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離婁下全文翻譯

2025-05-07 02:30:12 字數 997 閱讀 9540

1樓:匿名使用者

原文:孟子。

曰:「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有人於此,其待我以橫逆,則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無禮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禮矣,其橫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

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橫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

如此,則與禽獸奚擇哉?於禽獸又何難焉?』是故君子有終身之憂,無一朝之患也。

乃若所憂則有之:舜,人也;我,亦人也。舜為法於天下,可傳於後世,我由未免為鄉人也,是則可憂也。

憂之如何?如舜而已矣。若夫君子所患則亡矣。

非仁無為也,非禮無行也。如有一朝之患,則君子不患矣。」翻譯:

孟子說:「君子之所以不同於一般人,是因為他儲存在心裡的做並敏思想不同。君子把仁儲存在心裡,把禮儲存在心裡。

仁人愛人,有禮的人尊敬人。愛人的人,別人就一直愛他;尊敬人的人,別人就一直尊敬他。假設有個人,他以粗暴蠻橫的態度對待我,那麼君子必定會反省自己:

我(對他)一定還有不仁的地方,無禮的地方,要不這種態度怎麼會衝著我來呢?反省後做到仁了,反省後有禮了,那人的粗暴蠻橫仍純枝然如此,君子必定再反省:我(待他)一定還沒有盡心竭力。

經過反省,做到了盡心竭力,那人的粗暴蠻橫還是這樣,君子就說:『這不過是個狂人罷了。像他這樣,同禽獸有什麼區別呢?

對於禽獸又有什麼可計較的呢?』因此君子有終身的憂慮,沒有一時的擔心。至於終身憂慮的事是:

舜是人,我也是人;舜給天下的人樹立了榜樣,影響可以流傳到後世,我卻仍然不免是個平庸的人,蔽山這是值得憂慮的。憂慮了怎麼辦?像舜那樣去做罷了。

至於說到君子(一時)所擔心的,那是沒有的。不仁的事不幹,不合禮的事不做。即使有一時的擔心,君子也不認為值得擔心了。

得到的啟示:儒家學說的核心內容是「仁」,而「仁」的中心意義是「愛人」,強調「仁者愛人」,是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關係的最高標準。這是說為人處世要尊重他人,平等待人,要與他人共享利益。

話說選我哈。

孟子滕文公下原文,和孟子盡心下,原文,急啊!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孟子滕文公下 原文 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335326137 景春 曰 公孫衍 張儀 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 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 命之 5 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 往之女家,必...

孟子 梁惠王下翻譯

孟子拜見齊宣王,對他說 通常所說的故國,不是指那國家有高大的樹木,而是指它有累代的功勳之臣。你眼下沒有親近的臣子了。過去使用提拔的人,如今已被罷免而不知去向。宣王問 我怎樣才能辨識不稱職之臣而不用他呢?孟子說 國君選拔賢臣,如果迫不得已 而選用新臣 將會使卑賤者超過尊貴者,使疏遠者超過親近者,怎能夠...

孟子的 騰文公下 是什麼意思?

你好,孟子 是記載孟子及其學生言行的一部書,於 論語 一樣也是以記言為主的語錄體散文,但它比 論語 又有明顯的發展。論語 的文字簡約 含蓄,孟子 卻有許多長篇大論,氣勢磅礴,議論尖銳 機智而雄辯。如果說 論語 給人的感覺是仁者的諄諄告誡,那麼 孟子 給人的感覺就是侃侃而談,對後世的散文寫作產生了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