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一日活動流程詳細
1樓:深情的鄧公子
中班一日活動流程詳細介紹如下:
7:10-7:30 晨間準備。
1、檢查自身儀容儀表,穿著園服或休閒類的衣服。
2、檢視活動區材料是否齊全。
3、檢視晨間鍛鍊活動材料是否齊全、場地是否安全。
4、配合保育老師做好班級生活物品的準備。
例如:水杯、毛巾擺放到幼兒指定地點。
7:30-8:00 入園晨檢。
1、面帶微笑站在幼兒園門口準備迎接小朋友的到來。
2、對小朋友進行「一看二摸三問四查」。
一看:看氣色和精神狀態。
二摸:摸額頭是否有發熱、腮腺是否腫大。
三問:問在家情況。
四查:檢查是否攜帶不安全物品入園。
3、提示小朋友進班後,做好各項常規活動。
4、和家長進行簡短的語言交談,詢問是否有需注意的事項。
8:00-10:50 早點和活動。
早點前準備。
1、組織小朋友入廁、洗手,做到隨洗隨吃。
2、協助當日小朋友值日生檢查小朋友飯前洗手情況。(中大班)
3、培養小朋友良好的飲食習慣。
早點1、協助當日的小朋友值日生分發點心。(中大班)
2、做好進餐護理,關注有特殊需要的小朋友的點心食用情況。
3、組織幫助指導小朋友餐後正確放置杯子、盤子,擦嘴、漱口。
戶外活動前準備。
1、提示小朋友主動入廁、整理衣服,不露小肚皮。
2、根據天氣和小朋友體質情況,指導幫助小朋友增減衣服,排隊清點人數。
3、介紹當天的遊戲材料、自主選擇的區域和安全注意事項。
戶外活動。1、根據季節特點及小朋友的年齡特點,制定戶外教育目標組織體育遊戲活動。
2、組織做操及遊戲時精神飽滿、語言精練、口令規範、聲音響亮、動作準確。
3、小朋友自主遊戲前,提出安全要求。遊戲時教師不扎堆聊天,小朋友的一切活動均應在教師的視野內,隨時點數人數。
4、要隨時掌握小朋友活動量,安排好動靜交替。
5、戶外活動中間組織小朋友根據需要自主喝水或上廁所。
6、對幼兒的遊戲活動進行觀察和個別指導。
遊戲活動加點評。
1、根據設定的教育目標適時參與指導小朋友進行區域遊戲、專用室遊戲、廊道遊戲活動並注意隨機教育。
2、激發小朋友自主參加遊戲活動的興趣,幫助小朋友養成主動參與,善於觀察,勤於動腦、動手的好習慣。
3、提示小朋友要與同伴友好相處,愛護玩具及材料。
4、對小朋友區域活動的情況圍繞設定的教育目標,給予簡單評價。
5、提示小朋友在活動時自主如廁、飲水,不大聲喧譁影響其他小朋友。
幼兒園半日活動設計流程和內容有哪些?
2樓:媽媽網孕育
設計重點突出5個環節:
1、早操活動:自由佇列練習(以發展幼兒走、跑等基本動作為主);操節(徒手操、動物模仿操、兒歌操、器械操,重在發展幼兒的頭、肩、背、腰、四肢等肌肉群);韻律放鬆活動;整個活動呈「拋物線」狀。
2、集體教學活動(簡稱集教)。是「教師引導孩子按照明確的目的、循序漸進的以掌握『教材』為主的一種教育活動」,是根據《綱要》中社會、語言、科學、藝術、健康領域的教育價值組織幼兒開展的班級集體教學活動。
3、活動區活動(簡稱區角)。是指教師創設的與課程主題有關的區域活動,在活動區中,孩子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自己選擇活動的內容、材料、方式和合作的夥伴。教師在活動區中要以適宜的方式引導孩子進行「制訂計劃——操作活動——整理收拾——回憶分享」四大環節的活動,在滿足幼兒個性化需要的同時促進其主動和諧發展。
4、戶外體育活動(簡稱戶外體遊)。包括幼兒早操活動、集體遊戲、小型多樣的自由活動(發展孩子走、跑、跳、鑽爬、平衡、投擲動作的一物多玩活動和收集、觀察、飼養等)。戶外體育活動每天不少於2小時。
5、生活活動。是指孩子在幼兒園的進餐、午睡、盥洗、入廁以及觀察勞動等生活環節。
教學活動目標:
教學目標是對教學活動效果的期待(或預期),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點,目標是整個教學活動設計的指南,活動目標統領整個教學活動設計,貫穿整個教學設計的內容。活動目標的設定,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把握:
1、活動目標與上位目標保持一致,最終服務於幼兒園教育總目標。
2、活動目標難度適中,切實把握幼兒的「最近發展區」。
3、活動目標內容全面,突出關鍵經驗,從情感、認知、動作技能三個維度來考慮。
4、目標的設計應體現出層次性,關注個別差異。
5、活動目標的表述應以《指南》為依據,從幼兒的角度出發。
幼兒園半日活動設計流程和內容有哪些?
3樓:轉轉悠悠的自己
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的基本原則。
一)科學發展性原則。
1、教師在選擇內容時要充分考慮幼兒的可接受性。
2、傳授的觀點、知識技能是正確、準確的。
3、設計活動時要注意動靜交替避免幼兒過於疲勞。
二)主體性原則。
設計活動時要尊重幼兒的主體性地位。
三)教育性原則。
教師在組織幼兒活動的過程中發揮各種因素的教。
育功能。(四)趣味性原則。
五)啟發性原則。
教師要善於啟發誘導幼兒,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六)創造性原則。
教師要創造性地運用各種方法、手段、形式等組織各類教育活動。
幼兒園半日活動方案及流程
4樓:拾柒
幼兒園半日活動方案及流程如下:
指導思想: 創設積極、寬鬆的環境,幫助幼兒愉快地投入各項活動中,體驗在集體中的快樂。目標:
通過參加各類活動,讓幼兒擁有乙份愉快的心情;引導幼兒在老師的指導下嘗試、探索一些事情,並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發現。激發幼兒參加各種活動的樂趣。
來園:晨間活動、生活活動、早操,內容:哈哈樂園及自制運動器械。
環境創設:將運動器械放置在玩水池邊,便於幼兒選擇、取放。觀察:
幼兒在活動中悔蠢對運動器械操作的興趣、及時調整內容。交流:根據幼兒活動情況、師生商量新玩法,開展簡單的遊戲及競賽活動。
生活:環境創設:創設便於幼兒自理生活的環境,物品便於幼兒取放。
幼兒園(英文/德文:kindergarten),原稱勘兒園,是幾百年前從普魯士引進的體制。舊稱蒙養園、幼稚園。
它是進行學前教育的學校。根據《幼兒園工作規程》規定,幼兒園是對3歲以上學齡前幼兒實施保育和教育的機構。幼兒園適齡幼兒一般為3歲至6歲。
特性:
一、基礎性、啟蒙性,從教育體制的角度看,幼兒園教育是學制的最初環節,是整個學制的基礎。物前閉幼兒園課程作為學前教育的載體,直接影響幼兒現時的發展,為幼兒今後甚至一生的發展奠定基礎。
二、全面性、生活性,幼兒園課程是實現幼兒教育目標的手段,是實現幼兒全面發展的中介,因此,幼兒園課程應以實現幼兒在身體、認知、情感、社會性等方面的和諧發展為目標,要具有全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