繩子的故事啟發,結繩記事的典故

2025-05-05 17:20:05 字數 4015 閱讀 8799

結繩記事的典故

1樓:哈哈橘子君

結繩記事的典故內容:

古人為了要記住一件事,就在繩子上打乙個結。以後看到這個結,他就會想起那件事。如果要記住兩件事,他就打兩個結。

記三件事,他就打三個結,如此等等。如果他在繩子上打了很多結,恐怕他想記的事情也就記不住了,所以這個辦法雖簡單但不可靠。

據說波斯王大流士給他的指揮官們一根打了60個結的繩子,並對他們說:「愛奧尼亞的男子漢們,從你們看見我出征塞西亞人那天起,每天解開繩子上的乙個結,到解完最後乙個結那天,要是我不回來,就收拾你們的東西,自己開船回去。」

拓展:結繩記事,指遠古時代人類,擺脫時空限制記錄事實、進行傳播的一種手段之一。它發生在語言產生以後、文字出現之前的漫長年代裡。

在一些部落裡,為了把本部落的風俗傳統和傳說以及重大事件記錄下來,流傳下去,便用不同粗細的繩子,在上面結成不同距離的結,結又有大有小,每種結法、距離大小以及繩子粗細表示不同的意思,由專人(一般是酋長和巫師)循一定規則記錄,並代代相傳。

《繩子的故事》主要講了什麼?

2樓:網友

繩子的故事》中,置奧士高納大爺於死地的有三種力量:一是馬具商的誣告,二是鄉**的審問,三是周圍群眾的奚落。這三股力量彙集一起,形成一種無形的羅網,而其核心又是荒唐的道德偏見,它是主人公致死的直接原因。

乙個誠實的鄉下人因受誣陷不能取信於世人以致鬱悶而死。

奧士高納大爺之死的直接原因,既不是資本家和地主的殘酷剝削和壓迫,也不是資本主義法庭的逼供,更不是慘無人道的牢獄,而是十九世紀後期資本主義社會的道德墮落,愚昧的偏見和可怕的習慣勢力。他比資本家和地主的殘酷剝削壓迫更可怕,比法庭逼供更冷酷,比牢獄更令人窒息。

奧士高納大爺是法國北方諾曼地區乙個勤儉、誠實的農民,由於長年累月的農村勞動傷害了身體,得了關節炎,但作者著重描寫的不是他的物質生活的貧窮,而是精心刻畫她精神上所收的折磨。作者緊緊扣住他的「誠實」性格這一特徵,以及其精煉的語言和精神痛苦。由於「誠實」,當他受冤枉時,氣得連話都說不出來,面對著鄉長的審問,直瞪瞪的「愁著鄉長,自己不知為什麼,已經被這種對他的懷疑嚇呆」穗罩簡;由於誠實,以為用「良心」「生命」等所謂人生的榮譽來擔保,就能博得眾人的信任;有由於誠實而執拗,就一再猜褲的要把事實真相告訴別人,希望得到了解,反而越弄越糟,精神痛苦逐漸加重。

他的激烈的思想矛盾是在事情的真相大白以後。起初,他滿以為自己「勝利了」,他抱著老實人的天真想法,信心十足的整天給人們講自己的遭遇,但事實與他的想法恰恰相反,眾人還是不相信他。

作者寫道,他雖然心裡「坦然了」,但又覺得「有某種東西使他感到不自在」,是什麼東西,又「說不清楚」,他的思想鬥爭開始激烈起來,面對著人家叫他「老滑頭」,他「目瞪口呆」,百思不得其解,越來越感受到「不安」;在遭到眾人的嘲笑、奚落之後,他感到「又羞又惱」,因受到「無端的懷疑」而「傷透了心」;漸漸的,他「模模糊糊的意識到無法證明自己是清白的」。

乙個個沉重的打擊,使得這個誠實的農民越來越感到自己無力反抗,他意識到,要用盡自己的氣力來洗刷自己也是「白費」,於是他在「悶悶不樂」中消瘦下去,臥病悶虛不起,最後憂鬱而死。這裡,奧士高納大爺的性格發展,心理變化,寫得細緻生動,合乎人物性格,自然而無雕琢,他的悲慘的遭遇和淒涼的結局令人同情。

繩子的故事中哪個部分最精彩

3樓:網友

繩子的故事中第。

二、三部分最精彩。

繩子的故事的情節和線索是什麼

4樓:小魏在旅途

具體分析如下:

1、情節:農民奧士高納因撿到一根繩子而被誣陷以致含冤而死。線索:繩子。

2、繩子的故事是一篇描寫法國諾曼第農村生活題材的**,作者以**的形式揭露了了舊社會的黑暗。

繩子的故事作者是誰

5樓:橘妹兒愛娛樂

《繩子》的作者是莫泊桑。繩子》是莫泊桑寫於1883年的短篇**,故事發生在法國,具有「勤儉精神」的奧士高納在沒銀一次趕集時從糞土裡撿起了一小段繩子,而遭到馬具商誣陷,撿到了烏勒布雷克大爺丟失的皮夾子。

奧士高納又氣又怕,全力解釋,用生命發誓,主動要求搜身,都得不到大家的信任,甚至在錢夾被別人送回失主後,都不能使人相信他的無辜和清白。可憐的奧士高納在謠言中備受精神折磨,最後抑鬱而死。

莫泊桑簡介。

莫泊桑1850年出生於法國上諾曼府濱海塞納省的乙個沒落貴族家庭。曾參加普法戰爭,此經歷成為他日後創作**的乙個重要主題。莫泊桑患有神經痛和強烈的偏頭痛,巨大的勞動強度,使他逐漸鄭困病入喊察念膏肓。

直到1891年,他已不能再進行寫作。在遭受疾病殘酷的折磨之後,莫泊桑於1893年7月6日逝世,年僅43歲。

結繩記事的故事 故事講解

6樓:愛創文化

1、明末著名詩人唐汝洵,一生寫了1000多首詩,但誰也想象不到,他是乙個雙目失明的瞎子。唐汝洵生下來的時候是很聰明的,3歲的時候,他哥就教他認識了好幾百個字,讀了好幾本書。

2、可是5歲那年,他卻不幸出了天花。後來病雖然好了,可是兩隻眼睛卻失去了光明,成了瞎子。起初,唐汝洵非常痛苦。

過了一些時候,他安定下來了,心想:只要我勤奮努力,兩眼看不見也照樣能學習。於是,每逢哥哥讀書的時候,他就坐在旁邊用心地聽,把聽到的文章和詩一字一句地記在心裡。

3、唐汝洵還想了些別的辦法加強記憶。他依照古人結繩記事的辦法,在繩子上打上各種各樣的結來代表詩句,他還用刀子在木板或者竹片上刻出各種各樣的刀痕來代表文字。哥哥不在家的時候,他就摸著這些繩結和刀痕,大聲地朗讀。

4、唐汝洵用這些辦法讀了不少書,記住了不少詩。後來,他就學著做詩。做詩的時候,要是有人在身邊,他就唸出來,請人家幫他寫在紙上;要是沒有人幫他寫,他就用結繩和刻刀痕的辦法把詩記下來,然後再請人寫到紙上。

唐汝洵就用這樣的辦法,做了將近1000多首詩,成了乙個名聞天下的詩人。

結繩記事的故事 故事講解

7樓:漢匠文化

結繩記事的故事

1. 晚明著名詩人唐汝勳一生寫了1000多首詩,但沒有人能想到他是盲人。唐汝勳生下來就很聰明。3歲時,他的哥哥教他幾百個單詞,並讀了幾本書。

2. 但在5歲時,他不幸患上了天花。後來,雖然他從疾病中**了,但他的眼睛失去了光芒,失明瞭。

起初,唐汝勳很痛苦。過了一段時間,他靜下心來,心想:只要努力,不用看也能學。

因此,每當他的哥哥讀書時,他就會坐在他旁邊專心地聽,乙個字乙個字地記住他聽到的文章和詩歌。

3.唐汝勳也想到了一些其他的方法來加強自己的記憶力。他在繩子上繫上各種結,按照古代繫繩記事的方法來代表詩歌。

他還用刀在木頭或竹子上刻下各種刀痕來代表文字。當他的兄弟不在家時,他摸著這些繩結和刀痕,大聲朗讀。

4. 唐汝勳用這些方法讀了很多書,記了很多詩。後來,他學會了寫詩。

寫詩的時候,如果身邊有人,他就把詩讀出來,讓別人幫他寫在紙上;如果沒有人幫他寫,他就係繩子、切刀痕寫下來,然後讓人寫在紙上。就這樣,唐汝勳寫了近1000首詩,成為世界著名的詩人。

祖傳的繩子寓言故事

8樓:成大文化

我聽說從前有兄弟五個,有一天,他的父親死了,卻沒有留下任何遺產,除了一條不知多少年了的繩子。我聽說,那是這樣的:他們的祖代是乙個絞刑吏,而他們的 家族就由這個絞刑吏開頭的,這就留下來一條繩子,一代傳一代,當作傳家之寶。

但是,現在是兄弟五個,一條繩子如何分法呢?五個人都想獲得這份遺產,誰也不 讓,異口同聲地說:「有一條繩子,總比什麼都沒有的好。

所以,兄弟五人就互相爭奪,終至互相仇殺,最後只剩下長兄,其他四人都被殺死了,長兄就獨得了櫻橡豎這條繩子。而長兄在勝利之後,不知為什麼,據說又忽然用這條繩子上吊死了。

我願意把我的乙個小小的人生經驗,貢獻給您呢,那是這樣的`:假如越壞的舊制度和越壞的老例子,倒是越能吸引人們去拚命維護它,修補它,爭奪它的脊大話,那麼,如數有的時候,這個也並非因為別的,而只因為爭奪它的人臨末不得不要上吊的當兒,總也少不掉一條繩子啦。

玉墜的繩子怎麼打結,繩子怎麼打結

取一段15cm左右的玉線,對摺,像個u字,u口向左,一長一短,就這樣和要編的掛繩重疊在一起,保持u口向左哦。取長的一段從左向右繞,大概4 6圈,圈數自定,但至少要有4圈才夠,向右繞了足夠圈數後,向u口穿過去 拉緊,接著把剛才留著的短的一條線向左拉緊,確定2條線都拉緊之後就可以剪了,留下0.5cm線頭...

窮人變成富人的過程是什麼?小故事大啟發

曾經看過一篇窮人變富人的故事,與你分享。從前,有個男人,窮得叮噹響,有人給他指點了一條捷徑,用真誠獲取財富,並給他幾條死魚,讓他去試試。死魚能獲取財富,可能性不大,但窮人還是硬著頭皮接受了,決定試一試。賣死魚聽來難聽,不如找人送了。這一天,有個老太太正為家中的一隻貓好幾天沒吃葷腥犯愁,她去上街買魚,...

買櫝還珠這個故事你得到什麼啟發,買櫝還珠的寓言故事中獲得了怎樣的啟示

買櫝還珠的寓意和道理 鄭國人兩眼只盯在了精緻的木匣上,竟然捨棄了珍貴的珠寶。可見,做事情必須主次分明,不能像買櫝還珠的人那樣,只注重事物的外表,看不清事物的本質。只有看清事物的本質,分清主次,才能取捨得當。有一個在鄭國賣珠寶的楚國人。他用名貴的木蘭雕了一隻裝珠的匣子,將盒子用桂椒調製的香料熏製,用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