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為什麼被貶謫,關於蘇東坡被貶三次的故事

2022-01-01 10:39:08 字數 6432 閱讀 3949

1樓:楊子電影

蘇軾是詩人,筆端常帶感情,即使官樣文章,也忘不了加上點個人色彩,說自己「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這些話被新黨抓了辮子,說他是「愚弄朝,妄自尊大」,說他「銜怨懷怒」,「指斥乘輿」,「包藏禍心」,諷刺**,莽撞無禮,對皇帝不忠,如此大罪可謂死有餘辜了。

他們從蘇軾的大量詩作中挑出他們認為隱含譏諷之意的句子,一時間,朝廷內一片倒蘇之聲。這年七月二十八日,蘇軾上任才三個月,就被御史臺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師,受牽連者達數十人。這就是北宋著名的「 烏臺詩案」(烏臺,即御史臺,因其上植柏樹,終年棲息烏鴉,故稱烏臺)。

宋哲宗即位後,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並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於常州病逝。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諡號「文忠」。

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並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

其散文著述巨集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於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2樓:蝴蝶之贊

蘇軾的出仕之路只能算是一條屢遭貶謫之路。這官,蘇軾當得太不痛快了。

二十一歲,蘇軾就考中進士,如果能夠謹小慎微,前途是不得了的。但問題是要那樣,蘇軾就不再是蘇軾了,而應該是一個當官當得非常不錯的我們所不知道的什麼人。

首先是反對變法。要說蘇軾與王安石同為文人,應該是很容易走到一起的。王安石變法的本意也是想富國強兵。

可是文人辦事總有一種浪漫的想法,有些問題欠考慮,變法太急,就產生了一些弊端,事情朝相反的方向發展了。這時蘇軾站出來了,反對新法。於是就遭到多次貶謫。

兩次被貶杭州,他也不以為意,而是認真地做起了小官,領人在西湖築堤,這就是有名的「蘇堤」。從杭州他又到過密州、徐州、湖州。就在湖州,蘇堤被捉拿到御史臺審問。

原來,一些反對蘇軾的人在他的詩文裡斷章取義地摘取一些句子對其設計陷害。這就是有名的「烏臺詩案」。後來還是王安石一句話:

「哪有盛世而殺才士乎?」蘇軾才得以出獄。

出獄之後,蘇軾被貶黃州,任團練副使。表面上,雖然是個小官,實際上處於地方官的監管之下。言論行為都受到束縛。

他的散文代表作前後《赤璧賦》都是在偷偷摸摸的情況下寫成的,「必深藏之不出也」,一般人是難以見到的。

後來,哲宗即位,太后聽政,司馬光掌權,蘇軾被召回朝廷。司馬光全盤否定變法內容,這時,蘇軾又站出來了,認為變法中有些內容還是值得參考的。結果是,他又被下放。

七年後,太后死,哲宗親政。宰相是從前主張變法的章敦,於是,又打擊司馬光那一派的人。蘇軾因為在司馬光時代被召回朝廷做過翰林,因是又被當作了打擊的物件,被貶到惠州。

因為看到蘇軾字子瞻,緊接著又被貶到了儋州(現海南)。

一直到六十六歲才遇到大赦天下才被調回。但是還沒有走到朝廷就死在江蘇常州。

在死前兩個月,北歸途中,途經鎮江,看到李龍眠為他畫的像,即席寫了一首詩:「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以被貶的三個主要地方的地名來作為自己平生功業的總結,其中的悲苦是難以言傳的,同時也顯得是那麼的瀟灑、從容、寡淡、曠達、幽默。這就是蘇軾,歷經艱難而始終不失真率之心,始終向權貴高昂不屈的頭顱。我想這可能就是蘇軾以及作品千古不朽的原因。

在蘇軾的作品始終存在著一種永恆的東西。他總是能讓人們從個體與時代的侷限中跳出來,從而沉入廣袤無垠的宇宙和歷史大背景之中。從而在真的、善的、美的詩意中痛快地活著。

3樓:匿名使用者

蘇軾就是典型的臭文人心態,尤其古代文人要發達只有做官一條路可走,要現在做個網紅也可以,古代文人以為有詩文才,就什麼都能行,就好像他們對著荒地吟詩作賦都能產出米糧來,就一定該做官,還要做大官重臣,看不起這個看不起那個,甚至連保家衛國,保護他們能去青樓吟詩作賦的武將都看不起,殊不知宋徽宗要不當皇帝的話,文藝才氣可能成就更大。漢元帝多才多藝,卻是開始把西漢帶入衰亡。

蘇軾就沒想過,歷史上沒有他蘇軾,歷史一點不受影響,如果某些時期少了某個大將軍,歷史就肯定會有所不同

關於蘇東坡被貶三次的故事

4樓:匿名使用者

1、被貶黃州

第一次是因為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因為蘇軾自從進入朝廷之後,就一直反對由王安石領頭的『新法』一派,再加上當時的他在文壇上地位很高,他的詩詞在社會上引起的反響是很大的,這也就間接阻撓了『新法』的推廣,引起了變法派對他的強烈不滿,他的政治對手將他所有詩詞收集起來,成為在朝堂上攻擊他的理由和藉口。

烏臺,即御史臺。據《漢書·朱博傳》記載,御史臺中有柏樹,烏鴉數千棲居其上,故稱御史臺為「烏臺」,亦稱"柏臺"。烏臺詩案,即御史臺詩案。

它興訟於宋神宗趙頊元豐二年(1079)。蘇軾是被告。

原告是:權監察御史裡行何正臣、舒亶,國子博士李宜,權御史中丞李定等人。他們指控蘇軾寫詩文訕謗朝政、反對新法、指斥皇帝,要求處置蘇軾。這就引起了皇帝的不滿之後被貶。

2、被貶惠州

第二次是被貶惠州,但是這一次蘇軾可以說是很無辜的,守舊派的領導人物當時的太皇太后高氏病逝後,變法派抓住機會一度成為朝廷上的主導力量,守舊派因此被變法派大肆打壓,蘇軾也因為一貫所站的立場,再加上當時的他是元祐黨人的領袖,被變法派全面打壓,也再次被貶。

但蘇軾被貶後心裡面也怡然自得,宋哲宗八年十月,蘇軾被貶謫到惠州。時值深秋,蘇軾看見驛站邊的樹木依然翠綠欲滴,便問迎接他的小吏是何樹,小吏回答是荔枝樹,蘇學士大喜道:「有荔枝吃便可安居嶺南」,原來蘇軾本人生平酷愛甜食。

蘇軾被貶謫到惠州 ,惠州地處嶺南,氣候溫暖, 一年到頭甜瓜香果不斷, 其中以出產荔枝、龍眼、柑橘、楊梅等超甜果類出名。在別人眼中的嶺南煙瘴之地在蘇軾眼中卻是洞天福地,他到此如游魚得水,大飽口福的同時心滿意足地賦詩一首: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做嶺南人。

3、被貶儋州

儋州是蘇軾生命中最艱難的歲月。那個時候海南島還是一個蠻荒之地,是朝廷流放那些嚴重的、死不改悔的罪臣的首選場地。到了那裡,真乃天高皇帝遠,你造不了反,發點兒牢騷也沒有人聽得見的。

家破人亡的蘇軾作好了死在海南的心理準備。

「今到海南,首當作棺,次便作墓」。

已經62歲的蘇軾,隨他的兩位妻子先後去世,跟隨他的紅顏知己王朝雲也已在惠州離開了人間。蘇軾四月十七日接到瓊州別駕昌化軍安置誥命,第三天就與家人痛苦訣別,他孤身攜帶著幼子乘船離開廣東惠州,一代文豪又漂泊在茫茫的大海上……經過兩個多月的行程終於到達貶所中和鎮。

他曾將自己的路線形象地描述為「我行西北隅,如度月半弓」,說的是自己在海南西北部走了一個半月形的弧線。開初東坡在官府租了一間房子暫避風雨,沒幾天被政敵知道後,下令把東坡逐出官舍。蘇軾寫到自己當年的慘景:

「此間居無室,食無肉、病無藥。」

5樓:丹鴻朗

第1次被貶是到了湖北黃州,這一次被貶是因為烏臺詩案,經過多方營救死罪免除,但是卻被貶到了黃州,這一次事件是因為蘇軾反對新法,他認為新法是不可行的,所以才被貶。第2次則是被貶到了惠州,這一次是因為太皇太后去世,新帝僅十歲登基,而新黨抓住這一時機,借小皇帝的手開始打擊舊黨,蘇軾當然就在其中,可以說蘇軾只能算是政黨的犧牲品而已。第3次被貶則是被貶到儋州,這一次也是因為新黨想要將舊黨趕盡殺絕,所以蘇軾再次遭殃,被貶到更遠的地方。

6樓:滄海半杯

自請出京

熙寧四年(2023年)蘇軾上書談論新法的弊病。王安石很憤怒,讓御史謝景在皇帝跟前說蘇軾的過失。蘇軾於是請求出京任職:

熙寧四年至熙寧七年(2023年)被派往杭州任通判、熙寧七年秋調往密州(山東諸城)任知州、熙寧十年(2023年)四月至元豐二年(2023年)三月在徐州任知州、元豐二年四月調往湖州任知州。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頗有政績。

烏臺詩案

元豐二年(2023年),蘇軾四十三歲,調任湖州知州。上任後,他即給皇上寫了一封《湖州謝表》,這本是例行公事,但蘇軾是詩人,筆端常帶感情,即使官樣文章,也忘不了加上點個人色彩,說自己「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這些話被新黨抓了辮子,說他是「愚弄朝,妄自尊大」,說他「銜怨懷怒」,「指斥乘輿」,「包藏禍心」,諷刺**,莽撞無禮,對皇帝不忠,如此大罪可謂死有餘辜了。

蘇軾畫像

他們從蘇軾的大量詩作中挑出他們認為隱含譏諷之意的句子,一時間,朝廷內一片倒蘇之聲。這年七月二十八日,蘇軾上任才三個月,就被御史臺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師,受牽連者達數十人。這就是北宋著名的「烏臺詩案」(烏臺,即御史臺,因其上植柏樹,終年棲息烏鴉,故稱烏臺)。

[16]

烏臺詩案這一巨大打擊成為他一生的轉折點。新黨們非要置蘇軾於死地不可。救援活動也在朝野同時,不但與蘇軾政見相同的許多元老紛紛上書,連一些變法派的有識之士也勸諫神宗不要殺蘇軾。

王安石當時退休金陵,也上書說:「安有聖世而殺才士乎?」在大家努力下,這場詩案就因王安石「一言而決」,蘇軾得到從輕發落,貶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本州安置,受當地**監視。

蘇軾坐牢103天,幾次瀕臨被砍頭的境地。幸虧北宋時期在太祖趙匡胤年間既定下不殺士大夫的國策,蘇軾才算躲過一劫。[17]

被貶黃州

出獄以後,蘇軾被降職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市)團練副使(相當於現代民間的自衛隊副隊長)。這個職位相當低微,並無實權,而此時蘇軾經此一役已變得心灰意冷,蘇軾到任後,心情鬱悶,曾多次到黃州城外的赤壁山遊覽,寫下了《赤壁賦》、《後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千古名作,以此來寄託他謫居時的思想感情。於公餘便帶領家人開墾城東的一塊坡地,種田幫補生計。

「東坡居士」的別號便是他在這時起的。

東山再起

2023年(元豐七年),蘇軾離開黃州,奉詔赴汝州就任。由於長途跋涉,旅途勞頓,蘇軾的幼兒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遙遠,且路費已盡,再加上喪子之痛,蘇軾便上書朝廷,請求暫時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後被批准。

當他準備要南返常州時,神宗駕崩。常州一帶水網交錯,風景優美。他在常州居住,既無飢寒之憂,又可享美景之樂,而且遠離了京城政治的紛爭,能與家人、眾多朋友朝夕相處。

於是蘇東坡終於選擇了常州作為自己的終老之地。[19]

2023年,宋哲宗即位,高太后以哲宗年幼為名,臨朝聽政,司馬光重新被啟用為相,以王安石為首的新黨被打壓。蘇軾復為朝奉郎知登州(蓬萊)。四個月後,以禮部郎中被召還朝。

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個月後,升中書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學士知制誥,知禮部貢舉。[20] 當蘇軾看到新興勢力拼命壓制王安石集團的人物及盡廢新法後,認為其與所謂「王黨」不過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諫議。他對舊黨執政後,暴露出的腐敗現象進行了抨擊,由此,他又引起了保守勢力的極力反對,於是又遭誣告陷害。

蘇軾至此是既不能容於新黨,又不能見諒於舊黨,因而再度自求外調。[18]

築建蘇堤

元祐四年(2023年),蘇軾任龍圖閣學士知杭州。由於西湖長期沒有疏浚,淤

蘇軾畫像

塞過半,「崶臺平湖久蕪漫,人經豐歲尚凋疏」,湖水逐漸乾涸,湖中長滿野草,嚴重影響了農業生產。蘇軾來杭州的第二年率眾疏浚西湖,動用民工20餘萬,開除葑田,恢復舊觀,並在湖水最深處建立三塔(今三潭映月)作為標誌。他把挖出的淤泥集中起來,築成一條縱貫西湖的長堤,堤有6橋相接,以便行人,後人名之曰「蘇公堤」,簡稱「蘇堤」。

蘇堤在春天的清晨,煙柳籠紗,波光樹影,鳥鳴鶯啼,是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蘇堤春曉」。

「東坡處處築蘇堤」,蘇軾一生築過三條長堤。蘇軾被貶潁州(今安徽阜陽)時,對潁州西湖也進行了疏浚,並築堤。紹聖元年(2023年),蘇軾被貶為遠寧軍節度副使,惠州(今廣東惠陽)安置。

年近6旬的蘇軾,日夜賓士,千里迢迢赴貶所,受到了嶺南百姓熱情的歡迎。蘇軾把皇帝賞賜的**拿出來,捐助疏浚西湖,並修了一條長堤。為此,「父老喜雲集,簞壺無空攜,三日飲不散,殺盡村西雞」,人們歡慶不已。

如今,這條蘇堤在惠州西湖入口處,像一條綠帶,橫穿湖心,把湖一分為二,右邊是平湖,左邊是豐湖。[16]

流落儋州

蘇軾在杭州過得很愜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但元祐六年(2023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為政見不合,元祐六年八月調往潁州任知州、元祐七年(2023年)二月任揚州知州、元祐八年(2023年)九月任定州知州。

元祐八年高太后去世,哲宗執政,新黨再度執政,紹聖元年(2023年)六月,別為寧遠軍節度副使,再次被貶至惠陽(今廣東惠州市)。

蘇東坡夜遊承天寺

紹聖四年(2023年),年已62歲的蘇軾被一葉孤舟送到了徼邊荒涼之地海南島儋州(今海南儋縣)。據說在宋朝,放逐海南是僅比滿門抄斬罪輕一等的處罰。他把儋州當成了自己的第二故鄉,「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

他在這裡辦學堂,介學風,以致許多人不遠千里,追至儋州,從蘇軾學。在宋代100多年裡,海南從沒有人進士及第。但蘇軾北歸不久,這裡的姜唐佐就舉鄉貢。

為此蘇軾題詩:「滄海何曾斷地脈,珠崖從此破天荒。」 人們一直把蘇軾看作是儋州文化的開拓者、播種人,對他懷有深深的崇敬。

在儋州流傳至今的東坡村、東坡井、東坡田、東坡路、東坡橋、東坡帽等等,表達了人們的緬懷之情,連語言都有一種「東坡話」。[16]

最後結局

徽宗即位後,蘇軾被調廉州安置、舒州團練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2023年)大赦,復任朝奉郎,北歸途中,於建中靖國元年七月二十八日(2023年8月24日)卒於常州(今屬江蘇)。葬於汝州郟城縣(今河南郟縣),享年六十五歲,。

蘇軾留下遺囑葬汝州郟城縣鈞臺鄉上瑞裡。次年,其子蘇過遵囑將父親靈柩運至郟城縣安葬。[21] 宋高宗即位後,追贈蘇軾為太師,諡為「文忠」。

太子長琴為什么被貶,太子長琴為什麼被貶

這種問題也問,回去重看去。古劍奇譚裡太子長琴被貶下凡間是說的那一段話 寡親緣情緣,命主孤煞.完整的話是什麼?天官 火神祝融 水神共工 仙人太子長琴,於不周山行止無端,招致彌天大禍!今天降責罰!祝融 共工往渤海之東無底歸墟思過千年!太子長琴貶為凡人,永世不得為仙,輪迴之中寡親緣情緣,命主孤煞 歐陽少恭...

關於蘇軾的詩詞,蘇東坡最經典10詩詞

原文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 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 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翻譯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關於蘇軾的成語,與蘇東坡有關的成語

1 雪泥鴻爪 蘇軾在任鳳翔府判官時,寫下了 和子由澠池懷舊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哪復計東西?雪泥鴻爪 就被概括為眾所周知的成語了。2 夜雨對床 唐代韋應物有 寧知風雪夜,復此對床眠 蘇軾讀後感觸良深,與蘇轍約定 夜雨對床 但一直未實現。夜雨對床 便流傳下來,本不單指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