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修築過長城的皇帝,哪些朝代的哪些皇帝在哪些時間修建過長城?

2022-03-29 07:35:34 字數 6942 閱讀 3367

1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修建長城始於春秋戰國時代,秦、趙、燕三國為了防止北方的匈奴、東胡、等遊牧民族的侵襲,在與之毗鄰的北方修築了長城。

秦昭王時,秦國修築了北部長城。秦國北部長城西起臨洮郡,經隴西郡、北地郡、上郡三郡的邊境,東至黃河。

趙肅侯十七年,趙武靈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00年)於內蒙古雲中、雁門、代郡一帶築長城,以防匈奴。因位於趙境的北部,史稱「趙北長城」嬴政三十三年(前214年),

秦始皇派大將蒙恬率領三十萬人北逐匈奴,佔據河套,並修築長城。

漢朝繼續對長城進行修建,以抵禦北方匈奴的侵襲。從漢文帝到漢宣帝,築成了一條西起大宛貳師城、東至鴨綠江北岸、全長近一萬公里的長城。漢長城是歷史上最長的長城。

北朝的北魏、東魏、北齊、北周對長城進行了修築與增建。其中以北齊年間修建規模最大。隋文帝時,為防範突厥,多次於冬季徵發丁壯修築長城。隋煬帝時,兩次於夏季大規模徵發勞力修築.

金朝為防禦蒙古,開始大築長城。金朝所修長城,史稱金界壕或金邊堡。

到了明朝,從洪武至萬曆,經過20次大規模的修建,築成了一條西起甘肅嘉峪關,東至遼東虎山,全長6350公里的長城。這也是現在所見到的大部份長城。

清康熙帝下令:永不築長城,至此基本無有帝王大規模修築長城。

2樓:匿名使用者

秦始皇修秦長城 明萬曆修的明長城 除清朝外 哪一朝都有修

哪些朝代的哪些皇帝在哪些時間修建過長城?

3樓:

中國修建長城始於春秋戰國時代,秦、趙、燕三國為了防止北方的匈奴、東胡、等遊牧民族的侵襲,在與之毗鄰的北方修築了長城。 秦昭王時,秦國修築了北部長城。秦國北部長城西起臨洮郡,經隴西郡、北地郡、上郡三郡的邊境,東至黃河。

趙肅侯十七年,趙武靈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00年)於內蒙古雲中、雁門、代郡一帶築長城,以防匈奴。因位於趙境的北部,史稱「趙北長城」嬴政三十三年(前214年),

秦始皇派大將蒙恬率領三十萬人北逐匈奴,佔據河套,並修築長城。

漢朝繼續對長城進行修建,以抵禦北方匈奴的侵襲。從漢文帝到漢宣帝,築成了一條西起大宛貳師城、東至鴨綠江北岸、全長近一萬公里的長城。漢長城是歷史上最長的長城。

北朝的北魏、東魏、北齊、北周對長城進行了修築與增建。其中以北齊年間修建規模最大。隋文帝時,為防範突厥,多次於冬季徵發丁壯修築長城。隋煬帝時,兩次於夏季大規模徵發勞力修築.

金朝為防禦蒙古,開始大築長城。金朝所修長城,史稱金界壕或金邊堡。

到了明朝,從洪武至萬曆,經過20次大規模的修建,築成了一條西起甘肅嘉峪關,東至遼東虎山,全長6350公里的長城。這也是現在所見到的大部份長城。

清康熙帝下令:永不築長城,至此基本無有帝王大規模修築長城。

希望能幫到您。

4樓:dark零

[編輯]

戰國長城

中國修建長城始於春秋戰國時代,《詩經·小雅·出車》記載:「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獫狁於襄。

」明言北方長城的作用在於防範北方遊牧民族的侵掠。在戰國時代,有20多個諸侯國修築過長城。當時築城有「互防」和「拒胡」兩類。

前者如楚國、齊國、燕國、魏國、韓國、趙國、秦國等,為了互相防禦在各自的邊境修築長城,《史記》記載:「齊宣王乘山嶺之上築長城,東至海、西至濟州千餘里以備楚」。後者如秦、趙、燕三國為了防止北方的匈奴、東胡、林胡、樓煩等遊牧民族的侵襲,在與之毗鄰的北方修築的「限戎馬之足」的長城。

秦長城。秦昭王時,秦國修築了北部長城。秦國北部長城西起臨洮郡,經隴西郡、北地郡、上郡三郡的邊境,東至黃河。

趙長城。趙國先後築有兩道長城,分為趙北長城和趙南長城。趙肅侯十七年(公元前333年)以漳水、滏水(今滏陽河)的堤防為基礎,築長城,以防齊、魏。

因所築長城,位於南部,史稱為「趙南長城」。《史記·趙世家》中記載:「 十七年,圍魏黃,不克。

築長城」。趙武靈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00年)於內蒙古雲中、雁門、代郡一帶築長城,以防匈奴。因位於趙境的北部,史稱「趙北長城」。

《史記·匈奴列傳》中記載「趙武靈王亦變俗胡服,習騎射⑩,北破林胡、樓煩。築長城,自代並陰山下(11),至高闕為塞(12)。而置雲中、雁門、代郡。

」趙北長城,西起高闕(今內蒙古臨河),沿陰山山脈,東至代郡(今河北省張北南)。

齊長城。齊長城建於公元前五世紀,在今山東境內,東西走向,西起平陰,經泰山北麓,東至密州琅琊臺入海,全長500餘公里。齊長城是中國歷史上建築最早的長城,在中國長城史上地位十分重要。

燕長城。燕國北部長城,西起造陽(今河北獨石山),東至襄平郡。

楚長城。《漢書·地理志》記載:「葉,楚葉公邑。有長城,號曰方城。」。但關於楚長城是否存在,目前學術界尚存爭議。

魏長城。為了防禦強秦的進攻,鞏固河西之地和保衛國都大梁,魏先後修築了魏河西長城(史稱「濱洛長城」)和魏河南長城(史稱「卷之長城」)。

中山國長城。古中山國長城始建於公元前369年,《史記·趙世家》中記載「趙成侯六年,中山國築長城」。

[編輯]

秦代長城

嬴政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始皇派大將蒙恬率領三十萬人北逐匈奴,佔據河套,並修築長城。「秦已並天下,乃使蒙恬將三十萬眾北逐戎狄,收河南。築長城,因地形,用制險塞,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餘里,於是渡河,據陽山,逶蛇而北。

暴師於外十餘年。」(《史記·蒙恬列傳》)秦長城把過去秦、趙、燕三國長城連線起來,從臨洮到遼東的綿延萬里,從此始有「萬里長城」之稱。

秦長城可大致分為西段和北段。西段起於今甘肅省岷縣,循洮河北至臨洮縣,經定西縣向東北至寧夏固原縣、甘肅環縣、陝西靖邊、橫山、榆林、神木,然後向北折至今內蒙古托克托南,抵黃河南岸。北段即黃河以北的長城沿陰山西段的狼山,向東至大青山北麓,再向東經今內蒙集寧、興和至河北尚義,再向東北經今河北張北、圍場,再向東經撫順、本溪後向東南,終於朝鮮清川江入海處。

在修築北方長城的同時,原諸侯國間用以「互防」的長城被拆毀:「皇帝奮威,德並諸侯,初一泰平。墮壞城郭,決通川防,夷去險阻。

」(《史記·秦始皇本紀》)秦長城對於抵禦匈奴的騷擾,保障中原生產和生活的安定,起了重要的作用。秦始皇為了修築長城動用了30萬人,創造了人類建築史上的奇蹟。這一繁重的修築工程,也給當時的人們帶來了極大的痛苦,孟姜女的故事便**於此。

現在臨洮附近,陰山、大青山一線,都有秦長城遺蹟殘存。

[編輯]

漢代長城

漢朝繼續對長城進行修建,以抵禦北方匈奴的侵襲。從漢文帝到漢宣帝,築成了一條西起大宛貳師城、東至鴨綠江北岸、全長近一萬公里的長城。漢長城是歷史上最長的長城。

[編輯]

北朝及隋代長城

北朝的北魏、東魏、北齊、北周對長城進行了修築與增建。其中以北齊年間修建規模最大。隋文帝時,為防範突厥,多次於冬季徵發丁壯修築長城。

隋煬帝時,兩次於夏季大規模徵發勞力修築,此時防禦的物件還包括西北方向的吐谷渾。隋長城在前代北魏和北周、北齊長城的基礎上,將東起紫河,經朔方、靈武直至榆谷以東的長城、築壘基本連成一線。

[編輯]

金代長城

金朝為防禦蒙古,開始大築長城。金朝所修長城,史稱金界壕或金邊堡。

[編輯]

明代長城

主條目:明長城

長城的衛星**。位於中國山西省北部。低角度的日照以及薄雪突出了長城的一段,以一條黑色線形從影象的左下角延伸到右上角。

到了明朝,從洪武至萬曆,經過20次大規模的修建,築成了一條西起甘肅嘉峪關,東至遼東虎山,全長6350公里的長城。這也是現在所見到的大部份長城。

[編輯]

南長城主條目:苗疆長城

南長城位於中國湘黔邊界,又稱苗疆長城,是2023年4月才被「發現」的苗族疆防。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北起湖南湘西古丈縣的喜鵲營,南到貴州銅仁境內的黃會營,全長190公里。

有記載的長城,是齊長城,比秦長城早700年 是齊桓公修的

簡而精準的,那你還是去問考古學家好了~~~

5樓:

長城分為秦長城和明長城,現在所看到的一般為明長城。秦長城是秦朝初年,為防禦強大的匈奴,鞏固北方邊防所修建的,明長城是明朝建立以後,為加強對蒙古族好女真族的防禦,重修長城。

6樓:匿名使用者

長城分為秦代長城和明代長城,現在所看到的巨集偉建築為明代長城。

歷代皇帝為什麼修建長城

7樓:行路者之一

為了確保自己建立的王朝千秋萬代傳承下去,動用全國力量修建長城。某種意義上說,長城是封閉、落後、自私、狹隘的象徵。但歷史的車輪滾滾前進,長城根本阻礙不了,只能成為歷史的留下的辮子。

中華民族不應把長城作為象徵與圖騰,只是一處歷史遺蹟而已,就象山西的大院、故居。實際上,長城還不如大院故居,其建築成就不能反映人文,不能反映民俗,更不能反映智慧,只是簡單勞動的堆積,說其雄偉,只能說明古代中華民族不避勞苦。

8樓:情殤若水

戰國時,秦趙修建長城抵抗北方的戎狄(匈奴的前身)。

到隋唐時期,建築長城抵抗匈奴,鮮卑等少數民族。

明朝時,修建明長城主要是抵抗蒙古人,還有後來的滿人。

9樓:匿名使用者

抵抗外來戶 鞏固權力

10樓:漫天星空輝與泉

of course是為了抵禦外族侵略咯!

11樓:匿名使用者

為了不讓別人進來 傻弊

12樓:匿名使用者

他們都答了,我是路過。

13樓: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各國為了防禦別國入侵

秦始皇使用了近百萬勞動力修築長城,佔全國人口的二十分之一,當時沒有任何機械,全部勞動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環境又是崇山峻嶺、峭壁深壑,十分艱難。

秦皇漢武,包括明初,無不是在主動出擊、軍事上取得壓倒優勢時修建長城的。這說明,修築長城既是一種積極防禦,又是積蓄力量、繼續進取的謀略。

修築長城,是針對西北邊地實情所採取的積極措施,是化被動為主動,因為對於北方的遊牧部落,"大興師徵之,則遁逃伏慝,不可得而誅也;師還則寇鈔又起;留卒戍守,則勞費不資,故惟有築長城以防之。

歷史上哪幾個朝代修築過長城??

14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修建長城始於春秋戰國時代,《詩經·小雅·出車》記載:「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獫狁於襄。

」明言北方長城的作用在於防範北方遊牧民族的侵掠。在戰國時代,有20多個諸侯國修築過長城。當時築城有「互防」和「拒胡」兩類。

前者如楚國、齊國、燕國、魏國、韓國、趙國、秦國等,為了互相防禦在各自的邊境修築長城,《史記》記載:「齊宣王乘山嶺之上築長城,東至海、西至濟州千餘里以備楚」。後者如秦、趙、燕三國為了防止北方的匈奴、東胡、林胡、樓煩等遊牧民族的侵襲,在與之毗鄰的北方修築的「限戎馬之足」的長城。

  秦長城。秦昭王時,秦國修築了北部長城。秦國北部長城西起臨洮郡,經隴西郡、北地郡、上郡三郡的邊境,東至黃河。

  趙長城。趙國先後築有兩道長城,分為趙北長城和趙南長城。趙肅侯十七年(公元前333年)以漳水、滏水(今滏陽河)的堤防為基礎,築長城,以防齊、魏。

因所築長城,位於南部,史稱為「趙南長城」。《史記·趙世家》中記載:「 十七年,圍魏黃,不克。

築長城」。趙武靈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00年)於內蒙古雲中、雁門、代郡一帶築長城,以防匈奴。因位於趙境的北部,史稱「趙北長城」。

《史記·匈奴列傳》中記載「趙武靈王亦變俗胡服,習騎射⑩,北破林胡、樓煩。築長城,自代並陰山下(11),至高闕為塞(12)。而置雲中、雁門、代郡。

」趙北長城,西起高闕(今內蒙古臨河),沿陰山山脈,東至代郡(今河北省張北南)。  齊長城。齊長城建於公元前五世紀,在今山東境內,東西走向,西起平陰,經泰山北麓,東至密州琅琊臺入海,全長500餘公里。

齊長城是中國歷史上建築最早的長城,在中國長城史上地位十分重要。  燕長城。燕國北部長城,西起造陽(今河北獨石山),東至襄平郡。

  楚長城。《漢書·地理志》記載:「葉,楚葉公邑。

有長城,號曰方城。」。但關於楚長城是否存在,目前學術界尚存爭議。

  魏長城。為了防禦強秦的進攻,鞏固河西之地和保衛國都大梁,魏先後修築了魏河西長城(史稱「濱洛長城」)和魏河南長城(史稱「卷之長城」)。  中山國長城。

古中山國長城始建於公元前369年,《史記·趙世家》中記載「趙成侯六年,中山國築長城」。  秦代長城 嬴政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始皇派大將蒙恬率領三十萬人北逐匈奴,佔據河套,並修築長城。「秦已並天下,乃使蒙恬將三十萬眾北逐戎狄,收河南。

築長城,因地形,用制險塞,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餘里,於是渡河,據陽山,逶蛇而北。暴師於外十餘年。」(《史記·蒙恬列傳》)秦長城把過去秦、趙、燕三國長城連線起來,從臨洮到遼東的綿延萬里,從此始有「萬里長城」之稱。

  秦長城可大致分為西段和北段。西段起於今甘肅省岷縣,循洮河北至臨洮縣,經定西縣向東北至寧夏固原縣、甘肅環縣、陝西靖邊、橫山、榆林、神木,然後向北折至今內蒙古托克托南,抵黃河南岸。北段即黃河以北的長城沿陰山西段的狼山,向東至大青山北麓,再向東經今內蒙集寧、興和至河北尚義,再向東北經今河北張北、圍場,再向東經撫順、本溪後向東南,終於朝鮮清川江入海處。

在修築北方長城的同時,原諸侯國間用以「互防」的長城被拆毀:「皇帝奮威,德並諸侯,初一泰平。墮壞城郭,決通川防,夷去險阻。

」(《史記·秦始皇本紀》)秦長城對於抵禦匈奴的騷擾,保障中原生產和生活的安定,起了重要的作用。秦始皇為了修築長城動用了30萬人,創造了人類建築史上的奇蹟。這一繁重的修築工程,也給當時的人們帶來了極大的痛苦,孟姜女的故事便**於此。

現在臨洮附近,陰山、大青山一線,都有秦長城遺蹟殘存。  漢代長城 漢朝繼續對長城進行修建,以抵禦北方匈奴的侵襲。從漢文帝到漢宣帝,築成了一條西起大宛貳師城、東至鴨綠江北岸、全長近一萬公里的長城。

漢長城是歷史上最長的長城。  北朝及隋代長城 北朝的北魏、東魏、北齊、北周對長城進行了修築與增建。其中以北齊年間修建規模最大。

隋文帝時,為防範突厥,多次於冬季徵發丁壯修築長城。隋煬帝時,兩次於夏季大規模徵發勞力修築,此時防禦的物件還包括西北方向的吐谷渾。隋長城在前代北魏和北周、北齊長城的基礎上,將東起紫河,經朔方、靈武直至榆谷以東的長城、築壘基本連成一線。

  金代長城 金朝為防禦蒙古,開始大築長城。金朝所修長城,史稱金界壕或金邊堡。 明代長城 到了明朝,從洪武至萬曆,經過20次大規模的修建,築成了一條西起甘肅嘉峪關,東至遼東虎山,全長6350公里的長城。

這也是現在所見到的大部份長城。

長城的修築歷史,長城的修築歷史

長城是人類歷究上持續修築時間最久的建築工程。它的修建,歷經春秋 戰國秦 漢 北魏 東魏 北齊 北周 隋 唐 遼 金及明代等10餘個朝代,持續近2000年的時間。早在公元前7世紀的春秋時代,楚國最早修築了防禦別國入侵的 楚方城 揭開了中國歷史上長城修建的帷幕。戰國時期,齊 魏 趙 秦 燕和中山等國也相...

修築長城遇到的困難古人修長城遇到哪些困難

長城是人類復歷究上持續修築時制 間最久的建築工程。它 bai的修建du,歷經春秋 戰國zhi秦 漢 北魏 東dao魏 北齊 北周 隋 唐 遼 金及明代等10餘個朝代,持續近2000年的時間。早在公元前7世紀的春秋時代,楚國最早修築了防禦別國入侵的 楚方城 揭開了中國歷史上長城修建的帷幕。古代勞動人民...

清朝歷代皇帝期順序,清朝歷代皇帝的排列順序

清太祖 努爾哈赤 清太祖,名愛新覺羅 努爾哈赤 公元1559 1626年 滿族人,在位11年。清太宗,名愛新覺羅 皇太極,公元1592 1643年 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八子。太祖死,他被推舉為汗。在位17年 清世祖,名愛新覺羅 福臨 公元1638 1661年 太宗皇太極第九子。皇太極病死後繼位。在位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