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1.第一階段 電子管。
計算機(1946~1957年) 主要特點是: (1)採用電子管作為基本邏輯部件,體積大,耗電量大,壽命短,可靠性大, 成本高。 (2)採用電子射線管作為儲存部件,容量很小, 後來外儲存器使用了磁鼓儲存資訊,擴充了容量。
3)輸入輸出裝置落後,主要使用穿孔卡片,速度慢,容易出去使用十分不便。 (4)沒有系統軟體,只能用機器語言。
和組合語言程式設計。
2.第二階段 電晶體計算機 (1958~1964年) 主要特點是: (1)採用電晶體制作基本邏輯部件,體積減小,重量減輕,能耗降低,成本下降,計算機的可靠性和運算速度均得到提高。
2)普遍採用磁芯作為貯存器,採用磁碟/磁鼓作為外儲存器。 (3)開始有了系統軟體(監控程式),提出了作業系統概念,出現了高階語言。
3.第三階段 積體電路計算機 (1965~1969年) 主要特點是: (1)採用中,小規模積體電路製作各種邏輯部件,從而使計算機體積小,重量更輕,耗電更省,壽命更長,成本更低,運算速度有了更大的提高。
2)採用半導體儲存器作為主存。
取賣灶代了原來的磁芯儲存器,使儲存器容量的存取速度有了大幅度的 提高,增加了系統的處理能力。 (3)系統軟體有了很大發展, 出現了分時作業系統。
多使用者可以共享計算機軟硬體資源。 (4)在程式設計方面中襲扮上採用了結構化程式設計,為研製更加複雜的軟體提供了技術上的保證。 4.第四階段 大規模、超禪頌大規模積體電路計算機。
2樓:匿名使用者
1946-1956年電子臘擾管計算機的時代、1956-1964年電晶體的計算機時代:作業系統、1964-1970年積體電路與大規模積體電路的計算機時代輪配旦、和 1970-現在:超大賣蠢規模積體電路的計算機時代。
3樓:匿名使用者
電子管時代電晶體時代中小規模積體電路時代大規模和超大規模積體電路時代。
4樓:蓮盡丶星光無痕
第一階段電子管計算機可靠性差。
計算機發展階段通常按照什麼劃分?
5樓:明芳踏清風
計算機的發展階段通常是按計算機所採用的電子器件來劃分的。計算機俗稱電腦,是現代一種用於高速計算的電子計算機器,可以進行數值計算,又可以進行邏輯計算,還具有儲存記憶功能,是能夠按照程式執行,自動、高速處理海量資料的現代化智慧型電子裝置。
計算機由硬體系統和軟體系統所組成,沒有安裝任何軟體的計算機稱為裸機,可分為超級計算機。
工業控制計算機、網路計算機、個人計算機。
嵌入式計算機五類,較先進的計算機有生物計算機、光子計算機、量子計算機。
等。<>
計算機(computer)俗稱電腦,是現代一種用於高速計算的電子計算機器,可以進行數值計算,又可以進行邏輯計算,還具有儲存記憶功能。是能夠按照程式執行,自動、高速處理海量資料的現代化智慧型電子裝置。
由硬體系統和軟體系統所組成,沒有安裝任何軟體的計算機稱為裸機。可分為超級計算機、工業控制計算機、網路計算機、個人計算機、嵌入式計算機五類,較先進的計算機有生物計算機、光子計算機、量子計算機等。
計算機發明者約翰·馮·諾依曼。
計算機是20世紀最先進的科學技術發明之一,對人類的生產活動和社會活動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並以強大的生命力飛速發展。
它的應用領域從最初的軍事科研應用擴充套件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已形成了規模巨大的計算機產業,帶動了全球範圍的技術進步,由此引發了深刻的社會變革,計算機已遍及一般學校、企事業單位。
進入尋常百姓家,成為資訊社會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計算機發展階段的劃分依據是什麼,計算機四個發展階段的劃分依據是什麼
第一代計算機 1946年 1957年,主要元器件是電子管。運算速度較低,耗電量大儲存容量小,電腦只能在少數尖端領域中得到運用,一般用於科學,軍事和財務等方面的計算。第二代計算機 1958年 1964年,電晶體代替了電子管。電晶體不僅能實現電子管的功能,又具有尺寸小 重量輕 壽命長 效率高 發熱少 功...
劃分計算機發展的階段的主要依據是
1.第一代計算機 1946年 1957年 主要元器件是電子管。2.第二代計算機 1958年 1964年 用電晶體代替了電子管。3.第三代計算機 1965年 1970年 以中 小規模積體電路取代了電晶體。4.計算機 1971年至今 採用大規模積體電路和超大規模積體電路。主要依據 電子元件的分類 計算機...
計算機的發展歷程分哪階段計算機的發展歷程分哪5個階段
計算機的發展歷程,分為以下四個階段。自1946年第一臺電腦誕生起,至今不過短短半個多世紀曆史,然而,它的發展之迅速 普及之廣泛 對整個社會和科學技術影響之深遠,是任何其它學科所不及的。半個多世紀以來,電腦已經發展了四代,現在正向第五代電腦發展。第一代電腦叫做電子管電腦,體積龐大,可靠性差,輸入輸出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