺長的木簡寫信。

尺素:即絹書,用一尺長的白絹寫信。《飲馬長城窟行》詩句:「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中有尺素」。

鴻雁:典出自《漢書》:「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後來,鴻雁就成了信的代稱。

關於古代的稱呼,有關於古代對下人的稱呼?

皇族與宗室1.皇帝對皇帝的稱謂 天子 源於商朝 皇帝 源於秦始皇 萬歲 最早是代表喜慶,漢武帝后用到皇帝身上,到了宋朝專用 陛下 陛本是宮殿的臺階,又特指皇帝前的臺階。陛的兩旁通常有近臣持刀以備不測。群臣不敢直接對著皇帝說話,而要站在陛下的侍衛負責傳遞,以表皇權尊貴。其他別稱 皇王 皇辟 主 主上 ...

關於古代帝王的稱呼方式,關於古代皇帝的稱呼

在明清兩朝,和前朝不同,基本上是一個皇帝是一個年號 好像只有皇太極是特例,有兩個年號 而明朝以前,一個皇帝可以有多個年號。明朝的皇帝,比如朱元璋,可以稱明太祖,也可以叫洪武皇帝,因為他就一個年號。稱呼看用途,你可以叫明太祖也可以叫朱元璋或者說你可以叫清太祖也可以叫皇太極,你還可以稱呼康熙為 合天弘運...

古代對男子貴族的稱呼,求古代貴族的稱呼

古代男子最大的是皇帝 稱陛下,皇上。等太子 稱太子殿下,殿下,太子爺皇子 阿哥 稱x皇子 例如 二皇子 殿下,x爺 例如 二爺 x阿哥 皇帝的兄弟 稱王爺,親王 還有就是。候 這類人跟皇帝應該有血緣關係,但具體很麻煩,也有沒有血緣關係就封侯的。但是大部分是王爺的兒子 稱侯爺。求古代貴族的稱呼 古時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