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繼位之前誰是皇帝,武則天死後誰當的皇帝

2022-01-04 05:43:10 字數 4926 閱讀 6917

1樓:霓脦那些

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小名雉奴,字為善,唐朝第三任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嫡三子,母文德皇后。

貞觀二年(628年)六月李治出生於東宮的麗正殿。貞觀五年(631年)被封為晉王,後因唐太宗的嫡長子太子李承乾與四子魏王李泰相繼被廢,他才於貞觀十七年(643年)被冊立為皇太子。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去世,太子李治即位,是為唐高宗。

唐高宗在即位之初,繼續執行太宗制訂的各項政治經濟制度,李勣、長孫無忌、褚遂良共同輔政。由於他勤於政事,故而「百姓阜安,有貞觀之遺風」  ,史稱「永徽之治」。高宗還在廢立皇后問題上堅持自己的主張,排除了元老派的干擾。

顯慶五年(660年)以後,高宗經常頭暈目眩,影響處理政務。武皇后乘機開始參與國家大事。高宗的健康狀況不佳,政權由高宗向武則天手中轉移的趨勢逐步形成。

唐高宗在位期間先後滅西突厥(657年)、滅百濟(660年)、滅高句麗(668年)。

高宗時期唐朝版圖為最大,東起朝鮮半島,西臨鹹海(一說裡海),北包貝加爾湖,南至越南橫山,維持了三十二年。

在位三十四年,於弘道元年(683年)崩於洛陽紫微宮貞觀殿,終年五十五歲,葬於乾陵,廟號高宗,諡號天皇大帝。

生平唐高宗李治於貞觀二年六月十五日(628年7月21日)出生於長安城,為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母親為文德皇后長孫氏。李治與唐太宗嫡長子太子李承乾、嫡次子魏王李泰為長孫皇后所生同母兄弟。貞觀五年(631年),李治獲封為「晉王」,幼時即以仁孝聞名。

貞觀十七年(643年),李承乾被廢,李泰也因罪被黜,貞觀十八年十二月(645年1月)李治被立為太子。貞觀二十三年(649年)七月即位,時年22歲。

唐高宗李治在位三十四年,弘道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683年1月19日),唐高宗李治駕崩於洛陽紫微宮貞觀殿,享年五十五歲,安葬於唐乾陵(今陝西省咸陽市乾縣梁山),武后令上金、素節二王,義陽、宣城二公主聽赴哀,諡號天皇大帝。

性格與才能

李治相貌劍眉朗目,隆準高鼻,口能吞日,八字須,下須濃密至胸。他生得英俊高大,很有帝王的相貌,而性情慈祥、低調、儉樸,不喜興土木,亦不信方士長生不死之術,不喜遊獵。

李治有知人之明,身邊諸多賢臣如:辛茂將、盧承慶、許圉師、杜正倫、薛元超、韋思謙、戴至德、張文瓘、魏元忠等人,大多是他自己親自提拔,其中韋思謙曾受褚遂良打擊,杜正倫被李世民冷落。

軼事根據史書記載,高宗長期有頭痛與眼睛毛病,到晚年甚至眼睛全盲,因而時常無法下判斷。高宗為此曾請御醫秦鳴鶴醫治。秦鳴鶴主張對腦鍼灸,武則天坐在幕簾後面大怒,說:

「此人可斬首,竟敢以針刺聖上之頭!」然而高宗認為鍼灸對病情有益,故批准御醫所請。經御醫鍼灸百會後,高宗即謂眼睛能視物。

擴充套件資料:

評價傳統中國史學家認為唐高宗生性軟弱及受武則天牽制,使其評價不及唐太宗的貞觀之治及唐玄宗的開元盛世。但事實上,唐高宗亦是有為之主,不少決策都對國家有利,唐朝在高宗統治下,國力達至鼎盛。

在國內施政上,高宗致力糾正太宗的苛政。例如他未及正式登基即下令:「罷遼東之役及諸土木之功。

」他即位的第二年,即永徽二年的九月,下令將所佔百姓田宅還給百姓。高宗在位前期,有效鞏固太宗的成果,後世視之為貞觀之治的延續,史稱「永徽之治」。

後世亦常質疑高宗無法阻止武后專權。其實,高宗在朝廷中掌握實權,如在位最後一年仍親自任免宰相。而武后逐漸掌權則或可解釋為,高宗在個人健康狀況以及唐朝女性地位崇高的雙重考慮下的決定,不應單純歸咎於高宗個性懦弱。

軍事方面,唐高宗在位年間,不但保住太宗打下的江山,也發動多場重要的對外戰爭,成功開疆擴土。他先後滅西突厥(顯慶二年,657年)、滅百濟(顯慶五年,660年)、滅高句麗(總章元年,668年),使唐朝的疆域達到最大。

高宗時代也是良將輩出,除了先朝名將李勣,還有東征西討的蘇定方、聲震西域的裴行儉、三箭定天山的薛仁貴、老當益壯的劉仁軌,以及王方翼、程務挺、王孝傑、少數民族將領黑齒常之等等,都為高宗的對外戰爭貢獻良多。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唐太宗的昭陵隻立了14尊番臣像,而高宗的乾陵卻多達61尊番臣像,這些番臣像至今仍在。高宗任用多位邊族的國王、貴族子弟、人民擔任各級官職,充分體現了高宗時期唐朝的國勢及影響力,亦顯示出邊族對唐朝的仰慕、歸服。

個人作品

《監國求賢令》

《為攝太傅高儉設榻令》

《為文德聖皇后薦福令》]

《建大慈恩寺令》

《諭普光寺僧眾令》

《答沙門慧淨辭知普光寺任令》

《答張行成因旱請致仕表手製》

2樓:幻月冰境

李治,李世民的兒子

武則天(624年-705年),幷州文水人,是一位女政治家和詩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正統的女皇帝,也是繼位年齡最大(67歲即位)、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為唐朝功臣武士彠次女,母親楊氏。十四歲入後宮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賜號媚娘,唐高宗時初為昭儀,後為皇后(655年-683年),尊號為天后,與唐高宗李治並稱二聖,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臨朝稱制,後自立為皇帝,建立武周王朝(690年10月16日-705年2月22日),神龍元年(705年)正月,武則天病篤,宰相張柬之發動兵變,迫使武氏退位,史稱神龍革命。

唐中宗復辟,恢復唐朝,上尊號「則天大聖皇帝」,後遵武氏遺命改稱「則天大聖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唐玄宗開元四年(716年),改諡號為則天皇后,天寶八載(749年),加諡則天順聖皇后。

具體你可以看

3樓:魘域

嚴格意義上來講應該是她兒子睿宗李旦,雖然她在高宗李治時期就開始掌權但是稱帝卻在攝政一段時間之後。武則天之後政權又迴歸於李氏,由她與李治的兒子李顯繼位。

4樓:洪荒幻

睿宗李旦,有名的三讓皇帝一讓母二讓兄三讓子,分別為武則天,李顯,李隆基

5樓:東壁野老

武則天只能算是篡位,謀得是她丈夫唐高宗李治位

6樓:匿名使用者

睿宗(為武后所廢) 李旦

武則天死後誰當的皇帝?

7樓:春風十里吹翻你

武則天死後是唐中宗李顯當得皇上。

皇位繼承

唐高祖李淵→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唐中宗李顯→武則天改國號為大周→唐中宗李顯→唐玄宗李隆基。

高宗於公元683年12月病死,他於同月甲子日繼位。公元684年2月,繼位才兩個月的中宗被武則天廢為廬陵王,貶出長安。公元699年,中宗被武則天召回京城,重立被立為太子。

公元705年,82歲的武則天病重。正月丙午日,宰相張柬之、右羽林大將軍李多祚等人突率羽林軍五百餘人,衝入玄武門,殺張易之、張昌宗。

迫使則天皇帝傳位於中宗。改年號為「神龍」。2月,復國號為唐。

擴充套件資料:

一、二度為帝

長安四年(704年),武則天病居迎仙宮,張易之、張昌宗侍奉左右,外人不得入內。朝中大臣以張柬之、崔玄暐、敬暉、桓彥範、袁恕己等為首,也見機祕密謀劃,準備除掉二張,擁立中宗。

神龍元年(705年),82歲的武則天病重。正月,宰相張柬之、右羽林大將軍李多祚、左威衛將軍薛思行等人發動神龍政變,突率羽林軍五百餘人,從玄武門衝入紫微城,在迎仙宮殺張易之、張昌宗。

這一天,相王李旦也率南衙禁兵加強警備,配合行動。武則天無奈,先令太子監國,次日傳位。隔了一天,李顯在通天宮即位,大赦天下。

他先把弟弟相王李旦加為安國相王,拜太尉、同中書門下三品;又給妹妹太平公主加了鎮國太平公主的稱號,以表彰二人的擁立之功。張柬之、崔玄暐等人也加官晉爵。二月,復國號為唐,一應典制,悉復唐永淳前舊,唐朝規復。

李顯復位後,馬上立韋氏為皇后,又不顧大臣的勸阻,破格追封韋后之父親為王,並讓韋后參預朝政,對張柬之等功臣卻不加信用。將韋后的女兒安樂公主嫁給武三思之子武崇訓。

封上官婉兒為昭容。教她專掌制命,負責起草皇帝的詔令,掌握生殺大權。韋后同武三思關係曖昧,韋后又十分信用兒女親家武三思,並以此結成了一股強大的政治勢力左右著朝政。

李顯對此也無能為力。

二、人物簡介

1、武則天:

武則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 [1]  ),自名武曌(zhào),幷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82歲),與漢朝的呂后並稱為「呂武」。

武則天為荊州都督武士彠次女。十四歲時,進入後宮,為唐太宗才人,獲賜號「武媚」。唐高宗時封昭儀,後為皇后,尊號「天后」,與高宗並稱「二聖」。

高宗駕崩後,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臨朝稱制。

天授元年(690年),武則天自立為帝,改國號為周,定都洛陽,稱「神都」,建立武周。武則天在位前後,大肆殺害唐朝宗室,興起「酷吏政治」。

但她「明察善斷」,多權略,能用人。又獎勵農桑,改革吏治,重視選拔人材,所以使得賢才輩出。晚年逐漸豪奢專斷,漸生弊政。

神龍元年(705年),武則天病篤,宰相張柬之等發動「神龍革命」,擁立唐中宗復辟,迫使其退位。中宗恢復唐朝後,為其上尊號「則天大聖皇帝」。

同年十一月,武則天於上陽宮崩逝,年八十二。中宗遵其遺命,改稱「則天大聖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其後累諡為「則天順聖皇后」。

2、李顯

唐中宗李顯(656年—710年),原名李哲,隴西成紀人,656年出生於長安。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則天第三子。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兩度在位。

顯慶元年(656年)十一月五日,李顯生於長安,初封周王,後改封英王。章懷太子李賢被廢后,李顯被立為皇太子。弘道元年(683年)即皇帝位,武后臨朝稱制。

光宅元年(684年),被廢為廬陵王先後遷於均州、房州等地。聖歷二年(699年)召還洛陽復立為皇太子。神龍元年(705年)在通天宮復位。

李顯在位期間,恢復唐朝舊制,免除租賦,設十道巡察使,置修文館學士,發展與吐蕃的經濟、文化交往,實行和親政策,把金城公主嫁給吐蕃贊普尺帶珠丹,保證了邊疆地區的穩定。

唐中宗李顯前後兩次當政,共在位五年半,景龍四年(710年)六月壬午被毒死,終年55歲,諡號大和大聖大昭孝皇帝(初諡孝和皇帝),葬於定陵。

武則天后是哪位皇帝

武則天后是唐中宗李顯,原名李哲,隴西成紀人,656年出生於長安。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則天第三子。683年至684年 705年至710年兩度在位。李顯生於顯慶元年 656年 十一月五日,初封周王,後改封英王。章懷太子李賢被廢后,李顯被立為皇太子。弘道元年 683年 即皇帝位,武后臨朝稱...

武則天當了多少年黃帝,武則天當多少年皇帝?多少歲死的?

武則天當了16年皇帝。實際掌握唐朝政權30多年。武則天 624年 705年 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正統的女皇帝。690年,武則天自立為武周皇帝 690 705 改國號 唐 為 周 定都洛陽,並號其為 神都 史稱 武周 或 南周 705年,退位,當年去世。退位後唐中宗恢復唐朝。武則天,唐高宗時為皇后 65...

武則天誰的老婆,武則天是誰?

是唐高宗李治皇后 老婆 武則天 624 705 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武氏14歲被唐太宗李世民召入宮為才人,號 武媚 太宗死後,則天入感業寺為尼。唐高宗即位,復召武氏入宮,拜昭儀。她與當時的王皇后 蕭淑妃產生後宮矛盾。永徽六年 655 高宗立武氏為皇后。武則天資質聰慧,廣涉文史,富有智謀。武則天做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