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識的地理
1樓:況好
赤縣、神州 代稱中國。上古時代,華夏族建國於黃河流域,以為居天下之中,故稱中國。中國又指春秋戰國時中原各諸侯國,後又泛指中原地區。「國」則是古代諸侯王的封域。
九州、九土、八荒、五服九州九土是傳說中的我國古代中原的行政區劃,又可泛指中國。八荒即八方。五服之古代京畿外圍的地方,每五百里為一區劃,按距離的遠近分為五等地帶,叫「五服」。
山東、山西戰國秦漢時代,通稱崤山或華山以東為山東,西為山西。
關內、關外古代在今陝西建都的王朝,通稱函谷關或潼關以西王畿附近為「關內」,相對者為「關外」。
三晉、三楚、三秦戰國時晉分為三(趙魏韓),後人把原晉地稱為「三晉」。秦漢時分原楚地為西楚、東楚、南楚,即「三楚」。項羽滅秦後,把關中分為三區,分封給秦的三個降將,後泛稱關中地帶為「三秦」。
中原、塞外、江表狹義的中原指河南省及其附近的地區,廣義則指黃河中下游或全流域。長城以北地區為塞外,又稱塞北。長江以南地區稱江表,長江南岸蘇南、浙江一帶,又稱「江東」,三國時為孫權統治。
都、鄙、邑周時四縣為都,夏制十為都;「都」也指京都。鄙是周代地方組織之一,五百家為鄙,也指小邑,又指邊遠地方。
兩都、三都、兩京、五京東漢洛陽為東都,稱西漢舊都長安為西都,合稱「兩都」;加上「南都」宛,合稱「三都」。東漢洛陽、長安又稱兩京;宋代則以開封、洛陽為兩京;明以後稱北京、南京為兩京。唐代有五京:
東京、北京、南京、西京、中京。
六大古都今北京、南京、西安、洛陽、開封、杭州。北京古稱「薊」,又稱「燕京」。西安是我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時間最久的古都,明時始稱西安,古稱長安。
洛陽為九朝名都。南京,秦漢時稱「秣陵」,孫吳時稱建業,晉稱建康,南唐時稱金陵,朱元璋改稱應天府,清代稱江寧府,太平軍稱天京,另有「石頭城」「白下」之稱,為 六代古都。開封古稱大梁,汴梁,汴京,宋稱東京。
杭州古稱錢塘,又稱臨安。
姑蘇、維揚、京口今蘇州別稱「姑蘇」;揚州別稱「維揚」「江都」;鎮江古稱「京口」。
古代詩歌鑑賞試題,高中古代詩歌鑑賞題目加答案
不繫船 三字為全詩關鍵,以下詩句全從這三字生出。江村月落正堪眠 第二句上承起句,點明 釣罷歸來 的地點 時間及人物的行動 心情。船停靠在江村,時已深夜,月亮落下去了,人也已經疲倦,該睡覺了,因此連船也懶得系。但是,不繫船能安然入睡嗎?這就引出了下文 縱然一夜風吹去,只在蘆花淺水邊。這兩句緊承第二句,...
古代文化常識,古代文化常識
紀年法1年號紀年法 我國最早的紀年法是用王公即位的年次表示。以 元,二,三 為序數,至去世為止。如 魯僖公元年,魯莊公十年。從西漢武帝建元起,以年號紀年,用 元,二,三 為序,更換年號則重新開始。如 元嘉元年,漢末建安中,元和十年。新君即位,必須改變年號重新紀年,稱作 改元 如 是年夏王,改景炎 2...
古代文化中有哪些第一?古代文化誰最厲害
中國有五千年文明史,是世人皆知的 四大文明古國 之一。我們的先人憑自己的聰明才智,創造了在當時領先世界的科學技術和文化,為全人類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原始社會 浙江餘姚河母渡氏族是長江流域母系氏族公社的乙個典型,首開世界種植水稻之先河 西安半坡氏族是黃河流域母系氏族社會仰韶文化的乙個典型,他們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