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放詞的發展過程

2025-05-06 20:35:09 字數 1380 閱讀 4056

1樓:娛樂我知曉喲

北宋早期范仲淹寫《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發豪放詞之先聲,可稱預備階段。北宋中後期蘇軾。

大力提倡寫壯詞,欲與柳永、曹元寵分庭抗禮,豪放派由此進入第二階段即奠基階段。當時學蘇詞的人只有十之一二,學曹柳者有十之七八,但豪放詞派畢竟肇始於此。

蘇軾之後,經賀鑄中傳,加上靖康事變的引發,豪放詞派獲得迅猛發展,集為大成。這是第三階段即頂峰階段。

這一時期除卻產生了豪放詞領袖辛棄疾。

外,還有李綱。

陳與義,葉夢得、朱敦儒、張元幹、張孝祥、陸游。

陳亮、劉過等一大批傑出的詞人。他們詞風慷慨悲涼,相激相慰,以愛國恢復的壯詞巨集聲組成雄闊的陣容,統治了整個詞壇。

特點主題。豪放派特點大體是創作視野較為廣闊,氣象恢弘雄放,喜用詩文的手法、句法寫詞,語詞巨集博,用事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時失之平直,甚至涉於狂怪叫囂。南渡之後,由於時代鉅變,悲壯慷慨的高亢之調應運發展,陳與義、葉夢得、朱敦租簡舉儒、張孝祥、張元傒、陳亮、劉過等人承流接響,蔚然成風。

豪放詞派不但震爍宋代詞壇,而且廣泛地影響詞林後學,從宋、金直到清代,歷來都有標舉豪放旗幟,大力學習蘇、辛的詞人。

它不僅描寫花間、月下、男歡、女愛。而且更喜攝取軍情國事那樣的重大題材入弊碧詞,使詞能像詩文一樣地反映生活,所謂「無言不可入,無事不可入」。

它境界巨集大,氣勢咐嫌恢弘、不拘格律、汪洋。

恣意、崇尚直率,而不以主含蓄婉曲為能事。詞論家對蘇軾詞所作的「橫放傑出」 「詞氣邁往」「書挾海上風濤之氣」之評,對辛棄疾所作的「慷慨縱橫」「不可一世」之評,可移向豪放派。豪放派內部的分派較少,僅有蘇派、辛派、叫囂派三個階段性的細支。

2樓:匿名使用者

宋詞派。以其詞風飄逸豪放而得名。悶跡薯蘇軾開創,辛棄疾完成;同派詞人還有黃庭堅、晁補之、陸游、陳高、劉過、劉克莊等。

蘇軾不滿豔麗衰弱的詞風,認為詞與詩有同樣的表現手法和社會功能,把豐富多彩的生活寫進詞裡,達到「無言不可入,無事不可言」的境地,使詞人從「樽前」、「花間」走向較為廣闊的螞者人生。蘇軾又「不喜剪裁以就聲律」,「故為豪放不羈之語」,將詞從**中解放出來,成為獨立的文學樣式。蘇軾的詞論和實踐為豪放派奠定了基礎。

自此,詞即分為以他為首的豪放和以柳永為首的婉約兩大派。至南宋,辛棄疾、陸游等人繼承蘇軾的革新精神,進一步提出「以文為詞」,詞的內容和範圍更加擴大,形成了以辛棄疾為首的「辛詞派」。豪放派詞作反映的社會生活較婉約派廣闊、深刻,格調高昂、健康。

但也有人生如夢等消極情緒的流露州衝。

歐陽俊評註:《豪放詞》,成都:巴蜀書社,2002。

**:於永森:《論豪放》,山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2007。

周明秀:《論作為詞學審美範疇的豪放》,載《貴州社會科學》2002 年第 6 期。

對聯發展過程

對聯的起源 對聯又稱楹聯 對偶 門對 春貼 春聯 對子 桃符等,是一種對偶文學,起源於桃符。是寫在紙 布上或刻在竹子 木頭 柱子上的對偶語句。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語言的獨特的藝術形式。對聯源遠流長,相傳起於五代後蜀主孟昶。他在寢室門桃符板上的題詞 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

凌遲的發展過程

凌遲 儼然化為中國刑罰系統中最典型的懲罰。然而事實恰恰相反 凌遲與古代刑罰大相逕庭。雖然 凌遲 一詞最早出現在第十世紀,直至十三或十四世紀才正式編入刑律。此外,1905年法學史家沈家本奏請刪除凌遲等極刑獲准,也是以此作為論據之一。畢竟 凌遲 不合乎中國的法學精神 刑罰特性以及應用方法,看起來比較類似...

中國瓷器的發展過程

中國是瓷器的故鄉,中國瓷器的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在英文中 瓷器 china 一詞也有 中國 的意思。大約在公元前16世紀的商代中期,中國就出現了早期的瓷器。因為其無論在胎體上,還是在釉層的燒製工藝上都尚顯粗糙,燒製溫度也較低,表現出原始性和過渡性,所以一般稱其為 原始瓷 瓷器脫胎於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