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親有必要嗎?隔代親真的好嗎?

2025-06-02 20:50:12 字數 1593 閱讀 9887

1樓:l松鼠吃松子

我覺得隔代親在每個家庭都會出現的,比如我家就是。我見過最誇張的隔代親就是我公公婆婆對待我家的孩子,那羨慕得我都要流口水了。

孩子兩三歲時,夏天晚上吃飯,大家喜歡把桌子搬到外面吃,吃完後,好戲上演,孫子坐桌子中間,爺爺奶奶抬桌子繞場邊一圈,就象是坐轎子一樣,巡遊一遍後,再將孫子抬回家,天天如此。

有天,孫子吃晚飯渣卜時正在酣睡,我們照例吃飯,洗澡,睡覺。半夜,這小子睡足醒了,睜眼一看,好象錯過了啥大事,終於放聲大哭。

我各種哄,沒用,聲猜碧嘶力竭地哭。毫無疑問驚動了爺爺奶奶,四個大人圍著小穗梁舉祖宗想,到底是哪惹著他,讓他如此不爽了。

還是爺爺有見識,一拍大腿,是不是今晚轎子沒坐?寶寶生氣了?

於是,大半夜把屋裡的桌子抬出去,寶寶往桌上一放,立馬手舞足蹈,巡遊一遍,百病消除,萬事大吉。

我問老公,小時侯你有這待遇啊?答,做夢,要敢這麼幹,屁㬹揍爛。

有次老公也才幾歲,婆婆要上班,老公非要他媽從屋裡抱著他,上外面的自行車,賴地上不起來,他媽直接鎖門走人,乙個幾歲的小孩,直接關家裡半天。還管孩子生不生氣?全是看大人心情好不好的行不啦?

孩子上幼兒園,我倆儘量自己接送,一是工作之餘時間允許,二是怕爺爺奶奶過分驕縱,反而不好。

那次,湊巧老公出差,我碰上加班,就讓兩老人幫忙接送孫子。本來小事,把老人高興了好久,過段時間就問,你們怎麼不加班的?人家都加班,你們工作怎麼這麼清閒?

一到節假日,把孫子接了去,各種營養餐招待,不喜烹調的公婆,居然研究起兒童食譜,什麼吃了補腦,什麼吃了補鈣,什麼吃了對眼有益,一套一套的。

老公有時忌妒說,偏心,小時侯,青菜蘿蔔白公尺飯,葷菜都吃不到,公婆解釋說,那時侯不是窮嘛!那時吃飯為活命,現在吃飯是在培養人才,情況不一樣。

好在這孫子並沒被養成巨嬰,也懂得感恩,萬幸萬幸。

隔代親真的好嗎?

2樓:帳號已登出

隔代親」有三大優點:一是對孫輩的發育成長有利。很多神童」就是得到了知識經驗豐富的祖輩的超前引導才脫穎而出的。

二是對子輩有利。子輩忙於工作,孩子由祖輩教養,得以解除後顧之憂,專心致志於事業。三是對祖輩有利。

不僅可以解除孤寂,從孩子的成長中獲得生命活力,還可以老有所為,發揮餘熱。這種與孫輩玩高激耍遊戲的天倫之樂對幫助老人保持健康的心態大有裨益。但隔代親」的哪敬優越性儘管不少,同時卻也帶來了很多不利於兒童健康成才的隱患」。

延長童稚心理」時期。一些祖輩人生的坎坷經歷,註定了他們對孫輩們的偏愛,這種偏愛在很大程度上屬於溺愛。愛得過分,就會阻礙孩子正常心理發育。

寵愛的結果,使孩子總是擺脫不了童稚心理」的制約。有關機構將託兒所出來的與由祖父母帶大的孩子進行心理比較,發現他們截然不同。從託兒所出來的孩子群體意識強,適應能力強,社交圈子亦大,許多事都能自己動手幹,膽子大,能吃苦,一般的摔跤、碰傷像沒事一樣,很小就能橫穿馬路等。

而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帶大的孩李念慎子則不然,有的小學五年級了還要老人接送,萬事不能動手,像提書包這樣的事也不想幹。碰到問題,稍不如意就哭,就撒嬌,缺乏應變能力,不合群。

導致教育的脫代」。祖輩們的世界觀形成於幾十年之前,時至今日,他們中不少人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水平還停留在幾十年之前。在與孫輩的親密接觸中,他們的世界觀無意中會隔代傳播,以至增加孩子對新知識、新事物的接受難度。

隔代親的現象普遍存在嗎?

是的,還是普遍存在的,老一輩的很寵孩子。第一件 家裡的爺爺奶奶非常的疼愛自己的孫子,有時候孩子做錯了事情,作為父母的我們必然是要教育好他們的。結果我們話都沒說兩句,爺爺奶奶就先站出來維護孩子了,說什麼 孩子還小,要慢慢教,你打孩子算是什麼事 云云,本來是自己要教育孩子,卻沒想到先被教育了一頓。第二件...

福建一女子出嫁爺爺偷抹眼淚,隔代親是真的麼?

隔代親是有,但是不一定很多。雖然說現在我們和自己的爺爺奶奶,自己的隔代的親人之間有很大的代溝,但是這不影響之間的親情。我們要明白,這些親人看到自己的子孫能夠健康快樂地生活,他們肯定是很開心地,所以他們也很疼愛自己地隔代親人。隨著社會的發展,年輕父母的壓力是非常的大的,他們需要工作,還需要照顧自己的小...

過年走親戚有必要嗎 過年可以走親戚嗎?

有必要,不管在什麼時候都有必要,走親戚是我國幾千年來發展的傳統習俗,是春節必不可少的環節,沒有了這個環節,春節的趣味就少了,而且這也是我們家人之間交流的重要環節。過年走親戚是我們祖先留下的傳統習俗。對親戚來說有很多禮儀和規則。你應該帶禮物來。你應該按此友資歷高低順序向親戚致敬。當你遇到他們時,你應該...