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專案風險應對的策略有哪些
1樓:羅仰俠
一是減輕風險。減輕風險的目標是降低風險發生的可能性或減少後果的不利影響。具體目標是什麼,則在很大程度上要看風險是已知的,可**的,還是不可**的。
對已知的風險,專案管理者可在很大程度上加以控制。例如,若已發現工程進度出現了滯後的風險,則可以通過壓縮關鍵線路上的活動時間,改變活動的邏輯關係等措施來減輕工程專案的風險。可**或不可**的風險是專案管理人員難以控制的風險,直接動用專案資源一般難以收到好的效果,必須進行深入細緻的調查研究,減少其不確定性和潛在損失。
二是預防風險。工程專案風險預防通常採用有形和無形的手段。在有形手段中,常以工程措施為主。
如,在修山區高速公路時,為茄殲洞防止公路兩側高邊坡的滑坡,可以採用錨固技術固定可能鬆動滑移的山體。
三是轉移顫枯風險。轉移風險的目的不是降低風險發生的概率和不利後果的大小,而是借用合同等手段,在風險一旦發生時將損失的一部分轉移到第三方身上。
四是迴避風險。迴避風險是指當工程專案風險潛在威脅發生可能性太大,不利後果也太嚴重,又無其它策略可用改陪時,主動放棄專案或改變專案目標與行動方案,從而規避風險的一種策略。如承包商通過風險評價後發現某一投標中標的可能性較小,且即使中標,也存在虧損的風險。
此時,其就應該放棄該投標,以迴避虧本的經濟風險。
五是自留風險。有些時候專案管理者可以把風險事件的不利後果自願接受下來,即為自留風險。自願接受風險,又有主動和被動之分。
在風險管理計劃階段已對一些風險有了準備,所以當風險事件發生時,馬上執行應急計劃,這是主動接受。被動接受風險是指當風險事件造成的後果不大,不會影響大局時,專案管理者列了一筆費用,以應付風險。如對材料漲價的風險,一般專案上均準備有一筆費用來對付。
六是後備措施。有些風險要求事先制定後備措施。一旦實際進展情況與計劃不同,就動用後備措施。後備措施常包括:
1)預算應急費。這實際上是一筆事先準備好的資金,專門用於補償差錯、疏漏及其它不確定性對工程專案費用估計精確性的影響。
2)技術後備措施。其是專門為應付工程專案的技術風險而預先準備的時間及資金等。準備時間主要是為應付技術風險造成的進度拖延;準備好的資金主要是為對付技術風險提供費用支援。
建設工程專案風險應對策略?
2樓:中達諮詢
1.風險迴避;當遇到遊陪下列情形時,應考慮風險迴避的策略。
風險事件發生概率很大且後果損失也很大的專案;
發生損失的概率並不大,但當風險點事件發生後產生的損失是災難性的,無法彌補的。
2.風險自留。
1)風險自留與其他風險對策的根本區別在於;它不改變專案風險的客觀性質,即不改變專案風險的發生概率和專案風險潛在損失的嚴重性。
2)風險自留分為非計劃性神液蠢風險自留和計劃性風險自留導致非計劃性風險自留的主要原因有:缺乏風險意識、風險識別失誤、風險分析與評價失誤、風險決策延誤、風險決策實施延誤等。
3.風險控制風險控制工作可分為預防損失和減少損失兩種,風險控制方案應當是兩種措施的有機結合。
4.風險轉移。
1)非保險轉移;又稱合同轉移,專案風險最常見的非保險轉移有三種情況:
業主將合同責任和風險轉移給對方當事人;
承包商進行專案分包;
第三方擔保。如承包商履約擔保。
2)保險轉移:通常直接稱為工程保險。但保險並不能轉移工程專案的所有風險;
建設工程專案風險的種類有哪些,建設工程風險的分類有哪些
按責任方可以把風險劃分為 發包人風險 承包人風險以及第三人風險等。這三種風險既可能獨立存在,也可能共同構成,即混合風險。例如,因發包人支付原因和承包人管理水平因素而導致工期延誤等即屬混合風險。按風險因素的主要方面,又可將風險分為技術 環境方面的風險與經濟方面的風險以及合同簽訂和履行方面的風險等三種。...
工程專案管理制度,工程專案管理的制度
1 決策階段的管理,dm developmentmanagement 尚投有統一的中文術語,可譯為專案前期的開發管理 2 實施階段的管理,即專案管理pm projectmanagement 3 使用階段 或稱運營階段,或稱執行階段 的管理,即設施管理fm facmtymanagement。國際設施管...
工程專案管理成功的因素,工程專案管理成功的因素
工程專案管理包括立項決策,設計管理,前期準備,採購管理,實施階段,文件管理,後評階段等方面。根據所處角度不同,工程管理的職能重點也不同。其共性職能是 為保證專案在設計 採購 安裝除錯等各個環節的順利進行,圍繞 安全 質量 工期 投資 決算 控制目標,在專案整合管理 時間管理 成本管理 質量管理 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