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 「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論語 里仁第四》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2022-02-04 20:07:14 字數 5690 閱讀 9059

1樓:匿名使用者

金良年譯註:不擔心沒有人瞭解自己,謀求能為他人所瞭解.

楊伯峻的論語譯註:「不怕沒有人知道自己,去追求足以使別人知道自己的本領好了」

朱熹的理解是:君子不會擔心得不到理解,只希望能不斷完善自我,得於心自然能形於體,別人自然也就知道了。美是由內而外的

2樓:匿名使用者

不怕沒有人知道自己,去追求足以使別人知道自己的本領好了

3樓:小航航

這是孔子對自己和自己的學生經常談論的問題,是他立身處世的基本態度。孔子並非不想成名成家,並非不想身居要職,而是希望他的學生必須首先立足於自身的學問、修養、才能的培養,具備足以勝任官職的各方面素質。這種思路是可取的。

4樓:財經陰陽眼

孔子說:「不必擔心有沒有自己的地位,應該擔心憑什麼來佔在這個地位上。不必擔心沒有人瞭解自己,從自己的所作所為來追求能夠被別人瞭解就可以了。」

註釋:患:擔心。位:

地位。所以立:用來處在這個地位的才於德。

莫己知:即「莫知己」,沒有人瞭解自己。為(音「圍」)可知:

即「可為人所知」,可否被別人所瞭解;「為」表示被動。

5樓:匿名使用者

不患,不要擔心。不要擔心沒有地位,要擔心你用來立足世上的本事,

【原文】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論語·里仁第四 》

6樓:hello珉

後半句的意思是「不怕沒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為有真才實學值得為人們知道的人」

求為不是一個詞,求是指「希望、追求、想要」是動詞。而為是指自己的作為、才學。

在這裡孔夫子的意思是:君子應當時刻反省自己,檢視自己有否增進德慧才識,好足以勝任自己所在的職位。當遭遇不為人所重視或忽略時,更當深切反求諸己,進修以求精進,而非歸咎他人的不知重用。

真正有才德的君子,當求己不求人,求心不求位,求內不求外,求德才兼備之實,而不求徒有虛名。

希望對你有幫助~~~(*^__^*)

7樓:

孔子說:「不怕沒有官位,就怕自己沒有學到賴以站得住腳的東西。不怕沒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為有真才實學值得為人們知道的人。」

8樓:小魚老師

回答您好,我是小魚老師,已經累計提供諮詢服務上百人,具有豐富的學習經驗,您的問題我已經看到了,請問您具體要諮詢的是什麼問題呢?

您要諮詢的是不是 論語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這句話的意思啊

劉秀雖然出身高貴,但他並沒有多大的志向。他喜歡務農,希望過著簡樸的生活。有一次,年輕的劉秀在新野見到有名的美女陰麗華,便為其傾倒。

後來,他到長安太學讀書,見到執金吾出行很威風,便感慨地說:「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可見,劉秀立業與成家的理想也不過如此而已。

王莽篡位後,多次變革律令,因不合實際而給民眾造成嚴重傷害。再加上連年天災,很多**離失所,紛紛揭竿而起,其中規模較大的是綠林起義。劉秀追隨自己的大哥劉,也在舂陵起義,不久即加入綠林軍。

不願坐視滅亡的王莽,調動大軍鎮壓綠林軍。莽軍司空王邑和司徒王尋率軍圍困綠林軍重鎮昆陽。而劉秀當時正作為一個不起眼的將領與其他將軍駐守昆陽城。

看到莽軍幾十萬大軍的浩蕩聲勢,昆陽的守將們嚇壞了,不少人想逃跑。劉秀向將領們冷靜地分析形勢,指出逃跑是死路一條。大家聽後,都認為有理,便決定堅守。

之後,劉秀提議其他人堅守,自己出城求救。劉秀只帶著十幾個人,衝出重圍,搬來救兵,與昆陽城守軍裡應外合,打敗莽軍,殺掉王邑。昆陽一戰,劉秀名震天下,後來,許多名士猛將都聚到他的麾下。

最終,劉秀在群雄之中脫穎而出,掃平各路諸侯,統一天下。

劉秀本不想成名,但因為有才能,有策略,有品行,不僅揚名天下,而且成就霸業。可見,一個人只要有才能,不用擔心自己沒有地位,也不用擔心沒有名望。相反,一個人如果不加強自身修養,不鍛鍊自己的才能,即便得到機會和地位,最終還是守不住。

與劉秀同時的皇室劉玄,在昆陽大捷後被綠林軍擁立為皇帝,但是,因為德行能力不足,舉措失當,任用小人,賢士離心,民眾叛逃,最終成為劉秀的階下囚。

通過劉秀和劉玄的對比,我們不難發現,一個人最應該擔憂的是自己有沒有才德,而不是有沒有名位。有才有德,最後必得名位;不修德,不成才,縱有名位,最後也會失去。

更多6條

9樓:匿名使用者

金良年譯註:不擔心沒有人瞭解自己,謀求能為他人所瞭解.

楊伯峻的論語譯註:「不怕沒有人知道自己,去追求足以使別人知道自己的本領好了」

朱熹的理解是:君子不會擔心得不到理解,只希望能不斷完善自我,得於心自然能形於體,別人自然也就知道了。美是由內而外的

10樓:亂寫類專用號

「求為可知也」

追求的是使自己能夠讓人家知曉。即要提高自身水平。

求為,追求的是要做到……。

11樓:使命踐行者焦竣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三十)儒家的內聖,這一章所說的是根本性問題,站在終極角度,一切存在都有其「患「,「患「以「不患「的無位次而位次。

通常解釋:孔子說:「不發愁沒有職位,只發愁沒有任職的本領;不怕沒有人知道自己,去追求足以使別人知道自己的本領好了。」

(這章理解起來比較難,也很關鍵)

詳解:由上可見,這種解釋根本就不知道何謂「位」。前章,曾對「位」與《易經》的關係有了相應的揭示。

《易經》,中華文明之源。孔子與《易經》的關係,在《論語》中也多次提及。如果連「位」都不理解,顯然是無法明白《易經》的,當然對《論語》也只能瞎解了。

就像本章的解釋,這解釋都有其「位」,但都把「位」當職位了,其所「立」錯了,其解當然就不可能對,這真的是「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了。更重要的是,三人也是通常的「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斷句是錯的,應該是「不患,無位;患,所以立。

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位」,就是位次,就是所「止」,就是所「立」。

「無所位而生其本、無所本而生其位」,即所「位」、即所「立」、即所「止」。

有所「立」,則「立」其「有」,其「有」必有其「位」,何謂「有」?用現代術語,就是「存在」。

與「有」相對的就是「無」,「有」有其「位」,「無」有其「位」嗎?兩千年後,海德格爾關於「有」的思考是以其對「無」的思考為背景的,存在與非存在,海氏提出了這樣的命題「為什麼在者在而『無』倒不在?」對於這樣一個深刻的哲學問題,孔子兩千多年前的回答是「不患,無位;患,所以立」。

對於孔子來說,最重要的問題是「以何立」的「不患,無位;患,所以立」,而不是海德格爾的「何以立」的「為什麼在者在而『無』倒不在?」

至少對於中前期的海氏,孔子和他有著「以何立」與「何以立」的分野,海氏的「何以立」沒有參悟到何謂「無所位而生其本、無所本而生其位」,因而才有「何以立」的糾纏。而孔子悟之而擺脫「何以立」源始境界的糾纏而直抵「以何立」的當下境界。從「何立」現象境界到「何以立」源始境界再到「以何立」當下境界,對應著「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見山仍是山、見水仍是水」三重境界,不辯此,無以談儒學、西學。

不過要補充一句,別把這三種境界和禪宗連一起,否則一棍打你色身星散,禪宗豈是儒學、西學可思可議?

「患」,即「畏」,對於海氏來說,「畏」啟示著「無」的源始境界。海氏將「無」從「何立」現象境界對「有」的單純、抽象否定,拯救性地開拓為「何以立」的源始境界使得「有」得以而有,其對西學的功勞是大大的。

但對於儒家來說,這還不夠,困於「何以立」的源始境界,「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猶未腳跟落地。但後期海氏已經開始開啟這源始境界的大黑籠,用存在之「思」的源構域展現當下的生機,可以說,海氏最後已經觸及「不患,無位;患,所以立」的「見山仍是山、見水仍是水」境界。在第六節裡,曾說「當然,西學之內也並不都是糊塗蛋,例如馬克思、海德格爾,他們所展示的就是柏拉圖以來西學完全不同的道路。

從氣質上說,馬克思走的是剛陽路子,而海德格爾是陰柔的,這方面的研究,這裡就不了」。而前面曾把馬克思與孔子來了一番對照,這裡把海氏抓來,也算把第六節中的不來了一個初步的。

「不患,無位;患,所以立」,「患」,以「不患」的「無位」而「立」,「立」在古代是和「位」相通的,「患,所以立」,「患,所以位」也。老子說「人之大患,患其有身」,其實,凡其「有」,必有其「患」,在海氏則認為,只有「畏」、即「患」,使此在本真地能在。而「不患,莫己知求」,「求」,選擇。

「莫己知求」,不以自己「所知」來選擇。「為可知也」,「為」,就;「可」,能。後期海氏存在之「思」的源構域,與此「能知」可參照參悟。

「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不患」,不以自己「所知」來選擇,就是「能知」,就是存在之「思」在天地人境界當下大易流行、生生不息。

儒家,內聖、外王,「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的內聖,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外王和相互相成的。

這是參悟儒家之說的大關鍵,後世儒家,多於內聖入手,卻不知何謂內聖,最後拼湊了點宋明理學、新儒家,可笑可憐;至於外王之說,更被弄成漢儒的把戲,用假儒的「魯式」混雜被法家光大的「齊式」,為禍中國兩千年。這些都和孔子無關,異化本來就是一個普遍現象,這問馬克思就最清楚了。

直譯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孔子說:「不患」,無位次;「患」,以「不患」的「無位次」而「位次」。「不患」,不以自己「所知」來選擇,就是「能知」。

古人重視心靈的淨化,主張通過內心的反省來提升自己,《論語·里仁》中就曾記錄著這樣的言論: ??急!!

12樓:會灰的魚粑粑

4.14【原文】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譯文】

孔子說:「不怕沒有官位,就怕自己沒有學到賴以站得住腳的東西。不怕沒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為有真才實學值得為人們知道的人。」

【評析】

這是孔子對自己和自己的學生經常談論的問題,是他立身處世的基本態度。

孔子並非不想成名成家,並非不想身居要職,而是希望他的學生必須首先立足於自身的學問、修養、才能的培養,具備足以勝任官職的各方面素質。這種思路是可取的。

4.15【原文】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譯文】

孔子說:曾參啊!我講的道,拿一個道理把它貫穿起來。

曾子說:我明白了,孔子就出了。曾子的師兄弟來問:

這是什意思呢?曾子就告訴他們,我們的老師所講的道,講忠恕之道而已。從這裡開始學,學到圓滿的境界,就是道。

4.16【原文】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譯文】

孔子說:「君子明白大義,小人只知道小利。」

【評析】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是孔子學說中對後世影響較大的一句話,被人們傳誦。這就明確提出了義利問題。孔子認為,利要服從義,要重義輕利,他的義指服從等級秩序的道德,一味追求個人利益就會犯上作亂,破壞等級秩序。

所以,把追求個人利益的人視為小人。經過後代儒家的發展,這種思想就變成義與利尖銳對立、非此即彼的義利觀。

4.17【原文】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譯文】

孔子說:「見到賢人,就應該向他學習、看齊,見到不賢的人,就應該自我反省(自己有沒有與他相類似的錯誤)。」

【評析】

本章談的是個人道德修養的問題。這是修養方法之一,即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實際上這就是取別人之長補自己之短,同時又以別人的過失為鑑,不重蹈別人的舊轍,這是一種理性主義的態度,在今天仍不失其精闢之見。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人知也是什麼意思

子曰 不患人之不己知 患不知人也。出自 論語 學而 不己知 不瞭解我。原文 子曰 不患人之不知,患不知人也。註釋 患 憂慮,怨恨。不己知 不知己 的倒裝。譯文 孔子說 不憂慮別人不瞭解自己,只憂慮自己不瞭解別人。讀解 別人不瞭解我,我還是我,於我自己並沒有什麼損失。所以,人不知而不慍 值不得憂慮,更...

「君子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有什麼深意嗎

直譯 不憂慮別人不瞭解自己,只憂慮自己不瞭解別人。讀解 別人不瞭解我,我還是我,於我自己並沒有什麼損失。所以,人不知而不慍 值不得憂慮,更沒有怨天尤人。相反。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我不瞭解別人,則不知道別人的是非邪正,不能親近好人,遠離壞人,這倒是值得憂慮的。當然,說是這麼說,要真正做到卻...

子曰 「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的意思

不要整天擔心沒有人瞭解你的價值,要擔心自己到底行不行。不要整天擔心沒有人瞭解你的價值,要擔心自己到底認不認識人。在南懷瑾老先生看來 一個人不怕人家不瞭解你,最怕你自己不瞭解別人。乍一看來,我很困惑,一個人怕的是自己不瞭解自己,為什麼變成自己不瞭解別人?瞭解別人對自己又有什麼用?細細想來,大概是站在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