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將古文斷句做到精準,看了一些文章,但看到標點都沒有的古文時,還是有斷不出來的時候

2022-03-24 04:48:03 字數 5878 閱讀 5447

1樓:雨落薔薇亦瀟瀟

古人的標點就是之乎者也,看到這些的時候要有斷開的覺悟,然後一邊讀,一邊試著理解意思,當一個句子,你感覺它要表達的已經說完了,就聯絡下文斷開試試。

建議還是先看有標點的,推薦《左傳》《三國志》《史記》《漢書》之類的史書,看起來比較有意思,好理解,有這些做積澱再去看其他的。

《古文觀止》不知道你看了沒有,這是清朝的教科書,應該會對你有幫助。

2樓:匿名使用者

把語法線記熟,通常都是

(定)主(狀)謂(定)賓

主謂結構構成句子,定語通常是形容詞,狀語通常是副詞你先把文章看一便,然後試著翻譯,對比語法線就知道在哪斷了還有一些特殊句,像"....者....也"之類的,通常見到"也","地點"之類的專有名詞就斷

希望對你有幫助

3樓:匕禮

其實這個並沒有多少的金玉良言可幫你屢試不爽的。

除了一些基本的字詞有明顯的斷開規則,這個需要你自己古文功底,自己積累。

除此之外,還有語感加上對文意的大體把握,一次次的嘗試斷句。

4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要有良好的語感,就像**人有樂感,有樂感的人不跑調一樣。同時,要掌握文章表達的主題,理會上下文的語意。

古文沒有標點如何斷句

5樓:匿名使用者

所以古代教書先生需要教學生斷句,叫「句讀」。

6樓:日浮千白

根據之乎者也等虛詞斷句,另外古人有自己用筆自己斷句的,根據上下文的意思自己斷句

7樓:楊猛焱垚

我猜測靠語感語境,在一個有私塾先生的口口相傳

古代人斷句 是怎麼斷的古代文言文沒有標

8樓:厲笑妍

你可以仔細觀察一下,沒有出現句讀之前的古文在句尾都會有語氣助詞,比如矣、焉、哉、也、之、乎等等,所以是憑藉這些語氣助詞來斷句的,再有就是通過讀文章的時候語氣中斷的部分來斷句。出現句讀之後就簡單多了。

9樓:夢中丨笑醒

古代的有名的書,一般都有很多人寫注的,就按照這些人的注來斷句。而且也並不是沒有斷句,還是有句逗的,只不過沒有現在那麼多的標點符號。

古文怎樣斷句?

10樓:李狗呀呀

可分四步進行:

1、通讀全文,弄懂大意

首先要正確判斷所要斷句的文體。如果是有故事情節的傳記文,就必須掌握它的大致情節、中心事件和人物間的關係;如果是議論說理文,就要明確這篇文章的論述中心,再根據中心進一步明確前後的邏輯關係。總之,斷句前,必須把所給文段通讀幾遍,儘可能把握篇章大意。

2、循序漸進,先易後難

在熟讀文段、把握文意的基礎上,先斷有把握的部分,後斷吃不準的部分。像本段容易斷開的有 「香爐峰」、「遺愛寺」、 「又甲廬山」、「元和十一年秋」等。較難斷開的有「甲天下山山北峰曰」、「其境勝絕」、「若遠行客過故鄉」等。

對於容易斷句的部分,可以直接加上斜線或標點;對於暫時難以確定的可以先放一放,留待最後推敲斟酌。

3、藉助「特徵」,巧妙斷句

「特徵」即特殊詞語主要有兩類:一類是「曰」「雲」之類的動詞,一類是虛詞。尤其要注意虛詞,因為虛詞使用頻率高,語法功能強,藉助虛詞,能幫助我們準確斷句。

特殊詞語服務斷句,可概括為如下:「曰」後冒號(:)「哉」後嘆(!

),「蓋」、「夫」大多在句首,「於」、「而」、「則」、「以」一般在中間,「耶」、「乎」經常表疑問(?),「矣」、「耳」後邊加圓圈(。),「也」、「者」作用錶停頓,或句(。

)或逗(,)酌情看。

4、注意句式,輔助斷句

古人行文,好用整齊的句式,或排比,或對偶,或對稱。這種形式有時候可以幫助我們準確斷句,如上述文段中的「山北峰曰香爐峰北寺曰遺愛寺」,可以根據對稱的句式結構斷成「山北峰曰香爐/峰北寺曰遺愛寺」。

11樓:拍死魚的狐狸

古文斷句方法指要

1.內容大意全理解

給文言文斷句時,

理解大意是正確斷句的前提,

看到一段沒有標點符號的文言語段,

首先要通讀全文。

多讀幾遍,其意義自然就理解了。然後在有把握的地方斷開來。

2.先易後難細分辨

在大致掌握文段的意思之後,

憑語感將能斷開的先斷開,

逐步縮小範圍,

然後再集中分析難斷的句子。

這是一種先易後難的方法。比如可以根據一些明顯的標誌

(如下面講到的虛詞、對話等

),把容易分辨的句

子先斷開。對不易斷開的地方,要聯絡上下文的意思,認真推敲,確定在適當的地方斷句。

3.抓住動詞「曰」

「雲」「言」

文言文在敘述人物的對話時,經常用「曰」

「雲」「言」等字。遇到「曰」

「雲」「言」等字,應該在其

後面斷開。4.

常用虛詞是標誌

文言虛詞往往是明辨句讀的重要標誌。熟悉常見虛詞在句中常處的位置有助於斷句:

①句首語氣詞「其、蓋、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在其前面斷句。句首的相對獨立的嘆詞,如嗟夫、

嗟乎、嗚呼等,在其前後都要斷句。

②句末語氣詞「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在其後面可斷句。

③句首關聯詞,如「苟」

「雖」「雖然」

「縱」「縱使」

「向使」

「假使」

「至若」

「至於」

「於是」

「是以」

「是故」

「繼而」

「然而」

「然則」

「而已」

「乃夫」等,常常在其前面斷句。

④句首時間詞,如「頃之」

「向之」

「未幾」

「斯須」

「既而」

「俄而」

「已而」等,在其前後都要斷句。

在抓虛詞標誌斷句時,也要注意靈活性,如「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一句,

「乎」用在句中同「於」

,是介詞,詞性變了。

「也」,用在句中舒緩語氣,可不斷。

5.習慣句式掌握住,固定結構莫拆散

文言文習慣句式如:

「„„者„„也」是判斷句式(有些省略「者」或「也」的判斷句,或表示判斷

關係的詞,

如「為」

「乃」「即」

「則」等,

都可以幫助斷句)

「不亦„„乎」

「孰與„„乎」

「其„„乎」

「安„„

哉」「何„„為」等是反問句式,

「為„„所„„」

「受„„於„„」

「見„„於„„」等是被動句式,可以

幫助斷句。

文言文固定句式,

「何„„之有」

(宋何罪之有?);

「如„„何」

(如太行王屋何?)

;「唯„„是„„」

(唯餘馬首是瞻)

;「非唯„„抑亦„„」

(非唯天時,抑亦人謀)

;「不亦„„乎」

(不亦說乎?)

;「何„„

之為」(秦則無禮,

何施之為?)

;「無乃„„乎

(無乃不可乎?)

;「可得„„歟」

(可得聞歟?)

;「得無„„

乎」(得無異乎?)等,可以幫助斷句。

記住文言文習慣上較為固定的片語,不要把它們拆散,可以減少斷句失誤。如「有所」

「無所」

「有以」

「無以」

「以為」

「何所」

「孰若」

「至於」

「足以」

「得無」

「無乃」

「何以」

「於是」

「然則」等。

6.詞性詞義要精研,語法結構幫助判

利用語法知識,對文言文的句子進行語法分析,確定該如何斷句。文言文中主語和賓語一般由名詞或

代詞充當,謂語大多數是由動詞充當,而謂語又是構成句子的核心,我們只要抓住謂語動詞,根據動詞位

置及和前後詞語關係,進行推斷,就能提高斷句準確率。

7.排比對偶與反覆,修辭提供好條件

古人寫文章,好用對偶句、排比句、反覆句,利用這一特點進行斷句,常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8.相同詞語緊相連,一般中間要點斷

古文中兩個相同詞語連用,如果不屬於形容詞、名詞的重疊形式,一般來說,它們分屬兩句話,應當

從中間斷開。例如《愚公移山》

:「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

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

怎麼理解文言文?

12樓:化工儀表交流

文言文的閱讀,學習,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正音讀

學習文言文,首先要朗讀,甚至背誦,所以朗讀背誦時都要把字音讀正確.一般說來,大多數讀音要以現代字典上的普通話讀音為準.但要注意以下幾點:

1,認準字形,讀準字音

文言文裡有一些現在不常用的字,就要求我們認真地辨明字形,查明字音,不要把形近字的讀音當做正音.如《扁鵲見蔡桓公》中的「桓「讀「hu ;n「而不讀「恆「;《桃花源記》中的「髫「而不讀「召「,《狼》中「眈眈相向「中的「眈「讀「d ;n「而不讀「枕「。

2,多音字應辨明詞性,詞義

現代漢語中多音多義字很多,讀文言文時也常會遇到一些多音字,這就要求我們辨明這個字的詞性和詞義,確定讀音.比如《論語》中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中的「說「當「喜悅「講,應讀「yu ;「,而在「桃花源記「中的「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句裡,「說「字當「述說「講,應讀「shu ;「。

二,正確的斷句,停頓

古人寫文章不用標點,所以古人在讀書時要自己斷句.我們現在讀古文,編者已經用標點符號把句子給我們斷開了,但是在讀一些長一點的句子時,往往要在一句之中表達一個概念或意思的地方,有一些小的停頓,這個停頓正確不正確,直接關係到對句意的理解正確與否。

區別停頓的辦法是通讀全文,通過對詞義的理解和文言文中詞與詞之間結構關係的分析,讀懂每一句話.如《狼》中有「其一犬坐於前「這句話,意思是「其中一隻(狼)像狗一樣坐在屠戶面前「,應在讀時停頓成「其一/犬坐於前「,如果讀作「其一犬/坐於前「,意思就變成「其中一隻狗蹲在屠戶面前「,其實,在《狼》文中,沒有狗出現過.同樣,對於「一狼洞其中「也應讀作「一狼/洞其中「,而不能讀作「一狼洞/其中「。

三,注意古今詞義的變化

詞義的變化有擴大,縮小和轉移幾種情形.詞義的擴大即今義所含內容大於古義,如《愚公移山》中的「河陽之北「中的「河「,在漢代以前專指黃河,一般的河流用「水「來表示,所以這個「河陽「就是「黃河北岸「的意思,而現在的「河「泛指所有的河流,詞義的縮小即今義所含內容小於古義,如《桃花源記》中「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一句裡,「妻子「的含義包括「妻子兒女「,而今義指「男子的配偶「,不包含子女在內.詞義的轉移即今義所含內容與古義之間發生了變化,如古漢語中「涕「指眼淚,而今義指「鼻涕「。

四,一詞多義現象

文言文一詞多義現象普遍存在,閱讀時要根據不同情況區別對待,特別注意根據上下語境確定具體義項.如「去「有「距離「「離開「「消除「等義,而在「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裡也「(《為學》)句中,「去「只能理解為「兩地間的距離「的解釋.在「得錢千五百,乃去「(《宋定伯捉鬼》)句中,「去「理解為「離開「之意。

五,注意通假字

文言文中通假字的出現,是原來古人在寫文章時本該用這個字時,卻借用了音同或音近意義不相通的字,就形成通假字,嚴格意義上講應講是「別字「了,但古人長期使用,並且得到社會認同,就不算錯了.比如《愚公移山》中有這樣一句話:「甚矣,汝之不惠「,其中「惠「本義是「恩惠「,但若按本義去解釋,整句話的意思就不通了,所以「惠「是個通假字,當「聰明「講,通「慧「.

類似這樣的通假字在初一階段的文言文中還有「湯「通「燙「,「齊「通「劑「(《扁鵲見察桓公》,)「說「能「悅「,「知「通「智「(《論語》十則)等等這些都需要結合課文內容詳加體味.

CorelDRAW裡如何才能將長方形分解成四條線

先把矩形轉為曲線 ctrl q 點選形狀工具 即選擇工具下面那個工具 選擇所有節點 就4個點吧 在屬性欄,點選有個叫 分割曲線 的按鈕 第四個按鈕吧 最後,選擇選單 排列 分割曲線 ctrl k完成 1.ctrl q 轉曲 2.造型工具也就是第2個工具.右鍵在4個結點上選擇在彈出對話方塊裡選 打散 ...

怎麼把鉚釘拆掉,如何才能將鉚釘拆除?

手工皮具用的鉚釘一般為 擊芯鉚釘。其工作原理是把內芯敲下去以後,會把底端擠向兩邊,從而形成倒鉤固定。如果想把這個倒勾拆除掉是很困難的事,所以我們體而求其次,把鉚釘從中間剪斷。需要的工具 平頭螺絲刀 尖嘴鉗大力鉗 準備開始 首先用平頭螺絲刀把鉚釘撬鬆 撬鬆過程中要均勻用力並把四周都撬鬆 這一步需要注意...

如何做到勤奮,怎樣才能做到勤奮?

對一個成功的人生而言,保持勤奮大概是除立志之外最為重要的事了。因為無論多麼遠大的志向,如果不能以勤奮的態度去落實,就永遠無法變成現實,最終也只是 海市蜃樓 而已。勤奮對於一個人如此重要,然而,他和人性中所有的優秀品質一樣,都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經過後天的磨礪才能具備。勤奮的 無外乎兩種,一種是面臨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