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求全文翻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及翻譯

2022-02-02 11:44:48 字數 5068 閱讀 5302

1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梵本語譯(霍韜晦譯)

-----------------------------------

聖觀自在菩薩正在進行著極深的般若波羅蜜多的活動,照見(生命的)五種現象在存在上,都是處於空的狀態(於是超越了一切痛苦)。

(他對舍利的兒子說)

舍利之子啊!(生命的)肉身現象是空的,這種空的性質正是肉身現象的存在情形。(所以)肉身和空沒有分別,空和肉身也沒有分別,肉身就是空,空就是肉身。

(其餘)四種(主觀上的)感受現象、(物件形相的)攝取現象、(動作的)發施現象和(客觀世界的)認識思維現象的存在情形也是一樣。

舍利之子啊!一切存在都是處於空的狀態。沒有生、沒有滅、沒有汙染、沒有清淨、沒有減少,也沒有增加。

所以,舍利之子啊!在空的狀態中沒有肉身現象、沒有感受現象、沒有攝取現象、沒有發施現象,也沒有認識思維現象。(在主觀方面來說)沒有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種主體)的存在,(在客觀方面來說,也)沒有色、聲、香、味、觸、法(等六種物件)的存在。

(如果以十八界的分類標準來說)沒有眼的界域,以至沒有意識的界域。(如果應用在十二因緣方面)沒有明,也沒有無明;沒有明的滅盡,也沒有無明的徵滅盡。推演下去,既沒有老死,也沒有老死的滅盡。

(這也就是說)沒有苦,沒有苦的原因,(所以)不須求苦的息滅,也不須從事息苦的實踐。(總之在空的狀態中)沒有能知的主體,也沒有所知的物件。

由於不能有所知的物件的緣故,修行者依於這種般若波羅蜜多的作用,內心的活動再無障礙。由於沒有障礙的緣故,就消除了種種怖畏,超出一切不真實的瞭解,從而進入徹底的涅盤境界之中。所有在(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中的諸佛,都是依於這種般若波羅蜜多的作用,而獲得最高的、最正確的和最完全的覺悟。

因此應該知道∶般若波羅蜜多是偉大的咒語,是有大智慧的咒語、是超過一切、無與倫比的咒語,可以止息一切痛苦,因為它是真實的、不虛妄的。

以下就是通過般若波羅蜜多所說的咒語∶

『去了!去了!

到彼岸去了!

完全到彼岸去了!

覺悟啊!謹願!』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玄奘譯本

------------------------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

『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

內容分析(摘錄自霍韜晦《佛學》上冊)

《般若心經》全篇的主旨在描述對『空』的體證。在內容上可以分作四段∶

第一段指出∶『空』是在極深的般若波羅蜜多的作用下呈現的。因此我們可以分析出∶『空』不是普通經驗的物件。譬如生命存在的問題,在一般經驗之下,我們只能看到種種的生命現象,這就是五蘊——原始佛教時代已經建立起來的概念,但在極深的般若波羅蜜多的作用之下,可以觀照到這些現象都是處於一種空的狀態。

第二段跟著破解一切自原始佛教以來所成立的代表存在的概念。這些概念由於分類的標準不同、觀察的角度不同而有種種說法。如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這是橫的解剖;十二因緣、苦集滅道,這是縱的解剖。

在橫的解剖中,雖亦涉及到客觀存在的性質問題(如色蘊、六境),但主要是扣緊生命現象上說。所以這些概念,基本上是代表了傳統佛教對生命的活動、構造、前後方向的看法。佛教雖然不承認有『我』,但基於如實觀的要求,如實地觀察生命,所以次第產生了這些概念。

但是,大乘佛教興起之後,認為這種分解的方式雖然可以破除一個獨立的自我觀念,但還是有所執。例如原始佛教把自我開為五蘊,自我的存在是假,言下之意,即以五蘊為實。但五蘊是不是就是最後的實在呢?

我們能不能以肉身(色)現象為最後的實在呢?以感受作用(受)為最後的實在呢?……說一切有部說,色法可以再分為若干種,例如眼的物件(色境)可以再分為形色(形狀)與顯色(顏色);客觀存在的物質可以再分為極微(物質原子)。

依據這種說法,則物質現象仍是假,極微才是實。結果極微成為一種固定的、獨立的存有體,成為一個有『自性』(自我獨立)的存在。這樣,『自體』觀念便不能去除。

由此可見,這種『假依實』的分解方式是不徹底的。從大乘般若學的觀點看來,這是忘記了佛陀所宣說的一切存在都是無常、都是緣生的教法。如果瞭解一切法都是緣生,即一切法的存在當下就是處於無常過轉的動態之中,便不能被執實。

問題是,當我們以它為經驗物件時,就會不自覺的以我們的主觀的認知能力來套它,從而產生概念。其實在客觀的法上說,無常過轉,受緣的制約,根本不能有自體。所以它的存在是不與任何概念相應的,這就是空。

空不等於無,空只是說明它沒有獨立性、沒有實體。但它仍是一個緣生法,一個無常過轉的存在。《心經》第二段雖然沒有交代種種生命現象所以是空的理由,而只是破斥它們的存在∶先破五蘊中的色蘊,續破其餘四蘊,然後破十二處、十八界、十二因緣、四諦實踐,但依我們的瞭解,這不過是撥除這些概念來體證生命的存在情形,進而體證一切法的存在情形。

『空』一方面撥除這些概念,一方面展示存在的真實狀態。

由此可見,『空』是雙離有無的,或非有非無的。說它有,它不是一個獨立物件,亦無內容;說它無,它卻有緣生的動態。兩邊不著,雙遣雙離,在這一情形下是無法用一個具體概念來表述的,所以說為『空』。

『空』是中道,但『空』這一個字眼亦只是象徵。

由於『空』代表真實的存在,《般若經》強調,這隻有通過般若波羅蜜多才能當面把握,所以《心經》的第三段,即指出在獲得對『空』的體證後所產生的效果∶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以至獲得無上正覺。

《心經》的第四段是站在修行實踐的立場,把般若波羅蜜多看作咒語來推動眾生的奮發向上。大概在《般若經》出現的時代,印度的咒語傳統亦重新流行,為鼓勵他們修學般若波羅蜜多,所以有此一段。後來密宗興起時,便有人根據這一段把《心經》看作是密宗的經典。

其實咒語的初意只是一種鼓舞,後來才發展成為調伏心靈的方法。

--------------------------------

末學合十。

2樓:匿名使用者

我空間有 1799697

3樓:胡椒看看

這位師傅說的很好。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及翻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玄奘譯本翻譯

4樓:攸雲破月

這個都沒流行,鳩摩羅什的看下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求白話文解釋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

5樓:淳于冰嵐禚家

【無苦集滅道。】

苦集滅道叫做

[四諦]

。[諦]

是真實不顛倒之義。

人生是苦,真實不虛,就稱為

[苦諦]

。一切可以招引苦果的種種惡因,例如無明,愛見等煩惱叫做

[集諦]

。一切苦惱永遠的消滅叫

[滅諦]

。一切能滅除苦惱的聖道(道即道路與方法)叫做

[道諦]

。小乘佛教認為人生八苦交煎,苦惱無邊,所以首先是[知苦],那麼我們應該怎麼辦呢?我們要消掉苦的因,所以要[斷集]。

希望苦惱永滅,這就是[滅諦]。為此修習三無漏學,六波羅蜜,八正道等等聖道,即[修道]。

大乘菩薩了知根本無無明,也就沒有煩惱,也就沒有苦,都是事相的顯現,都若夢中物事,醒來之後就消失。當體全空,本來無苦無集,無道可修。故曰:「無苦集滅道」。

【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

[智]指

[四智]

。菩薩修行成佛,就是把八識轉成四智。前五識轉「成所作智」,第六識意識成為「妙觀察智」,如鏡照物,觀察得很清楚,但是沒有受影響,沒有分別,沒有痕跡。

第七是執我,變為「平等性智」。執我有自、有他就不平等。自他都一樣,一切都同體,就轉為平等性智。

第八識變為「大圓鏡智」,這也是個比喻,鏡子無所不照,一個又大又圓的鏡子。我們的鏡子是平面的,只照一方,如果鏡子是大的圓球,就無所不照。這個智慧無所不照,稱為大圓鏡智,成佛的智慧,所以佛就是把八識轉成四智。

這為什麼說「無智」?就是說,轉識成智還是在你沒有成佛之前的事。真正到釋迦牟尼佛成佛的時候是什麼呢?

就是這句話:一切眾生本具如來智慧德相。不是還要你轉,你本來就具一切如來智慧。

成所作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大圓鏡智,本自具足,不是你修持轉而得的。所以「無智」。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6樓:匿名使用者

心經題目:

般若: 是梵語,是指大智慧,是指可以通過現象看到本質的智慧,是指可以從此岸覺悟後到達彼岸的智慧,是指通過色(物質世界)觀到空性(精神世界)的智慧!

空: 是看不見的意識能量形態,即為空!

生死為此岸,涅槃為彼岸,煩惱是中流,般若是船筏。

波羅蜜是彼岸,彼岸是在n維,是道德經中的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是那個如如不動的一,是本體,是如來藏的如,是源頭,是萬物的本源!

而我們所在的世界,是此岸,是生死此岸,是三維世界,是可以感受到長寬高有空間的立體世界!

一維世界是直線,

二維時間是長和寬的世界,是平面(螞蟻只能感受到長和寬,螞蟻生存在二維世界)

三維世界,是有長寬高存在的立體世界,是我們所在的世界

7樓:韓琦

波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我的個天吶,我在這兒就是說上一天都說不完這一個問題。

8樓:匿名使用者

金剛經入駐品相,紅豆乾枝竟爆芽(心經冊頁新品)

9樓:匿名使用者

佛經不需解,多念自有感應,除去心中凡塵瑣事,念此心經,可使身心舒坦,只要心中有佛,可謂佛自有感應。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

4這裡有一些異本 希望有用!心經 i aum ma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1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的主要思想讓心理沒有負擔,心情輕鬆,讓人的思維能高效能的發揮。打個比方就像計算機讓記憶體清空,硬碟也格式化,不裝任何應用程式也不執行任何應用程式。這時候計算機的功耗最小,運算和執行能力最強,您再想執行某個程式時效率最高,正確性,穩定性也最高。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就是教我們如何達到...

求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桌布1440,求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桌布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