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老一輩人騎自行車總扶著車子滑兩步起步再跨上車?

2025-04-28 08:20:10 字數 6015 閱讀 1742

1樓:網友

在變速自行車啟姿普及之前的近百年,都這樣起步。因為老式自行車牙盤大悄滑,齒比大,零速原地起步很費力,長時間原地用力零速起步就是騎行運動健康知識裡基礎的忌諱——「踩重齒」,啟旁臘而長期踩重齒容易損傷膝蓋。因此推車前進助跑起來在上車登,容易起步而且不傷膝蓋。

2樓:我是乙隻皮皮鴨

首先,它的車架構造十分複雜,腳蹬,鏈條等零部件的材質都增加了車體的重量。尤其是那一對28英吋的輪胎,更是讓它成為了自行車中名副其實的「重量級」,而這也是它二八大槓的外號由來。

但儘管如今看來這種車型十分笨重,在上世紀60年代時,這卻是如同今天汽車一樣的身份象徵,甚至當時年輕人結婚都要它做陪襯。而在60年代,它的**也極為昂貴,一般都要一百六七桐唯十元,這幾乎相當於普通單位職工的四五個月的工資了。看到這,可能年輕些的朋友會好奇,這二八大槓如此笨重,而且出行最多隻能帶乙個人,又這麼昂貴,那為什麼非要選擇它作為彩禮呢?

難道是因為有一輛自行車更有面子嗎?

雖說結婚是件大事,但那個年代的人們結婚要一輛自行車卻不全是因為面子,而是它確實是乙個實用的工具。接孩子上下學先不說,去市場買菜包括購置公尺麵時,都可以用它來託運。雖然比不上今天的家用車裝的東西多,但在那個年代已經比單人步行要省力許多。

新人結婚時,作為女方的父母肯定希望女兒結婚以後出門不用太過辛哪櫻勞,因此要一輛自行車當彩禮也是合情合理。

而隨著我國工業生產水平的日漸提高,到了改革開放以後,自行車的產量有了極大幅度提公升,同時國民收入水平穩步**。到80年代末,北方一些大城鎮的居民月收入已經突破百元,這就給自行車的普及提供了乙個良好的外部環境,進入90年代以後,我國的自行車生產量不僅可滿足本國需求,還能對國外進行出口。建國時因工業水平不足導致工藝品都要依賴進口的日子,徹底一去不復返了。

回到我們剛才提出的問題上來,為什麼以前老一輩的人騎二八大槓時,都要先推著它滑起來再上車呢?原因就是在二八大槓還沒有退役的那個年代,笨重的二八大槓如果騎上去再踩的話,不僅不容易維持平衡,還很難騎得動。但如果是先推兩步,利用慣性上車以後再騎的話,相對來說就會省力許多。

八零、九零後的朋友小時候肯定都有偷偷揹著父母,跳上二八大槓學騎車的經歷。這種時候,有李輪叢些小夥伴就會因為維持不住平衡,導致人跟車都重重地摔在了地上。所以長輩們這種做法,也是從安全形度出發,為了避免摔倒的風險。

3樓:析念巧

因為當時騎的主要是二八槓自行車。這種自行車和現在大家熟悉的自行車不太一樣,它的車架結構非常的複雜,就連輪胎都是非常厚重的,所以整個車也顯得更加笨重,在騎行的時候,爛螞它的「驅動」沒那麼襲租輕快,所以在騎行之前,經常需要先給它一助力,讓車子滑行起來飢禪埋,然後才能夠坐上去騎行,所以老輩人在騎自行車前,需要先滑動兩下。

4樓:琦春

原因是早年家庭的三大件其中重要的乙個就是二八載重自行車,而這車子車梁很高,無法跨上去後再滑行起步。

5樓:敏兒會努力

那是因為「二八槓這自行車」的「驅動」非常吃力,經常需要讓車子「滑起來」,然後才能穩穩騎行。

所以才形成了那樣的起步姿勢。

二八槓自行車,又名「二八式」,是上世紀五十年代起,一款長期在中國流行的「重型自行車」。

這種自行車的車架構造十分複雜,包括了車架車體前叉合件各個構造,外加腳蹬、鏈條、飛輪等動力裝置。

其最大的特點是夠大夠重,特別是其直徑二十八英吋的輪胎,也讓其有了「二八槓」的別名。比起同時代各類自行車來,「二八槓」確實體魄巨大。

自行車作為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三大件之一」,「家庭地位」十分高。

而自行車裡的「二八槓」,放在當年那更是「名貴款」。

別看「二八槓」的「驅信飢動力」有限派基,但其「身價」不止在貴,更在其「好用」。

一輛「二八槓」不止是出行代步工具,更可以馱運糧食買菜,對於每個家庭來說,那真是一天都缺不了。

所滑羨返以,也就有了許多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背景的年代劇裡,那些「小青年騎著二八槓」飛跑的身影。

那不止是一代人的青春記憶,更是我們的父輩,為生活的擔當與奔波。

6樓:shirley楊先生

這樣做的原因有哪些呢?我來詳解!

1、以前的自行車大多都是「二八槓」,受當時工藝限制,汪戚則自行車比較重,齒輪不夠輕。如果先跨上去用腳蹬,動力不足以帶動起自行車,只有給它乙個初速度,自行車才能跑起來,這樣這種騎法就應運而生。

2、當時「二八槓」自行車中間有一根仔並橫槓,位置較高,腳夠不到地上,如果先跨上去容易硌到要害部位,很多以身試險的勇士都因為不同程度的受傷都放棄了,而這種助跑方式安全方便,便慢慢推廣開了。

3、當時經濟條件不行,一家只困棚有一輛自行車,後面要帶老婆,前面放孩子,大大加重了自行車重量,增加了自行車起步難度,所以用這種方法,一家三口就能開開心心上路咯!

7樓:蕭恬欣悅悅

為了平衡,好騎,不容易摔。

為什麼之前老一輩人的年代騎自行車,總是扶著車子滑兩步起步再跨上車騎呢?

8樓:自由自在

因為技術問題,所以車子十分的笨重,而且還很大,它的車胎就信尺有二十八野坦櫻英吋,也因此得名二八頌叢大槓。這樣又重又大的自行車以現在的方式很難騎行,只能通過一定的助力才能成功起跑,所以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那樣的騎車方式。

9樓:三陳小洋樓時代

主要是因為老式的車子有一根大梁,而且車輪較大,車子較高,所以才會使用這樣的騎車方式。

10樓:群群群群

因為那時候的自行車非常的重而且體積也比較大,所以要使用慣性的原理來帶動它走起來會比較容易。

老一輩人騎自行車,為何總要向前滑兩步再跨上車?

11樓:黑界秩序

在近代生活中,如果要說一件改變了幾代人生活的,極具影響力的物品的話,我想自行車一定有個一席之地。其實在1790年的時候就有了自行車的原型,在1868年的時候,一些生活在上海的外國人將自行車帶到了中國,但是一直到1940年的時候,上海自行車廠才正式成立。

中國從這個時候開始擁有了自己的自行車品牌,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自行車引領了幾代人的時尚潮流。可是為什麼我們印象中的老一輩在騎自行車的時候,都會要先扶著車子滑行幾步之後再乙隻腳跨上車呢?在1978年左右的時候,自行車在中國可以說是最流行的交通工具了。

在馬路上你能看到的不是堵的水洩不通的汽車,而是自行車,要知道在當時,我們國家還被稱為「自行車王國」。相信在很多8090後的腦海裡,一定存在著這樣乙個畫面,那就是父輩們汽騎車時的姿勢。

每次在要騎車之前的標準動作就是,先扶著自行車頭將自行車推動起來,然後再用乙隻腳踩著腳踏板滑行兩步,然後再另外乙隻腳跨上自行車,這一系列行雲流水的過程之後,才能騎著自行車去往目的地,相比於現在的有錢人買各種汽車相比,以前的人們也是買車,不過是自行車。

要知道在1903年的時候,一臺看似普普通通的自行車,就相當於是一位教師兩年的工作呢!一臺自行車需要花費84銀元來購買,對於普通的老百姓來說,購買一臺自行車這簡直都是不敢相信的一件事情,畢竟普通的五口之家哪怕是一年不吃不喝,都買不起這樣一臺自行車。

這種自行車00後可能都沒有見過,但是它曾經卻是中國老百姓家喻戶曉的28自行車。28自行車是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開始流行的,這種自行車因為車輪子的直徑有28英吋,所以便以此來命名。當時的這種自行車因為車的鏈條和輪子等等的動力裝置不夠。

所以人們在騎行的時候也是非常的費力,經常要先讓車輪子滑動起來,才能夠慢慢的騎行,所以這才有來我們童年時候的記憶。雖然在我們現在看來,28自行車非常的笨重,騎行起來也是十分的費力,但是在當年的話,這款28自行車還算是自行車裡的名牌呢!

當時的人們為了能夠擁有一臺這樣的自行車,都得省吃儉用好久才能掙夠錢買到一臺,每個人都把它當成寶貝一樣的對待。而且在當時的電影裡面,也會經常出現它的身影,就連上個世紀50年代義大利一部非常有名的電影—偷自行車的人,都是圍繞著這款自行車開展的,要知道在那時候要是丟了一部自行車,一點也不亞於現在丟了一部寶馬車。

12樓:周**強強

因為以前的自行車都是有乙個橫樑的,有一些個子不高的人是無法跨過橫樑直接騎行的,所以他們先往前跨兩步這樣自行車擁有乙個向前行走的動力就可以騎行了。

13樓:春季的風啊

這和他們的習慣有很大的關係,因為他們認為往前蹬兩步的話,自行車可以騎得更加的平穩,而且起步會更快一些。

14樓:白珍全全全

因為這樣可以更好的控制車輛的平穩,而且速度也會變得非常的快,因此才會這樣做的。

15樓:沐詩的情感小屋

我們都知道,老一輩人的自行車都是那種比較高的,不容易騎上,所以他們得向前滑兩步,增加動力,這樣更有利於騎上車。

16樓:187小可樂

習慣。這樣可以更好的啟動自行車,是乙個實用的動作。

17樓:蝦公尺

以前自行車又大又重,不好直接坐好了啟動,如果是身高夠了就算坐上去啟動也費勁因為車子重。現在自行車小巧輕便,很容易坐上去啟動。而且因為輕滑行上車,車子非常不穩定,反而不容易滑行後上車。

18樓:三真西

現在的人大都是先騎上自行車以後再猛蹬一下地,藉著慣性起步,前一代的人大部分騎自行車的方式是:在單車的另一邊站好,雙手握把,將左腳邁上腳蹬,右腿在地上,刺溜幾步,之後將右腳從單車後方邁上來;下自行車的方法只不過是將剛才的動作倒放一次。

第一,如此做法是出於那時單車的橫樑過高,一般人的腳是無法接觸地面的。原來老一輩人騎得自行車可不比我們現在的自行車,多種多樣,那時候的自行車只有一種,那就是「二八槓」。這種自行車又高又重,中間還有一道槓,如果想要先騎上去再起步的話,就需要身高腿長,如果不夠高的話很容易硌著。

老一輩人這樣看似瀟灑的起步方法其實滿是心酸,那個年代經濟不發達,才會有這些小技巧。但是儘管當時經濟不發達,生活條件不如現在好,但是老一輩人還是窮開心,這種精神也值得我們學習。

19樓:小小夜月

‍‍不知道大家腦海中是否有這麼乙個印象,每次父親母親騎著那個「老爺」自行車出門的時候,都要扶著車子滑兩步起步再跨上車,而到我們騎著嶄新的山地車起步時卻不需要。這是為什麼呢?今天我們來分析下這個原因。

1.橫樑太高容易傷到蛋

我們要知道那時候的車跟現在的自行車可是不一樣的。那是傳說中的二八槓。為什麼叫做二八槓呢,是因為自行車的中間有個大梁。我們可以看下圖。

這個梁是非常高的,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當我5歲的時候,那個橫樑都還跟我的頭差不多高。這個梁的存在導致,根本無法一步就位的直接踩著腳蹬,只能往前推兩步,之後在藉助著推力讓我們順利騎上車。畢竟那麼高的橫樑除非你身高足夠的高,要不然很難一步就位。

要是乙個操作不當還有可能直接硌著蛋導致成為「剩蛋老人」。

2.受技術原因,助力不足。

之前的自行車因為工藝的限制,導致自行車的車身非常重要。具體重到什麼地步呢,一輛自行車有30公斤的重量並且屬於又重又笨的那種。要知道如今的鋁合金自行車可以達到10公斤左右,專業的自行車甚至可以只有5公斤。

並且因為條件限制,那時候的齒輪不夠輕且不夠潤滑。(小時候的二八槓經常會出現掉鏈子的情況就是這個原因)如果先跨上去用腳蹬,動力不足以帶動起自行車,只有給它乙個初速度,自行車才能跑起來,所以老一輩人就必須跑兩步先才能上車。

3.這個價值很貴,出行都是拖家帶口

要知道7,80年代的講究的是三轉一響」,自行車(一轉)、縫紉機(一轉)、手錶(一轉)、收音機(一響)。只要有了這些你就有資格談婚論嫁,甚至稱得上「土豪」!為什麼這麼說呢,當時本科生的工資大概在60元左右,而一輛車的**在160左右。

這樣的價值相當於現在的豪車了。

如此的豪車出行時候,肯定不止乙個人啦,一般都是前面載著娃後面拖著妻。本來就有點重量的自行車加上一大一小的重量,沒有點力氣很難推得動,因此要扶著車子滑兩步起步,然後才能順利上車。

自行車神的對決

其實這也是很多小夥伴們小時候經常乾的事情,就是比速度,比上車的帥氣程度等等。跑兩下可以帥氣的快速起步,比朋友們快一步哪一種自豪感不言而喻。

5.怕摔倒成悲劇

初學自行車之時,很多人就遇到這麼乙個問題。因為不懂得平衡導致摔得人仰車翻,特別是在速度特別慢或者剛起步的時候容易出現這樣的悲劇。這時候往前推兩步,有乙個初速度這樣的悲劇就可以大幅度的避免了。

為什麼有些人不會騎自行車?

一般人如果不會騎自行車的話,是他們的右腦不發達。掌握不了平衡,騎自行車很容易摔倒的,所以說他們就不願意練自行車。因為這些人在兒童時代,因為這樣或那樣原因,沒有機會學習自行車 用自行車做為自己的玩具 以至於大了以後學習自行車變得困難了,就更不方便學了。現在很多人都不騎自行車了,他們有時間的話會開車,所...

為什麼老一輩的父母都喜歡催人結婚啊!

有的人被長輩催婚逼急了,就會說結婚是自己的事情,和誰結婚應該自己決定,如果父母催急了,自己就隨便找乙個人來結婚,但是萬一不合適離婚了,父母要承擔責任。但是假如是自己選擇的人結婚,那麼即使後面離婚了,也不會怪罪於父母。用離婚來威脅父母這一招其實挺管用的,因為沒有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不幸福。另外,如果家中...

為什麼如今的人都不喜歡騎自行車了

現在很多人都喜歡騎自行車了。因為很多自行車都是一個小時免費,或者一個小時才收1元錢。這麼便宜,而且又鍛鍊了身體。現在私家車太多,路上又堵,城區裡騎自行車比開車還快有木有。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喜歡騎自行車了?可能是最近自行車比賽比較多,帶起了一股自行車熱。看著他們騎的車感覺很酷,尤其是黃婷茵的維樂坐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