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上常年寒冷的原因,為什麼高山上氣候寒冷

2021-07-28 20:14:56 字數 3497 閱讀 6537

1樓:匿名使用者

近地面熱量主要來自地面長波輻射,地面溫度越高,地面長波輻射就越強,近地面溫度也就越高。

高山地表面積小,能夠提供的熱量少,氣溫就低;而且高山上空氣稀薄,大氣吸收地面輻射的能力差,並且高山上空氣稀薄,大氣對地表及地表空氣的保溫效應差,使本來就不多的熱量無法儲存下來而散發出去,氣溫就低。

2樓:匿名使用者

大氣主要吸收波長較長的紅外輻射。陽光中紫外線大部分被臭氧層吸收了。可見光被大氣截留很少,到達地面給地面加熱,地面溫度升高,然後通過輻射(主要是紅外線)、對流、傳導將能量傳給空氣(主要是輻射,靠近地面的地方可能主要是對流,個人觀點),氣溫升高,氣溫與地溫接近還能幫地面保溫(溫度相等就沒有傳導作用了,輻射還有,有沒有對流我就不知道了)。

我們說的溫度一般是地面附近的氣溫。海拔高的地方空氣稀薄,輻射能量被大氣截留的少,氣溫也就較低(保溫能力也就差了),地面熱量散失也比較快。如果說高空的情況,輻射大部分被低空孔氣截留,對流比較慢,而且上升過程中會冷卻,至於傳導--它距地面太遠了!

因此高山比較寒冷

垂直分層

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遞減(每升高100米,溫度大約降低0.6℃) 原因:地面是對流層大氣主要的直接熱源,離地面越近受熱越多

3樓:匿名使用者

地面的溫度主要受地表能量得到與散失程度的影響,地表能量的**主要是太陽的光輻射,能量的散失主要是以紅外線的形式向宇宙空間輻射。在與光線垂直的平面上每平方米陽光輻射的能量是個定值。對一座山來說,它接受輻射的面積只是山腳水平截面的面積,而這些能量分散到山坡上,山坡每平方米接受的能量就小了,山坡越陡,能量越分散,但是向外輻射能量的能力卻與表面積成正比,接收的少,輻射的多,溫度自然就低了。

比如用手電筒的光斑向牆上照射,垂直時光斑小而明亮,傾斜時光斑大而黯淡,說明光斑能量一定,但角度不同,單位面積得到的能量不同。另外,物體向外輻射能量的能力與它的溫度有關,溫度高,輻射能力強,溫度低輻射減弱。所以,高山上接受能量與輻射能量達到某種平衡時,溫度就基本不變了。

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中午溫度高而早晚溫度低、白天溫度高而晚上溫度低、夏季溫度高而冬季溫度低、赤道溫度高而兩極溫度低。

為什麼高山上氣候寒冷?

4樓:生日快樂

夏天在平地上熱不可耐,但在高山上卻要涼爽得多。在海拔豹二千米的地方,人倆穿上毛衣尚有寒意;在海拔五千米的地方更是白雪瞪瞪,完全是嚴冬景象。真所硝「十里不同天,高處不勝寒,』o 同一個季節,山上山下氣候相差如此之遠,是否因為山上陽光特別弱呢了不,高山的陽光反而要比低地強得多。

海拔越高,空氣越稀薄和潔淨,陽光翹過的大氣層也愈短,因而陽光被肯u弱也愈少。據八公紐﹃『,呻瓦榭、氣︸一︸氣『廠、j卜時實地觀側,在高為四千米的山上,陽光比山麓〔高四百米)強百分之十八。高山陽光既強,為什麼反而更冷呢?

原來,高山上空氣的保溫能力遠遠小於低地,陽光雖強,但散熱極快,所以顯得特別寒冷。 地面一方面吸收來自太陽的熱,而使本身溫度升高;同時,也在時刻不停地放出熱量,而逐漸冷去p。地球外圖的大氣就象一床厚厚的棉被複蓋著地面,起著保溫作用,不使地面很快冷卻。

大氣中的水汽、雲和灰塵都有相當強的保溫作用:它們善於吸收地面放出的熱,同時又把所吸收的熱大部分送還抬地面。這種熱量的禮尚往來,就使地面淨放出的熱量大大減少,這就是所韶大氣的保溫作用。

高山上的積雪為什麼常年不化

5樓:胖大熙

因為這些高山上面的積雪的高度在雪線以上,在雪線以上,氣溫較低,全年冰雪的補給量大於消融量,形成了常年積雪區;在雪線以下,氣溫較高,全年冰雪的補給量小於消融量,不能積累多年冰雪,只能是季節性積雪區;在雪線附近,年降雪量等於年消融量,達到動態平衡。

一個地方的雪線位置不是固定不變的。季節變化就能引起雪線的升降:夏季氣溫較高,雪線上升;冬季氣溫降低,雪線下降。

這種臨時界限叫做季節雪線。只有夏季雪線位置比較穩定,每年都恢復到比較固定的高度,由於這個緣故,雪線高度都是在夏季最熱月進行測定的。

雪線的分佈高度與氣溫呈正相關,溫度高時雪線也高。由於地表氣溫由低緯度向高緯度遞減,使雪線分佈高度的總趨勢也由低緯度向高緯度遞減。例如,雪線高度在熱帶非洲為4500~5200米,到阿爾卑斯山降至2400~3200米,北極圈內只有100米以下。

6樓:匿名使用者

世界上許多很高的山峰上終年積雪,像戴著一頂「白帽子」,即使是在炎熱的夏天也不消失。甚至在熱帶的一些山脈也會出現這種現象,如非洲的乞力馬扎羅山,亞洲的喜馬拉雅山等等。這是為什麼?

因為高山上的天氣要比相同地區的平原冷得多。

那麼,為什麼高山上很冷呢?因為山越高,空氣就越稀薄,太陽照射來的熱量越容易散失。大約每升高100米的高度,氣溫要下降0.6℃左右,所以到了一定高度,氣溫就會降到0℃以下,這樣的高度冰雪就會終年不化。

這個高度的界線,叫作雪線。距離兩極越近,雪線的位置越低,因為那裡的天氣本來就比較冷;而越靠近赤道,雪線的位置就越高。

還有山頂上堆滿冰雪後,由於冰雪表面反射陽光的作用強,照射到這裡的陽光,一般50%~90%的光熱被反射回去,使這裡氣溫更低,冰雪不容易融化。

所以在高度超過雪線的山頂上,就會終年積雪。當然,這裡還得有雪降落下來,山頂上也還得有可以堆積雪片的場所,所以,並不是所有的高山上都能夠堆積冰雪的。那些積雪的山峰上的冰雪也不是絕對終年不化的,如果有強烈陽光的照射,就會有一些融化。

但是不久後又有降雪落下來補充,所以冰雪能始終保持存在,並形成冰川向下運動。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高山頂上的那些「白帽子」,也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由雪花慢慢變成的。

7樓:匿名使用者

高山上積雪終年不化在世界上是很普遍的現象。常年積雪的下界是雪線,也就是開始有常年積雪的那條線,雪線以上年降雪量大於年消融量,降雪逐年加積,形成常年積雪(或稱萬年積雪),進而變成粒雪和冰川冰,發育冰川。 雪線是一種氣候標誌線。

其分佈高度主要決定於氣溫、降水量和地形條件。高度從低緯向高緯地區降低,反映了氣溫的影響。地貌和大氣環境也對常年積雪形成有影響。

雪線高度在熱帶非洲為4500~5200米,到阿爾卑斯山降至2400~3200米,北極圈內只有200米以下。

高度從低緯向高緯地區降低,反映了氣溫的影響。在中國西部,從青藏高原、崑崙山往北到天山、阿爾泰山,雪線高度由6000米依次下降到5500米、3900~4100米和2600~2900米。再往北到北極地區,雪線降至海平面。

在氣溫相同的條件下,雪線高度取決於年降水量的多少。在青藏高原,雪線附近的年降水量為500~800毫米,雪線高5500~6000米;阿爾卑斯山脈雪線附近的年降水量達2000毫米,雪線高度僅2700米左右。祁連山東段的年降水量大於西段,雪線由東(4600~4700米)向西(5000米)升高。

地形通過影響氣溫和降水而間接影響雪線高度。北半球在同一山地,南坡的雪線通常比北坡高。但在喜馬拉雅山,南、北坡的氣溫和年降水量相差極大,致使南坡雪線(4500米)比北坡雪線(5900~6000米)低1400~1500米。

雪線高度不僅有空間差異,在時間上也有一定變化。空氣變冷、變溼,導致雪線降低;反之,引起雪線上升。這種變化有季節性的,也有多年性的。

第四紀時期幾次大的氣候波動,出現冰期和間冰期,都引起雪線的大幅度升降。故古雪線升降是古氣候變化的重要標誌之一。

為什麼高山上的茶更好喝呢,為什麼高山上生長的茶葉品質特別好呢

首先,茶樹生長在高山多霧的環境中,光線受到霧和露珠的影響,使可見光中紅黃光得到加強。從而使茶葉中的氨基酸,葉綠素和水分明顯增加,另外高山上植被繁茂,土壤中富含大量的有機物質,茶樹可以得到各種營養供給,長出來的茶葉營養才會豐富。這就是高山雲霧出好茶的原因。茶樹生長在高山多霧的環境中,一是由於光線受到霧...

某些高山上的積雪,為什麼終年不化

冰雪的熔點為0 也就是說積雪在0 或以上才能熔化,而某些高山由於地理位內建高,常年氣容 溫在0 以下,所以積雪不能夠熔化。積雪對溫度的變化十分敏感,任何時間和空間尺度的氣候變化都伴隨著不同規模的積雪波動。大氣中 co2和其他具有溫室效應的微量氣體不斷增加,導致氣候變暖,積雪面積減少,引起永久積雪邊緣...

在海拔2470的高山上栽種什麼樹種才合適?

高山植物 高山植物 alpine vegetation 生長在高山上的植物,一般體積矮小,莖葉多毛,有的還匐匍著生長或者像墊子一樣鋪在地上,成為所謂的 墊狀植物 墊狀植物 是植物適應高山環境的典型形狀之一。它們在青藏高原海拔4500 5300米之間的高山區生長。苔狀蚤綴,高3 5釐米,個別較大的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