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學家的歷史時期和領域 貢獻 15

2025-05-13 09:31:07 字數 3558 閱讀 2178

古代科學家的歷史時期和領域 貢獻

1樓:網友

蔡倫 東漢 在總結前人制造絲織晶的經驗的基礎上,在洛陽發明了用樹皮、破漁網、破布、麻頭等作原料,製造成了適合書寫的植物纖維紙,才使紙成為普遍使用的書寫材料。

張衡 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 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手扮李一;他指出月球本身並不發光,月光其實是日光的反射;他還正確地解釋了月食的成因,並且認識到宇宙的無限性和行星運動的快慢與距離地球遠近的關係。

張仲景 東漢 著有《傷寒雜病論》,是人類醫藥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藥」完備的醫學典籍,他第一次系統完整地闡述了流行病和各種內科雜症的**、病理以及**原則和**方法畢遲,併為後世臨床各科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缺悔。

2樓:手機使用者

張衡,東漢科學家、文學家和畫家,發明地動儀,他的《渾天儀圖注》全面總結和論述了渾天說的理論,這是以地球為中心的宇宙理論。

沈括,北宋科學家畢鏈,著有《夢溪筆談》,總結了我國古代特別是北宋時期自然科學的成就,涉及天文、物理、地理等多學科,他的成就突出表現在天文曆法方面。提出了「十二氣歷」。

郭守敬,元朝人,天文、水利、數學方面均有成就。由郭守敬等人制定的《授時歷》達到了中國古代歷改配法的頂峰,是中國古代創制的最精密的歷法。同時他創造了手殲孫簡儀、高表等近二十種天文儀器。

賈思勰,北魏時期著成《齊民要術》,全面總結了北魏時期北方的農業生產知識。

孫思邈,唐代,《千金方》的作者,被後世尊稱為「藥王」。

司馬遷,西漢歷史學家、文學家,著有《史記》

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對人類歷史的貢獻

3樓:乾萊資訊諮詢

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對人類歷史的貢獻為:

中國古代科技具有很強的實用性,服務於生產和鞏固統治的需要,中國古代科技著作大多是對生產經驗的直接記載或對自然現象的直觀描述,具有較強的經驗性;

古代科學理論的技術化傾向嚴重,而這些技術又不具有開放性,沒有轉化為普遍的生產力,中國古代科技對世界造成了重大影響,為世界科學技術做出了重大貢獻。

我國古代科學家有誰對祖國的科學事業做出重大貢獻?

4樓:小熊生活百科

一、錢學森

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當時任加利福尼亞工學院超音速實驗室主任和「古根罕噴氣推進研究中心」負責人的錢學森深為祖國的新生而高興。

他打算回國,用自己的專長為新中國服務。但那時候在美國的中國科學家歸國不易,而錢學森的專長又直接與國防有關,美國千方百計要將他留下不讓他回國,他歷盡艱辛才終於回到祖國懷抱。

二、文天祥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敗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嚴辭拒絕了敵人的勸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親自來到土牢裡勸降,許以丞相之職,他毫不動搖,反而斬釘截鐵地說:「唯有以死報國,我一無所求!」

臨刑前,監斬官湊近說:「文將軍,你現在改變主意,不但可免一死,還依然可當丞相。」文天祥怒喝道:

死就死,還說什麼鬼話!」於是,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慨就義了,文天祥生前,留下一首撼人心絃的《正氣歌》。

3、諾貝爾的永恆奉獻

諾貝爾是安全炸藥和無煙火藥的發明人。他把畢生的精力都用在研製炸藥上。研製成功後,贏得了大量專利權,積累了許多財富。

1896年,諾貝爾逝世前決定把3300萬克朗作為**,用每年的利息,他獎給世界上傑出人物,促進科學文化事業的發展。

4、達爾文心繫造福事人類

達爾文的後半生體弱多病,仍然堅持實驗和著書。他曾說:「對於科學的熱心使我忘卻,或者趕走了我日常的不適。」1882年4月19日,達爾文病逝。

他在自傳中寫過這樣一段話:「我曾不斷地追隨科學,並且把我的一生,獻給了科學,我相信我這樣倚靠是正確的,所以不會感到悔恨,但使我感到遺憾的是:我沒有使人類得到直接的好處。

這些話充分表現了達爾文造福人類的偉大抱負。

5、兩彈元勳——鄧稼先

鄧稼先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優秀代表,為了他的祖國中國的強盛,為了中國國防科研事業的發展,他甘當無名英雄,默默無聞地奮鬥了數十年。他常常在關鍵時刻,不顧個人安危,出現在最危險的崗位上,充分體現了他崇高無私的奉獻精神。

他在中國核**的研製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卻鮮為人知,直到他死後,人們才知道了他的事蹟。 他是最具有農民樸實氣質的科學家。鄧稼先敏銳的眼光使中國的核**發展繼續快步推進了十年,終於趕在全面禁止核試驗之前,達到了實驗室模擬水平。

我國古代科學家及其成就?

5樓:網友

我國古代有很多著名的科學家,比如發明渾天儀和地動儀的東漢天文學家張衡,將圓周率推算到小數第7位的南朝宋改納齊段殲乎時期數學家祖沖之,《齊民要術》(世界農學史上最早的專著之一握悉)的作者北魏農學家賈思勰,《夢溪筆談》(被譽為「中國科學史上的里程碑」)的作者北宋科學家沈括,主管元大都水利工程建設的元朝科學家郭守敬,《農政全書》的作者明朝科學家徐光啟,《天工開物》(被譽為「中國十七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的作者明末清初農學家、博物學家宋應星,等等。

6樓:專業資深徐老師

1、蔡倫 (東漢宦官,「蔡侯紙」發明者) 蔡倫的造紙術被列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對人類文化的傳播和世界文明塌兆的進步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千百年來備受人們的尊崇 被紙工奉為造紙鼻祖、 「紙神」 麥克·哈特的《影響人類歷史程序的100名人排行榜》中團舉租,蔡倫排在第七位 美國《時代》週刊公佈的「有史以來的最佳發明家」中答辯蔡倫上榜。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特別展示了蔡倫發明的造紙術。

2、祖沖之(429-500),字文遠。出生於建康(今南京),祖籍范陽郡遒悶緩縣(今河北淶水縣),中國南北朝時期傑出的數學家、天文學家。祖沖之在圓周率方面的研究,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他的研究適應了當時生產實踐的需要。

他親自研究度量螞臘模衡,並用最新的圓周率成果修正古代的量器容積的計算。古代局豎有一種量器叫做「 釜 」,一般的是一尺深,外形呈圓柱狀,祖沖之利用他的圓周率研究,求出了精確的數值。他還重新計算了漢朝劉歆所造的「律嘉量」, 利用「祖率」校正了數值。

以後,人們製造量器時就採用了祖沖之的「祖率」數值。

麻煩給個贊哦謝謝啦!

我國古代科學家及其成就

7樓:黑色也很美

1.張衡(西元78-139年)成就:偉大的科學家、文學家、發明家和政治家,創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較準確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轉渾天儀,第一架測試**的儀器——候風地動儀,還製造出了指南車、自動記裡鼓車、飛行數里的木鳥等等。

2.祖沖之(西元429-500年)我國古代傑出的數學家、天文學家,研究出了求出π在與之間,巧妙的方法解決了球體體積的計算.發明了「割圓術」3.甘德,戰國時代天文學家。

經過長期的天象觀測,甘德與石申各自寫出一部天文學著作。後人把這兩部著作結合起來,稱為《甘石星經》,是現存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學著作。4.

賈逵(30~101),東漢時天文學家、經濟學家。首先提出在曆法計算中應按黃道來計量日、月的運動,並發現月球的運動為不等速。所撰有《春秋左氏傳解詁》、《國語解詁》等古代的天文學家老多了,咱們中國地大人博哈,

8樓:逗比斑爺

張衡 創造渾天儀 畢昇 創作活字印刷 蔡倫創作造紙術。

古代科學家張衡的故事,古代科學家的故事 有趣

晚上,滿天的星星像明珠一樣閃亮。一個孩子坐在院子裡,靠著奶奶,仰起頭,對著夜空數星星。一顆,兩顆,一直數到了幾百顆。奶奶笑著說 傻孩子,又在數星星了。那麼多星星,一閃一閃地亂動,眼都看花了,你能數得清嗎?孩子說 奶奶,我能數得清。星星是在動,可不是亂動。您看,這顆星星和那顆星星,總是離那麼遠。爺爺走...

科學家與文學家誰的貢獻大,求某個科學家和文學家的貢獻,生平

偽問題,無法比較復。貢獻的制指代不明。即便是科學家也分很多種,應用科學也許效果要明顯一點,但理論科學家的研究成果在當世幾乎是無用的,宇宙大 理論和我們啥關係都木有。文學家的貢獻無法量化,它同樣不能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我認為文學家貢獻來打,因自為科學家也是學校教出來的,沒有了文學家傳播文化知識,我們就不...

歷史上著名科學家,歷史上偉大的科學家有哪些?

張衡 東漢科學家,天文學家,哲學家。字平子。河南南陽西鄂 今河南省南召縣石橋鎮 人。少遊西京長安和東京洛陽,通五經 貫六藝 永初五年 111 徵拜郎中。自元初二年 115 至永建初,兩次為太史令。精通天文 歷算,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水力轉動的渾天儀和測定 的候風地動儀。在天文學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