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第一類是反映季節的。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用來反映季節的,將一年劃分為春、夏、秋、冬四個季節。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從天文信腔攜角度來劃分的,反映了太陽高度變化的轉折點。
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則反映了四季的開始。
由於中國地域遼闊,具有非常明顯的季風性和大陸性氣候,各地氣候懸殊,因此各地四季開始日期和其持續時間並不相同,有些地區四季分明,有些地區不甚明顯,甚至某一整個季節都不出現。例如黑龍江省璦琿以北和青藏高原的高寒地帶便沒有夏季;而在青藏高原上流傳著「六月暑天猶著棉,終年多半是寒圓畢天」。
華南福州以南沒有冬季,有些地區幾乎全年都是夏季,真是「草經冬不枯,花非春亦放」,「四時皆是夏,一雨便成秋」;雲貴等高滑伏原又是一番景象,冬短而無夏,昆明就有「四季如春」之稱。所以「四立」雖是從天文上劃分得來,卻有很強的地區性,它不能適應於全國。
第二類是反映氣候特徵的。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等五個節氣反映氣溫的變化,用來表示一年中不同時期寒熱程度;雨水、穀雨、小雪、大雪四個節氣反映了降水現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時間和強度。
白露、寒露、霜降三個節氣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結、凝華現象,但實質上反映出了氣溫逐漸下降的過程和程度:氣溫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現凝露現象;氣溫繼續下降,不僅凝露增多,而且越來越涼;當溫度降至攝氏零度以下,水汽凝華為霜。從農業生產上看,這三個節氣的熱量意義大於它們的水分意義,具體而生動。
第三類是反映物候現象的。小滿、芒種反映有關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況;驚蟄、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現象,尤其是驚蟄,它用天上的初雷和地下蟄蟲的復甦,向天地萬物通報春回大地的資訊。
2樓:霽月
24節氣的內容如下: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節氣順序
3樓:
二十四節氣順序如下:1. 立春2.
雨水3. 驚蟄4. 春分5.
清明6. 穀雨7. 立夏8.
小滿9. 芒種10. 夏至11.
小暑12. 大暑13. 立秋14.
處暑15. 白嫌譁露16. 秋分17.
寒露18. 霜降19. 立冬20.
小雪21. 大雪22. 冬至23.
小寒24. 大寒這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劃分的,每個節氣改者嫌都有其獨特的氣核手候現象和天文現象。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二十四節氣也被廣泛應用於人們的生活、農業和文化藝術等方面。
二十四節氣順序
4樓:分享社會民生
二十四節氣的排序為: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節氣,是指干支歷中表示季節、物候、氣候變化以及確立「十二月建」的特定節令,反映了太陽對地球產生的影響,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二十四節氣,於中國先秦時期就已經訂立、到漢代完全確立的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是通過觀察太陽週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它把太陽週年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每一等份為乙個節氣,始於立春,終於大寒,週而復始。
二十四節氣的主要特點:
二十四節氣,是上古時代人們根據地昌握球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變化而制定的,每乙個節氣分別相應於太陽在黃道上每運動15°所到達寬逗的一定位置而制定的氣候規律。
地球繞太陽執行的軌道古人命名為「黃道」,也稱「日道」,將黃道等比例分成24份,之間相隔15°,就形成了24個節氣。
24個節氣其實就是24個時令點,每月2個。二十四節氣以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乙個週期作為乙個輪迴,基本概括了一年中不同時節太陽在黃道慎迅賣上位置的不同、寒來暑往的準確時間、降雨降雪等自然現象發生的規律,以及記載了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現象的時刻。
二十四節氣中第四個節氣介紹
5樓:糖醋小排愛好者
1、春分,二十四節氣之一,是春季第四個節氣。鬥指壬,太陽黃經達0°,於每年公曆3月19~22日交節。
2、春分時,太陽直射點在赤道上,此後太陽直射點繼續北移,故春分也稱「公升分」。古時又稱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
3、春分是個比較重要的節氣,它在天文學上有重要意義:南北半球晝夜平分。在氣候上,也有比較明顯的特徵。
自這天以後,太陽直射位置繼續由赤道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白晝開始長於黑夜,南半球各地白晝開始短於黑夜。
4、春分時節,我國除青藏高原、東北、西北和華北北部地區外均進入了明媚的皮旦春天。這時節,氣候溫和,雨辯寬水充沛,陽光明媚,我國大部分地區的越冬燃灶擾作物進入春季生長階段。
二十四節氣的順序
6樓:有鄰有鄰
二十四節氣的順序為檔燃:
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行含虛夏老瞎、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7樓:絕帶
二十四節氣分別是罩啟型:立春、雨水、驚物猜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旁帆寒。每個節氣約間隔半個月的時間。
求,二十四節氣歌,二十四節氣歌 全文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每月兩節日期定,最多相差一兩天。二十四節氣歌共有八句,整首歌是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逢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二十四節氣歌...
二十四節氣表現手法,二十四節氣各有特點?
二十四節氣表現手法最廣泛流傳的就是二十四節氣歌了,唱起來朗朗上口,便於普及二十四節氣知識和記憶。二十四節氣歌可以說是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勞動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智慧,是我們老祖宗總結出來的關於氣候的實用技巧。全文如下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
二十四節氣的變化,二十四節氣中反映四季變化的節氣有多少個
立春 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開始。雨水 降雨開始,雨量漸增。驚蟄 蟄是藏的意思。驚蟄是指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春分 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晝夜平分。清明 天氣晴朗,草木繁茂。穀雨 雨生百穀。雨量充足而及時,穀類作物能茁壯成長。立夏 夏季的開始。小滿 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開始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