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與司馬懿的故事,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和司馬懿兩個人物之間還發生過什麼有趣的故事名稱

2022-01-24 03:03:42 字數 3630 閱讀 2217

1樓:我不會玩魚人

諸葛亮「六出祁山」,表面上看似乎算無遺策,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但最後他也沒有消滅司馬懿率領的曹魏軍隊。

在魏蜀兩國長期對峙中,司馬懿一次又一次地挫敗了諸葛亮恢復中原的雄心大志,從而成為諸葛亮戰略上和戰術上的真正對手。諸葛亮一直打勝仗,很熱鬧,但最終司馬懿還是儲存著實力,還是沒有被打敗。

司馬懿採取的戰略決策是:戰略上防守,戰役中固守。他相信自己最後會贏,所以從不擔心在戰爭過程當中一次又一次地輸。

諸葛亮三出祁山與司馬懿交戰時,司馬懿堅持守寨不出,持續了半個月,一直不跟諸葛亮交兵。司馬懿熬得住,諸葛亮可熬不住,因為他糧草不足,他恨不得速戰速決。於是諸葛亮使了一個計謀,佯裝拔寨退兵,以此引誘魏軍。

第一次蜀軍退出三十里下寨,張郃等將領提出追趕上去。司馬懿認為諸葛亮退兵,絕對是誘兵之計,切不可上當。他說:

「孔明必有大謀也,不可輕動。」十天以後,諸葛亮見魏兵按兵不動,又退出三十里下寨。

這時候司馬懿仍然不主張追擊,他親自到前線察看諸葛亮退軍勢頭,斷定說:「此乃孔明之計也。」結果又過了十天,諸葛亮第三次退了三十里下寨。

這時魏軍將領們認為諸葛亮是使詐謀,用「緩兵之計,漸退入漢中」,因怕被別人恥笑,急於交戰,張郃堅持要率兵追擊,司馬懿讓他率兵打頭陣去進攻,自己帶兵在後面支援。

於是張郃等率兵追擊諸葛亮,結果正中諸葛亮的圈套,魏兵大敗。退兵後,司馬懿下了死命令,說:「今後切不許妄動!再有不遵,決正軍法!」他堅持自己這套軟磨硬抗的戰術,毫不動搖。

「六出祁山」形成一種僵持的局面。在這個僵持階段裡,由於諸葛亮神機妙算,司馬懿屢戰屢敗,但又屢敗屢戰。司馬懿總是不會敗到一敗塗地,總是能夠儲存自己的實力,繼續跟諸葛亮抗爭,打持久戰。

司馬懿的性格雖然沒有什麼可挑剔的,但至少有一點很明顯,就是他像曹操一樣多疑,正因為他多疑猜忌,所以辦事非常謹慎。尤其是碰上諸葛亮這樣的對手的時候,他更是極其小心謹慎,多疑多慮,有時會貽誤戰機。

2樓:青妍知識屋

1、二人故事

空城計三國時期,魏蜀之戰,魏平西都督司馬懿奪取了要塞街亭。諸葛亮因馬謖大意失街亭正自責用人不當。此時司馬懿大軍逼近西城,不巧諸葛亮已將兵馬調遣在外,一時難以回來,城中只有一些老弱兵丁。

危機之中,諸葛亮自坐城頭飲酒撫琴,一副悠閒自在的樣子。司馬懿兵臨城下,見城門大開,幾個老兵在掃地,耳聽諸葛亮琴聲鎮定不亂,心中疑惑,不敢貿然進城,自退二十里路觀察。及至探明實情返回時,趙雲率大軍已到,司馬懿中了諸葛亮的空城之計。

2、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95回:「『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手搖羽扇,引二小童攜琴一張,於城上敵樓前,憑欄而坐,焚香操琴,高聲昂曲。」

3、人物簡介

①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諡忠武侯,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

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於建興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寶雞岐山境內)逝世。

②司馬懿(179年-251年),字仲達,漢族,河內郡溫縣孝敬裡(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職過曹魏的大都督、大將軍、太尉、太傅。

是輔佐了魏國四代的託孤輔政之重臣,後期成為掌控魏國朝政的權臣。善謀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顯著的功績是兩次率大軍成功對抗諸葛亮北伐和遠征平定遼東。對屯田、水利等農耕經濟發展有重要貢獻。

73歲去世,辭郡公和殊禮,葬於首陽山。諡號宣文;其次子司馬昭封晉王后,追封司馬懿為宣王;司馬炎稱帝后,追尊司馬懿為宣皇帝。

3樓:南邕

《三國演義》中,在劉備死後,出現了魏、蜀兩國之間司馬懿與諸葛亮的長期對峙。諸葛亮為了完成隆中對策中北伐中原的戰略部署,六出祁山,領兵伐魏,雙方鬥智鬥勇,波瀾起伏,戰況之激烈,智慧之運用,超過了以往三國之間任何一次對峙。

諸葛亮與司馬懿真正的決戰只有一次,就是上方谷之戰。

這場戰役是諸葛亮精心部署的。目的就是殺死或捉住司馬懿,從根本上打垮魏國,完成北伐巨集願。面對諸葛亮的佈局,司馬懿疑慮重重,雖然極不情願,最終還是落入諸葛亮的圈套。

當週圍大火燒起,一切都悔之晚矣,司馬懿下馬抱著兩個兒子放聲大哭,一切都結束了。

然而天不滅魏,突然天降大雨,司馬懿父子死裡逃生。諸葛亮在傾盆大雨中被真正擊垮了。

上方谷之戰是魏蜀交戰雙方的拐點。從此,司馬懿再也沒有勇氣面對諸葛亮,一味堅守不出。諸葛亮給他送去女人的衣服羞辱他,他心中大怒,但仍佯笑曰:

「孔明視我為婦人耶」。一個男人、一個軍隊的統帥懦弱到這種程度,可見被打服了。諸葛亮屯兵渭水河畔,雖然採取了「屯田法」,但曠日持久,燈油耗盡,竟一命歸天。

他是帶著滿腔的無奈離開這個世界的。司馬懿早在上方谷就被嚇破了膽。最後「死諸葛走生仲達」,他的死期也不遠了。

這場對峙應該說沒有勝者。司馬懿屢戰屢敗,以敗仗換取時間和空間,最終拖垮了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而單純從誰更厲害方面講,諸葛亮無疑高過司馬懿。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文學家。早年隨叔父諸葛玄到荊州,諸葛玄死後,諸葛亮就在隆中耕種。後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輔佐劉備建立蜀漢。

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司馬懿,字仲達,河內郡溫縣孝敬裡(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

司馬懿曾任曹魏的大都督、大將軍、太尉、太傅,是輔佐了魏國三代的託孤輔政之重臣,後期成為掌控魏國朝政的權臣。善謀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顯著的功績是兩次率大軍成功抵禦諸葛亮北伐和遠征平定遼東。對屯田、水利等農耕經濟發展有重要貢獻。

73歲去世,辭郡公和殊禮,葬於首陽山。諡號宣文;次子司馬昭封晉王后,追封司馬懿為宣王;司馬炎稱帝后,追尊司馬懿為宣皇帝,廟號高祖。

4樓:匿名使用者

三國時期,魏蜀之戰,魏平西都督司馬懿奪取了要塞街亭。諸葛亮因馬謖大意失街亭正自責用人不當。此時司馬懿大軍逼近西城,不巧諸葛亮已將兵馬調遣在外,一時難以回來,城中只有一些老弱兵丁。

危機之中,諸葛亮自坐城頭飲酒撫琴,一副悠閒自在的樣子。司馬懿兵臨城下,見城門大開,幾個老兵在掃地,耳聽諸葛亮琴聲鎮定不亂,心中疑惑,不敢貿然進城,自退二十里路觀察。及至探明實情返回時,趙雲率大軍已到,司馬懿中了諸葛亮的空城之計。

5樓:匿名使用者

好像他們開過戰,我忘記了。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和司馬懿兩個人物之間還發生過什麼有趣的故事名稱

6樓:匿名使用者

空城計、死諸葛走生仲達。還有一個送**。

司馬懿和諸葛亮兩軍對峙一百多天,諸葛亮幾次挑戰,司馬懿堅守不出。諸葛亮派人送給司馬懿女人的服飾,司馬懿大怒,上書請求交戰,皇帝派衛尉辛毗手持使節擔任軍師來制約司馬懿。

護軍姜維對諸葛亮說:「辛佐治持使節到了,敵人肯定不會出戰了。」諸葛亮說:

「司馬懿本來就沒有出戰的意思,所以堅持請求出戰,是為了向部下示威(激勵士氣)。將軍在部隊中,皇帝的命令也可以不接受,如果他真能夠戰勝我,何必要不遠千里去請示呢?」

7樓:臧瓔燕運

有空城計,死諸葛亮能走生仲達。

《三國演義》中與司馬懿有關的故事內容

第39司馬懿首現曹操封文掾 官名 第67曹操平定漢司馬懿勸曹操乘勢攻西蜀曹操士兵勞累由拒絕提議 第69曹操讓自親信王必負責掌管御林軍司馬懿提異議認王必堪重任曹操沒聽 第73曹操知劉備稱王準備征討劉備司馬懿獻計讓曹操聯合東吳起付劉備曹操採納計謀自吳 魏兩始聯合 第78曹操臨終召集眾臣託付事司馬懿其 第...

三國演義怎麼刻畫諸葛亮,三國演義中描寫諸葛亮的片段一百字

從蜀漢滅亡到 三國演義 成書的千餘年間,諸葛亮這一人物形象便已不斷出現於史傳 章表 詩歌 話本 雜劇等文學樣式之中。與這諸種文學並行發展著的民間藝術,也世代相傳地演述著三國的故事,塑造著諸葛亮這一傑出人物的形象。三國演義 的成書,正是羅貫中融史傳 民間藝術等又精心再創作的產物。所以,諸葛形象的塑造,...

三國演義中司馬懿是怎麼死的

251年,司馬懿病逝,時年73歲。司馬懿簡介 司馬懿 179年 251年 字仲達,漢族,河內郡溫縣孝敬裡 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 人。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政治家 軍事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職過曹魏的大都督 大將軍 太尉 太傅。是輔佐了魏國四代的託孤輔政之重臣,後期成為掌控魏國朝政的權臣。善謀奇策,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