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佳人醉月
武陵春·春晚。
李清照 〔宋代〕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李清照。
此詞借暮春之景,寫出了詞人內心深處的苦悶和憂愁,塑造晌空了乙個孤苦淒涼環境中流蕩無依的才女形象。上片極言眼前暮春景物的不堪入目和心情的悽苦之極;下片則進一步表現其悲愁之深重,並以舴艋舟載不動愁的新穎藝術手法來表達悲愁之多。全詞充滿了「物是凳橘人非事事休」的痛苦和對故國故人的憂思。
譯文。風停了,花兒已凋落殆盡,只有塵土還帶有花的香氣。抬頭看看,日已高,卻仍無心梳洗打扮。
事物依舊在,人不似往昔了,一切事情都已經完結。想要傾訴自己的感慨,還未開口,眼淚先流下來。
聽說雙溪春景尚好,我也打算泛舟前去。只恐怕雙溪蚱蜢般的小船,怕是載不動我內心沉重的憂愁啊!
註釋。武陵春:詞牌名,又作「武林春」、「花想容」,雙調小令。雙調四十八字,上下闋各四句三平韻。這首詞為變格。
塵香:落花觸地,塵土也沾染上落花的香氣。花:一作「春」。
日晚:一作「日落」,一作「日曉」。梳頭:古代的婦女習慣,起床後的第一件事是梳妝打扮。
物是人非:事物依舊在,人不似往昔了。
先:一作「珠」,沈際飛《本草堂詩餘》注:「一作珠,誤」。《崇禎歷城縣志》作「欲淚先流」,誤刪「語」字。
說:一作「道」。「尚好」:一作「向好」。雙溪:水名,在浙江金華,是唐宋時有名的風光佳麗的遊覽勝地。有東港、南港兩水匯於金華城南,故曰宴粗瞎「雙溪」。
擬:準備、打算。輕舟:一作「扁舟」。
舴艋(zé měng)舟:小船,兩頭尖如蚱蜢。
2樓:雨過天晴太陽紅
武陵春原文。
遙望*山山正好,瑩瑩正芬芳。液差銷。
佳節春溫春晝長。
最慶或好泛霞漿。
酩酊歌歡忘世慮,吟笑勝輕狂。
來往鬧遊仙鄉。
過此慶重陽。
3樓:阜寧縣碩集鎮
作品原文:武陵春。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裂巨集。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創作的一首詞。此詞借暮春之景,寫出了詞人內心深處的苦悶和憂愁,塑造了乙個孤苦淒涼環境中流蕩無依的才女形象。上片極言眼前暮春景物的不堪入目和心情的悽苦之極;下片則進一步表現賀盯其悲愁之深重,並以舴艋舟載不動愁的新穎藝術手法來表達悲愁之多。
全詞充滿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痛苦和對故國故人的憂思,寫得新穎奇巧,深沉哀婉,自然貼切,絲毫無矯揉造作之嫌,饒肆拍冊有特色。
武陵春原文及譯文
4樓:匿名使用者
武陵春 李清照 風住塵香花已盡 ,日晚倦梳頭。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 泛輕舟。 只恐雙溪舴艋(zé měng)舟 ,載(zài)不動許多愁。
譯文:春風停息,百花落盡,花朵化作了香塵,天色已晚還懶於梳頭。風物依舊是原樣,但人已經不同,一切事情都完了,想要訴說苦衷,眼淚早已先落下。
聽說雙溪春光還好,也打算坐只輕舟前往觀賞。只是恐怕漂浮在雙溪上的小船,載不動許多憂愁。
這首詞關鍵看李清照寫作背景,此時可謂國破家亡(北宋向南宋轉變時期),丈夫死了,自己流落異地,既沒有國家的歸屬感,也沒有快樂的小家庭,自然寫得十分悲涼。
古詩詞大全帶春古詩肼,帶有春字的古詩句
春眠不覺曉。唐 孟浩然 春曉 春來江水綠如藍。唐 白居易 憶江南 江南好 當春乃發生。唐 杜甫 春夜喜雨 城春草木深。唐 杜甫 春望 芙蓉帳暖度春宵。唐 白居易 長恨歌 春宵苦短日高起。唐 白居易 長恨歌 春從春遊夜專夜。唐 白居易 長恨歌 玉樓宴罷醉和春。唐 白居易 長恨歌 梨花一枝春帶雨。唐 白...
描寫春的的古詩句,描寫春的古詩詞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李商隱 無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王安石 元日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 春望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李白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 春日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 泊船瓜洲 相見時難別亦難...
分析杜牧《早雁》和李清照《武春陵》
武春陵 李清照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 許多愁。中國文學的特點?一 注重情感 1 中國古代古典文學具有強烈的情感特徵。對於詩文的評價,文人也總喜歡首先從 性情 或 性靈 來著眼,把有無強烈的抒情的感動,提高為衡量文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