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體現質樸的人物最好有故事或者詩句出處什麼的

2022-05-31 12:00:12 字數 4712 閱讀 7820

1樓:君家濃酎我狂歌

陳文蔚《戊寅老人生旦》吾家本是田家子,其先世世居田裡。兒因逐食浪飄蓬,欲歸無以供甘旨。吾翁亦能某淡薄,日夕飯疏而飲水。

渾然質樸古人風,固應自有長生理。筋骸雖老自康健,聰明少壯猶難比。了無機械足怡神,不生嗜好強精髓。

人間可慕是榮華,人間可羨為豪侈。榮華有似庭下花,芳菲之日知能幾。豪侈真如草頭露,不能頃刻朝陽裡。

誰知貧賤自安分,年年如此只如此。吾鄉自來丙山高,位當南極崔嵬起。吾家門門對比山,算高欲與山同紀。

加之西鄰與東舍,往往黃髮皆兒齒。酒熟長願相招呼,一笑忘形相汝爾。

陶淵明《桃花源記》(選自《陶淵明集》)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

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

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

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譯文:東晉太元年間,武陵郡有個人,以打魚為生。有一天,他沿著溪水划船,忘記了路的遠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緊靠著兩岸生長有幾百步。其中沒有其他樹,花草鮮嫩美麗,落花紛紛。漁人感到很驚奇。

繼續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盡頭。林子的盡頭是溪流的源頭,於是出現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一個小洞口,隱隱約約好像有點亮。漁人於是離開船,從洞口進去。

起初很狹窄,僅容一個人通過。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明亮。這裡土地平坦寬闊,房屋整整齊齊,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和桑樹竹子之類。

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雞鳴狗叫之聲可以互相聽到。在那裡人們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的穿著打扮,完全都像桃花源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安閒快樂。桃花源裡的人見到漁人,大吃一驚,問漁人從**來。

漁人詳細地回答了他的問題,有人便邀請漁人到自己家裡去,擺酒殺雞做飯來款待他。村中的人聽說有這樣一個人,都來打聽訊息。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亂,帶領著自己的妻子兒女及鄉鄰們來到這與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了,於是就與外面的人斷絕了來往。

桃花源裡的人問現在是什麼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漢朝,更不必說魏朝和晉朝了。漁人把自己聽到的事一一詳細地告訴了他們,村中的人都感嘆惋惜。其餘的人又各自把漁人請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酒食來款待他。

漁人逗留了幾天以後,告辭離開了。這裡的人對漁人說:「這裡的情況不值得對外邊的人說啊!

」漁人離開桃花源以後,找到了他的船,順著從前的路回去,處處都做了標記。到了郡城,拜見了太守,說了自己的這番經歷。太守立即派人跟隨他前往,尋找以前做的標記,竟然迷了路,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陽人劉子驥,是志向高潔的隱士,聽說了這件事,高興地計劃前往。沒有實現,不久就病死了。此後就再也沒有人訪求桃花源了。

賞析:文章開端,先以美好閒靜、「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桃花林作為鋪墊,引出一個質樸自然的化外世界。在那裡,一切都是那麼單純,那麼美好,沒有稅賦,沒有戰亂,沒有沽名釣譽,也沒有勾心鬥角。

甚至連一點吵吵嚷嚷的聲音都聽不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是那麼平和,那麼誠懇。造成這一切的原因,作者沒有明說,但從「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一句中已隱約透露了訊息:

原來歸根結底,是因為沒有一個高踞人民頭上為私利互相攻伐的統治集團。這個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對生活在虛偽黑暗、戰亂頻繁、流血不斷的現實世界中的人們來說,無疑是令人神往的。作者的簡淨筆觸,恰如其分地表現出桃花源的氣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

當然,這種理想的境界在當時現實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通過對大同社會的構想,藝術地展現了大同社會的風貌,是不滿黑暗現實的一種精神寄託。

桃花源中的家庭多為主幹家庭(三代同堂),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從「男女」、「黃髮」、「垂髫」這三個詞便可以看出此點。

文章的結構也頗有巧妙之處。作者借用**筆法,以一個捕魚人的經歷為線索故事。開頭的交代,時代、漁人的籍貫,都寫得十分肯定,似乎真有其事。

這就縮短了讀者與作品的心理距離,把讀者從現實世界引入到迷離惝恍的桃花源。相反,如果一開頭就是「山在虛無縹緲間」,讀者就會感到隔遠,作品的感染力也就會大打折扣。「不足為外人道也」及漁人返尋所志,迷不得路,使讀者從這朦朧飄忽的化外世界退回到現實世界,心中依舊充滿了對它的依戀。

文末南陽劉子驥規往不果一筆,又使全文有餘意不窮之趣。

2樓:王友豔

賣炭翁 心憂炭賤願天寒

古時候形容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有沒有詩句、典故最好是詞語的?

3樓:五熙宛芮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高山流水遇知音-----俞伯牙和鍾子期的典故

4樓:匿名使用者

俞伯牙摔琴謝知音,

俞伯牙摔琴謝知音》是一部話本作品,作品講述了古代非常有名的「俞伯牙摔琴謝知音」的故事,俞伯牙從小就酷愛**,他彈起琴來,琴聲優美動聽,猶如高山流水一般。有一天,俞伯牙遇到柴夫鍾子期,鍾子期感嘆俞伯牙的**「巍巍乎若高山,蕩蕩乎若流水。」這就是著名的「 「高山流水」。

鍾子期死後,俞伯牙認為世上已無知音,終身不再鼓琴。作品通俗易懂,在當時很受聽客的喜歡,它已成為中國古代話本的典範之一。

5樓:從前以後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求古代生命恩賜的詩句和有關的故事

有關詩歌的文學常識(起源,特點,如何鑑賞)

6樓:we本無緣

一:詩歌的起源和勞

動有關係。 有充分資料證明,文學誕生於以勞動為中心的人類生存活動,最早的文學樣式是原始勞動歌謠。

二:詩歌用高度凝練的語言,形象表達作者豐富情感,集中反映社會生活並具有一定節奏和韻律的文學體裁。詩歌是一種抒情言志的文學體裁。

中國古代不合樂的稱為詩,合樂的稱為歌,現代一般統稱為詩歌。它按照一定的音節、韻律的要求,表現社會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

三: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古體詩和近體詩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從詩的音律角度來劃分的。

7樓:暗香浮動

「詩歌」這個詞**於我國古代。在古代,能配樂的韻文叫做「歌」,不能配樂的韻文稱為「詩」。「詩」和「歌」從開始產生時,就象孿生兄弟一樣親密無間,所以人們總是把它們合在一起稱作「詩歌」。

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是兩千五百年前問世的。《詩經》從**角度分為《風》《雅》《頌》三類。《風》大都是民間詩歌,《雅》《頌》部分,有些是宴會的樂歌。

都是先有樂,後填詞。到了後來,樂譜流失了,**也逐漸進化了。最初它並不是詩歌,而是由漢武帝開始創立的**機關。

樂就是**,府就是官府。漢武帝建立這樣專司**的官府,制定樂譜、蒐集歌詞。到了魏晉六朝時就將樂府所唱的詩,簡稱為「樂府」,從此「樂府」就由一個機關名稱變為詩體的名稱,而且是唱出來的。

到了隋唐,形成了近體詩,也就是我們所學的律詩和絕句的通稱。這種詩很講究韻律。律是指語言運用有嚴格的規定。

韻是韻腳,指詩句尾字主要韻母帶發音相同或相近的音節。因此它形成了一種**美。 這是詩歌發展的高峰。

唐代還形成了另一種文體——詞。它是合樂歌唱的。後來盛行於宋代,發展到元代成了散曲。它是一種新體詩,每個配樂唱歌的曲子都有一定的格律要求,有曲牌名。

隨著時代的變遷,新詩出現了。自由詩不好譜曲,所以詩與**的關係就逐漸疏遠了。但是一些優秀作品還是講究**美。

因為新詩雖然沒有嚴密的格式,但是有節奏,有豐富的感情和聯想,語言簡潔精煉,讀起來就像唱歌一樣。

鑑賞嘛,就是具體作者具體分析,具體景物具體分析了。例如:蘇軾、辛棄疾就是壯志難酬,梧桐表示思念等等

8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就太寬泛呢,你不如去看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的一套詩歌分析詞典

9樓:驅光少年

詩的特點:用優美的句子抒發自己的情感。

唐詩 宋詞 元曲 有什麼區別

10樓:只愛跑跑卡丁車

唐詩有五言,七言,絕句,律詩.唐詩主要是

五、七言詩,詞則要按詞牌填詞,句型長短不一,所以又叫長短句。曲和詞類似,要按曲牌填寫。所以唐人作詩可以叫寫詩,宋人作詞和元人作曲則叫填詞、填曲。

宋詞的詞牌是中原地區的曲調,元曲則是**於北方草原民族的曲調,所以元曲又叫北曲。元曲或稱元雜劇,是盛行於元代的戲曲藝術,為散曲或雜劇的通稱。相對於明傳奇(南曲),後世又將元曲稱為北曲.

元曲與宋詞及唐詩有著相同的文學地位。

廣義的曲泛指秦漢以來各種可入樂的樂曲,如漢大麴、唐宋大麴、民間小曲等。通常則多指宋朝以來的南曲和北曲,同詞的體式相近,但一般在字數定格外可加襯字,較為自由,並多使用口語。分為戲曲(或稱劇曲,包括雜劇、傳奇等)與散曲兩類,元明以來甚為流行。

故後世有元曲之稱。

詞是一種詩歌藝術形式,是中國古代詩體的一種,亦稱宋詞、曲子詞、詩餘、長短句。始於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南朝梁代,形成於唐代,在宋代達到其頂峰。一開始伴曲而唱,所以寫詞又稱作填詞、倚聲。

後來逐漸獨立出來,成為一門專門的詩歌藝術。

語文版八年級下冊那些課文是重點,期末複習,緊急,**等!! 5

無限恐怖裡惡魔隊裡的人物,恐怖片,最好有特徵與特點

鄭吒。趙綴空 合體 羅甘道,一分隊 楚軒。張小雪。銘煙薇。昊天,中年黃種男子修真者。偽娘。二分隊 湯姆。黑人青年大漢。黃種人婦女。黃膚矮小男子。其餘三人。消耗三人組 艾米亞。瘦小玩蟲男。人狼男。拖延二人組 阿加索拉。肌肉男。最終一戰名單 生化危機3 群屍玩過界 絕對恐怖噁心 電鋸驚魂 絕對震撼視覺 ...

與成語有關的人物,與古代人物有關的成語

三顧茅廬 s n g m o l 釋義 指誠心誠意地邀請 拜訪有專長的賢人。語出 元 馬致遠 薦福碑 我信著半間兒草舍 再誰承望三顧茅廬。辨形 廬 不能寫作 蘆 近義 禮賢下士 反義 拒人千里妄自尊大 用法 用作褒義。有時可用於諷刺某些人擺架子 一次兩次請不來。一般作謂語 賓語。結構 動賓式。例句 ...

史記中的人物特點以及對項羽的形象塑造體現了司馬遷怎樣的主觀情感,以及為什麼會這樣

太史公作為bai史官,他的著作史記還是du相當真實 客觀的zhi。書中對於豫讓 dao 要離回 項羽等人的描寫答,沒有以成敗論英雄。突出了人物的真性情與大義。也沒有對帝王將相做出過多的溢美之詞。眾所周知,太史公因為李陵事件而受宮刑,雖然事後太史公能夠繼續秉持公正的記錄歷史。但是作為正常的男人,因為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