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詩《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學設計

2025-05-28 05:40:20 字數 1557 閱讀 8830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幾年級古詩?

1樓:張夏至說教育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八年級的古詩,《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唐代詩人王勃創作的一首詩。此詩意在慰勉友人勿在做茄離別之時悲哀。

首聯描畫出送別地與友人出發地的形勢和風貌,隱含送別的情意,嚴整對仗。頷聯為寬慰告碼之辭,點明離別的必然性,以散調相承,以實轉虛,文情跌宕。

頸聯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難阻」的情景,使友情昇華到一種更高的美學境界。襪胡哪尾聯點出「送」的主題,而且繼續勸勉、叮嚀朋友,也是自己情懷的吐露。

全詩開合頓挫,氣脈流通,意境曠達,堪稱送別詩中的不世經典,雖僅僅四十個字,卻縱橫捭闔,變化無窮,彷彿在一張小小的畫幅上,包容著無數的丘壑,有看不盡的風光,至今廣泛流傳。

原文: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闕輔三秦。

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古詩內容、解釋和意?

2樓:牛偉懿

【古詩內容】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古詩名句】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

常用來表達對遠別好友的深情厚誼。【古詩詞意】1、城闕(què)輔三秦:城闕,即城樓,指唐代京師長安城。

輔,護衛。三秦,指長安城附近的關中之地,即現在的陝西省潼關以西一帶。秦朝末年,項羽破秦,把關中分為三區,分別封給三個秦國的降將,所以稱三秦。

這句是倒裝句,意思是京師長安三秦作保護。 2、風煙望五津:「風煙」兩字名詞用作狀語,表示行為的處所,譯為:

江邊因遠望而顯得迷茫如啼眼。全句是在風煙迷茫之中,遙望蜀州。 3、五津:

指岷江的五個渡口白華津、萬里津、江首津、涉頭津、江南津。這裡泛指蜀川。 4、君:

對人的尊稱,這裡指「你」 5、宦(huàn)遊:出外做官。 6、海內:

四海之內,即全國各地。古代人認為我國疆土四周環海,所以稱天下為四海之內。 7、天涯:

天邊,這裡比喻極遠的地方。 8、比鄰:並鄰,近鄰。

9、無為:無須、不必。 10、歧路:

岔路。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處告別。 11、沾巾:

淚水沾溼衣服和腰帶。意思是揮淚告別。 【古詩詩意】

三秦之地護衛著都城長安,你將要奔赴的蜀地,卻是一片風煙迷茫。 我與你都充滿著離別愁意,(因為我們)都是遠離家鄉,外出做官的人。 只要四海之中有了解自己的人,即使遠在天涯海角也好似親密近鄰。

我們)不要在分手的岔路上因離別而感到悲傷,就像那些青年男女一樣地流淚沾溼佩巾。三秦之地護衛著都城長安,你將要奔赴的蜀地,卻是一片風煙迷茫。 我與你都充滿著離別愁意,(因為我們)都是遠離家鄉,外出做官的人。

只要四海之中有了解自己的人,即使遠在天涯海角也好似親密近鄰。 (我們)不要在分手的岔路上因離別而感到悲傷,就像那些青年男女一樣地流淚沾溼佩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古詩通過描寫什麼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這首詩是為送友人杜少府到蜀州上任而寫的。一 二兩句點名送別地點是在被 三秦 地區護衛著的京城,而友人要去的地方是要過 五津 的蜀州。三 四句抒寫送別之情 因為我們都是出外做官的人,所以離別的心情是一樣的。五 留兩句書寫真摯的友情,勸慰杜少府不要為遠離朋友而悲傷,因為山高水遠不能阻隔知心朋友在精神上和...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做詩背景是什麼?

寫作背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是作者乎友配王勃在長安的時候寫的。少府 是唐朝對縣尉的通稱。姓杜的少府將到告塌四川去做官,王勃在歲指長安相送,臨別時贈送給他這首送別詩。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的寫作背景?作於王勃在長安時期。約作於乾封元年至總章元年 此時作者正虛燃在京城長安沛王府任修撰之職。少府 是唐朝對縣尉...

送杜少府之任蜀洲中描寫什麼場景,送杜少府之任蜀洲中描寫什麼場景

描寫了詩人身在長安,連三秦之地也難以一眼望盡,至於遠在千里之外的五津是根本看不見的場景。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闕 是皇宮前面的望樓。城闕 指唐的帝都長安城。三秦 指長安附近關中一帶地方。秦末項羽曾把這一帶地方分為三國,所以後世稱它三秦。輔 輔佐,這裡可以理解為護衛。輔三秦 意思是 以三秦為輔 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