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語 先是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再是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後來又是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2022-03-06 10:14:20 字數 5198 閱讀 8663

1樓:n賞賜

見山是山,見水是水.是說看到事物的表象.

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是說透過表象看到了本質.

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是從本質又聯想到發展出的事物.

古人有云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的是庸人,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的是俗人,見山又是山見水又是水的才是智者。山山水水糾纏到最後究竟孰是孰非沒有定論,只是那條線也跳來跳去不見了蹤影。還是佛祖的訓誡能指點迷津,「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心中有佛法何必有佛珠?這就像辯證法的否定--肯定---否定每一次否定都是前進一個境界。

藉青原禪師的分疏來理解生活與佛法的關係,我們可以這麼區分:

見山是山見水是水時:生活與修行合一,在生活中感受到修行的需要。

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時:生活與修行不合一,生活是生活、修行是修行。

見山又是山見水又是水時:生活與修行合一,在生活中修行。

順著這樣的思路,很自然會理解到:「生活與修行不合一」不夠好,因為生活和修行隔離開來,生活中就無法因佛法而改善,而修行也會因為離開生活而失去真實感受以致於缺乏持續進行的動機。所以「在生活中修行」才是正確的修學方式。

這樣的理解應無誤失。只是,我們現在進行的生活與修行不隔,是第一階段的還是第三階段的「合一」?

第三階段的合一,是已經掌握修行要旨,能從生活人事物境的煩惱中汲取反省的素材,充分地化為成長的養分。到這階段,已能就著當下的煩惱轉化成菩提,確實是「煩惱即菩提」、確實能「活在當下」。第一階段雖也是「煩惱即菩提」,菩提就在煩惱中,卻是「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沒有第二階段的訓練過程,如何能從第一階段跨越到第三階段?沒有先從尋常生活切割出一些時間和空間來進行修行練習,沒有在與生活隔離的反省中思惟演練,所謂的「在生活中修行」不會是第三階段,只會是第一階段。中間的功夫過程驟然割捨,便會把極平常而實極高妙的境界,與稀鬆輕易的當下樂趣,誤會為同一層次,於是模糊了修學層次的辨識,錯過了用功下手的入處。

2樓:匿名使用者

在人的一生中,有許多境界,所有的境界都需要用心靈去默默體會。比如愛情:「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是一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是一種境界;「驀然回首,那人 卻在,燈火闌珊處」又是一種境界。

3樓:天賊甲

你不理解就對了,也沒想你理解。佛法不是讓你在家躺炕上胡琢磨的,要去實踐,佛不是也強調實踐的重要性嗎!多見世面,心裡有東西,才能理會到佛法的精妙。

禪語不就是「纏語」嘛,讓你似懂非懂,只有用心生活的人,才能理解。

「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 水;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這句話的出處、意義? 5

4樓:金恆馨

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執著於表象,認為看得見摸得著的即為真實;

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性本空,一切是因緣和合而成,無常無我,從空出假;

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對假修真, 不損菩提心。

5樓:匿名使用者

三種人生境界,三種思維方式,三種處世態度:

見山是山: 單純,表相,積極;

見山不是山:世故,實質,消極;

見山還是山:徹悟,辯證,迴歸自然(隨心所欲不逾矩)。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6樓:羽顏德鴻雲

一種修行的境界,當你領悟了,或者說看透了現象背後的成因,那麼看山就不是山了。但是當你與成因合為一體的時候,你會發現那山那水那麼自然,看山還是山,看水即是水。

7樓:左連枝劇申

原始階段,你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說明是人對事物的初級階段。到了你有了一定的認識時,你會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因為這時候你成長了,你會感覺你有能力把持一切事情。到了一個人真正的成熟篤定階段,你又會還原事物的本真,就是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但這個時候的山水和從前的山水在你眼裡是不一樣的,從前的山水你只認識它的表面,這時候的山水你是認識它的本質規律。

8樓:文痞

山實名為山,水實名為水,因而見山便認作為山,見水就認作為水。

山本不是山而是假名為山,名字是人創造的,所以是虛構的,真正意義上的山指的不是我們通俗意義上的山,因而山不是山,水不是水。

山沒有本意,你可以是山,我也可以是山,那麼山也可以是山,這種「是」是指一種自我認定的存在,不需要外界認可。你認為是山就是山,認為是水就是水。

希望能幫助你,滿意請採納。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是什麼含義

9樓:求養不求肥

青源惟信禪師講到自己修佛悟道的歷程時說:「老僧三十年前來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體歇處,依然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形容人在少年時,什麼事都是真實的,沒有欺瞞,看到什麼就說什麼。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形容人到中年,隨著社會閱歷的增多,人們的思想也變得越來越複雜了,尤其是在市場經濟時代,人們爾虞我詐,互不信任。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同孩提時代相比,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不再輕易相信眼前的一切。

此時,人們看到的山不再是單純意義上的山,水不再是單純意義上的水了。

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形容人們步入老年,反省自己的大半生,忙忙碌碌能更真實的看到自己的人生,清醒的認識這個世界,也更有一種豁達的心態,於是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了。

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無須精心去處世;便也是真正的做人與處世了。

10樓:匿名使用者

三重境界的理解:人生第一重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此一境界乃對人生的迷茫,孤獨而不知前路幾何。

人生第二重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是水。第二境界乃有了目標,在追逐的道路上,求之不得之後形容消瘦而卻繼續追逐無怨無悔。

人生第三重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此一境界表明立志追逐的,在足夠的積累後,量變成為質變,不經意間已追逐到了。

這句話出自宋朝的禪語,作者不詳。

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禪有悟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禪中徹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擴充套件資料:

禪語主要指從佛門中傳出的精華語句,話語平樸,含意深遠,對人生思想等方面有著精神食糧的作用。由於禪語的文雅和雋永,常在文學藝術作品中得到應用。

經典禪語:

經典一:一切皆為虛幻。

經典二:不可說。

經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經典四: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於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經典五: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經典六:前生五百次的回眸,才換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

經典七: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

經典八: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經典九: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經典十: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11樓:他de生活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是我們青春的時候對世界的認識。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是中年的時候。

「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是晚年的時候。

含義:年輕的時候自己看到了什麼就覺得是什麼,中年後因為經歷了太多所以看什麼都覺得不是真實的,而等到老了的時候就會明白,你看到的是什麼,那就是什麼。

出自宋代禪宗大師青原行思提出參禪的三重境界。

宋代的《五燈會元》裡,有一則著名的禪宗公案。宋代禪宗大師青原行思提出參禪的三重境界:

「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禪有悟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禪中徹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先生對這三重境界用了三句詩解釋:

第一重:「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第二重:「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12樓:匿名使用者

宋代的《五燈會元》裡,有一則著名的禪宗公案。禪師青原行思談及他的參禪過程,認為經歷了三種境界,剛開始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初悟時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徹悟時是「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由懵懂無知,到霧裡看花,再到透徹明悟,有我、無我、忘我,三種境界,依次,引人深思。

一、這就是說一個人的人生之初純潔無暇,初識世界,一切都是新鮮的,眼睛看見什麼就是什麼,人家告訴他這是山,他就認識了山,告訴他這是水,他就認識了水。

二、許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終點。追求一生,勞碌一生,心高氣傲一生,最後發現自己並沒有達到自己的理想,於是抱恨終生。

三、但是有一些人通過自己的修煉,終於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茅塞頓開,迴歸自然。人在這時候便會專心致志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不與旁人有任何計較。

任你紅塵滾滾,自有清風朗月。面對蕪雜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了。

這個時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正是: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無須精心去處世;便也是真正的做人與處世了。

擴充套件資料

有一個小故事很能幫助大家理解這句話。

一群大人在進行智力競賽,主持人出了「6+9等於幾」的題目,大家都想,智力競賽題目決不會就字面那麼簡單,結果誰都不敢立即搶答,而是苦苦思索.突然,一個幾歲的孩子說等於15,人們都向他投去異樣的目光,直到主持人宣佈他的答案正確時,人們才收回目光,並責怪自己的思想太複雜了,錯過了搶答的機會。

參考資料

人民網-讀書「三境」

13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佛家所說的禪道的三重境界,一種是留於表面,二是看透了本質,三是返璞歸真

14樓:眸君心

這個啊,我們語文老師有說過呢!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是我們青春的時候對世界的認識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是中年的時候。

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是晚年的時候。

含義很簡單,就是年輕的時候自己看到了什麼就覺得是什麼,中年後因為經歷了太多所以看什麼都覺得不是真實的,而等到老了的時候就會明白,你看到的是什麼,那就是什麼。

ps這個是我自己的看法,希望可以幫到你哦~~~

15樓:邀請碼

這幾句詩詞是,講佛學裡面一個禪宗道理 就是講表面看到的東西,並不是你真正的看到的東西

16樓:亞撒西的阿家西

如果你是考研政治的話,這句話的意思就是1實物是會變得,沒有永恆的,你說看到的都是一個過程。2,否定之否定定律 ,否定a,變得成b,然後發現b也不是正確的,就需要在否定b,變成a。而這個a和之前的a不一樣,是向前發展的a,可理解為a'

開門見山到底好不好,是吉還是凶,開門見山風水好不好

現代化大都市裡,如果想開門便見到山,恐怕要住到郊區或者一些三四線的城市才可以,住在市區高樓大廈的人已經很少見到了,開門見到山的房屋一般都是一兩曾的村屋或別墅,在風水意義上有吉也有凶。開門見到的山,距離房屋不要太接近,如果門前的山高又較接近房屋則變為受壓,房屋若受壓則宅運受阻,居住者前途暗淡。如果門前...

人生的三重境界是啥意思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一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從字面意思上解釋就是,看見山就認為是山,看見水就認為是水。我們在來到世界的最初都是處於這種境界,是人性最本真的時刻。所謂的人之初,性本善,便是說的此時。處於這個境界的人一般是還不諳世事的少年,沒有經過大風大浪,沒有經歷難以言說的痛楚,沒有體會到生命中有些無法改變的無奈。沒有被...

千山萬水是成語麼,千山萬水是不是成語

千山萬抄水 拼 音 qi n sh n w n shu 解 釋 形容山水很多.比喻路途艱險 遙遠.出 處 宋之問 至端州驛見杜五審言沈三佺期閻五朝隱王二無競題壁慨然成詠 詩 豈意南中歧路多 千山萬水分鄉縣.是成語千山bai萬水 qi n sh n w n shu 釋義du 萬道河,千zhi重山。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