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為何落得自刎烏江呢

2022-01-23 23:58:47 字數 4675 閱讀 3625

1樓:農村人農村事農村政策

烏江自刎」乃民間傳說

計正山認為「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艤船待」一段為民間傳說,理由有五。其一,從項羽垓下突圍南逃的行蹤看:至陰陵後便遭遇漢軍圍追。

「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且漢兵五千騎圍之數重。當時項王已經「自度不得脫」。那麼,何以能忽而來到三百里之遙的烏江呢?

東城至烏江須經過東城、建陽、全椒、浚遒、歷陽(今定遠、滁縣、全椒、肥東、和縣)綿延二百里皇甫山脈橫亙其間,池河、淝河、襄河、滁河縱橫阻隔,正可謂山巒重重、湖沼片片。再說項羽垓下兵敗,其勢也是急轉直下的,中間又因取道陰陵、迷途受殆才為漢軍追及,而遠在三百里之外的烏江亭長,縱有救籍之心又何以會料事如神,預先艤船以待?

其二,從《史記·項羽本紀》通篇結構來看,敘事謹嚴而縝密,尤其是對戰事的描述,由於司馬遷曾親自遊歷名山大川,所以雙方渡江涉河、斬關奪隘時的地理形勢,都能於迴旋曲折之中給人以條理分明、江山如望的親切感。且看項王垓下兵敗後的行蹤:「壁垓下,兵少食盡(夜歌慷慨)———潰圍,南出馳走,從者八百餘人(直夜)———渡淮,屬者百餘人耳(平明)———至陰陵,迷失道(晨霧)———陷大澤漢軍追及之———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

時、地遷移,線索清晰而分明。那麼,東城之後呢?為何三百里沙場竟無所交代,情節亦淡然鬆弛了呢?

就是說,東城這邊,項王剛剛想渡烏江,烏江那邊「亭長已經艤船以待」了,細心的讀者自然會看出玄妙:剛剛還在東城縱馬廝殺,轉眼已站立烏江邊喟然嘆息了。難道那浩蕩的池河、滁河、那重重山巒沼澤竟任項王一躍而過?

其實,是司馬遷巧借一個「欲」字,將發生在東城的血戰情節,與流傳於烏江的民間傳說縫綴彌合了。不熟悉這一帶地形的人當然不會生疑,他們意念恍惚中誤以為(東城)去烏江已經不遠,可能就在前邊。然而,對這塊地形有所瞭解的人就不免生出種種疑竇,這就是江淮一帶專家學者多年來頻頻質疑、並作出種種臆度誤解的根源所在。

其三,作者寫項王之所以有船不渡,只因無顏見江東父老。因為「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項王為此心中有愧,忽然悲從中來,不願過江了。這顯然不足為信。

首先,八千子弟無一人還,也未必全部為項王而戰死,歸順漢王者亦大有人在。再說項王東城末路時,身邊仍有二十八騎,這些人自垓下南逃時心中就有目標———為渡江而來,又臨危而不離去,其中也應該有歸心似箭的江東子弟。還有《史記·灌嬰》《漢書·灌嬰》都真實記載灌嬰「下東城、歷陽,虜楚將吏萬二千人」。

這其中肯定有不少人已經趕到了江邊,甚至正在準備渡江,說「無一人還」也是有些誇張的,而誇張正是民間傳說的特點。

其四,定遠有個民間傳說婦孺皆知,說當年霸王將虞姬娘娘頭顱拴在馬鞍上一路滴血,直至嗟虞墩《定遠縣誌》詳細記載了這個故事。我以為項羽在危難中仍然舍不下愛妃竟一路攜來首級,當有「不死不棄」的心跡或誓言,正如《詩經》所吟:「轂則同室、死則同穴」。

事不到萬不得已,也就是說不到英雄仆地,是不會丟下虞姬首級的。《定遠縣誌》載:「虞姬墓即嗟虞墩,縣南六十里近東城」。

「近東城」,恰好佐證司馬遷關於項王「身死東城」的結論。

其五,我國人民歷來有同情弱者、匡扶正義的善良俠義之心,因而對那些失敗英雄,往往以傳說來成全其氣節,以寄託自己的願望。項羽崛起於吳中,「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在南征北戰中、尤其是反抗暴秦戰爭中,吳中子弟以及江東父老對項羽是寄託了諸多感情的。因而在他死後即傳說「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艤船待」以及項王自愧「無面目見江東父老,不願過江」等英雄佳話,也實在是情理之中的事。

而司馬遷「二十而南遊江淮。上會稽、探禹穴、窺九疑、浮於沅、湘……過樑、楚以歸」,他自然有機會採訪到這些民間傳聞。且太史公撰寫《史記》是相當注重「網羅天下放失舊聞」以成一家之言的。

通覽《史記》,自《五帝本紀》、《夏本紀》至《殷本紀》、《周本紀》,司馬遷在撰寫之初,有文字記載者寥寥,多為「口口相傳之史」或「支離鱗片之語」;其中神奇怪誕之說比比皆是,僅《史記·高祖本紀》就有

六、七處之多。

非「自刎」是「戰死」

計正山認為,項羽並非「烏江自刎」,而是「戰死東城」。司馬遷在《史記·項羽本紀》結論中特別點明:項羽「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東城」即今定遠東南五十里,系項羽葬姬首處)。

關於項羽戰死東城的事實,《史記》、《漢書》皆有明確記載。

看《史記·高祖本紀》:「漢五年,高祖與諸侯兵共擊楚軍,與項羽決勝垓下。……項羽卒聞漢軍之楚歌,以為漢盡得楚地,項王乃敗而走,是以兵大敗。

使騎將灌嬰追殺項羽東城,斬首八萬,遂略定楚地。」《史記·灌嬰》記載的更為詳盡:「項籍敗垓下去也,嬰以御史大夫受詔將車騎別追項籍至東城,破之。

所將卒五人共斬項籍,皆賜爵列侯。降左右司馬各一人,卒萬二千人,盡得楚軍將吏。」 再看《漢書·高帝紀》「十二月,圍羽垓下,羽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知盡得楚地。

羽與數百騎走,是以兵大敗。灌嬰追斬羽東城。」《漢書·灌嬰》:

「項籍敗垓下去也,嬰以御史大夫將車騎別追項籍至東城,破之。所將卒五人,共斬項籍,皆賜爵列侯。降左右司馬各一人,卒萬二千人,盡得楚軍將吏。

」《史記》中還有近二十處關於項羽死亡的記載,皆為「既殺項羽」、「已殺項羽」、「已殺項籍」或「項羽已死」、「項羽死」等等。再也沒見「項羽自刎」或「自刎烏江」的說法了。

關於項羽是被五位壯士一齊撲上去併力搏殺而死,《史記》、《漢書》如出一轍地記載:「灌嬰所將卒五人共斬項籍,皆賜爵列侯。」就是說灌嬰所率數千騎中有五位勇士一齊衝上去,叢戟攢擊,殺死了項羽。

楊喜、王翳、呂馬童、呂騰、楊武五人共斬項籍皆賜爵列侯的事實,從《漢書·高惠、高後文功臣表第四》中得到了證實。

此外,計正山以為項王不可能自殺,還有一個重要的理由:他自固陵退至垓下,胸中一直燃燒著義憤和雪恥的怒火。因為鴻溝之約,是楚漢雙方自願簽訂的和平停戰協議,劉項雙方都信誓旦旦地承諾;就此停止戰爭!

而項羽是恪守信義的,他很快如約放回劉邦父母妻子一行人質,「漢軍皆呼萬歲!」然而,轉眼間,劉邦卻背信棄義、追襲楚軍,重新挑起戰火。對此,項羽乃至虞姬的胸中也都充滿了被欺騙、被訛詐的憤怒。

可以想象,自命諸侯霸主的項羽怎堪忍受如此大的耍弄和屈辱,照項羽的性格,他會怒不可遏地發誓:「不殺劉邦、誓不為人!」而此時的項王也只有江東再起、才能雪報此仇!

可想而知,項王怎會到了江邊卻有船不渡呢?

「戰死定遠」有史蹟為證

計正山說,項羽身死東城,還有些重要證據,那便是沿途的遺址、遺蹟和諸多民間傳說。垓下至烏江,沿途之地今屬固鎮、鳳陽、定遠、滁縣、全椒、肥東、和縣。假如項羽東城大戰之後還真的能夠跨越眼前的池河往東南逃至烏江,必經之地滁縣———全椒———和縣;或繞道肥東———含山———和縣(除此別無它路)。

沿途民間必然會發生種種傳聞,留下遺址、遺蹟。為此,計正山曾兩次徒步考察,三次訪問全椒、滁縣、和縣、肥東、含山通往烏江渡口的較大村莊,他與那裡年齡大的村民細細攀談,令人失望的是數百里征途中竟無任何有關霸王項羽的傳聞,也無一點一滴遺址、遺蹟。在本該有民間傳說或遺址遺蹟的和縣石楊鎮、綽廟鄉(烏江西北方向),計正山向當地的老人問及楚霸王項羽在當地有無故事傳說,老人們竟一一搖頭。

這些足以證明:項羽在東城血戰中已經殞身,「期會烏江」、「欲渡烏江」,竟成了項羽含恨終身的願望。然而定遠境內有關楚霸王項羽的傳說和遺蹟比比皆是,僅《定遠縣誌》記載就達十六七處之多。

形如丘巒的虞姬墓至今猶在,安徽省文化廳副廳長李修鬆率領有關專家實地考察後認定其形制、封土皆為典型漢墓。計正山認為這是漢高祖劉邦為魯公項羽舉行隆重葬禮之後,東城縣為虞姬頭顱加封土而形成的墓,西漢時便建祠闢田祭祀。宋代蘇軾、蘇轍、衛夫人都曾賦詩於此。

項羽殉難前在定遠縣境內留下的遺址遺蹟,除陰陵、東城之外,仍有十多處。從陳鐸祠到少十步,從霸王廟到虞姬祠,從劉會橋到早王廟,從嗟虞墩到下馬鋪,構成了項羽在這塊土地上與漢騎兵周旋、拼搏的一條完整路線,也是這位叱吒風雲的英雄至死不屈、殉難於定遠的有力佐證。

2樓:拱白菜的那個豬

譬如你帶著你的父老鄉親去打仗,因為你的原因他們都死了,你還有臉回去麼?

3樓:匿名使用者

性格決定命運吧!

從主觀來講,項羽剛愎自用、婦人之仁、有勇無謀、任人唯親、目光短淺且好面子,這一切的性格特徵導致項羽日後的悲慘結局。項羽又有多次幹掉劉邦的就會,都由於各種以上性格原因而無果。

從客觀來講被劉邦打敗,被劉邦追得狼狽而逃,可以說也是劉邦把項羽逼得自殺的。

4樓:

沒有面目見江東父老

烏江自刎

前202年初,漢軍三方共四十萬在垓下包圍了糧食不足的項羽軍隊,並讓士兵以楚地方言唱歌,讓項羽軍誤以為他們的家鄉已經被漢軍掌握。這「四面楚歌」心理戰術,使項羽的軍隊軍心渙散。項羽和他寵幸的虞姬在此際唱出了著名的《垓下歌》後,項羽率精銳騎兵決定突圍。

項羽率八百餘人突圍,漢軍以灌嬰帶五千騎兵緊追不捨。渡過淮水以後,項羽的騎兵只剩下百多人。項羽在陰陵迷路,向路邊的農夫問路,農夫謊報路徑,使項羽軍迷失在大澤當中。

項羽到達東城時只剩28騎,被漢軍騎兵追至。項羽思量自己不能脫身,於是對部下表示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並非是自己作戰不力的責任,然後帶領自己的騎兵突擊,殺死了漢軍的一個將領,漢軍的騎將「人馬俱驚,辟易數裡」。由於項羽把騎兵分成三隊,漢軍不知道項羽真正的位置,只能分散軍隊包圍。

項羽又突然衝下去,殺死了漢軍的一個都尉,殺傷近百人,自己的二十八人只損失兩個,以此作為自己強悍戰鬥力的證明。

項羽退至烏江,烏江亭長預備了船給他渡江,但項羽說他以前帶領江東八千子弟兵渡江,如今竟無一人可以回來,沒有面目見江東父老,所以不肯渡江。項羽命令士兵全部下馬步戰,最後楚軍全部戰死,項羽獨自力戰漢軍,殺數百人,但也受了幾十處傷。這時他看到老朋友呂馬童,便說「聽說劉邦用千金的**、萬戶侯的地位懸賞我的人頭,我就做個人情給你吧」,然後自刎而死。

項羽的屍體為呂馬童、副將王翳等五人所得,他們各自得到獎賞。項羽死後,西楚其餘地方皆向漢投降,因項羽封魯公,故魯地遲遲不肯投降,直到漢軍出示了項羽首級之後才肯投降。

之後,漢王劉邦在谷城(在今山東省內)以魯公禮安葬項羽,並親為發哀,哭之而去。

項羽為何烏江自刎呢?項羽烏江自刎的原因是什麼?

項羽 公元前232年 公元前202年 名籍,字羽,泗水下相 今江蘇宿遷市區 人。秦末農民起義領袖,傑出軍事家,楚國名將項燕之孫。是中國兵法 勇戰派 的代表人物,是以個人武力出眾而聞名的武將。李晚芳評價項羽 羽之神勇,千古無二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在垓下之戰...

假如項羽當初沒有自刎烏江,而是渡過烏江,你說歷史會怎樣改編

可能 西楚霸王項羽有才 項公元前 210 年,秦始皇巡遊經過會稽 今江蘇蘇州 項羽也隨眾人前往 觀望中,項羽不禁脫口而早點共公元前 208 年,秦將章邯指揮秦軍主力合圍鉅鹿,項羽率兵前往解救。為了表現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決心,項羽帶領全部軍隊渡過漳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

項羽烏江自刎的故事,回答的好加分

破釜沉舟的小故事 秦將章邯,引軍渡過黃河北上,圍攻趙國。趙國危急,趕緊向各國求救。然而各國的援軍看到秦軍氣勢那麼強,根本不敢援救趙國,義軍主將宋義,畏懼秦軍,貽誤戰機,項羽一怒之下,在營帳中把宋義斬了,親自帶兵渡河援趙。項羽帶領大軍渡過黃河後,面對滔滔的黃河水,領著八千江東子弟兵發誓 不擊敗秦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