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昌族舞蹈,研究阿昌族舞蹈傳承的意義

2025-05-03 19:30:06 字數 989 閱讀 5488

研究阿昌族舞蹈傳承的意義

1樓:

摘要。阿昌族作為我國少數民族之一,總人口數非常少,可以細化為大阿昌、小阿昌。縱觀阿昌族發展歷史,在歷經歲月洗禮後,阿昌族形成了多種多樣的藝術形式。

但在舞蹈方面,阿昌族同其他民族相比,其舞蹈形式簡單,種類較為單一,其中以群體「蹬窩羅」舞蹈最為典型,是騰衝市阿昌族代表性舞蹈。少數民族往往會在傳統節日、嫁娶婚喪時跳起「蹬窩羅」舞蹈,人們圍繞著窩羅神臺,載歌載舞。而本文主要側重分析「蹬窩羅」舞蹈文化的傳承保護與現代演變,希望能夠打破地域限制,更好的傳承和發展。

阿昌備頃族作為我國少數民族之一,總人口數非常少,可以細化為大阿昌、小阿昌。縱觀阿昌族發展歷史,在歷經歲月洗禮後,阿昌族形成了多種多樣的藝術形式。但在舞蹈方面,阿昌族同其他民族相比,其舞蹈形式簡單,種類較為單一,其中以群體「蹬窩羅」舞蹈最為典型,仿譽陸是騰衝市阿昌族代表性舞蹈。

少數民族往往會在傳統節日、嫁娶婚喪時跳起「蹬窩羅」舞蹈,人們圍繞著窩羅神臺,載歌載舞。而本文主要側重分虛判析「蹬窩羅」舞蹈文化的傳承保護與現代演變,希望能夠打破地域限制,更好的傳承和發展。

二、阿昌族「蹬窩羅」舞蹈文化傳承與保護的建議(一)積極申遺獲得政策支援和法律保護。

二)完善「蹬窩羅」舞蹈文化保護機制。

三)藉助學校教育傳承「蹬窩羅」舞蹈文化。

研究阿昌族舞蹈傳承的意義

2樓:

阿昌族舞蹈是中國民間舞蹈的乙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和濃郁的生活氣息,而且蘊含著豐談吵富的文化內涵。阿昌族舞蹈藝術是我們祖先留給後人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之一。為了使這種優秀的民族文化得以更好地繼承、發展與弘揚,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對阿昌族舞蹈進行深入細緻的調查研究;(2)建立完善的保護機制,加強對阿昌族舞蹈的挖掘整理工作含悄侍;(3)在全社會範圍內大力宣傳阿昌族舞蹈,讓更多的人關注並參與到其中來;(4)培養專業性的運譽舞蹈表演團體,提高阿昌族舞蹈的知名度。

阿昌族的風俗習慣 ,阿昌族的風俗習慣 100字

1.婚俗 阿昌族男女青年結婚的婚宴上,首先要請新娘的舅舅坐在上首,並擺上一盤用豬腦拌制的冷盤,酒宴後舅舅要送新娘一條約4.5千克的帶豬尾巴的後腿,稱為外家肉,表示新娘要永遠不忘孃家的養育之恩。2.喪俗 行土葬俗。少數患惡病或婦女難產而亡者,須先行火葬再棺木土葬。死於寨外者,忌抬回寨內。人死後殮棺時屍...

阿昌族的分佈情況

阿昌族主要分佈於雲南省德巨集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隴川縣戶撒阿昌族鄉 梁河縣囊宋阿昌族鄉 九保阿昌族鄉,其餘分佈於潞西 盈江 騰衝 龍陵 雲龍等縣。此外,在鄰國緬甸也有部分阿昌族分佈。阿昌族在古代漢文獻中,曾被稱為 峨昌 莪昌 娥昌 或 萼昌 阿昌族還有不同的自稱,戶撒地區阿昌族自稱為 蒙撒 傣撒 蒙撒撣...

傣族德昂族景頗族阿昌族的風俗習慣

1 傣族風俗習慣 服飾 傣族男子穿無領對襟或大襟小袖短衫,著長褲,多戴白布 水紅布或藍布包頭。婦女服飾因地而異,西雙版納傣族婦女上穿緊身內衣,套大襟或對襟圓領窄袖衫,下著花色筒裙,將長髮挽於頭頂,上插弓形髮梳,或戴花頭巾 德巨集傣族婦女婚前穿白色或淺藍色大襟短衫 長褲,束小圍腰,婚後穿對襟短衫配黑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