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哲學選擇題,講解才會給分

2023-04-15 13:00:04 字數 1647 閱讀 1136

1樓:緱元

選b的理由如下。

「上善若水」語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意思是說,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

道家思想——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

世界上最柔的東西莫過於水,然而它卻能穿透最為堅硬的東西,沒有什麼能超過它,例如滴水穿石,這就是「柔德」所在。所以說弱能勝強,柔可克剛。

你若想知道,我把**貼給你,那裡說得更詳細。

對上善若水有一個具體的介紹。

2樓:紫澀雪飄

答案b(廣東佛山市2023年普通高中高三教學質量檢測(二)文綜)從題目上看,明顯排除,因為和題目無關。

而a說 事物變化發展。可「上善若水」卻沒有發展的意識。

b項說 事物自身包含的兩個方面總是相反相成 而「上善若水」的水確實是 即柔且剛。

故b正確。

3樓:網友

d最高的善就像水那樣。水是什麼樣的呢?水總是為萬物的生存提供方便,但自己從來不為自己爭取什麼;而且最為重要的是,水總是處於別的人所厭惡的低窪的地方。

正是因為這些,反而使水的德行很接近於道。

這意思就是要求公務員們要像水一樣為人民去服務,卻不為自己求取什麼,寧肯自己處於最惡劣的地方。就是「為人民服務」。

"上善若水是老子哲學中最有代表性的命題嗎

4樓:墨海畫苑

《道德經》中「上善若水」原來是這個意思。

5樓:匿名使用者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語出老子的《道德經》,原文為:"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譯文:迴圈往復的運動變化,是道的運動,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的萬物產生於看得見的有形質,有形質又產生於不可見的無形質。

註釋:1、反者:迴圈往復。一說意為相反,對立面。

2、弱者:柔弱、渺小。

3、有:這裡指道的有形質,與一章中「有名萬物之母的」的有「相同。但不是有無相生的「有」字。

4、無:與一章中的「無名天地之始」的「無」相同。但不同於「有無相生」的「無」。此處的「無」指超現實世界的形上之道。

評析:老子在《道德經》裡,多次涉及到「事物的矛盾和對立轉化是永恆不變的規律「,概括了自然和人類社會的現象與本質,這是十分光輝和精闢的見解。「反者道之動」,歷來解釋者有兩種觀點:

一是說矛盾著的對立物各自向著自己的對立面轉化;二是說事物運動變化的規律是迴圈往復。其實這兩種解釋意思是相同的。因為老子承認運動,承認運動迴圈往復、週而復始。

這當然是老子認識上的不足。因為對立面的互相轉化,必須在一定條件下,才得實現,不具備一定條件,是不能轉化的。不經過任何努力,不管在任何情況下,都會發生轉化,這就多少帶有宿命論的色彩了。

「弱者道之用」,是說「道」在發揮作用的時候,用的是柔弱的方法,這不完全是消極的,同樣也有積極性的一面,道創造萬物,並不使萬物感到有什麼強迫的力量,而是自然而然地發生和成長。用弱和用強,也就是是「無為」和「有為」的區別。「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有的論者認為這一句可以概括出「無-有-萬物」的公式,並說萬物畢竟是從「無」而來的。其實,老子講「有」和「無」,並不曾把「無』當作第一性的東西,而把「有」當作第二性的東西,他是把有與無當成相互對立的兩個哲學範疇,有與無都是道的屬性,是道產生天地萬物時由無形質落向有形質的活動過程。

英語選擇題 講解一下 先謝了

首先,排除c和d.number 不能直接與 people 連用。people要與the number of 或a number of 連用才對 還有d中the population of 如果句中用了the population of 就應該是what s the population of ass...

政治哲學的選擇題怎麼寫啊,高中政治哲學非選擇題怎麼答如題哲學大

我去年答過幾道高二學生的哲學題。你可以參考下。高二政治哲學的材料解析題怎麼分析出所含的哲學原理啊?高二哲學選擇 有關創新 還有其他一些就不貼連結了。也許有用。高中政治哲學非選擇題怎麼答如題.哲學大 總體上的做法是 哲學原理 方 或者說世界觀 方 這個一般要背下來,熟記,一一對應,書上都有.不能只答哲...

一道數學選擇題求解答,要求講解通俗易懂

首先由 甲做錯了總數的三分之一 可以知道總題數可以被3整除,然後又由 兩人都做錯了總數的五分之一 可以知道總題數可以被5整除,因此,總數應該是同時能被3和5整除的數。然而,又有 乙做錯了6道題 假設乙做錯的題目甲也全部做錯,總題數最多也只有6 5 30道,滿足15的倍數的條件的數目就只有15跟30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