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克爾遜干涉儀實驗中的物理思考題

2021-12-30 13:13:36 字數 1698 閱讀 7409

1樓:匿名使用者

1、在調整邁克爾遜干涉儀的時候,我們需要讓鏡面m1與

m2平行,但是這事實上很難完

美地達到。試驗中要求視角移動時所產生的「吞吐」現象不超過一個週期,這也減少了

部分誤差。由於一開始時的試驗器材上由於彈簧鬆動,我浪費了比較多的時間。雖然因

為器材原因我最終也沒有調出令人滿意的干涉條紋,

這裡依然感謝助教老師在調節干涉

儀上給我的幫助。2、

在測量na

光平均波長時,我們需要測量「吞吐」個週期之後的儀器示數,而由於干涉

條紋的明暗在不斷變化,準確地記錄

50組資料有一些困難,我採取的紀錄暗條紋週期

的方法尤其受到這種問題的制約。這可能也造成了我們實驗測出的波長值偏大的原因。3、

在測量雙線波長差的時候,需要記錄條紋「模糊」時的示數。我們選擇等到條紋已經比

較模糊後先記錄下資料然後繼續旋轉。如果模糊程度繼續加大,則將新資料覆蓋原有數

據的方法。這樣就保證了測出的「模糊」位置示數差較為恆定,得到的試驗結果誤差極

小,在四捨五入之後與標準值完全一致。

2樓:胡再國談專利

大學物理實驗邁克爾遜干涉儀的演示操作過程。

邁克爾遜干涉儀實驗思考題答案??

3樓:匿名使用者

1. 鐳射點光源的相干長度很長,可達數百m,甚至更大,普通單色光(例如鈉光源)的單色性遠不及鐳射,相干長度很小。因此當m1和m2的距離稍大時,採用鈉光源將看不到干涉現象(光源發出的同一束光經分光板分解的兩列波實際上不能相遇,當然就不會發生干涉)。

而鐳射光源可以在很大的m1,m2間距範圍內獲得清晰的干涉條紋。

2. 每當m1移動半個波長,干涉條紋看起來就會冒出或縮排一圈,這是一種視錯覺現象(視覺暫留),實際上每移動半個波長,中心斑點將由明到暗再由暗到明變化一個週期(假定原先是亮紋),其它條紋也類似明暗交替一個週期,從而形成上述視錯覺。至於每移動半個波長,中心斑點將由明到暗再由暗到明變化一個週期的原因,通過光程差就可以解釋了。

例如對於中心斑點,光程差=2d(d為m1,m2間距),每當d改變半個波長,光程差就改變一個波長,原先是亮斑,之後還是亮斑。中間經過d改變四分之一波長的時候,光程差改變半個波長,原先的亮斑就會變成暗斑。

4樓:暢野雪理夏

邁克爾遜干涉儀利用等傾干涉,牛頓環是等厚干涉。

1.圓環條紋越向外越密。

2.冒出。2hcosi=mλ,中心(i=0)級次最高,h增加,級次升高,所以冒出。

3.等傾:2hcosi=mλ牛頓環:h=mλ/2

5樓:荊芳菲力蒼

邁克爾遜干涉儀是利用等傾干涉,牛頓環是等厚干涉。

1.圓環條紋越向外越密。相關證明見任一《光學》中的推導。

2.冒出。2hcosi=mλ,中心(i=0)級次最高,h增加,級次升高,所以冒出。

3.等傾:2hcosi=mλ

牛頓環:h=mλ/2

邁克爾遜干涉儀實驗思考題答案?

6樓:廢墟中的高貴

邁克爾遜干涉儀利用等傾干涉,牛頓環是等厚干涉。

1.圓環條紋越向外越密。

2.冒出。2hcosi=mλ,中心(i=0)級次最高,h增加,級次升高,所以冒出。

3.等傾:2hcosi=mλ 牛頓環:h=mλ/2

關於邁克爾遜干涉儀實驗的問題,邁克爾遜干涉儀實驗中的問題

因為使用的納光光源不是單色光,實際上是兩種波長相差很小的光組成。因此我們所看到的圓形干涉條紋實際上是由兩種波長分別形成的兩套圓形疊加在一起的。當光程差同時為兩者波長的整數倍時,波長為1和2的光在同一點所形成的干涉條紋雖然級次各不相同,但都形成明條紋,故疊加結果使得視場中條紋對比度增加,實驗者能看到明...

邁克爾遜干涉儀實驗誤差是怎麼產生的

1 儀器本身震動 2 條紋有寬頻。3 讀數的滾輪上面精確度有限。4 人眼觀察偏差。5 波長不是單色有寬度。6 儀器本身零件間空隙,擴充套件資料實驗注意事項 1 千萬不要用手觸控光學表面,且要防止唾液濺到光學表面上。2 在調節螺釘和轉動手輪時,一定要輕 慢,決不能強扭硬扳。3 反射鏡背後的粗調螺釘不可...

邁克爾 傑克遜 的MV,邁克爾傑克遜的歌

電影的話,可能是 they don t care about us 就是一排排人是吧。如果不是,我覺得應該是teaser。無視我吧 they don t care about us 有兩版mv,一個是巴西版,另一個是監獄版。我個人喜歡監獄版哦 mj好帥!they don t care about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