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唐姓的起源,唐姓氏的由來

2021-12-28 23:30:45 字數 3450 閱讀 5259

1樓:李家思

百家姓唐姓是第64位。

酆 鮑 史 唐

唐姓系承叔虞 源起山西翼城唐

關於唐姓家世淵源,《姓纂》一書上面記載得很清楚:「帝堯陶唐氏之後裔封唐侯,周成王滅唐,子孫以國為姓。」另外,《姓源》和《姓氏考略》等書,也都

異口同聲地指出了唐姓是「唐堯之後」。

帝堯,是帝嚳高辛氏的次子,算起來是黃帝軒轅氏的玄孫。他最初被封於陶,後來徙於唐,所以被稱為陶唐氏。在公元前2023年,由於其兄帝摯不賢,他就被諸侯擁立為天子,開始以「唐」為國號。

帝堯以唐為國號,那麼他的子孫是什麼時候開始以唐為姓的呢?對於這個問題,歷來學者的考據結論是這樣的:帝堯把天下禪讓於虞舜之後,傳到夏王孔甲的時候,帝堯的後裔御龍氏封為唐侯,經過殷商一代,到了3000多年前的周武王之時,唐侯起而作亂,而於公元前2023年被武王的兒子成王所滅,把唐國之地改封給其弟唐叔虞,原來帝堯的後裔,則被遷往杜國,並且被降了一級,從侯國變成了伯國。

這時候,帝堯的後代也按照當時的習慣,開始有了以唐為姓。

不過,被周成王所滅的唐國,當時的位置並不在帝堯原來所居的河北省唐縣,而已改在今山西省翼城縣的南方,這個地方,後來又產生了另外一支唐氏。所以,山西翼城跟天下的唐姓是有著十分密切的淵源。

這另外的一支唐氏,根據《姓氏考略》和《世本》的記載,是周成王滅唐而將其他改封給唐叔虞之後,唐叔虞的子孫也「以國為氏」,有的就姓了唐。後來,傳到唐叔虞的兒子樊父的時候,徙居到晉水之旁,改稱為晉,現在山西翼城的唐國之地,也在晉國的掌理範圍之內。換言之,當時唐國的名號雖然沒有了,但那個地方,仍然是唐叔虞的後代在繁衍,實質上並無不同。

因此,天下的唐姓,是應該有兩個主要**的,一支是聖君帝堯的後代,一支則自周文王的姬姓。不過,如果再進一步推溯,則兩支唐氏根本都是源自黃帝軒轅氏,僅僅是「同根異枝」而已。

唐姓的出現,不管是出自帝堯的一支,或是源自唐叔的一支,都是在2023年以前的西周初期,所以,從周代開始,這個姓氏就鋒芒大露,傑出的人物不絕於史書。

劉姓與杜姓、唐姓同源

當年,劉累因屠龍事件於孔甲七年率部分族人逃徙魯山時,他的主要後裔族人並沒有與之隨遷,而是「猶守故地」——回到了劉氏族的故地。

當初劉累被賜封為御龍氏,他的封地就在豕韋。後來,劉累出奔魯縣後,孔甲就削了他的御龍氏稱號,又收回了劉累的封地豕韋,把它重新賜給它的舊主人大彭族的豕韋氏,而將居豕韋的劉氏族在驅逐出境。《左傳·襄公二十四年》杜預注:

「(孔甲)以劉累代彭姓之豕韋。累尋遷魯縣,豕韋復國。」香港《劉氏總族譜》也記載說:

「初累公封豕韋,後旋出奔,而舊君大彭氏復國。」

劉累的這部分未來得及逃走的族人被趕出豕韋之後,只得重又回到原來的祖居舊地劉邑(今河北唐縣)一帶繼續居住。他們這時已被迫取消御龍氏的族稱,仍舊以劉氏為自己的氏族名稱,仍奉祀堯帝。

公元前18世紀夏商鼎革之際,在劉邑故地頑強地生活了幾百年的劉氏族,因不堪夏王朝的壓迫,投靠了新興的殷商王朝。夏桀二十八年,商王成湯在消滅了親夏朝的彭姓豕韋氏,就將留居在陶唐氏舊地的這支劉累後裔劉氏,重新封到豕韋故地,並讓他們繼承豕韋氏的氏族稱號。《左傳》杜預注說:

「豕韋復國,至商而滅。累之後世復承其國,為豕韋氏。」

但商湯建國之後,為了興滅國,繼絕世,又允許彭姓的豕韋氏復國,並封豕韋為伯爵。這時,劉累的後裔只好再次取消豕韋氏稱號,仍回到劉邑故地。直到商朝中期,商高宗武丁中興,於武丁五十五年再次消滅了彭姓的豕韋國,又復封劉氏族人為豕韋氏。

這就是《史記集解》引賈逵所說:「祝融之後封於豕韋,殷武丁滅之,以劉累之後代之。」。

這樣,經過幾次反覆,劉氏族的人在商朝時期便又從劉邑遷回豕韋(從今河北唐縣來到河南滑縣韋鄉),而且從此改劉氏為豕韋氏,成為依附於商王朝的部族政權。

劉氏改稱豕韋氏後,在韋鄉一帶又生活了數百年。

到公元前12世紀,周武王伐紂滅商,大量追封三皇五帝后裔,在將堯帝的一支後裔封於薊(今北京市)之後,又將同屬陶唐氏後裔豕韋氏劉累之後封於陶唐氏舊地唐——今山西冀城西。鄧銘世《古今姓氏書辯證》「唐氏」條載:劉累之後「商更號豕韋氏,周復改為唐。

」一說,豕韋氏改為唐氏的時間是在商朝末年,如《漢書·高祖本紀》顏師古注即說:「殷末,豕韋氏徙國於唐。」

總之,劉姓在商周之際又由豕韋氏演變為唐氏。

幾十年之後,因唐人與商人關係密切,周成王大概是對原來親商朝的祁姓唐國不放心,便又滅掉祁姓劉累後裔的唐國,把唐國故地封給他自己的弟弟叔虞作封地,而將劉累後裔唐氏族遷徙到杜城(今陝西省長安縣東南杜曲),改封為杜氏,降爵為伯爵。

至此,劉姓又從今山西冀城西遷到杜城,在這裡建立自己的部族政權,並從此由唐氏改稱為杜氏。

由於劉累的這支後裔原來封過唐氏,因此人們又稱之為唐杜氏。

而另一部分唐國成員並沒有同遷到杜城,卻從此散在諸侯各國,以唐為氏,成為今日唐姓的祖先。

這樣,劉姓與今天一部分唐姓和大部分杜姓,又成為同宗共祖的關係。他們共同尊劉姓的血緣始祖堯帝和劉累為始祖。

2樓:匿名使用者

上古時期,堯曾經在名為「唐」的地方(今河北唐縣)做首領,於是,堯的族人有些就以地名為姓,世代姓唐。舜帝時,分封堯的兒子為唐侯,這一族便成為唐姓人的一大**。另一大**是西周周昭王時,他把堯的後代中劉累的一族人分封到河南的一個地方,專管祀奉他們的祖先,那個地方也就叫唐州,這一族逐漸發展成為唐姓的另一支。

歷史上唐姓名人數不勝數。宋代有大孝子唐傑,醫藥家唐慎微;元代有畫家唐棣;明有大破倭寇而軍功卓著的名臣唐順之,「江南第一才子」唐伯虎;清有中外聞名的「唐窯」督造人唐英以及名士唐景崧、唐才常等

唐姓氏的由來

3樓:匿名使用者

唐姓,是一個起源中國的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名第64位。唐姓在日本、韓國、越南等國家地區均有分佈。韓國唐姓主要分佈在江原道,京畿道以及忠清南道。

唐姓在日本主要分佈在九州,本州一帶。唐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二十六位的大姓,人口眾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六五。唐姓足跡遍佈中國大地。

今日唐姓尤以四川、湖南、貴州、山東、安徽、廣西等省區居多,上述六省唐姓約佔全國漢族唐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 由來  1、出自祁姓和姬姓,為黃帝軒轅氏之後。相傳帝堯是黃帝軒轅氏的玄孫,姓伊祁,名放鄖,堯是他的諡號。

他最初被封於陶,後來遷於唐,所以被稱為陶唐氏。成為天子後,開始以"唐"為國號,所以又稱唐堯。堯做了100年天子後禪位給舜,堯死後,舜封他的兒子丹朱為唐(今河北省唐縣)侯。

到周武王時,唐侯作亂被成王所滅,唐國之地就被改封給成王之弟唐叔虞,原來帝堯的後裔則被遷往杜國,稱唐杜氏。唐杜氏的後裔有以國為氏的,稱唐氏。另外唐叔虞的子孫也以國為氏,後來就姓了唐。

同時周昭王時,曾封丹朱之後在魯縣為唐侯,被楚滅後,其子孫也姓唐。春秋時,又有一支姬姓唐諸侯國,被楚昭王滅後,其後人也稱為唐氏。還有複姓唐山姓、北唐姓改為唐姓。

以上這5支唐氏,均源自軒轅氏。   2、據《後漢書·南蠻傳》所載,漢代時南蠻白狼王為唐姓。   3、據《三國志·郭淮傳》所載,隴西(今屬甘肅)羌族中有唐姓。

  4、據《元史·唐仁祖傳》所載,元代西域畏兀人唐仁祖,其子孫以唐為姓。   5、另外,滿族塔塔喇氏、唐古氏、唐尼氏、唐佳氏,土族拉什唐氏及瑤族、苗族、蒙古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唐姓。

4樓:匿名使用者

我也想要贊,求求你了

百家姓的由來,百家姓的由來及故事

百家姓就是人體的器官各個脈絡,有的 偷懶有的不幹活,有的不發明食物,混吃等死。著重來說一下李姓為什麼壯大,它是總含,所有的都包含其中,也是互治關係。你吃到哪他都有反應。說到底那些小姓就是混日子等死不讓人吃。李姓擺脫朝堂基本上就離改朝換代不遠了。百家姓的來歷 5 對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和關注生命起源的初始...

百家姓尋根祭祖袁姓氏起源,百家姓尋根祭祖易姓氏起源

源流一出自媯姓,即舜帝姚重華後裔。舜帝的33世嫡長孫媯滿被周武王封為陳侯 建都宛丘 今河南淮陽 諡號胡公,胡公滿的11世孫有個叫諸的,字伯爰,其孫濤塗,以祖父的字命氏,稱爰氏,春秋時世襲陳國上卿。由於當時 爰 字和 袁 轅 榬 溒 援 等字音同,所以後來的子孫就分別以這6個字為姓。源流二出自軒轅黃帝...

百家姓 姓束的由來,百家姓有姓束的嗎

我爺爺說。咱姓束的都是戰國時期一個大官的氏族後人。因為得罪朝廷後來隱姓埋名 才有的束這個姓氏。我也姓束,俺老輩有束氏家譜好幾十本呢,上萬人不止。我叫束建華,山東地。我也姓束合肥廬江的。我也姓束山東曲阜的。我來認親系咯,嘻嘻。一 姓氏源流。束 sh 姓源流純正,源出出有一 出自媯姓,由疎氏所改。據 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